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五一黃金周河南行-洛陽篇

作者: Rosemary

導讀由於可憐的老公5。1還得加班,所以出行的日期只能訂在5月2日。原打算購買夕發朝至的火車前往洛陽,怎奈黃金周期間車票實在太緊俏,只得買5月2日早上6點從北京出發的加班車A273(由於下鋪僅比中鋪貴3元,所以一家四人買了四張下鋪117元/張)。5月2日 早上訂了四點的morning call,4:36am打車前往北京西站。原以為黃金周車上人一定特別多,誰知直至終點站,我們四個的中鋪和� ...

由於可憐的老公5。1還得加班,所以出行的日期只能訂在5月2日。原打算購買夕發朝至的火車前往洛陽,怎奈黃金周期間車票實在太緊俏,只得買5月2日早上6點從北京出發的加班車A273(由於下鋪僅比中鋪貴3元,所以一家四人買了四張下鋪117元/張)。5月2日

早上訂了四點的morning call,4:36am打車前往北京西站。原以為黃金周車上人一定特別多,誰知直至終點站,我們四個的中鋪和上鋪都一直空著。餐車長推著餐車在我鋪位旁邊一邊休息,一邊和隔壁的一個乘客聊天,抱怨沒有生意,完不成任務無法跟領導交代雲雲,吵得我也睡不著。可能是頭天工作太累沒有休息好的緣故吧,老公一路上倒是睡得比較踏實,除了期間用了兩次餐,其它時間好像一直在夢中。中午用餐的時候,我們拿出各位前輩的游記開始閱讀,安排行程。晚上8:40抵達洛陽火車站,打車前往預先在elong上訂的雅香國際公寓大酒店。司機師傅說黃金周期間洛陽各酒店爆滿,連平常一百多點的招待所都漲到300元了。多虧我們提前預定了酒店,否則可能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一路上和司機師傅打聽了洛陽各酒店的情況,當我們問起華陽廣場的那個酒店時,司機師傅說那是洛陽唯一的一家五星級酒店(這一點elong上也有標明),現在的房價是1180元/晚,於是我們老公後悔不迭(elong價僅450元,比雅香僅貴40元),因當時訂房時沒有網友對華陽做過評價,不敢貿然預定該酒店,看到網友對雅香的評價都還不錯,所以就訂了雅香。到了雅香感覺也還不錯,只是大堂和過道顯得窄了些。房間的布局是公寓式的,房間裡配備有電腦,但上網需要另行支付費用(5元/小時)。房間的陽台的頸深約70-80釐米,並有厚厚的墊子,可以躺在上面觀景。晚上原本打算在酒店附近吃些小吃,誰知都是些湘菜館和粵菜館,只好作罷。走到路口的報廳買了一份洛陽地圖就返回酒店了。

5月3日

龍門石窟:

洛陽的公交系統非常方便,每個景點到另外一個景點均有公交車直達,票價也是一票制(1元)。根據各位前輩的建議,我們一早就啟程了。出門搭乘103路汽車到洛陽火車站,在火車站附近用了早餐後(真便宜啊,四個人才花了7.5元,包括:2碗八寶粥,2碗小米粥,一籠小籠包子和2個燒餅)又搭乘81路公交前往我們此次行程的第一站-龍門石窟。其實真正要到達龍門石窟入口還需要走大約15分鐘路程。不願意走路的朋友可以選擇搭乘電平車(4元/人)。龍門石窟的票價為80元,內含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四個景點)在門口租了一部導游機(押金200元,租金5元,僅講解西山石窟的景點),就開始游覽了。前兩個景點覺得跟著導游機的講解還ok,後來就不知道裡面在講什麼了(對不上號了,呵呵)。於是干脆把導游機給公公聽,自己一路往上爬,跟著聽導游講解了。最令人震撼的還是奉先寺的盧舍那雕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建於唐鹹亨三年(公元672年),歷時四年竣工。佛龕南北寬36米,東西深41米。共雕有11尊佛像。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 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神態十分安詳,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薩”。據說這尊佛像和旁邊的幾尊佛像在建造之時收到了武則天的鼎立支持。奉先寺的佛像是眾多石窟佛像中唯一的一組以女性領導雕刻的佛像。由於2000年以前,佛像的周圍沒有設置保護欄,游客可以直接靠近佛像,因而盧舍那雕像旁的力士像的腳脖子都是黑黑的。因為游人相信平時不用功,臨時抱佛腳也能沾染一些好運。沿著山道朝西走,可以到蓮花洞。蓮花洞因窟外有明代書刻“伊闕”二字,又名“伊闕洞”。建於北魏晚期,洞內主佛釋迦牟尼立像高5.1米,面部和兩手都已損毀。洞中佛龕較多,構圖精美多彩。窟頂鐫刻一巨大蓮花,造型優美,刻工精細,蓮花洞由此得名。蓮花洞的側壁上有一約80釐米的佛雕,身材十分豐腴,身體呈S型,可惜面部被損毀了,因而被成為“東方維納斯”,因其姿態特別悠閑,也被現代人戲稱為“8小時之外的佛”。倘若對歷史或石雕藝術特別感興趣的的朋友可以仔細游覽一下,沒有特別要求的朋友對於其它的石刻一帶而過就可以了。由於風化和人文的破壞,好多佛像都沒有了頭像,據說是文革期間被紅小兵以破四舊的名義給砸壞的。東山石窟與西山石窟相比實在是乏善可陳。游東山石窟基本屬於爬山狀態,走上一大截才看到一座雕像,滿心歡喜的看到有千手千眼佛的指示牌,誰知走了好長一段路程才看到,而且佛像已經被風化的面目全非了,千手還依稀可見,但是千眼就看不到了。從東山石窟出來,到香山寺投了五毛錢,撞了3下鐘(可選擇撞3、6、9下),據說是端正什麼的,不太記得了,呵呵。白園就是白居易的墓地所在,有許多碑文,對詩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從龍門石窟出來,到門口的一家餐館用午餐,點了網友推薦的著名的洛陽水席中著名的洛陽燕菜(15元),另點了青椒肉絲、蒜茸油麥菜和宮保雞丁(就是大雞塊炒的)和四碗米飯,共計55元(洛陽人很實在,炒菜的分量特別足,晚餐體會更加深刻)。

