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我們快樂的行程

作者: 於剛

導讀出行線路:洛陽--南昌--景德鎮--婺源(紫陽鎮)--思口--清華--沱川(裡坑、篁村)--紫陽--屯溪(黃山)--徐州--鄭州--洛陽。歷時8天,行程2000余公裡。本以為年前那場淅淅瀝瀝的小雨會阻止我們的這次婺源之行,竟沒有想到如此簡潔的隊伍也能玩的這麼開心與暢快淋漓。戀戀不舍地告別小牙、輪回、5d,還有專程來送我們的八月姐,便開始了我們的旅程,快樂是從剛踏上從洛陽 ...

出行線路:洛陽--南昌--景德鎮--婺源(紫陽鎮)--思口--清華--沱川(裡坑、篁村)--紫陽--屯溪(黃山)--徐州--鄭州--洛陽。歷時8天,行程2000余公裡。本以為年前那場淅淅瀝瀝的小雨會阻止我們的這次婺源之行,竟沒有想到如此簡潔的隊伍也能玩的這麼開心與暢快淋漓。戀戀不舍地告別小牙、輪回、5d,還有專程來送我們的八月姐,便開始了我們的旅程,快樂是從剛踏上從洛陽到南昌的火車上就開始的,五女四男的搭配第一次讓我感覺到了作為男孩的幸福:"依偎"在青青姐的懷中,眼睛時不時地搭一搭車廂裡過往的俊男靚女,嘴裡塞滿了大家遞過來的好吃的東東,呵呵,腐敗不過如此了。收到飄飄發來的短信,心中暗暗激動:好朋友,又要分開幾日了,願你們也能玩的開心。時近春節,車廂裡彌漫著喜慶的氣氛,大家說的、講的無不都是如何過年的事情;惟獨我們,心兒早已飛向了那遙遠的地方,仿佛就要融入那如畫的山水之中了。雖然是晚上10點多才上的車,但是大家都沒有絲毫的倦意,有說有笑,有玩有鬧,風趣幽默的不見大哥不時給我們講起當年如何痛追不散姐光榮歷史,其浪漫的風格不亞於現在我們年輕人的做法,也讓我們這幫光棍漢好好羨慕了一把。車過武漢、九江,不知不覺便抵達了我們行程的頭一站——江西省會南昌市。

和一般的省會城市一樣,南昌也同樣的熱鬧、繁華;雖然仍是蒙蒙細雨,但洗去鉛華後的都市更顯它的雍容。心並不在此,下得車來,趕忙打探當日開往婺源的長途班車。遺憾的是由於司機回家過年,此趟班車已經停發。只好轉道景德鎮再赴婺源。先解決肚子問題要緊,於是覓得一曰“紅旗飯莊”,叫來八菜一湯。還未待菜上齊,我九人早已按捺不住,不顧個人形像,橫掃開來。片刻間,只見橫箸齊飛,盤碗相摞,菜汁全無。既然填得腹滿,於是抹嘴上路,順便游歷一下南昌市容。當日為年二十九,大街小巷充斥新年氣氛,鞭炮聲不絕於耳(南昌市沒有實行禁放嗎?)。四點三刻,我們已經又游蕩到火車站,准備搭上赴瓷都景德鎮的火車。火車准時發出,當時唯一遺憾便是車上沒有電視設備,春節晚會開始肯定是看不成了。不過沒有想到我們自辦的春節晚會竟要比中央台的好看十分:開出南昌市區後,大家便按捺不住,抽出撲克,玩開殺人游戲。游戲雖也通常,但懲罰卻叫一絕:被冤死者和被識破的殺手都要在火車箱裡表演一個拿手節目,而且還要加上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於是狹窄的車廂過道變成了我們的"T"台,這邊康冰《像我這樣的朋友》剛剛唱畢,那邊不見哥的時裝秀便閃亮登場,青青姐"牛仔舞"的優雅動作引來車廂裡一片叫好。

