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的色彩

作者: XYZ50

導讀多少次在網上看到述說喀納斯的多彩美麗的帖子,那時我就已欣然有慕,後來又見到報刊上喧傳喀納斯是中國境內唯一極具瑞士風格的地區,心中就更加躍躍欲行。到今年下了決心登上了西去烏魯木齊的飛機。喀納斯距烏魯木齊有1000公裡之遙,屬布爾津縣管轄,而布爾津縣城也是去喀納斯的必停留的地方。旅游車在北疆廣闊的大地上奔馳,時而荒灘時而草灘,有水處有靜靜的� ...

多少次在網上看到述說喀納斯的多彩美麗的帖子,那時我就已欣然有慕,後來又見到報刊上喧傳喀納斯是中國境內唯一極具瑞士風格的地區,心中就更加躍躍欲行。到今年下了決心登上了西去烏魯木齊的飛機。喀納斯距烏魯木齊有1000公裡之遙,屬布爾津縣管轄,而布爾津縣城也是去喀納斯的必停留的地方。旅游車在北疆廣闊的大地上奔馳,時而荒灘時而草灘,有水處有靜靜的城鎮、蔥綠的田野;黛色的山脈在四周極遠處,不時地在天邊出現幾峰晶瑩剔透的雪峰。過克拉瑪依,頓時變成一片荒漠,就連天邊的山脈也只剩了蒼涼的赭黃。汽車在狂奔了十五小時後終於進入布爾津,真的是“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

第二天一早接著趕路,此去喀納斯猶有150公裡,這一路與昨日平坦的荒涼不同:山勢高大而平緩,在開闊的山坡草甸上星星點點地散布著吃草的牛羊。三小時後,汽車在喀納斯景區的大門前停了下來,此地路左山坡上的林中,有各種色彩的樹木:紅色的熱烈、黃的開朗、而綠色則顯得深沉,所有樹木都竭力展示著艷麗,仿佛在競相向藍天上的太陽誇示。

這景色與昨天的荒涼所形成的對照是那麼鮮明,令我頓忘從烏魯木齊長途坐車而帶來的疲勞與寂寞,讓全身的所有感官一下子都興奮起來。

在拍照的當中,我偶然一轉身向山坡下望去,只見在我們的五彩的山坡腳下依傍著一條藍色的飄帶,那真是一種賞心悅目的藍,這就是最終流入北冰洋的喀納斯河。不過河對岸卻是極端荒涼的另一座山坡,這叫人無法理解:僅隔一條河就有這麼大的區別,似乎天池那一帶的山林就有此類景色;繁榮與荒涼直接對峙,可真謂是新疆特色了。

進入了喀納斯景區,汽車沿喀納斯的河岸行進,河並不寬,水面也平穩,對岸有些地段有挺拔的樹叢。河水的色澤似乎像加了些牛奶般呈乳藍色,似乎只有青玉的溫潤才能形容這河水給人的感覺。

也許正合“君子佩玉”的古訓吧,雖然周圍的山看上去不是很高、也並不險峻,山坡上只有開闊的草甸間雜著筆直高聳的樹林,景色遠談不上是艷麗或是纖秾,只是在淡淡的不經意當中顯示出些許沉著來,但又總讓人感覺到這條喀納斯河像是在述說什麼。

汽車繼續行馳,相繼過“臥龍灣”“月亮灣”,這些地方因河面在此略開闊、有三兩形狀各肖的沙洲靜臥在河中而得名。網上對這兩個地方的美都是異口同聲地誇贊,可親睹之後我覺得不過清幽而已:有綠樹環抱、有碧水盈盈、松風常伴左右而無市井喧囂,這不過國內常見之景,何以能當“中國之瑞士”的美名?

