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憶舊之三白馬寺和關林廟

作者: sunmg

導讀二次到洛陽,二次都到了關林和白馬寺,一次是獨來獨往,一次是權作陪客。並非是對寺廟情有獨鐘,也不是虔誠的進香客,只不過是慕名而來,“見所見而去”而心有所得。白馬寺和關林廟在當地統稱為廟,但此廟不同那廟,在千百年來統治中國的三教文化中屬於不同的範疇: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廟,而關林則是儒教中的“武聖”祭祀廟,所源迥異,其文化則自然� ...

二次到洛陽,二次都到了關林和白馬寺,一次是獨來獨往,一次是權作陪客。並非是對寺廟情有獨鐘,也不是虔誠的進香客,只不過是慕名而來,“見所見而去”而心有所得。白馬寺和關林廟在當地統稱為廟,但此廟不同那廟,在千百年來統治中國的三教文化中屬於不同的範疇: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廟,而關林則是儒教中的“武聖”祭祀廟,所源迥異,其文化則自然不可等而觀之了。白馬寺

白馬招提漢代傳,

琳宮幸未沒荒煙。

勞勞多少風塵夢,

暮聽晨鐘喚覺先。

-——(清)武攀龍:馬寺鐘聲

白馬寺位於洛陽老城以東約12公裡,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寶塔擎天,殿閣崢嶸,松柏翠郁,壯美幽穆。它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中國官方所立的第一座寺院,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 之稱。東漢永平七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這天夜裡,漢明帝在南宮夢見一個金人,身高六丈,頂佩白光,飛繞殿庭。第二天,他遍訪諸大臣,出生洛陽的博士傅毅奏道:“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形如陛下所夢”。漢明帝信以為真,便派大臣蔡諳、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赴天竺求佛取經。漢使西行至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遇到了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並得到佛經和釋迦牟尼像。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以白馬馱著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翌年,漢明帝敕令於洛陽城西雍門外御道北修僧院,並專門安排兩位高僧長期禪居寺內,譯經傳教。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特命名為“白馬寺”,從此開始了源遠流長的弘法傳教。至唐代時白馬寺已規模宏偉,香火隆盛。"安史之亂",回紇兵縱火焚寺,“累旬火焰不止”。宋代淳化三年(992年)又重修。元初龍川和尚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大規模整修,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又予以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

白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南北長240米,東西寬135米,占地約4萬平方米。寺大門之外,左右相對有兩匹馱經的白色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像溫和馴良,是宋代的優秀石雕藝術品。白馬寺的山門為明代所重建,為一並排三座拱門。在白馬寺山門內東側,有碑亭。高3.50米,寬1.15米的“白馬寺祖庭記碑” 記述了白馬寺的創建和歷史沿革,碑立於元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碑額為篆書,碑文楷書,碑文字體瀟灑工麗,豐神秀骨,堪稱書法藝術優秀之作。寺內建築約150余楹。中軸線上從南向北依次布列著五層大殿: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兩側對稱分布著門頭堂、雲水堂、客堂、齋堂、祖堂、禪堂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干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古跡。顯得莊嚴肅穆,是中外禪俗各界瞻仰游覽的勝地。

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他笑口大開,赤腳打坐,形像生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內兩側,坐著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是佛門的守護神。彌勒佛像之後是韋馱天將,佛教的護法神,昂然佇立,顯示著佛法的威嚴。大佛殿,是白馬寺舉行重大佛事活動的場所,現存殿堂為明代建築。殿內正中供奉著七尊造像,中間為釋迦牟尼,左右分立文殊,普賢兩菩薩及兩弟子,兩天女,背後是觀音菩薩。殿內東南角高懸一口大鐘,重達5000多斤。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僧人杵擊,鐘聲響遍方圓十裡;更奇妙的是,由於音律相同,遠在25華裡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應聲而和。民間流傳"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的佳話。清孫雲霞有詩雲:“"蒲牢怒主夜闌清,裊裊曳風出化城。驚覺洛陽干戶曉,銀床未轉轆轤聲。”,被稱為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馬寺鐘聲”即由此而來。