當晚九點,車行景德鎮。夜雨中,已辨不得瓷都的真實模樣,只盼早些找到安歇落腳地,舒舒服服地泡個熱水澡,品上香茗,看上電視了。不費多大工夫,找到景德鎮的市政府招待所--瓷都賓館(二星級)。房價卻出奇的便宜:三人間只要100元錢。安頓停當,無雨和康冰早就相約"電玩",拉上豆豆,消魂去了。我對電子游戲不怎麼感冒,便自得其樂,打開電視,衝上香茶,放得熱水,洗開澡來。電視裡放的正是春節晚會,歌曲、舞蹈、相聲、小品此起彼伏。洗去一身疲憊,女生們化好妝,穿出她們最漂亮的衣服來聚齊我們的男生宿舍,除夕大餐也正式開始:燒雞、牛肉、茶蛋、餅干、果凍、蘋蘋、糖糖……最腐敗的是青青姐包裡還抽出一瓶上等的通化葡萄來,大家好好醉了一把。午夜零點的鐘聲敲響時,我最親愛的八月姐的電話也打了過來,那時的我真是非常的高興,非常的激動,能有這麼好的朋友真是幸福。給飄飄、拐棍、凌子、琪兒發短消息,無奈當時網絡塞車,怎麼也發不出去,只好作罷。熱熱鬧鬧到凌晨一點,大家才帶著睡意離去回房。

大年初一,天遂人意,雖然還是淅瀝小雨,但已開始逐漸放晴。又是康冰、無雨兩位好兄弟,大早起來聯系去婺源的車來。本來大年初一去婺源的車已經停運,但他們還是在路上截到了一輛新年往家回趕的面包來。雖然票價漲了一倍還多,但畢竟已踏上了最終開往目的的車來,所以也就不在乎許多了。擁擠的面包車裡除了我們九個以外,還多了一位從北京趕回家過年的漂亮的江西妹妹:清秀的面龐,動人的眉眼,嬌小的聲音惹的我不由多看了她幾眼,眼角間看她也是對我多加留意,不由心中竊喜。懂我心意的康冰找機會幫我坐到了她的旁邊,不一會,便攀談上來。原來清純漂亮的江西妹妹在東方航空的北京辦事處工作,因為忙碌,也是有好幾年沒有回家過年了。對於婺源這邊的秀美景色,我是大加贊揚(由衷的),也說得她驕傲地露出笑容。話越套越多,我的心裡也越來越高興,直到了她家的地方,她才戀戀地下車,臨走再見時還差些把包忘在了車上。車子繼續在黛青的村落山間穿行,仿佛進入一幅雋永的水墨山水,時不時耳畔還傳來幾聲清脆的黃鸝鳴叫。春雨洗禮後的江南村落越發顯得清秀,薄霧氤氳的綠色山丘透出濃濃的秘氣氛。

汽車駛入婺源,她美麗的姿容便在我們眼前一一展現。層層疊翠的山林,碧綠綢絹般的小河,蜿蜒的石板路連著一個個依山傍水的村落……好一派迷人的田園風光,心情頓時豁然開朗。當車行路過一座小橋時,在河邊身著鮮艷服裝的浣紗女又引起了我們這幫無知客們的大呼小叫。而當中令我們尤感興趣的是這裡著名的徽派建築,其風格體現在"粉牆黛瓦",即雪白的牆身,青黑色的瓦,屋頂是刻著各式圖案的飛檐翹角,直指蒼穹,在藍天綠樹映襯下分外矚目。由於剛下過雨,收割後的農田灌滿水,只露出一節節枯黃的稻稈根。水很平靜,如鏡般倒影著錯落的村屋,伴隨著傍晚時分裊裊上升的炊煙,整個村莊彌漫著一種祥和、恬靜之美,尤如一幅剛描繪好的水墨畫,秀麗而靈氣;又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此刻穿越時空,生動活現眼前。在初春的風中,我開始感到了一種飄逸……