關林:

搭乘81路可以直接到關林(門票30元)門口。關林位於洛陽南郊七公裡處,是國內三大祭奠關公的寺廟之一,因葬有關公的首級而得名。另外兩處祭奠關公的地方是解州關帝廟,解州東南10公裡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原籍,及埋葬關羽身軀的地方-湖北當陽關陵。在儀門東西兩側各鑲嵌刻石一方。東側為岳飛畫“關聖帝君像”,相傳石岳飛因緬懷關羽的英勇忠義而作。西側為有一碑,是70余座碑刻中唯一的一座刻畫碑,此碑上所刻即“關帝詩竹”。它畫中藏詩,原為關公借物寄情,讀來令人回味無窮。此碑縱102釐米,橫38釐米。碑上有兩竿翠竹拔地而起,雄健挺勁。左方一竿竹子稍向右斜出,清新俊逸的叢叢竹葉,疏密有致,豐麗滴翠。整個畫面構圖簡練,主題突出。若是細細觀察和品味,你會發現,這些似在臨風搖曳中下垂的簇簇竹葉竟組成了一個個文字,原來是一首五言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畫的右上端還有兩方刻印,上邊是陰文“關羽之印”,下方為陽刻“漢壽亭侯”。 這幅竹中藏詩的畫,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詩中的“東君”指曹操。據《三國演義》第25至27回記載及有關傳說,劉備為曹操所敗,關羽被俘,被愛才惜將的曹操留居營中。曹操很器重他,請漢獻帝封侯賜爵,即“漢壽亭侯”,同時金銀相贈,千方百計使關羽歸順投降。而關羽衷心不改,一心系念著兄長劉備。一天,他思索著給劉備寫封信,可又擔心被曹操發現,於是就畫了這幅竹畫托人捎給劉備,表達了富貴不能淫的品格,這即後人所熟悉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之典故的出處。 在埋葬關公墓前方有一個石門,上有兩個很窄的孔,可容一枚一元硬幣通過。據說誰將硬幣投入孔內聽到的回音大,就說明你的願望關公已經了解了。倘若沒有聽到回音,則說明關公對你的願望不以為然。在每個殿都供奉有關公像。特別是在第一重大殿,關公更是被做成了佛像。由此可見關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三殿內,共有兩尊關公像,左側為關羽夜讀《春秋》,右側為關公睡像。據說以前在殿內有一個公德箱,當游人投錢到公德箱內時,關公就會坐起來揮手。後因人們覺得這種做法對關公是一種褻瀆,遂將機關取消掉了。關公是中國歷史上被歷代皇帝賜於尊稱最多的人物,碑陽正書:“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關林的“結義柏”和旋柏,結義柏為一顆三叉柏,樹身在一人多高

處分為三枝,而三只樹杈粗細相當,正合劉關漲桃園三結義之意,故名為結義柏。旋柏則如螺旋一樣生長,不僅樹干旋生,而且連大小枝條都呈旋轉狀,頗為罕見,被列為中國“三大奇柏”之一。

白馬寺:

