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寺:白馬寺史記

作者: GLANSE

導讀華夏文明第一次大規模吸納外來文化,是佛教的傳入。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天取經的故事。三年後,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漢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回洛陽,漢明帝親自迎接。第二年,敕令按天竺式樣在洛陽西雍門外為 ...

華夏文明第一次大規模吸納外來文化,是佛教的傳入。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天取經的故事。三年後,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漢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回洛陽,漢明帝親自迎接。第二年,敕令按天竺式樣在洛陽西雍門外為摩騰、法蘭建精舍居住,稱為白馬寺。“寺”本義是官署,因摩騰、法蘭初來時往在官署,又是外賓,為示禮待,就仍稱新居為寺。此後,中國佛教建築就相沿稱寺。從此,在東土大地、洛河之濱、天子腳下,便有了中國最早的佛寺,它是佛教在中華大地上賴以發榮滋長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歷來被佛教界尊稱為“釋源、祖庭”。

白馬寺建成後,攝摩騰、竺法蘭二高僧在其內,譯出我國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從此,法輪東轉,佛像生輝。白馬寺逐漸成成為中國佛教活動中心,並吸引日本、朝鮮、越南等地僧人來拜佛求法。

歷史風雨中,白馬寺數毀數建,但寺址從未變過。北魏時,有三千多西域僧人來洛陽進行佛學交流。到隋唐時期,由於佛教的興盛,白馬寺達到鼎盛時期,全國乃至世界各國大德高僧紛紛前來朝拜,這其中就有為中日友好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唐代高僧鑒真和尚。七世紀下葉唐武則天時,寺主僧薛懷義有寵於則天,白馬寺盛極一時,和尚達千余。武則天也多次親臨,呈現空前繁榮的景像。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寫有"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贊譽寺境幽雅的著名詩句。唐末期在全國範圍的滅佛,使白馬寺受到重大打擊。安史之亂和會昌法難中,白馬寺受到較大毀壞,如唐詩所詠:“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十世紀下葉宋太宗趙光義下令重修白馬寺,“鼎新偉構”,“更類天宮”。元至順四年(1333年),由大書法家趙孟頫書刻《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現仍立於寺內,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今天的白馬寺建制奠定於十六世紀上葉明嘉靖時和十七八世紀清康熙時重修的“白馬禪林”。我們今天看到的白馬寺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大門匾額即為當時鑲嵌。一九六一年,白馬寺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晉後趙石虎時代,廢止了不讓漢人出家的禁令,於是才有了完整意義上的中國佛教第一僧——朱士行。 朱士行,河南穎川人,“少懷遠悟,脫落塵俗”。魏甘露二年(257)在洛陽出家(公元249年,天竺沙門曇柯迦羅來到洛陽,開壇受戒後,中國才有了正式登台受戒的僧人,朱士行即為最早)。出家後,他“專務經典”,以弘揚佛法為自己的終生大事業。他在研習由天竺竺佛朔於漢靈帝光和二年(179年)誦出梵文、月氏支讖譯成漢文、再由河南洛陽孟福和張蓬筆記的《道行經》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印度距我國萬裡之遙,釋迦牟尼涅槃已七、八百年,加之語言不通,佛教典籍經過口傳翻譯、抄錄,錯漏、矛盾處很多,深感“此經大乘之要,而譯理不盡,誓志捐身,遠求大”。遂下決心親自到印度求取梵文原本,然後回國翻譯,以傳真經。公元260年,亦即出家後的第三年,朱士行從雍州(陝甘邊境)出發,克服無數艱難險阻、飢渴病苦,穿過荒漠戈壁和千山萬水,徒步跋涉一萬一千多裡(《後漢書·西域傳》),終於在甘露六年(261年)到達於闐國。所以朱士行不僅是我國佛教第一僧,也是西行取經的第一人,他比法顯早140年,比玄奘早了四百年。 現在的白馬寺占地四萬平方米,馬寺內寶塔高聳,殿閣崢嶸,長林古木,肅然幽靜,百余間殿堂成比較典型的漢地佛寺縱軸式布局,主要建築位於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軸線上。走進山門,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廬閣五層殿堂。兩側各有一座石碑,東側《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由元代高僧文才撰文,書法亦瀟灑工麗。寺院兩側有一泰式佛殿,內供一尊七米高的泰國鍍金佛像。