下得車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這裡的空氣,仿佛這裡也浸滿了綠色,潮潤的空氣裡還帶著絲絲的茶香,舒服極了。終於踏上了婺源的這方的土地,她的神秘面紗正等著我們這群快樂的人兒來揭開。午飯過後,大家不約而同地放棄了乘車,而是選擇了徒步走向我們婺源行的第一站--思口。寬闊的道路向遠處延伸,路兩旁栽滿了半人高的茶樹,嬌嫩的枝葉正努力地吐著青翠;只是此時還未到梅雨季節,茶葉還不能采摘,否則我也要仔細采下兩片來珍藏的。走在路上,我們如同一群快樂的鳥兒,村莊、山巒不斷地落在我們的身後,接到拐棍在火車上打過來的電話,大家都要興奮地聊上兩句,和琪兒、和凌子,看那情形沒有十幾分鐘是說不完的;把我們的一路上的快樂驛聞都統統說了一遍,大家都說恐怕拐棍那時的心都在淌血了(回家查我的電話費也花的一干二淨,此乃後話)。往後的幾天,我們走訪了幾個村鎮,如清華、沱川、裡坑、篁村等,這些饒有特色的小村分布在婺源不同的鄉鎮,是明清古建築的典型代表。在這些小村裡沿著青石板小街漫步,我真想化身為一個當地人,融入他們的生活,領略貼近自然的真實感覺,體會那種樸實無華的鄉間情懷。有時候,自己一個人越走越遠,狹長的一條石板小巷裡,就只有我一個人,兩旁古樸的村屋,真的令 我恍如隔世。這個場景,在哪裡感受過?是電影,還是夢境?是時光倒流?還是時空交錯……

天漸漸灰蒙時,我們來到了思口村口,村口有一條河,河面上有淡淡的水氣籠著,風吹過,淡了些,露出些許河面;風過後又籠了回來,重又把河面歸於氤氳的水氣下,不著一絲痕跡。雖不是秋色連波的時節,卻十足有波上含煙翠的韻味。河邊有一棵粗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的大榕樹,樹上滿是新抽的枝椏和綠葉,榕樹斜斜地倚向河面,好像晨起的徐娘探身對著水面貼花黃。稍遠的河面上架著一座木橋(據同行的客棧老板介紹,此橋正是當年拍攝電影《閃閃的紅星》時潘冬子走過的那座木橋),說是木橋一點也不為過,整座橋全是用一根一根的圓木建成,橋面不寬,僅容兩人通過,走在上面腳尖能夠快樂地感覺到木頭的彈性。遠遠地看木橋,古樸而結實,長長地架在河面,親切的好像小時候就曾在童話裡見過它似的。走上木橋,小橋顫顫悠悠,看著腳下碧幽的河水會讓人舉足不前。在橋上興奮地跑過時,我大聲地唱起了那首耳熟能詳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的歌來。遠處的村莊被霧氣籠著,偶爾有白牆黑瓦現出,只一忽兒,就消失不見。像個調皮的小孩與你捉迷藏,叫人又憐又愛。遠山也被霧氣籠著,只露出一小截淡綠色的山頭,像是一個戴了面紗的美女,只露出一點額頭就叫人浮想聯翩。

隨便推開一扇這裡古民居的厚重大門,濃郁的民間味道便傳透開來。本以為像我們這樣一幫觀光客的到來會打擾到主人的生活,但是裡面原有的生活似乎並沒有改變。屋主人在這裡仍然過著與原本一樣的生活,當我們走進這些民居,欣賞其精湛的木雕和磚雕特色時,感覺就好像誤闖他人私宅一樣。我們可以隨便穿行於其廳堂、走廊,甚至廚房、臥室,而他們好像並沒有受到的打擾,照樣在廳堂裡吃飯、看電視,依然保留著平時的生活習慣。有時候或會給我們一個善意的微笑,以示歡迎。沒有預先的安排,沒有刻意的包裝。那天傍晚,我們在參觀某家民居時,還偷偷地品嘗了主人家放在方桌上的糖果呢。這種貼近生活的探訪,令人倍感新鮮和親切。我們領略到的已不僅僅是古建築特色了,還有的是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深入當地體驗生活,對於真正的旅行者來說,是旅途中欣賞風光以外的一項重要內容,讓我們體驗到生活原本的真味。

思口,連名字都這樣引人遐思,一個美麗的名字是緣於有一個什麼樣的美麗傳說呢?又訴說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翻開地圖,在婺源,這樣的名字比比皆是。秋口、思口、思溪、嶺溪、曉起、曉林、清華、段莘、賦春、詩春、梅林、水嵐、雙河、沱川、鳳游山、珍珠山、鴛鴦湖、星江河、一路讀來已讓人只覺滿口清香,余韻繚繞,在心底也便悠悠地生出無限向往來。

