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途中記趣

作者: 心寬地廣

導讀此文上接《喧囂的樂山,媚俗的峨嵋》 成都的天氣總是灰蒙蒙的,三天裡在成都就沒有見過一次太陽和一塊藍天。第四天,這就完全應了導游小姐的那句話: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都不知道。我還給加上一句:來到購物點,掏腰包。車出成都大約三個小時,一過都江堰進入了岷江峽谷,迎面就撲來了層層疊疊不見盡頭的高山大川,蜿蜒狹窄的山路上 ...

此文上接《喧囂的樂山,媚俗的峨嵋》

成都的天氣總是灰蒙蒙的,三天裡在成都就沒有見過一次太陽和一塊藍天。第四天,這就完全應了導游小姐的那句話: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都不知道。我還給加上一句:來到購物點,掏腰包。車出成都大約三個小時,一過都江堰進入了岷江峽谷,迎面就撲來了層層疊疊不見盡頭的高山大川,蜿蜒狹窄的山路上一輛接一輛全是旅行大巴,看得出來這些都是向九寨、黃龍進發的旅行團隊,兩旁高聳的峭壁,不時可以見到泥石流滑坡留下的痕跡。那山色起先還是蔥蔥綠綠的,植被豐茂,到後來就越來越稀疏,甚至可以看到整座的荒山了。汽車以極快的速度就這樣在峽谷裡沿著江岸邊盤旋的公路一路溯江而上,惹得坐前排的人不時發出驚叫。江水渾濁不堪,在狹窄的地方形成湍急的水流奔湧著旋轉著,被江水衝下來的樹枝在磨爛掉表皮之後裸露出白色的木質部橫七豎八地堆積在河道的大拐彎處,有一些當地人推著小車在撿拾。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以今日之蜀道完全可以想像出李白的感嘆是多麼真切。對於初上高原的人來說,一路上還是有些許看點的,雖然景致總體單調了些,旅途也辛苦了些,但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山體和那一座座形態特殊的藏羌民居使人不致過於厭倦,難免還有新奇的甚至驚嘆的感覺。午飯是在茂縣吃的,那是全國唯一一個羌族自治縣,一個一眼可以看到兩頭的傍山的小縣城,因為大九寨旅游的興起而開始人氣漸聚乃至興旺起來,街上小販的商品一律是藏族工藝。許多同事看到後激起了無限的購買欲,流連忘返,樂此不疲。茂縣境內有一處頗為著名的地震遺跡,這裡三十年代曾發生過一場7.5級特大地震,造成了山體滑坡、岷江斷流,整個疊溪鎮被掩埋和淹沒,近千人葬身水底。災難過去之後,大自然似乎為了補償自己對人類造成的苦難,在遺址上形成了兩個綿延十多公裡的高山湖泊——美麗的疊溪海子。從車上放眼望去,映襯在藍天白雲下的湖水碧藍如洗,峽谷對岸的海子邊上尚存斷牆殘垣。 誰能想到那美麗的背面竟然是一個莫大的悲劇,不由得感嘆造物弄人。人類實在應該尊重自然多一些。沿途經過松潘縣川主寺。松潘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從川主寺遠遠望去,皚皚白雪覆蓋下的雪寶頂矗立在天際之下,落日的余輝給巍峨高大的雪山鑲上了一道燦爛的金邊,使雪峰顯得更加莊嚴聖潔。川主寺對面的山梁上,一尊高大的紅軍長征勝利紀念碑聳立坡頂,幾十米高的碑頂巍然屹立著雄壯有力的紅軍戰士雕像。在進入九寨縣後沿路見到一些羌族村寨,住房都由石頭堆砌形如城堡一般。