大雄殿,殿內置高大的木雕佛龕,輝煌壯觀。佛龕中供置三尊主佛,即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托佛、二位天將,即韋馱、韋力,兩側供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是元代真品,反映了高度的雕塑藝術水平。接引殿,殿內供奉阿彌托佛、觀音菩薩、脅侍菩薩大勢至,三菩薩合稱“西方三聖”,雕像為清代所建。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配殿、僧房等附屬建築,布局整齊,自成院落,聳立於清涼台上。清涼台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贊美道:“香台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蒙。”這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台,具有古代東方建築的鮮明特色。相傳原為漢明帝劉莊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後來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經傳說,立下了開教之功,所以人們稱此處為中國佛教的“搖籃”。東漢之後,歷代均將這裡做為藏經之處。台上的主建築為毗廬閣,殿內供“毗廬佛”,也稱“大日如來”。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本稱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馬寺塔。東漢永平已已 (公元69年),漢明帝敕建佛塔,“芨若岳峙,號曰齊雲”。今存之磚塔,重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 塔為四方形密檐式,十三層,通高約25米, 每一層塔檐之下用小磚砌以仿木結構式普柏枋和鬥拱,塔頂復以寶瓶塔剎,,外輪廊略作拋物線形,玲瓏挺撥,古雅秀麗。清代釋如繡《齊雲塔》詩說:

"風回鐵馬響雲間,

一柱高標絕陟攀。

舍利光含秋色裡,

峻峭直欲壓嵩巒"。

白馬寺中種有許多石榴樹。白馬寺的石榴漢魏時曾譽滿京師。石榴原產於安息(今伊朗),在漢代同佛經、佛像一起傳入中國,並最多在洛陽、長安落戶。當時人們贊美石榴,把它作為中外人民交往的標志,石榴的身價倍增,白馬寺的石榴,亦有“白馬甜榴,一實值牛”的說法。白馬寺作為我國第一古剎,在中國佛教史和對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關林

位於洛陽市南郊8公裡處的關林鎮,鎮因關林而得名,相傳這裡是埋葬三國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據史書記載,公元219年,東吳大將呂蒙白衣渡江,蜀漢守將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後被吳將馬忠所獲,在臨沮漳鄉被殺,孫權為了嫁禍於曹操,將關羽首級盛在木匣,派人星夜送至洛陽。曹操識破孫權之計,便刻木為身,以王侯之禮,把關羽安葬於洛陽城南。曹操親自拜祭,並追贈關羽為荊王,蜀漢則追謚其為壯繆侯。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趙佶封關羽為義勇武安王;至明朝萬歷22年(1594年),將關羽進爵為帝,廟曰英烈。四十二年(1614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始建廟植柏,同孔子一起作為文、武聖人“廟祀無垠”,清代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始形成今天的規模。按照封建時代的禮制,舊時帝王墓稱陵,王侯墓稱塚,百姓墓稱墳,聖人墓稱林。關羽被尊為"武聖",故其墓稱"關林",這同孔子的墓園稱作孔林是一個道理。

