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親愛的人同游華山

作者: 呂自歌

導讀一、緣起 不知為什麼,“華山情結”總在心裡揮之不去,但又膽怯,“近山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於是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聽朋友們滔滔不絕的說起在華山的經歷,我總是默默坐在旁邊,不發一言,心裡說:“華山,我會去的,但不是現在,現在還沒有准備好。”究竟需要准備什麼呢?其實自己也不知道。 覺得不能再拖了,一咬牙,那就去吧。那時的心情真有點“� ...

一、緣起

不知為什麼,“華山情結”總在心裡揮之不去,但又膽怯,“近山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於是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聽朋友們滔滔不絕的說起在華山的經歷,我總是默默坐在旁邊,不發一言,心裡說:“華山,我會去的,但不是現在,現在還沒有准備好。”究竟需要准備什麼呢?其實自己也不知道。

覺得不能再拖了,一咬牙,那就去吧。那時的心情真有點“壯士斷腕、如履薄冰”,呵呵,是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太崇高了嗎?是我把自己的能力估計的太低嗎?後來才發現,其實華山沒什麼好怕的——我用了一天時間爬遍華山五峰,第二天看了日出後,從“智取華山”那條路下山。結果除了腿疼了一星期,僅有的後遺症是,我悲哀的發現,體重不但沒降下來,還增加了1公斤。

那天下班,第一時間衝出單位,扛著半人高的行囊。快到火車站遇到堵車,急得我如餓極的猴子上躥下跳,好不容易會合了Mike,他還好,沒有什麼責備的話。這時只剩下私營的中巴車為了多載客還在暮色中執著地等待。討價還價一番,沒有結果,看准了我們必去。經濟學講,供應商提供了一件人們急需的商品,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其他的商品來代替,供應商就會抬高價格,賺取時間差。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實例。

夜晚的風吹在身上格外舒暢,車行半小時方到灞橋。我說:“古人說‘灞柳傷別’,這裡距離長安城也未免有點遠,古人惜別,騎著毛驢那要走多久啊?”Mike笑著說:“古人情長嘛!”

再兩個小時後,我們進入華山景區。中巴車在一家招待所停下來,招呼大家進去休息,在路上售票員就在推銷這家旅店,現在更是拉著不放。我一向反感這樣的拉客,招呼Mike離開。Mike卻有點猶豫,說:“他不是答應我們一起買團體票嗎?”那只是他的托詞,他又不是導游,哪裡能買到團體票?見我們欲走,售票員追著我們走了一段路,不停游說,直到見我們確實不願住,這才離去。

我們計劃在山下住一晚,第二天一早登山。考慮到夜晚登山,一則時間上不好安排,沿途美景無法欣賞,二來第二天困頓不堪,影響行程。安頓了住宿,和Mike在附近溜達,買了兩雙手套和一些食品(事後證明,食品急需,手套對於Mike這樣的粗人根本沒起作用)。

記憶中那晚空氣很好,心情很好。

二、進發

第二天八點,和Mike向親愛的華山進發了。

華山,古稱“西岳”,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大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資料載,華山是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其歷史衍化可追溯至27億年:《山海經》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 史書記載,黃帝、堯、舜都曾到華山巡游。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華山又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洞,道觀20余座。秦漢以來,和道教與華山有關的神話傳說廣為流傳,其中以“巨靈劈山”、“劈山救母”、“吹簫引鳳”影響深廣。隋唐以來,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騷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達千余處。華山也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朝陽台為最佳地點。……這些說明無不顯示,我正慢慢靠近的華山是一處名副其實的自然風景人文景觀都很豐富的景點,非常值得一游。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玉泉院。玉泉院位於華山北麓峪口,為華山山門,可以免費參觀。這裡的香火比較旺盛,衣著清潔的道士隨處可見,亭台樓閣、長廊花園干淨整飭,給我很好的印像。玉泉院內立一碑,上書:漢神醫華佗之墓。只有墓碑,叫人猜測不解。

去往華山的大路非常整潔,兩側青山疊出、山泉潺湲,空氣沁人心脾,與想像中一樣。走出數裡,即到達五裡關。五裡關是華山第一險關,距華山峪口5裡,關隘據險設障,築石作垣,西接絕壁,東臨深澗,為上山咽喉之地。起先說說笑笑,還很是輕松,走過五裡關,便感覺背包沉重起來,兩瓶1500ml的水也逐漸變成了兩塊巨石,壓得人汗流滿面。到達青柯坪時,已經走不動了,青柯坪可是登山的起點啊,我對自己的體力產生了動搖,還沒有正式登山,已經是這樣了,仰望巍峨的華山,有點絕望。