牆外用白色畫上一些奇怪符號,如牛角,如鬼臉。聽說羌族有一種獨特的樂器叫羌笛,悠揚、低沉、凄婉,我想這是否就是那“羌笛何需怨楊柳”、“羌管悠悠霜滿地”中的羌笛呢?想不到此時的導游似乎心有靈犀一般,在講了一則藏羌趣聞後,馬上推銷起當晚的“藏羌歌舞晚會”來,180元的票價甩賣到150元,然後又羅列了無限量暢飲青稞酒,贈送一盤精美光碟,男士有機會看到美女,女士有機會接近帥哥的諸多好處,為了取信於游客,然後又在路邊停車免費讓大家參觀一個號稱“小西天”的藏教寺廟,對於初入藏區的人來說,這實在充滿了神奇的。古老的寺廟淹在蒙蒙的雨霧中,背後的山上,扯滿了迎風招展的風馬旗,獵獵作響,那紅、綠、藍、白、黃,是藏人慣用的顏色,在這天高地遠的廣袤的高原上鮮艷得攝人心魄,點著天香的大爐飄出縷縷輕煙,寺廟邊一腳,幾位矮小的藏僧穿著黃袍往這裡不住張望,那古銅色略微帶黑的臉上幾無表情,是好奇、是期待、還是什麼?眾人跟在一位僧人後面去探尋了解藏教之精髓,我則隨處看看。顯然,這是一處規模比較大的寺廟,處在這樣的一條黃金旅游線上,商業氣息無法避免,但是基本保持純潔,在幾座大佛面前隨緣就是,如果你敬獻到10元,則可以得到一條白色哈達,如果是50元,則可得到一條黃色哈達,那是在佛祖面前誦過經開光過的,放在任何地方,可永保家人平安、免災去禍。紅霞就這樣帶回了“福”。藏族人對宗教的虔誠之處在於全身心地投入,他們把家中最好的物產拿去供奉佛祖,可以從世界任何地方以跪拜的形式一步三叩地徒步向心中的聖地——拉薩,朝拜而去,死而無憾。就這一點足以讓大多數所謂的佛教徒汗顏,他們只在需要佛祖的時候才想起燃一支香,燒一些紙錢,供奉一些儀式結束後還要拿回去的犧牲。寺內本應該長明不息的酥油燈也許由於經濟的原因,也許由於商業的意識,也許由於外面世界的影響已經更新換代改成了油燈。寺外,有位老婦人,已經無法判斷她的民族,支個低矮破舊的白色小帳篷在賣酥油茶、酥油粉,02年夏天去西藏時我曾喝過,那是喝過一次就會記住一生的味道,於是不免有種嘗一嘗回味一下的衝動,可惜上去一聞,原來是麥粉,看來外面的對這裡的影響已經開始。也許幾年後再來,這裡會有一個收費停車場,有些小商店,有個游客服務中心。寺院四周沿牆排滿了磨光錚亮的手轉經,看那木桶轉經的成色應該在二十年左右,我的許多同事經過那裡卻不知道是何物,在我示範後才明白過來,於是大家排成一長溜地轉過去,那吱吱嘎嘎、轟隆隆沉重的聲音,給暮色蒼茫中的寺廟帶來一片生動的氣息,當我再次回首時,寺廟只剩下一片紅色,漸漸消失於空曠的高原,眼前只剩下那緩緩轉動的經輪,越轉越慢,越轉越慢,終於停息。越靠近九寨溝,植被越好,以冷杉為主,那一條條從枝頭垂下,隨風飄搖的嫩綠色絲絮叫松蘿,是一種只存在於原始森林的寄生植物。車子拐過了九道拐,山岰裡終於看到了久違的燈光,盼望已久的九寨溝終於在顛簸14個小時之後來到了我們面前!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個藏在深山溝裡的小鎮竟然是一個長4-5公裡、完全由賓館、餐廳和商店構成的城市帶, 街道上燈火通明、霓虹輝映,豪華的路燈在山路上顯得格外奪目。到達九寨溝口時,已經晚上8點多了,坐一天的汽車,有人喊累是在所難免,晚飯後休息,一夜無話。

以下接《此景只應天上有——神話九寨溝》



(途中尕米寺)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