關林北臨洛水,南望伊闕,占地百畝。有殿宇廊廡亭閣150余楹。現存碑刻70余通,石坊4座,大小石獅、鐵獅110多尊,古柏800余株,塑像10余軀,墓塚1座。院內殿宇堂皇,古柏蒼郁,隆塚豐碑,幽雅偉麗。關林的主要建築均在中軸線上,從南向北依次布列著舞樓、大門、儀門、石欄板甬道、月台、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碑亭,最後為關塚。軸線兩側對稱聳立著鐘、鼓樓及華表、焚香爐、配殿、長廊等,設計巧妙。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十三都要在此舉仃大會和演戲。關林正門為五開間三門道, 朱漆大門鑲有81個金黃乳燈, 享有中國帝王的尊貴品級。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26米。廡殿頂,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威。殿宇蓋顯高聳、飛翅凌空、氣勢崢嶸。正門上,有12幅明代俘雕木刻。說的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故事。正中為關公身著帝王冠服的座像,面上塗金。左邊是周倉、廖化,右邊是王甫、關平,周倉持刀,關平捧印,皆穿鎧甲,廖化、王甫則是文職裝束,面帶笑容 ,五尊像皆高逾5、6米,背後又有關羽、關平和周倉三人的戎裝像。二殿即武殿,上面的匾額“光昭日月”為光緒題字,正中關羽戎裝座像,周倉、關平分侍左右。傳說關羽為丹鳳眼,平時眯縫著,一旦睜開,就是要殺人了。這座關羽座像就是睜著眼睛,目視東南,面帶殺機。因東南方向正是東吳地界,關羽被東吳所殺,怒視東吳,是要向孫權討還性命。殿中塑關羽怒視東吳像,左側站著手棒大印的關平、右側站著手持大刀的周倉。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為張候殿,右為五虎殿。三殿即春秋殿,硬山式,面闊五間,規模較小,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像、關羽出行圖和睡像,故又稱寢殿。三殿廳內有關公秉蠟看“春秋”的坐像及臥像。第一座殿內三殿內有兩座關公像,左邊是關公夜讀《春秋》,右邊是關公睡像。讀書像關公長髯幾乎垂到地面,凸起的“將軍肚”據說是這座像的精華。據說古時候為了把人像塑得威武,通常采取兩種做法,一是把像塑得高大,一是給人物塑一個將軍肚。關公睡像有個機關,按動機關這座像就可以坐起來,但現在機關壞了,所以看不到塑像坐起來的樣子。

關林後院還建有一清代石龍碑亭,也稱八角亭,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構築奇巧,別具一格。亭內有龜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頭雕龍,額題篆書“勒封碑記”四字。碑的正面書題“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為歷代帝王對關羽的最高封號。亭前有石坊,高6米,寬10米,正額題:"漢壽亭侯墓",作三門道,坊上題聯甚多,均是歌頌關羽之作,書體皆為明清書法,值得欣賞。關林俗稱關帝塚。關羽墓在軸線建築最後。關塚平面為不規則的八角形,圍牆用磚砌,占地約250平方米,塚高10米,猶如山丘,傳說關羽的首級就埋葬在此塚內。

關羽(公元160─219年),,是三國時蜀國大將, 又名關雲長山西解州人。據說關公原本並不姓關,而是姓馮,因打抱不平傷了人命,避禍出逃。至一關前,見有捉拿他的畫影圖形。關公就隨手抓了把雞血塗在臉上,又指關為姓,指雲為名,居然騙過了盤查他的官軍。但此後,關公臉上的雞血卻再也洗不下去,於是關公就以紅臉示人,成了赤面長須的英雄。關羽一生, 以俠義和驍勇見稱。不論是誅文醜、斬顏良,過五關。斬六將,還是單刀赴會、刮骨療毒,都表現出他的勇猛剛毅。無論是小說還是戲劇,都把作為蓋世英雄的典範來稱頌。特別是歷代的統治者出於他們的政治需要,更是為關羽搽脂抹粉,捧為神靈,尊為“武聖”,似乎是古往今來天下第一完人,實在是太言過其實了。不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對關羽作了實事求是的評價。關羽的致命弱點是驕,自命不凡,不可一世,而且至死不悟。劉備封五虎上將,他不屑與老將黃忠為伍;孫權與他提親,他說是“虎女怎嫁犬子”,凌辱使者,惡化了與東吳的關系;而當東吳采用驕兵之計,起用並不出名的陸遜代呂蒙為將,陸遜致信問候,他又說“書生不足畏也”,掉以輕心,直至大意失荊州,兵敗走麥城,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局。凡此種種都表明,稱其勇是恰如其分,謂其智則黯然失色。其實老百姓對此倒是十分清楚的:民間勸說別人力誡驕氣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過五關、斬六將要唱,失荊州、走麥城也不要忘。”真是一針見血。說到忠義,關羽也是義有余而忠不足,華容道上捉放曹不是一個明顯的例證?總觀蜀漢諸臣,論忠義,文不過諸葛,武不過趙雲,選擇關羽總不會是因為京劇臉譜的定型——紅臉表示忠勇吧?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