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閑記

作者: jeewang

導讀對於自己不了解的地方,我很少將其訴諸於筆端,曼谷原本也是如此。我去過曼谷兩次,總的加起來還不足十天,所以我只能算是初識這座所謂的“天使之城”。所以,這裡所寫純屬“閑”記。其實在從機場到酒店的路上,我便認定:我將要認識的曼谷一定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天使之城”——“天使之城”這個稱謂或許是很早就出現的,對此我並沒有去探究——我之所以這樣� ...

對於自己不了解的地方,我很少將其訴諸於筆端,曼谷原本也是如此。我去過曼谷兩次,總的加起來還不足十天,所以我只能算是初識這座所謂的“天使之城”。所以,這裡所寫純屬“閑”記。其實在從機場到酒店的路上,我便認定:我將要認識的曼谷一定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天使之城”——“天使之城”這個稱謂或許是很早就出現的,對此我並沒有去探究——我之所以這樣認定,只是因為我無法想像天使怎麼能與眼前的這座城市聯系在一起。曼谷是凌亂的,很可能是在金融危機之前建成的高樓大廈踏進掛著傾斜招牌的破舊店鋪,荒廢的工地在強烈日光的照射下似乎永遠也不可能再復工。當然,這一路上的所見並不影響我了解這座城市的興趣。

在曼谷,第一次是住在曼谷北部機場附近的會展中心附近,我的一個朋友住在那裡。那是一個新開發的區域,大概如同北京的上地吧。朋友的住所在一棟總共20來層的公寓樓裡。那是一室一廳一衛,沒有獨立的廚房。朋友說,他很少在家裡做飯,如果要做的話,就用電燒飯。這和北京大多數人用燃氣不同。總之,在那裡,想像中的傳統泰國的氣息很少,感覺似乎是在中國南方的某個都市。或者,更像在台北或者新竹,因為在那裡我發現了曼谷人和台北人的一個共同點:飯量小。

第二次,先是住在著名的商業區——西隆路。酒店離城市輕軌很近,交通很方便。在曼谷,除了輕軌和地鐵沿線,我幾乎不願意在白天去任何地方。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曼谷那些所謂的“景點”我只去了大皇宮,是早上9點左右打車去的,去的時候沒有堵車,中午回來的時候卻真實體驗了一次堵車。不過,鄙人倒是認為,這跟北京的塞車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麼。

五月的曼谷實在太熱,自從大皇宮之旅之後,便下定決心無論如何再也不去當腊肉了。查查網上的資料,翻翻酒店在客人房裡放的旅游手冊,尋找一家泰式按摩。按圖索驥地到了目的地。到了才發現,曼谷無愧是國際化都市,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都有這麼多白臉高鼻子的來按摩。你不要以為泰國本地人就不按摩,只是曼谷很多娛樂場所都會好像被定位,是主要為本地人服務的還是為游客服務的,當然,兩者並不互相排斥。(此處省去若干字。)

一番輕松後,想到在機場取的地圖不夠詳盡,所以走到7-11裡面買了份旅游地圖,是那種外面用透明薄膜封嚴了的小手冊。拆開一看,居然全是泰文。封面可是用英文寫的Bangkok Guide啊。然而,令我感激的是,7-11的店員聽我訴說之後,幫我調換了另一本。

打算坐輕軌回西隆了,我正往兜裡掏硬幣時,突然,發現周圍的人都站在原處不動了,似乎時光靜止,——除了音樂,確實,是音樂,我猜想是泰國國歌,祥和的音樂。像我這樣一個不熟悉它的人在身處嘈雜的車流和人息中時,需要非常仔細地聽,才能發現它的存在。而我身邊的這些陌生人則不同,只需一瞬間,這音樂便觸發他們那根神經。這使我更相信,曼谷這座我認為最包容的東南亞城市之所以會有今天的面貌,與他的民族是分不開的。這個……廢話!

出了BST站,到了西隆商業區,想找吃得東西,卻發現這一帶飯館甚少。後來找到了一個頗有些情調的小店,牆壁、天花板亦紅亦黃,還放著輕輕的音樂。點了一份做成西餐式樣的泰國飯菜。正喝著果汁的時候,有兩個挺好看的男孩走過來,朝我打招呼,問我:“are you Japanese?”(順便說一句,在泰國有n次被泰國人雙手合十地稱呼青蛙,真是難受。)接著還問我來曼谷多長時間了,呆多久之類的。弄得我不知道他們要做甚麼。後來朋友告訴我那可能是個同志餐廳。噢!難怪了,而且那天我還打扮成傑尼斯型的。

到了天黑下來,西隆就變了個模樣,路兩邊一個挨一個的小攤出現了,來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挑選著有可能是“made in China”的小商品。賣小吃的路邊攤這個時候也出現了。當然,此時西隆更熱鬧的場所當屬各種hot pub和阿狗狗了。這些夜曼谷的景點大多藏在一條條的“衰”(soi)裡面。但願這些soi永遠不要衰。曼谷的酒醉金迷幾時休本與我無太大關系,我只是希望還有機會去發現埋藏在東方傳統宗教文化與光怪陸離現代生活的這種包容並存之下的更多東西。


精選遊記: 曼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