游走八桂——千古偉業無人喝彩

作者: 肥狼

導讀“2000 余年前有此,誠足與長城南北相響應,同為世界之奇觀。”這是郭沫若對靈渠的評價。靈渠位於桂林東北部的興安縣,就在縣城附近。靈渠建於秦始皇時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運河之一,與陝西鄭國渠、四川都江堰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當年秦始皇為了統一嶺南地區,下令開挖運河,其目的是方便兵力、物資運輸。向南的漓江為西江的發源處,向北的 ...

“2000 余年前有此,誠足與長城南北相響應,同為世界之奇觀。”這是郭沫若對靈渠的評價。靈渠位於桂林東北部的興安縣,就在縣城附近。靈渠建於秦始皇時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運河之一,與陝西鄭國渠、四川都江堰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當年秦始皇為了統一嶺南地區,下令開挖運河,其目的是方便兵力、物資運輸。向南的漓江為西江的發源處,向北的海洋河為湘江的發源處,這兩股水在興安地區相距很近,地形也有利於開鑿,於是確定在這裡打通水路,這就是靈渠。靈渠水利工程由10萬大軍歷時3年而建成,直接連接了漓江和湘江,更是由此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由於修建了靈渠,海洋河的水流入兩個水系,分別注入東海和南海,這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湘江水量大,但水位低;漓江水量小,但水位高,兩條江落差有 32 米。要引湘入漓,必須分水和使水爬坡,靈渠的主要工程就是為解決這兩個問題而設計的。

分水工程主要包括修建鏵嘴、大天平、小天平等。處於最前端的是鏵嘴,形同犁鏵,三面有石堤,其處於河道中的位置,正好將上游的海洋河水七分歸湘,三分入漓。鏵嘴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避免了水流對下游攔水壩的直接衝擊。緊接著的就是大小天平,所謂天平就是一道攔水壩,將水歸入靈渠河道,當洪水來時,多余的水又可以漫過壩面,流入湘江,這樣的設計既保證了靈渠的水位以利行船,又避免了洪水對運河的危害,所以它們得到了“天平”的美稱。靈渠下游的泄水天平也是起這個作用。攔水壩不呈“一”字形,而呈“人”字形,這一撇一捺分別就是大、小天平。攔水壩不是建成一堵牆,使水垂直猛墜,而是建成17米寬的斜坡,使水沿著斜坡翻滾而下,故稱滾水壩。水在斜坡上這麼一滾,衝擊力就減弱了80%,對壩身的安全,對減弱下游的水速,都起了良好的作用。天平由兩部分構成,迎水面用的全部是約 4 米長的大青石。每塊石頭都有幾噸重,塊與塊的連接處,還鑿有一個凹口,中間灌澆鐵汁,冷卻後變成栓子,將巨石連成一體;而背水坡一面采用薄青石相連豎砌,中間用松木作樁固定,這些石塊就像魚鱗般緊緊地擠在一起。打樁用的松木,有“水浸松木千年在”的功能,用它來穩固壩基,自然更不怕洪水衝擊和淘挖。每當水流帶著碎石、泥沙越過前邊的方塊巨石,順坡而下,一碰到這層層魚鱗石,就衝進石縫之中,泥沙填得越多,魚鱗石就擠得越緊。年復一年,塊塊豎石也就渾然一體,堅不可摧了。

使水爬坡的工程是南北渠上的許多陡門(即船閘),當時建有 18 道,唐代後增為 36 道。工匠們在渠道沿途水淺流急坡度大的地方砌成兩個相對的半圓形平台,每當枯水季節,用竹木結構的組合裝置在設有平台的地方安置水閘,起到抬高水位、蓄水通航的作用。船進入陡門後把閘門關上,使水位升高,船就能一級一級往上爬,安然翻山越嶺,南來北往。在靈渠兩千多年的通航史中,陡門的作用不可低估。專家們認為:陡門是歷史上最早的船閘,是現代電動閘門的鼻祖。現存最完整的南陡就號稱“天下第一陡”。

靈渠修建完成的第二年,秦始皇就統一了嶺南百越。靈渠的水運交通持續兩年多年,直到1937年粵漢鐵路修通,方被替代。至於灌溉,今日依然發揮著作用。這樣的水利工程堪稱千古偉業,但現在長城名揚天下,都江堰也是每日游人如梭,相比之下靈渠顯得如此的寂寞。靈渠的偉大戰略意義還沒有給予足夠的注意,宣傳更是沒有跟上,不由讓人隱隱心痛。人們往往都只是聽說過靈渠是與都江堰相媲美的古代水利工程,但哪怕是與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桂林近在咫尺,又有多少人會真正親身游歷一番呢?“北有長城,南有靈渠。”千年偉業無人喝彩,這是靈渠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

游覽提示:在桂林汽車總站乘坐到興安的直達車,六十多公裡的路程,一個半小時便到了。下車後叫一輛機動三輪車,幾分鐘就到了公園大門口。門票30元,包含了南陡閣至鏵嘴往返游船票以及設於四賢祠內的美軍二站飛機殘骸展票。入園後沿著幽靜曲折的南渠走到南陡閣,這裡是觀看大小天平的最佳地點。過南陡橋,坐船擺渡到鏵嘴,那裡有一座美齡亭,相傳是當年蔣介石和宋美齡來參觀靈渠後命人修建的,占得個好風水,亭中立有“湘漓分派”的石碑。景區內還有飛來石、古樹吞碑、秦堤等景點,細細品味,余韻無窮。整個游覽過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