第二天大早,便踏上了赴清華的鄉間班車上。清華最出名的就是"碧波橫臥"的彩虹橋。車行半個小時,便來到清華古鎮,鎮雖不大,但倒也精致,彩虹橋便坐落於古鎮的一角。本以為春節期間進入虹橋可以免費,誰想剛到門口便被一小伙攔住要購票。實在不想多花冤枉錢,所以我們另擇鎮外的一處菜地,欲繞道進去;沒想剛至河邊也被一老先生攔將下來,話也好聽--誰讓這彩虹橋太出名了,不收些維繕費用是斷不可進去的。我們只有遠遠地站在河邊,以虹橋為背景拍照留念。雖未近身,但遠遠望去,一虹飛架南北,我想這種景像是身處橋上的人所體會不到的,不禁暗暗高興。呼喝聲中,一群水鳥從河面輕輕掠過,恰如在恬靜的鏡面上丟入幾顆石子,好看極了。

未敢久留,轉道沱川。一路上空氣濕潤,心情也格外的舒暢,不時便抵達目的。安排停當後,便四處閑逛。此時的沱川,還沉浸在一派濃濃的過節氣氛當中,家家都是彩燈高懸。入得深巷中只覺古巷幽深,撫摩巷兩邊牆壁的青石,就如同在撫摩一段長長的歷史。小巷曲徑通幽,不一會又豁然開朗,到得河邊。河水清澈見底,河邊蹲滿了洗衣浣紗的鄉間婦女。那天下午正是陽光明媚,暖暖的太陽照在身上愜意無比。什麼事情也不想,就那樣靜靜地走著、逛著,碧綠的翠竹、玲瓏的房檐在我們的鏡頭中一張張地定格,就仿佛載入史冊一般。

時間過的很快,午飯過後,我們投宿那家的余老師又自告奮勇地帶領大家向沱川鄉西北的篁村、金剛嶺深入。步行四、五裡路,很快我們來到篁村,原來居住於此的村民大多姓余,所以在村的中央還建有一座"余氏宗祠"。來得正巧,各家各戶正在趕制當晚在婺源鄉間在春節期間流行一種盛大的民俗活動--板凳龍舞的燈籠板凳。顧名思義,板凳龍就是用我們最常見的長條板凳上放置燈籠,各個相連做龍身組成的一條巨大火龍。板凳、燈籠倒也普通,但是一旦點燃燈籠內的火燭連起成龍,就變成了一幅壯觀的景像。因為村子的每家都要在節日裡拿出一條板凳來,所以村子的人口越多,那麼這個村子的板凳龍就越長,舞起來就越好看;飛舞的火龍也預示著來年的好收成與生活的幸福。舞板凳龍需要力氣,孱弱的老人與婦女是萬萬舞不起來的,所以家家要派出的都是些身強力壯的小伙子。當時天色尚早,於是我們相約傍晚時分拐回村時,一定要來觀看。繼續向金剛嶺進發。山路崎嶇,但是大家有說有笑,倒也不覺很累。一路上山清水秀,不時見到小橋、翠竹、瀑布、碧潭。進到金剛嶺村裡,狹長的石板路上竟擠著兩頭可愛的水牛--彎彎的犄角、碩大的牛身,烏黑的眼珠露出慈祥的目光。牛還乖巧,我和青青姐找機會,一左一右摸到了水牛的脊背,不見哥 趕忙把我們高興的模樣定格下來。盡興過後,天色不早,便後撤往篁村方向回返。