到了喀納斯必游湖,去湖邊的路是水泥鋪就的穿林小徑,路旁林中三三兩兩地散布有西洋式樣的小樓,看上去非常整潔鮮亮。這裡的樹林由紅松、白樺、落葉松等西伯利亞的樹種組成,一到秋日就是五彩斑斕的,徜徉在這裡身心立刻感覺到某種舒暢與放松。只是湖邊上早已人山人海,聲音嘈雜鼎沸,沒呆多少時間就被逼得趕快沿一條木板鋪就的水邊小路逃開,這條木板通道起始處也標志著湖面收窄重新成為河。

通道始終依傍著玉藍色的喀納斯河伸展,在通道一側的河灘上有時出現一大片大小不一的石頭、有時是一片茂密的茅草、有時又是倒下的樹木,水流經此一攪,青玉色的水面微微泛起一些清泠泠、雪雪白的浪花,發出輕輕柔柔的“嘩嘩”聲。路旁片片樹林總陪伴著這條路,行走在這裡只見身旁一會兒深綠、一會兒金黃,不時的又有幾棵樹伸展著枝椏企圖將喀納斯河的藍色掩住;對岸也全是密林在臨水肅立,那深情的“青玉”就在兩岸林帶夾峙中緩緩流淌;只有蔚藍的天上幾抹白雲在恣意放縱的變幻著姿勢,仿佛在與溫潤的喀納斯河嬉戲。這一路只有兩三個人在陪伴著靜靜的藍色喀納斯河,再沒有湖邊那種喧囂,徜徉在河畔林中簡直讓人心神俱陶醉;這份安靜之中的簡潔與優雅叫人無法形容。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多少人走這條路,沒有人來描摹這條路,這裡應該才是喀納斯的精華與神髓。

走著走著,前方出現一座木橋,喀納斯河到了這裡益形開闊,河水的乳藍色中似乎又添加了一絲絲的綠,好像看水的角度不同水的顏色也就不同。橋旁的水邊都是石灘,有時幾株金色的白樺或綠色的松樹站立在石灘中,給這沉靜增添了些許嫵媚。站在橋上四望可以看見開朗的色彩、坦直的線條,只在這裡站了一會兒,我就又感到喀納斯河似乎在述說什麼,但細細傾聽可又像什麼都沒說。不知怎的我腦海中一下子跳出了羅丹的“思想者”的形像,對了,喀納斯的確可以用這個形像來表示。當晚我們就住在了喀納斯河的邊上。

翌晨我們登哈拉開特山(漢語名為駱駝峰),去觀魚亭俯瞰喀納斯湖秀色,而下午必須離開這美麗的喀納斯了。汽車一直開到哈拉開特半山腰,然後就只能徒步,開始的一段上山路確實有些難走,甚至有一小段在陡岩上鑿出來的。山路兩旁不時兀立出一些或青或黑的陡岩,岩石的縫隙中各種小草與小灌木在迎風搖擺,它們的枝葉早已是黃、綠、白、青、紅五色雜陳,將兀立的石頭也將周圍的山頭暈染得七彩繽紛極端絢麗生動。

再向上的一段路,除了這七彩繽紛的石頭叢之外,又開始有筆直的樹木三五成群的出現在路旁,好像它們還嫌這裡的色彩不夠豐滿似的。只要向左看,就能見到山後與之相連的高山,和緩的、長長的山坡上大片的樹林連著大片的或綠或黃的草場,近山頂處急劇拔高似乎還有積雪。向右面看,喀納斯湖曲曲折折地靜臥在駱駝峰的腳下,雖然天上有層層的雲遮攔著光線,但喀納斯湖仍舊在靜靜地散發著迷人的溫潤;向再遠一些的地方看去,喀納斯湖重又變回成喀納斯河了,玩具般的房子就星星點點的散布在山間。

山的最高處建有一座亭子名“觀魚亭”,亭子的視野極好,亭子周圍的景色也同樣極好:遠觀有青玉般的喀納斯湖,近看有三五成群的樹林和五彩暈染的巉岩。雖然亭子周遭已是熙熙攘攘如市井般,但在這裡仍然感覺到一種清幽的秀麗自心底升騰,這裡隨意的任何一個鏡頭都可以成為上佳的作品。如畫的景致讓我們流連了許久,直到時間已過13點,我們才戀戀地向山下走去。

午飯後,汽車離開了喀納斯,返程的路上我忽然想起純淨的九寨溝:那是妖嬈多姿的純淨,而喀納斯則是一種簡潔、溫潤又帶有些深沉的意味的純淨,確與中國大多數風景區的風格不同,只要見過就永難忘懷。

脫稿於聽雨齋



(俯瞰喀納斯河)



(喀納斯河邊)



(觀魚亭上看喀納斯)



(喀納斯神仙灣旁)


精選遊記: 阿勒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