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憶舊之二龍門山色驚天地

作者: sunmg

導讀石樓臨晴空,南眺出千裡。人憐山氣佳,余嘆禹功美。 想彼未鑿時,極目皆洪水。 誰知耕桑民,幸免魴與鯉。 ——宋•司馬光 龍門在洛陽市城南十三公裡處。相傳大禹治水時鑿開龍門山,伊水暢流,興利除弊,昔日澤國漸成良田沃野。綠蔭片片中,香山(東)與龍門山(西)兩山對峙,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春秋時就稱為“闕塞”或“伊闕”。公元前239年,秦將白� ...

石樓臨晴空,南眺出千裡。人憐山氣佳,余嘆禹功美。

想彼未鑿時,極目皆洪水。

誰知耕桑民,幸免魴與鯉。

——宋•司馬光

龍門在洛陽市城南十三公裡處。相傳大禹治水時鑿開龍門山,伊水暢流,興利除弊,昔日澤國漸成良田沃野。綠蔭片片中,香山(東)與龍門山(西)兩山對峙,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春秋時就稱為“闕塞”或“伊闕”。公元前239年,秦將白起在這裡消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創下了以少勝多的“伊闕之戰”的奇跡(見《史記·秦本紀》)。東漢時,傅毅作《反都賦》,其中有“因龍門以暢化,開伊闕以達聰”之句,“龍門”之稱才見於字面。隋朝隋煬帝欲遷都洛陽,登邙山觀察地形時,南望伊闕說道:“此非龍門耶?自古何不建都於此?”大臣蘇威奉承說:“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隋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門面對“伊闕”而始稱“龍門”,“龍門”的名字就廣泛流傳開來。。龍門山河壯麗,風景幽美,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冠。山上翠柏成林,郁郁蒼蒼。山下伊水潺潺,清澈見底。泉水淙淙,千姿百態,蔚為奇觀。唐宋以來,許多詩人為龍門山色風光留下無數贊頌詩篇。韋應物說:“鑿山導伊流,中斷若天辟。都門遙相望,佳氣生朝夕。”“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慮。碧泉更幽絕,賞愛未能去。”白居易則有:“東岸菊叢西岸柳,柳陰煙合菊花開。一條秋水琉璃色,闊狹才容小舫回。”之詠,劉長卿復興“伊水搖鏡光,纖鱗如不隔。千龕道傍古,一鳥沙上白。何事還山雲?能留向城客”之嘆。

香山白園

龍門風景天成,構成龍門的香山和龍門山又各有千秋。香山因白居易而聞名,龍門山則以龍門石窟而著稱。兩山以伊水為界,而長橋臥波,又將兩岸相連。山光水色,詩意畫境,渾然一體,更增添無限魅力。