傍晚六點時,村裡的更夫已經敲響了第一遍鑼聲--催促大家趕緊吃飯,要祭祖出龍了。我們歇腳的這家正好飯吃的早,所以我們便跟著這家的一個小帥哥扛著做好的燈籠板凳向祠堂出發了。路上,我趁機向小帥哥把板凳要過來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想試試這板凳的分量,好等會自己也能耍舞一番。板凳不輕,而且要在那麼長的龍身隊伍裡舞弄自如還真不是一件易事。這時,不遠的祠堂裡已經傳來了劈劈啪啪的爆竹聲,就要點燈連龍了。等到了祠堂,這裡早已擺開了舞龍的架勢:只見百十條長短一致的板凳已經圍了祠堂好長一圈,每個板凳上都擎著三個火紅的燈籠,有的燈籠上還掛上樹枝當作裝飾。陸陸續續,來到祠堂的人越來越多,大人、小孩一個個都興高采烈,鞭炮、煙火的聲光也越來越大。此時,嫣然姐、豆豆還有我也興奮的不知所以,不時地跟著爆竹聲大呼小叫,祠堂裡已經熙熙攘攘,滿目都是臉上掛滿笑容的人了。七點整,所有的龍身已經到齊,首尾相接,點燈開始。只見畫的栩栩如生的龍頭後面彎彎曲曲,已經排好了一百多條火紅的燈籠板凳,如果展開的話,足有二百多米長度。鑼鼓敲過三遍,萬頭鞭炮響過,龍頭被兩個人高馬大的壯漢舉起--火龍上路了。齊刷刷,頓時巨龍動了起來,在狹小的祠堂裡游弋開來;很顯然,那裡的空間太 小,在舞過幾分鐘後,火龍被眾人舉著向村中的街巷裡穿梭進發了。火龍的擺幅很大,當每經過一家時,這家的主人必須親自點燃爆竹、煙花來迎接火龍,迎接幸福;因此爆竹聲響徹天空,璀璨的煙火也照的夜空絢麗奪目。火龍要繞著整個村莊舞上兩遍,當來到村外的一片開闊地時,小伙子們都興奮地將火龍團團圍住,繞成三圈時而騰空,時而在地面翻滾,場面壯觀極了;我們當時也鑽到圓圈的中央,看著火龍在自己身旁飛舞,當時的心情又怎能用興奮一詞來概括!!

北鬥起來時,我們踏上了返回沱川的夜路;遠處,火龍舞的正性,美麗的煙花也照亮了整個的天空。一路上,我們談論的都是火龍的話題,不知不覺,早已來到了下榻的客棧前面。飯店裡,剛從清華趕來的盲鷹、無名、申龍等人正聊坐著吃飯,我們趕緊上前,大家互致問候。當談起我們剛剛看到的板凳龍燈時,這幾位無不露出遺憾與羨慕的目光來。飢腸轆轆的我們此時早已不顧形像,待飯菜沒上停當,便舉箸將飯菜一掃而光。吃飯間,客棧的裡屋正端坐著幾位眉清目秀漂亮的福建美媚,聽早回的胖大姐和不散姐說,她們同我們一樣,也是一幫背包的朋友。天下驢友是一家,更何況是如此幾位可愛的閩南女孩乎?我和康冰眼神一對,便一前一後,"裝模作樣"地端著一碗飯"溜"進了裡屋。看來她們也是剛剛吃上飯來,於是便約好飯後大家齊聚客棧前的空地來唱歌做游戲;她們都很爽快,大家吃過飯後,果然一起來到了前面。圍坐成一圈後,先開始的游戲"丟手卷"便把申龍的小公子--申思逮了個正著,無奈這小伙子不爭氣,死活都不肯出一個節目來;於是,大家又玩開了"老鷹捉小雞"--在"雞媽媽"不見哥的呵護下,一個個"小雞"茁壯成長,氣的"老鷹"嗷嗷直叫;大家玩的開心,歡快的笑聲把臨近的幾家飯店的游客都吸引了過來;一段勁爆的熱舞過後, 我們又玩開了"擊鼓傳花"的游戲,不知是運氣太好還是怎的,一向嘴甜的康冰和福建的一位小林妹妹總是被幸福的手套砸中,所以站到圈中表演節目的也總是他們兩個,於是,一個"南腔",一個"北調",大家配合的倒也默契。不一會,大家便結成了好朋友。許是被我們這幫快樂的"驢子"們感染的緣故,盡興過後,大家又坐到了一起,天南海北地胡侃了起來--原來這幫妹妹們也不簡單,去過不少的地方,其中那個小林也是在去年國慶的時候到過稻城、亞丁,而且聽說她還支身一人去過海拔6000的珠峰大本營,不俗的經歷讓我暗暗稱嘆。又一個快樂的晚上在大家連天的哈欠聲中過去了,和她們約好第二天的大早,趁天還未亮溜進門票十元(天哪!還有公理嗎?)的裡坑村,也好好領略下晨曦中的水鄉。