在古色古香的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塚,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塚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石碑上的封號是宋徽宗趙佶追封的。在清涼台上還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們寄托著中國佛門弟子對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再前行,過歇山式天王殿,就到了全寺的主殿大佛殿,殿內釋迦牟尼端坐蓮台,右手拈花,迦葉、阿難二弟子旁立,文殊、普賢二菩薩列坐,二天女後侍。香案上五供齊備,左右鐘鼓高懸,幔帳垂掛,蒲團排列,莊重肅穆。這場景構成即中國佛教禪宗常說的“拈花微笑”。

大佛殿之後是供養著三世佛的大雄寶殿,兩廂分列十八羅漢。大雄殿內的23尊元代“夾苧干漆”造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這些羅漢像呈坐勢,姿態不一,神情各異,系元代用夾苧干漆造像工藝塑成,十分珍貴。他們全都是由絲、麻制成,每尊重量僅有3到5公斤,從元代至今700多年來未經修繕,仍然色彩如新,是國內罕見的稀世珍品,也是白馬寺的鎮寺之寶。白馬寺外有二匹相對而立的石馬,是宋代雕鑿,而非漢代作品。所謂夾苧干漆造像之法,大致是先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裹裱,然後揭出泥胎,制成塑像,夾苧干漆造像,歷史悠久,盛於隋唐,宋後則漸漸失傳,存世造像極為罕見。

大殿後是接引殿,再往後就是白馬寺內最後的佛殿毗盧閣。毗盧閣初建於唐朝,由青磚砌成,高近七米,長約九米,寬約三米。毗盧閣內供釋迦牟尼的清淨法身毗盧佛,旁立文殊、普賢菩薩。閣後壁鑲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經》。該經簡明介紹佛教基本思想,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漢譯佛經,由攝摩騰、竺法蘭翻譯。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閣東西配殿奉有摩騰、法蘭像。白馬寺植有許多沙果、葡萄、石榴等,果實“甘殊味美,冠於京中”,當時皇帝也派人來采摘。但這些情景已然不再了,台上毗盧閣與周圍建築,自成格局,構成一小型庭院,院中一泓池水,蓮花朵朵,數株古柏,蓊蓊郁郁,清爽宜人;從台下望去,整座庭院若在空中,清初釋如秀曾撰聯道:“台灑法雨柏翻風果有清涼氣像,閣顯山光吞月混是毗盧法身。”

清涼台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贊美道:“香台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蒙。”這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台,具有古代東方建築的鮮明特色。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配殿、僧房等附屬建築,布局整齊,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蒼蒼,金桂沉靜,環境清幽。相傳原為漢明帝劉莊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後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白馬寺中種有許多石榴樹。白馬寺的石榴漢魏時曾譽滿京師。石榴原產於安息(今伊朗),在漢代同佛經、佛像一起傳入中國,並最多在洛陽、長安落戶。當時人們贊美石榴,把它作為中外人民交往的標志,石榴的身價倍增,白馬寺的石榴,亦有“白馬甜榴,一實值牛”的說法。

寺之東南二百米處,有一釋舍利塔,初建於公元六十九年,現存塔重建於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風格與西安小雁塔相仿。 佛塔玲瓏古雅、挺拔俊秀,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磚塔,13層,高35米。它造型別致,在古塔中獨具特色,不可多得。齊雲塔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現在的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為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築。

佛殿東南角有一口明代鑄鐵鐘,重二千五百公斤,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鑄造,仍懸於殿內。上有銘文“鐘聲響徹梵王宮、下通地府震幽靈……”。“白馬鐘聲”為洛陽八景之一,據說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和尚上殿念經,擊罄撞鐘伴誦,白馬寺鐘聲悠揚數十裡,城內東大街鐘樓上的大鐘也自能與之共鳴,反之,城內鐘樓擊鐘,白馬寺鐘也自能共鳴。

中國第一座古剎是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座古塔是白馬寺內的齊雲塔,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場是白馬寺內的齊雲塔院,最早來華的印度僧人禪居於白馬寺,最早傳入的梵文佛經收藏於白馬寺,他是中國最早的譯經道場,中國的第一個漢人和尚在這裡受戒,正是這些第一使得白馬寺能夠穩居中國伽藍之首座,而永遠彪炳於中國佛教史冊之卷首。

時至今日,每年元旦,中外朋友都要聚集於白馬寺來聆聽“馬寺鐘聲”,用108下鐘聲消除心中一切煩惱。更多圖片請點擊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PhotoUpload/ShowPhoto.asp?ID=333179&pID=354744



(白馬寺)



(洛陽牡丹)



(清涼台)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