車到龍門,首先去的是香山寺。香山寺位於洛陽龍門東山,因產香葛,故名香山。香山寺為"龍門十寺"之一,初建於北魏熙平元年白園是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園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麗古雅。整個白園包括龍門橋東頭整個琵琶峰,占地44畝,分為青谷、墓體、詩廊三區,系根據詩人性格、唐代風采和得體於自然的原則設計建造的紀念性園林建築。迎門為青谷區,左側即是白園的大門。進門直行,但見路轉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極。漫步石級而上,山腰有亭,名曰“聽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與其好友元稹、劉禹錫等對奕、飲酒、品茗、論詩之處。由聽伊亭而上,在危岩翠柏中有一古樸典雅之閣廬,題額“樂天堂”,旁有楹聯:“西湖築白堤龍門開八灘倡樂府詩諷諭志在兼濟天下;履道鑿園池香山臥石樓援絲竹賦青山樂於獨善其身。”堂內有漢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鳩杖,栩栩如生,有飄然欲仙之態。出樂天堂朝右步石級而上,就到了琵琶峰頂的墓體區。有碑樓、烏頭門和登道,在翠柏叢中,那青磚砌矮牆圍成圓形的墓丘,即是白居易長眠之地。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塊,其中1塊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個字,碑高1.87米。在墓右側,有巨石臥碑。刻有《醉吟先生傳》,碑重24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石書。整個墓區翠柏蔥郁,奇花飄香。山頂上19棵柏樹環繞一棵棗樹。棗刺,標志著他針砭時弊的性格;紅棗,標志著他為民辦事的成果。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為“琴箱”,其東南是長長的芳草墓道,四周圍以齊整的冬青,翠綠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見,此即為琵琶的“曲頸”。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緩處,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盡嵌現代詩人墨客吟詠的詩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後遷居陝西渭南,他卻出生在河南新鄭縣。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與李白、杜甫、元結並稱為“李杜元白”,在中國文學史上被譽為“唐詩四大家”。白居易出身於“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自幼好學,五歲學詩,九歲知音律, 十一歲起,因戰亂顛沛流離五、六年,深黯民間疾苦。十六歲到長安赴試,拜訪著名詩人顧況,顧況看到 “白居易”三字,便很恢諧地說:“長安米貴,居住不易!”及披卷讀到《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大為驚奇,拍案稱絕,馬上改變語氣,鄭重地說:“出句如爾,‘居’亦不難”。從此,白居易的詩名大振。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十八年,與元稹同舉書判拔萃科,曾官左抬遺、太子少傅,外放過忠州剌史、杭州剌史、蘇州剌史。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會昌四年,出資開鑿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舟民。75歲病逝,葬於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李商隱為其撰寫墓志。白居易在蘇州時曾開挖虎丘山塘,山塘因名白堤。在杭州期間,他注重興修水利,疏浚西湖,紀念他的“白堤”至今猶是游覽佳處。他寫下的二首《憶江南》詞歷經千載仍傳誦不已:

江南好,風景舊曾黯。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碧如蘭,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生活的時代,主要是建中、元和、長慶時期(公元781-824年)。是唐朝走向衰敗的極端苦難動蕩的時代。白居易是繼杜甫之後,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貢獻是在總結我國自《詩經》以來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現實主義的詩歌理論,掀起了一個波瀾壯闊的現實主義的詩歌運動——新樂府運動,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現實主義詩篇。他本人也是一位高產作家,僅詩歌就寫作了3600多首。他的詩作風格清新,主題集中,形像鮮明,語言曉暢,貼近現實生活,“老嫗能解“。晚年,白居易把自己的詩作分為諷喻、閑適、感傷和雜律四類,諷喻詩是白詩的精華,其代表作為《秦中吟》10首、《新樂府》50 首,都著眼於揭露政治黑暗,反映人民痛苦。感傷詩則借古喻今,字裡行間都充溢著悲憤和感慨,同樣也是對現實的鞭撻和揭露,其代表作為《長恨歌》、《琵琶行》。白居易的詩對後世影響巨大,他的許多作品被改編成戲劇,在國內外享有不朽的盛名。

龍門石窟

從龍門橋過伊河,就到了著名的龍門石窟,那密布在伊水兩岸長達1公裡的兩山崖壁上的“蜂窩”,蘊藏著數也數不清的文化寶藏。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大同雲崗石窟,合稱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也是世界上的稀世珍寶。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國、隋、唐和北宋諸朝四百多年的在規模營造,兩山窟龕,密如蜂窩。其代表作有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看經寺、奉先寺等。據龍門石窟研究所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70余塊,佛塔40余座,造像10萬余尊。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約占60%,其他時代窟龕約占10%。這些古代藝術大師創作的藝術瑰寶,氣勢雄偉,雕琢精湛,表現了我國古代藝術大師的卓絕技藝。那一窟窟佛像龕的群像雕造,神態各異,風格不同,栩栩如生整體布局結構嚴謹,氣氛莊嚴肅穆;石刻中的飛天,或在流雲中自由翱翔,或在山水中凌空飛舞,或捧果獻壽,或天女散花,體態之輕盈,神情之優雅,令人嘆為觀止。魏碑精華“龍門二十品” 和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伊闕佛龕之碑”, 則是書法藝術史上的珍品。 龍門石窟雖然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時尚。石窟中至今仍然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露天大龕,佛龕南北寬36米,東西深41米,唐鹹亨三年始建,歷時四年峻工。有盧舍那大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十一尊雕像。奉先寺的不平凡,在於中間那尊巨大的盧舍那雕像,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是龍門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面容豐腴飽滿,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流露著對人世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兩旁還有其弟子,阿難溫順虔誠,菩薩端莊矜持,天王橫眉怒目,力士威武剛健,整個布局結構嚴謹,刀法園熟,成為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據碑文載,武則天曾為修建奉先寺捐助兩萬貫脂粉錢。並率朝臣參加盧舍那大佛的“開光”典禮。按佛教說法,佛有三身,即法身,是佛的本來之身;報身,經過修習而獲得“佛果”之身;應身,佛為“超度眾生”而顯現之身。盧舍那即所謂報身佛,譯名“淨滿”,“以諸惡都盡故雲淨,眾德悉備故雲滿”。此說堪稱引經據典,順理順章,但當地人卻另有說法:這尊佛像雕刻得慈祥和善,“方額寬頤”, 豐滿富態,實際上是按照唐朝女皇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因此,當地人把盧舍那大佛稱為“武則天像”。說是武則天要想改變唐朝的李氏天下,建立自己的新王朝,不僅要在社會力量上打擊李氏勢力,更要為自己增添一些天人合一、君權天授的神秘色彩。武後稱帝前夕,授意翻譯注解並大力推廣了佛教《大雲經》,明明白白暗示出武則天就是彌勒菩薩轉世。大佛塑好後,名為盧舍那。盧舍那譯意為“光明普照”,武則天後來造字給自己取名“曌”,意為:“日明當空”。這相同的含義不會是巧合,而武則天後來的所作所為,更說明民間的傳說並非捕風捉影。