從龍門石窟出來搭乘56路到終點站(行車約1小時)白馬寺(門票35元,游程約2小時)。白馬寺位於洛陽城東10公裡處,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68)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白馬寺的由來據說是漢明帝夢見金人,臣圓夢稱佛故派人取經。因為佛經是用兩匹純白的馬馱回來的,寺院建成後,起名為"白馬寺"。白馬寺坐北朝南,總面積200余畝,其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應殿、毗盧殿五重殿堂及中國最早的釋迦舍利塔。寺中釋迦舍利塔、清涼台、騰蘭墓、焚經台、斷文碑、夜半鐘,被譽為“白馬寺六景”,每年有數百萬中外游人及佛門弟子慕名前來參觀朝拜,香火鼎盛,被尊為“中國第一古剎”(江澤民書記的題詞),世界著名迦藍。最值得一看的是被成為鎮寺之寶的大雄寶殿內的佛像,殿內的三世佛、十八羅漢均為元代文物,國家一級文物,高大的佛像最重的僅為十幾公斤,單手就可以托起,此種夾絲造像(就是先用泥胚制作佛像,然後在裹上一層布,上漆,代漆干後再裹布,再上漆,如是者三。最後將其中的泥胚拿出來,就形成了現在的造型)制作工藝現已失傳。進入寺門,左右側分別是鐘樓和鼓樓,據說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的新年鐘聲就是白馬寺的鐘樓的鐘聲。因為只有白馬寺才有這個資格。另外,在最後一重殿的前面有一個水池,據說如果能夠將錢幣放到水中而不下沉的話,你就會有福(浮)氣。因紙幣不易下沉,所以很多游客選擇了在水面上投放紙幣。有一個游客自作聰明地將自己的硬幣放到水面上的紙幣上,想借紙幣的浮力給自己帶來福氣。不幸的是非但自己的硬幣沒能浮在水上,連之前的紙幣也拖累,沉了下去。倘若投放紙幣的人知道自己的福氣就這樣沒了,一定要罵死這個游客了,呵呵。給我們作導游的是寺院的一個僧人,此人說話語調非常有意思,言語也十分幽默,感覺聽他講解像是在聽相聲一樣。最後還留了Q&A時間給我們,說:“你們還有什麼問題,趕快提問。要不我可要走了。”聽他講解完畢,我們便出門乘車准備前往老集的真不同去吃洛陽著名的水席。但是由於中午吃飯較晚,肚子也不餓,於是決定搭乘56汽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車馬坑博物館。

車馬坑博物館:

搭乘56路汽車到王城廣場下車,穿過馬路就是車馬坑博物館了。但以車馬坑的規模而言,25元的門票似嫌貴了點。博物館分兩個展區,一是文物展,一是挖掘的車馬坑現場,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兵馬俑”,不過其規模自是與兵馬俑不能相提並論的。但值得一提的是,與兵馬俑的泥胚制品不同,該車馬坑完全是實物的化石。也就是說當初是把真品殉葬的。另外,該處也是全國唯一一處能夠證明古書中記載的“天子六駕”一說的地方。因為在其它的出土文物中,多是“天子四駕”。車馬坑現場可以看到有許多馬匹的化石,這些馬的姿態都十分安詳,連尾骨都保存的十分完好。講解員解釋說東周時期獻祭需要活祭,推測這些馬是被麻暈了放好姿勢活埋的。在馬車的轎箱內還可以看到有一條小狗的屍骨化石。另外在攆車輪下還有一個人的屍體,此人昂面朝上。關於此人的身份大致有兩種說法,一說此人是車夫,還有一說是此人是個盜墓賊,盜墓不成,反被壓身與車輪之下。用講解員的話說,由於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文物眾多,隨便到一個地方挖掘都有可能挖出文物來,因而人們以前都文物的保護意識還不太強。車馬坑因位於市中心,在鋪設管道時,人們未能發現車馬坑並進行很好的保護。只是後來考古學家發現這些化石後,才將此地辟為博物館,故而車馬坑內還可看到鋪設管道留下的痕跡。從車馬坑出來,過了一個十字路口,准備搭乘103返回酒店。因洛陽的公交為一票制投幣bus,摸摸口袋沒有零錢了,恰好旁邊有個共用電話點,一看有冰激凌賣,花四元錢買了四支甜桶(蛋卷冰激凌,非常之cost-effective,公公回來後還念念不忘洛陽超便宜又好吃的冰激凌)剛好吃完車就到了,於是趕快搭車返回酒店。

晚餐

抵達酒店稍適休息後,我們一行四人起身打算出去用餐。由於老字號“真不同”距離所住的酒店有點遠,我們就打算在附近找一個能吃水席的地兒再試試眾多網友推薦的其它兩道水席。原想洛陽水席到處都有的,誰知走出酒店發現洛陽水席遠不及四川火鍋那麼普及。經四處打聽後,得知離我們最近的有個“水席園”的餐館。水席園位於洛陽路自來水公司的隔壁(電話0379-4944318),因聽聞各位前輩說洛陽的菜量很大,所以我們一家四口點了三道菜,其中包括兩道水席-洛陽肉片和洛陽熬貨。主食點了八寶飯,外加一瓶啤酒。味道非常不錯,價格也不貴,總共才花了61元,最後結帳的時候老板娘還把零頭給抹了。總得感覺是非常的超值,洛陽人熱情而實在。下面簡單的解釋一下水席的來歷:“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 洛陽 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干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這裡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的澱粉、蓮菜、山藥、蘿蔔、白菜等制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並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鹹、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 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