青柯坪四周的景色怡人,山風陣陣,對我恢復體力幫了不少忙。稍作停留,我咬牙背上背包(裡面究竟放了些什麼東西,為何如此沉重?)繼續出發了。

Mike雖然瘦小,但是耐力很好。他的背包的體積是我的兩倍,而且一路上都從我的背包裡取水喝。我知道他想減輕我的負重,他知道我是個倔強的女子,不願在負重上“占便宜”,每次都爭著背行李。其實我一直知道,較多付出的人是他。我做事講求原則,不知變通,又顧及面子,死不悔改,包容這一切、收拾殘局的人都是他。我常常被追問:“你為什麼選擇他?”我的回答常常簡潔到“脾氣好”三個字,因為我知道他們不會理解。閱人既久,我有時想: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只有自己心裡清楚,合腳的鞋才適合走長途(Mike要知道我將他比作鞋子,肯定一臉無奈,呵呵)。這是Mike第三次登華山,但他並不自居熟客,和第一次來時一樣專注。

三、登攀

閑話休敘。待到我已經是走半小時休息十分鐘,想撂挑子時,Mike說我們快到回心石了。回心石前萬丈陡崖直聳雲端,游人至此,上則畏險,下則不舍,往往徘徊不定,故名“回心石”。到達這裡的游客在體力上必已消耗巨大,不得不考慮走回頭路了。可是我不能也不願走回頭路,我相信也沒有人會走回頭路。

我常常要走好久好久,才看到標有3公裡、4公裡的路程標識,這漫長的過程使我有點沮喪,前方“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看不到盡頭。只好一邊流汗一邊自己鼓勁一邊聽Mike胡扯。我開始變得很能吃,走一段路就坐到石階旁開吃,是為了減負還是為了磨蹭時間以爭得更多的休息時間,已經累得無法分辨了,只是機械地走,看到稍稍平坦的岔路口,就徑直走過去,坐倒,卸下包,吃。

在經過數次這樣的倒騰後,食物窮盡了,我也來到了著名的景點百尺峽。百尺峽山崖陡絕,需攀鐵索登石梯山道而上。Mike很緊張我,走在我後面,可我個人認為,這相較於後面來說,其實根本算不了什麼。只是背包太大,有點礙事。

待到了千尺幢——華山第一險道,石級角度幾乎向垂直發展,石級寬度也不超過10公分,腳下不得勁兒,只能側身攀援,費了一番氣力。仰望天際,一線天開,俯視腳下,如臨深淵。石級頂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鐵蓋蓋住,通往華山的道路便被堵塞,被稱之為“太華咽喉”。由於精神集中,疲累一掃而光,力氣又回到了身體裡,好像獲得了重生,心中不勝感激。

北峰山勢崢嶸,三面絕壁,只有一條山道通往南面山嶺。在登山過程中,尤其在手腳並用、完全靠慣性上爬時,我不止一次地想像登上北峰後的心情,想像中一定激動萬分,可是真的登臨北峰,心情卻沒有什麼起伏。是想像過多、還是知道後面的路還長?思緒隨著山風遠遠飄向晴空,眯眼四望,青山白雲,人生至樂,不過如此吧。

華山號稱五峰並立,即東南西北中五峰,但我更鐘愛它們另外的名字,“雲台峰”、“朝陽峰”、“玉女峰”、“落雁峰”、“蓮花峰”,美麗動聽,剛剛好匹配這裡的風景。

蒼龍嶺山勢拔地而起,是北峰到其他諸峰的通道,形如蒼龍,全長約1500米,開鑿石階246級,寬僅1米。嶺脊坡度40度,行走其上,心驚目眩。據說,唐代文學家韓愈游華山到蒼龍嶺時,只見山勢高聳,兩側斷崖深谷,霧起雲漫。他心驚膽戰,進退兩難,不禁放聲大哭起來。最後,只好給家裡寫了一封絕筆書和求救信投入山下,山下的人發現後,才把他搭救了。現在此處“韓退之投書處”六個大字,仍然鐫刻在石壁上。而我在此回望,覺得這段山脊確實像極了莽蒼的臥龍,極具氣勢。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於東峰西壁,是通往東、西、南三峰的咽喉。傳說春秋時簫史善吹玉簫,簫聲之優美引起了秦穆公女兒弄玉的愛慕,弄玉毅然放棄宮廷生活,與簫史同居於此,後一起乘龍鳳而去。這是我幼時聽熟的故事,而今方來尋源。由於中峰連接三峰,自身並不突出,所以直到我快走到東峰,才發覺中峰已被我遠遠甩在後面。