龍門石窟中另一個著名洞窟是賓陽洞。這個窟前後用了24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端祥,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傑作。洞中原有兩幅大型浮雕《皇帝禮佛圖》、《太後禮佛圖》,畫面上分別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後為中心,前簇後擁,組成禮佛行列,構圖精美,雕刻細致,藝術價值很高,是一幅反映當時帝王生活的圖畫。可惜在解放前被美國人勾結我國奸商盜運到美國,現分別藏於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藝術館和紐約市藝術博物館。

南山的古陽洞也很出名,它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始,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較為豐富的一個洞。這裡有豐富的造像題記,為人稱道的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裡。清代學者康有為盛贊這裡的書法之美為:魄力雄強、氣像渾穆、筆法跳越、點畫峻厚、意態奇逸、精神飛動、骨法洞達、結構天成、血肉豐美。

還有一個藥方洞,開鑿 於北魏,成於唐代,歷時二百來年。洞內主佛、弟子、菩薩、力士雕像和八角蓮柱均為北齊時代的作品,風格各異,神彩飛揚。而刻在洞口的140個治療瘧疾、心疼諸症的藥方則是初唐的作品,反映了我國古代輝煌的醫學成就,也是研究我國古代醫學的重要資料。

蓮花洞,因其窟外上方有明代書刻“伊闕”二字而又名伊闕洞,開鑿於北魏晚期。主佛釋迦牟尼圓雕立像,高5.10米。雖然頭面部已被盜去,但仍能看清佛像雙手前伸。右側迦葉手執錫杖(即禪杖),可能為釋迦行乞像;洞中琳琅滿目的佛龕,龕額構圖精美,有尖拱、楣拱、屋檐拱,有瓔珞、帷幕、流蘇,有雲紋、卷草紋、幾何紋以及蓮花、 寶相花等精雕細刻,富於變化。窟頂高浮雕一朵美麗的大蓮花,其旁高浮雕6個大型飛天,迎風飛翔,婀娜多姿,生動傳神。

看經寺則位於龍門石窟東山萬佛溝北側,為在東山最大的洞窟。寬約11米,深約14米, 高8米余.開鑿於武周時期(公元684-704年)。今正面所存之磚瓦結構二層樓,門額刻“看經寺”三字,為清代所建。 洞頂 雕有蓮花藻井,環繞四個飛天,體態潤,衣帶飄揚,凌空飛舞,形像優美。洞內四壁下部浮雕二十九尊羅漢像,身高 1.80米左右,均有殘毀,相傳是從摩河葉到菩提達摩二十九位西土“祖師”的形像,性格刻劃細致入微,不同之中見統一,而統一之中又富於變化,生動有致,是龍門石雕羅漢群像中的佳作。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