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綿山行

作者: fang_fz3791

導讀中秋前夕約了幾位老友去了一趟綿山,從介休出發坐車一天來回,本來時間就短,加上天公不作美,大霧彌漫,簡直是走馬觀景,霧裡看花。下山時因覺未識綿山真面目,買了一本簡介,回來一看,原來此行也就是看到綿山真面目的十分之一而已。綿山不算怎麼出名,我原以為在山西這個地上文物大省,它之所以知名度不高恐怕是沒有像雲崗石佛、懸空奇寺、五台佛境、平遙� ...

中秋前夕約了幾位老友去了一趟綿山,從介休出發坐車一天來回,本來時間就短,加上天公不作美,大霧彌漫,簡直是走馬觀景,霧裡看花。下山時因覺未識綿山真面目,買了一本簡介,回來一看,原來此行也就是看到綿山真面目的十分之一而已。綿山不算怎麼出名,我原以為在山西這個地上文物大省,它之所以知名度不高恐怕是沒有像雲崗石佛、懸空奇寺、五台佛境、平遙古城那末大價值的人文景觀吧。其實錯了。這裡前山擁有的佛教寺廟,以唐代的雲峰寺為代表,廟建在懸崖上,殿修在山洞裡。一百二十級台階呈四十五度筆直而上,舉頭仰望嘆為觀止。唐代高僧志超的肉身塑像-空望活佛即在此。可謂是真山真水真人修成正果。自唐太宗求雨還願而興起的懸崖掛祥鈴以來,山崖上點點紅綢點點鈴如星空一般,堪稱綿山景觀一絕。以大羅宮為代表的道教觀,依山而建,層樓疊閣,氣勢恢宏。西漢漢文帝時已頗具規模,唐宋時期均有修復,被稱為天下第一道觀。大霧蒙蒙,停車眝望,只依稀可見其雄偉之勢。至於宮內陳列的唐、宋、元、明以來,歷代保留下來的彩塑神佛像據說就有300多尊。當代大家趙撲初、啟功、董壽平等上百位名家書法的紅木篆刻,等等,只能遺憾地擦肩而過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有關介子推的傳說,春秋時期晉國介子推,事主晉公子重耳,十九年艱難,乃至割肉奉主,重耳復國後,介公不願受封祿,攜母上山,重耳火燒綿山,尋找介公而不得,介公與母早已羽化升天。雖是一則傳說,而這股忠孝清廉的氣質,完全可視為綿山之魂。可惜全天大霧,站在哪個位置也看不見介公領上高9.9米的介公母女塑像。僅僅見到了路邊一塊介公祠的碑文。至於正果寺之字形的舊棧道以及天橋景區剛建成的300米新棧道,也被雲山霧罩得無影無蹤了。

說綿山缺少人文景觀,是個誤區。可綿山的自然景觀也堪稱十分出色,前山的雄險驚奇,山高崖深。而後山則一瀉清水,級級跌落,叮咚作響,恰似一派清幽秀俊的江南青山綠水。雖是仲秋時節,但林木的顏色已經開始在變,想必到了深秋,這裡將會是一條彩色之谷,只可惜我們早來了幾天。

還想說一點的是綿山是介休人開發的,據說當地一位企業家號稱焦炭大王,已經投資了十個億,開山修路,改善景觀。凡是介休人上山憑身份證不用買門票。且先不說國家的山水,能不能個人經營的問題。這個人賺了錢,做點公益事業,起碼應該說是有良心的。

總之,對綿山的印像確實不錯,可惜來不逢時,只好再次補救了。

作者 神游天下



(綿山仲秋)



(山在雲霧中)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