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洛陽(二)關林與龍門

作者: 柳葉刀沐沐

導讀磐磐說他以前經常五點多就起來排隊去喝第一鍋牛肉湯,我笑他嘴饞,暗想那牛肉湯一定味美至極。但第二天還是沒能起來,今天的目的地是關林和龍門。誰料剛出門就下起雨來,還好不像天氣預報上講的那樣有雷雨大風。洛陽的公交車很便宜,上車就是一元,哪怕你從白馬寺坐到龍門,幾十公裡都是這個價錢。也沒有感覺到擁擠,不知是不是因為黃金周大家都放假,而來旅� ...

磐磐說他以前經常五點多就起來排隊去喝第一鍋牛肉湯,我笑他嘴饞,暗想那牛肉湯一定味美至極。但第二天還是沒能起來,今天的目的地是關林和龍門。誰料剛出門就下起雨來,還好不像天氣預報上講的那樣有雷雨大風。洛陽的公交車很便宜,上車就是一元,哪怕你從白馬寺坐到龍門,幾十公裡都是這個價錢。也沒有感覺到擁擠,不知是不是因為黃金周大家都放假,而來旅游的人又都在旅游巴士裡。

關林位於洛陽南郊,因葬有關公的首級而得名。這裡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始建於明萬歷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這樣寫感覺上是在背導游詞。)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舞樓,前台的歇山式和後台的硬山式組合在一起,重檐樓閣,構築之妙全國罕見。因為有雨,舞樓更掩沒在煙雨之中,反而更具風韻了。不禁在心中暗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關林的門票已經漲到30元了,走進去,見香火正盛,人們在焚香禱告,可能是希望關帝能保佑自己學業有成財源廣進吧。

我並不迷信這些,但也不敢冒犯關老爺,畢竟他是劉關張三兄弟中最被我欣賞的一個。

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樹木花草被洗刷得郁郁蔥蔥,我不禁流連在蒼松翠柏碑林石刻中了……

從碑林出來,和磐磐把明信片形式的門票寄回北京,這將是一段美好的記憶。

又坐了幾站公交車,龍門就呈現在我們眼前。只見一橋飛架伊河,把東西兩山連接起來,雨霧蒸騰,層次分明,遠看像一幅水墨畫。聽磐磐嘟噥了一句“暮靄沉沉”,我故意追問,他卻說記不清了,我念道,“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仍是相視微笑,總怕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那一刻吧?

在這裡,有必要再背一段導游詞:歷史上,洛陽曾是東漢、北魏和武周等朝代的都城。東漢時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永平年間建成了號稱中國佛教第一名剎的洛陽白馬寺。北魏皇帝普遍崇尚佛教,而武則天對佛教更是篤信有加。為了表示對佛祖的虔誠,他們在洛陽大興土木,龍門石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處。

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裡處,與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龍門石窟主要開鑿於北魏時期和唐代武則天時期,其中規模最大、名聲最響的是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的奉先寺石窟,裡邊的佛像造型雍容典雅、面目傳神,所穿服飾紋路清晰、衣褶宛然。主佛盧舍那高17.14米,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這尊佛像身披袈裟,面容豐滿,嘴角微翹,略含笑意,眼簾低垂,其端莊大度、淳厚安詳的儀態令人肅然起敬。據說這尊佛像是根據武則天的面容開鑿的。(後來磐磐特意把我和佛的頭像拉到一起拍下一張照片,他說我有著同武則天一樣豐滿而微翹得嘴唇。)

下面講一則關於門票的趣事。龍門石窟的門票是80元一張,其中包括4個景點,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算是所謂的聯票吧。每到一個景點打一個孔,其實最精華的石窟藝術是在西山,流連於大大小小的洞窟,竄上跳下,早已人困馬乏,然後,過河參觀東山的石窟,覺得腳酸酸的。這時聽見身後一對情侶的對話:

男:反正都差不多,咱們回去吧。

女:那哪行,還有兩個地方沒去呢,一個地方20,兩個地方就是40,兩個人就是80塊,不能浪費,趕快找到那兩個景點打孔去!

我和磐磐大笑,隨即打起精神,向著下一個“打孔處”前進。

遠處傳來悠揚的鐘聲,那是香山寺,人們又是撞鐘燒香禱告,不知何時能讓那口大鐘得到清閑。

最後一個可以“打孔”的地方是白園,是以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墓地為基礎修建的公園。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都是當年背得爛熟的詩句,一定要前去拜謁一番的。看白園中的翠竹流水,宛然江南。

忽見一道矮牆,上有碑刻,走近一看卻全是 日 本 書法家的作品,知道白園是 日 本 出資修建的,但心裡仍不是滋味,不知這算不算是盲目的狹隘的 民 族 主 義。

呵呵。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