山是黛眉臥,水是眼波橫,若問行人去何處,眉眼盈盈處。

薄霧蒙蒙中,我們已經起身了,樓下的福建妹妹們也梳妝完畢,待我們出發。雄雞曉起,這是怎樣地一個清靈的早晨哦?曾經在面對黃山的雄峻秀奇時愧疚於自己語言的貧乏,而當我踏入裡坑的村口,面對這山這水的幽美靈韻時,突然發現,並不是因為語言貧乏才無法描繪這般美景,而是此時此刻面對這酷似人間仙境的地方竟忘了用最美的語言去描繪她,只能沉浸在這心靈的悸動中:石板路、石板橋縱橫交錯,一條小河蜿蜒而過……無需再用筆墨形容,但婺源的水鄉確實比周莊少了一份擁擠,多了一份寧靜和純樸。她就像一位深藏閨閣的少女,在某個路口與你偶遇,你會驚覺:她的美麗源自她的嫻靜與樸實。漫步在水鄉的石板路上,除了我們幾個過客外,街上就只有寥寥幾個村民,或是在河邊石階洗衣服的老大媽,或是挑著擔桶從菜地回來的哪家媳婦,又或是一路蹦跳著的鄰家男孩……每家每戶的大門敞開著,看不到繁忙生活的影子,看不到現代商業社會的痕跡。日日夜夜,這條河流淌著靜謐,流淌著那些恆久而遠去的歲月,像訴說著一個個深情而動人的故事,把歷史定格,讓時間停留。我們被這如詩的風景打動,竟有了不願離去的念頭。太陽升起時,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在了村莊對面的山頭上,恰若一位披上紗麗的新娘,如醉如痴。

其實,"純樸"二字基本貫穿了我們這次婺源之旅。這裡的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那麼熱情與善良。我們幾日下榻客棧的汪老板、余老師對待我們都是那麼和善友好,仿佛自己家人似的,做的飯菜也格外的味美。還記得那個下著小雨的黃昏,我們幾個不速之客走進了思溪的一家民宅,發現一個年約十八、九歲的女孩,粉紅臉龐,留著小馬尾,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也是同樣的動人可愛。問她叫什麼名字、在哪裡工作,她總是靦腆地笑而不語,而當我們對一些地方有疑問時,她就主動給我們解釋。當登上她家中的一處保留完好的清代小姐的繡樓時,我主動邀請她和我照了一張合影,照片上她燦爛的笑容又讓我心旌蕩漾了一把。我們離開時回望思溪,發現在遠遠的村口,女孩一直目送著我們,仿佛流露著無限的依戀。因為她,婺源又留給了我多一份的親切。這僅僅是一段小插曲,但對於習慣了都市冷漠的我們,面對陌生人微小的關注,心都為之顫動。

在婺源,風景到處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風景,就在你不經意的途中出現。有時候路一拐彎,前方露出了一排排"粉牆黛瓦"的民居,隱現於古樹青山之間;有時候一回頭,遠山盡處,雲霧繚繞,松竹連綿,恍若仙境。反而,在你到達的目的地,卻沒有這份令人眼前一亮的意外收獲。途中的風景,就像不經意的美麗,它仿佛就在某個路口等著你,然後在你沒有心理預期的時候,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流連在這如詩如畫的途中,我感到了一種生活態度:不理會結果,只享受過程。其實,無論在旅途中,還是在人生路上,過程的精彩正是我追求的一種境界。

婺源,一個充滿了古韻的詩情畫意的地方,或許在紙上還只是一段優美的文字,縱然想像到她的些許的美也只是掀起了她的一小片面紗。不身臨其境又怎能體會這害羞的絕代佳人的氣韻?