東峰是華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頂有朝台可以觀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陽峰。通往東峰的是呈九十度的雲梯。看到在垂直的峭壁上鑿成的雲梯,你會覺得一路上遇見的天梯都不算什麼。旁邊又建有鐵制樓梯,較之雲梯攀登起來容易多了。Mike說數年前還沒有這鐵樓梯,他問我要從哪邊上?我嚷嚷:當然是雲梯!可是我高估了自己的體力,至此我已經連續登山超過八小時,又飢又累,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可是我不知道。當我手挽鐵鏈,剛剛爬上數級台階,忽然感覺背上的背包拉扯我的身子,大有直墜而下的趨勢,而我手上卻沒有一點氣力了。嚇得我忙飛速下來,將背包卸下,准備重新上爬。Mike有點擔心,但不說什麼,只是將我的背包挽在臂間,跟在我後面慢慢爬了上去。經此一事,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一句話——“男女有別”。

峭壁之上風景極為優美,松樹長勢奇異,遠峰盡在虛無飄渺中,雲淡風冽,清冷奇絕。Mike從背包中拿出一個小小紙袋,奮力遠擲,那小小紙袋立時被山風卷向深谷。Mike神情肅穆,我問他仍了什麼,良久才答:我媽的照片。

我內心惻然,他媽媽突然去世對他是個沉重的打擊,不論時間過去多久,即使創傷逐漸愈合,那傷疤仍在,一碰仍會有熟悉的疼痛傳來。他帶著媽媽的照片登山,等於媽媽也登上了華山。華山,至此在我心中有了不同的意義,有如我的親人,Mike,你的心裡也是這麼認為的吧?

四、夜宿

從鷂子翻身處繼續前行,進入郁郁蔥蔥的柏樹林,至此我們已到達南峰的地盤。

南峰即落雁峰,為太華極頂,海拔2160米,也是華山最險峰,南峰不同於東峰的奇絕,峰上蒼松翠柏,林木蔥郁,景色優美。峰東有凌空飛架的長空棧道,峰頂有老君洞。我在長空棧道上面探頭看了一會兒,覺得自己體力已盡,實在沒有把握,就知趣地撤退了,受了Mike善意的嘲笑。

其時太陽已經下班,山風吹來,不勝涼意。我們走在仿佛永無盡頭的石階上,疲憊、飢餓,也看不到一個人,偌大的南峰似乎只剩下我們兩個人。上行,下行,下行,上行,行行重行行,居然來到了南峰極頂。

站在南峰極頂向四下眺望,想不感覺驕傲都不行,這可是九個多小時的辛勞跋涉換來的啊。極頂有太上泉,池水碧綠,冬夏不涸,俗稱仰天池。在我眼裡,這裡是最美的地方了。我們約定明早一定要到這裡來觀日出,這裡可是最高點。繼續下行,繼續向西峰挺進。不過半個多小時,那常常出現在明信片、記錄片裡的華山的代表圖案——西峰出現在我的面前。白色的花崗岩在暮色中遺世獨立般靜立著。華山,我終於用我的雙腳踏遍了你的五峰,明日離去,應該不會帶著遺憾。

為了明早方便觀日出,我們又返回南峰住宿。記憶中那晚的風呼嘯縱橫,似要將小屋掀翻,不禁心驚。轉頭看見另一處小憩的Mike,心安不少。簡陋的房間、凜冽的山風、酸痛的雙腿、半飢的肚子,最終都不能阻擋我和衣沉沉睡去。

五、日出

早上不到五點,我叫醒了Mike,從背包裡拿出所有的衣服包括羽絨服全部裹在身上,出門時仍打了個寒噤。四周真靜啊,我們的腳步聲居然響亮到叫人心驚的地步,仰望天空,不見傳說中明亮的星星,知道是個陰天,不禁暗暗擔心能否看到日出。在南峰極頂,我們倚著石壁面東而坐,開始了等待。