整整三天,我沉浸在婺源的清靈的美中不能自拔。猶如一個被鴉片所迷惑的煙鬼沉醉在雲裡霧裡。曾在通往金剛嶺的路上看見一棵千年古樟樹,樹高二十幾米,胸圍粗的要我們七八個人拉手才能勉強圍攏,樹冠展開的面積用當地人的話說有三畝地那麼大。我撫摸著碩大的樹干,班駁而蒼老,閉上眼睛靜靜地體會,這古樟是有生命的、有靈性的,它經歷了千年的紅塵風雨,看過了人間的悲歡離合,默默地經受了時間的滄海桑田。貼近它便能感受到它的氣息、它的睿智。

傍晚的時候,我在篁村村頭的上大夫橋旁散步,思緒便飛到了那部叫「廊橋遺夢」的電影,說實話對那部電影並沒有太多的感覺,唯一喜歡的是電影的名字,廊橋**一座美麗的橋,可電影中的那座橋卻有一點陰森恐怖的感覺。眼前的這座橋也是一座廊橋,橋上的廊檐古樸卻散發著淡淡的木頭的香味,走在橋上橋身微微隨著腳步而跳躍,光線從兩旁照射進來,把古橋的滄桑、古老詮釋的淋漓盡致。夕陽給橋身染上了微微的紅色,逆著光看時,橋身的輪廓便被一陣淡淡的紅暈籠著,勾勒出一道細微的金邊,極美。聽說早年間這河面上還有一座下大夫橋,每當農歷的十五玉兔高懸時,那倒影映在靜靜的水面,正應了那句古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奇峰、怪石、驛道、古樹、茶亭、廊橋、小溪遍布鄉野。行走在婺源,就像穿行在歷史的縫隙中,自然的深邃裡。常常,在不經意的回首中,或青山中,或古道旁發現一棵古樹、一枝古藤、一段殘壁、一眼深井、一道古泉。這回首中的主角或許都有著一個傳說,一個典故。

婺源的飯菜,以鮮、香、辣為主要風格。我們在婺源農村吃的這幾餐飯食,無不體現這些特色來:無論是鮮筍、香菇,還是野菜、雞蛋;無論是香干、木耳,還是農家自制的糯米粑粑,吃起來都那麼的爽口,干飯也不知不覺下去好幾大碗來;還有身在婺源,就不能不提到荷包紅鯉魚。我們共吃了三次,清蒸、清燉、紅燒,次次味道鮮美。據說荷包紅鯉魚是國內外唯一的獨特魚種,相傳明朝萬歷年間,戶部侍郎余懋衡(婺源沱川人)告老還鄉,神宗念其"代天巡狩"有功,特從御池選出數尾紅鯉魚作為賞賜,後傳入民間繁殖。因婺源水質優良,氣候適宜,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品種。一尾粉紅色的鯉魚形狀微圓,肚腹處渾圓,果然像一個荷包的樣子。看它的水中悠閑的游著,便覺不忍使它成為盤中菜、箸下魂。早聽說這荷包紅鯉魚入口極鮮,肉質嫩美,是一道天下難覓的佳肴。可是,君何忍舉箸去破壞這荷包的圓滿?

離開婺源的時候心中依依而不舍,短短三天,怎能盡數婺源的美,怎能盡描婺源之靈,怎能盡游婺源之地,怎能盡得婺源之魂?噢!別了婺源,但願還能再游婺源。帶著對婺源的絲絲眷戀,我們離開了婺源。

此間的婺源正如我們去年走過的香格裡拉,神秘古樸;但每年游客的大量擁入又使得她漸漸沾染上商業的味道。這或許是一個矛盾,她需要開放但我們又不希望她過度的開放。我們還是喜歡她純潔如少女般的模樣。香格裡拉也許只能永遠存在於心中。可是,婺源,我還能再找到你嗎?

這幾天一直在回味那些在婺源快樂的日子,想用最美麗的文字記述下我們快樂的心情。不知不覺,竟寫了有9000多字出來。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快樂的細節是無法用文字來表述的;正如那句話--美是有缺憾的,我想這份美麗是永遠會存留於我們這群快樂的人心間的。感謝這一路上大家的互相照顧,感謝身在遠方還惦記著我們的朋友,感謝這些可愛的人們。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