說說笑笑了好久,仍不見東方有什麼動靜,於是疑心太陽早已蹦出來了,只是我們沒有福氣看見而已。Mike說:等到七點,還是沒動靜,我們就撤。似乎因為這句話,東方開始出現淡淡的紅暈,這紅暈慢慢散開,直至填滿了整個天空。此時太陽才從紅暈裡露出頭來,不紅,像中秋的月亮。遠遠地,從東峰傳來歡呼聲,叫嚷著,喧鬧著,還有人放起了鞭炮。繼而西峰白光閃動,那是有人在拍照呢。南峰極頂只有我們兩個人,相形之下,似乎有點“勢單力薄”。於是我們也跳起來大聲叫嚷,為南峰增加點人氣。

七點十分,我們開始撤退,向西峰進發。我們尋著昨天走過的山路,四十分鐘後到達西峰。西峰懸絕異常,景色奇特,因而成為華山的代表,許多華山的圖片拍攝的就是西峰。峰頂有修葺一新的翠雲宮,前有巨石,狀如蓮花,故曰蓮花峰。旁有長形巨石,石中有一大裂縫,猶如斧劈,人稱“斧劈石”。傳說是沉香劈山救母處。民間傳說,古代有一書生劉彥昌進京赴考途經華山,與華山娘娘相愛,生一子名沉香。娘娘乃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娘之兄二郎楊戩認為妹妹私配凡人有失仙體,把她壓在西峰大石下。沉香成人後,刻苦學藝,終於戰勝惡神楊戩,用寶斧劈開華山,救出母親。

Mike看到“斧劈石”旁邊居然歪歪扭扭地刻著“三原某某某”,刻字幾乎與“斧劈石”三字同大,充斥著整座石壁。古跡之上居然有人刻字,且如此無所顧忌,他憤怒地說:這肯定是給了錢了,即使要刻,也刻的好看點,字跡如此拙劣,真是荼毒生靈!這件事影響了他的游興,我們匆匆上到西峰頂,在2086.6米的標志前留念,就開始尋覓下山的路了。

六、歸途

我們從西峰後山的小路上下山,此時再回眺南峰,發現南峰的柏樹大量死亡,在這萬物爭艷的春末格外引人注目,也引得Mike嘆息一番。從昨天至今天,沿路的碑石題刻數不勝數,可惜內中精品不多。站在十三潭橋上望,頗有點黃龍的感覺,只是規模小的多了。這條路上行人不多,遠不如上山時熱鬧,卻正是我們渴望的模樣,這才是我心中的華山,靜靜的,寬容的,將我們容納在她的懷抱裡。由於人少,我們幾次三番疑心走錯了路,直至轉到金鎖關,看見那頗為壯觀的鎖鏈,才放下心來。

聽說“智取華山”這條路較之上山的路更為險要,倔強的我當然要選擇這條路來一顯身手。Mike有點不放心,見我下跳的速度過快(下山的路全是大大小小的台階,剛開始還覺得很好,後來就苦不堪言,最後腿直了,不是自己的了,每跳一下都會傳來鑽心的痛),忙走在我前面,意欲控制我的速度。我哪裡肯走在後面,越跳越快,實在自己也害怕起來,才停下來休息。不過這條路的風景很優美,山林蓊郁,枝葉搖曳,在樹蔭下蹦蹦跳跳(當然帶著無法忍受的痛苦),還真是不錯。很喜歡這一路的景色。

當我們在最後長長的台階回頭望,不舍的情感油然而生,親愛的華山,再見了!

附錄(我自己記錄的華山沿途地名)

玉泉院-五龍橋(五龍潭)-壽山石(傳為陳摶手書)-王猛台-五裡關―桃林坪-聖母洞-莎羅坪-混元石(白蛇著箭)-毛女洞-仙姑橋-青柯坪-九天宮(東道院)-回心石-一線天-百尺峽-千尺幢-雲台峰-金鎖關-擦耳岩-天梯-蒼龍嶺-仙掌岩-玉女峰-引鳳亭-雲梯-觀日台-鷂子翻身-南天門-長空棧道-南峰頂-仰天池-蓮花峰-翠雲宮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