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貴陽(2005湘黔桂之行第三篇)

作者: 95765863

導讀美味的貴陽2005年9月28-30日 引言: “服務員不是個別人的奴隸,也有權休息。如果晚上10點以後用餐,每位每小時加收10元服務費。”——在貴陽神奇路的“胡味燒烤”的牆上看到這樣一段話。這家店是我見過最大的燒烤店,穿過進門後的店堂裡面還有若大幾間屋子,裡面坐滿了人。在一間可容納近兩百人吃燒烤的店裡,掛了十三塊各類榮譽牌匾,每天吃飯時間都坐滿滿當當� ...

美味的貴陽2005年9月28-30日

引言:

“服務員不是個別人的奴隸,也有權休息。如果晚上10點以後用餐,每位每小時加收10元服務費。”——在貴陽神奇路的“胡味燒烤”的牆上看到這樣一段話。這家店是我見過最大的燒烤店,穿過進門後的店堂裡面還有若大幾間屋子,裡面坐滿了人。在一間可容納近兩百人吃燒烤的店裡,掛了十三塊各類榮譽牌匾,每天吃飯時間都坐滿滿當當,但胡味不開分店,牆上的標語也不並向客人示好。

巴士在高速公路上時快時慢,終於磨到了貴陽,2.5小時的路開了3小時10分鐘。下車時天空晴朗,空氣中透著明媚的味道,而在一個半小時前,路上先是小雨,然後暴雨,5分鐘後車子穿出雨幕,從車左窗望出去,天空烏雲密布;從車右窗看出去,瑰麗的光線穿過雲層撒在群山之上。也許靠近省會了,當地神靈向我們著重解釋了天無三日晴的真正含義。

從汽車站出來就看到風景一道,兩位女警從一旁路過。說實話,我在青島看到過女警,在上海看到過女警,在電視上看到過大連的女警,可都沒有這兩位可人,清秀如芙蓉,天!我愛貴陽。

我的確愛貴陽,因為二十多年前我就在這裡拔過牙,麻藥的作用過去後,媽媽在路邊買了根棒冰幫我止痛,那是我對貴陽唯一清晰的印像。幾個月前看《青紅》,心被觸動的不行,八十年代初期,我的黃金年代——小學生活,就是在距離貴陽30公裡的一個廠的家屬區度過的,留著長發穿著喇叭褲提著錄音機招搖過街的年輕人是那個年代的時尚,可在我這個10歲左右孩子的眼裡,那簡直是一件足以讓他爸爸媽媽暴打的事情。

小時候到貴陽要先路過清鎮,坐在仿佛戰亂年代使用的火車皮裡晃蕩到貴陽,30公裡1個小時,那才真叫慢車。清鎮是一個縣,你可以在地圖上找到紅楓湖景區,然後就看見清鎮了。紅楓湖現在成了賽艇訓練中心,游客也絡繹不斷;而20年多年前,那是我三好學生獲獎夏令營才能去的地方,孩子們晚上在一個兩面漏風的大廳水泥地上打地鋪,白天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吵鬧著野餐。回頭看20年前的照片,那時生活在貴州鄉下的我,和今天希望工程中的孩子一模一樣。

慢點,好像扯遠了,我要談的是美味貴陽,和我小時候似乎沒什麼關系……讓我想想,對了,小時候的回憶和現在的味覺恰恰促成了美味的強烈感受。

味道要從小時候說起了,印像最深刻的是一種主食和一種小吃,主食是面條,小吃是絲娃娃。

面條大家都吃過,但你未必吃過含堿量高的面條,那是一種樣子普通但煮出來顏色發黃、湯水發黃的面條,在80年代初,在貴州,一根4分錢用紅糖做的棒冰就能讓我歡喜雀躍,很多時候面條就是一頓飯,可這東西難吃到我寧願餓著也會把面條從三樓窗口偷偷倒到樓下去,放心,沒有人能發現,因為樓下是雜草叢生,面條分解的速度一定很快。而我得偷偷的,爸媽知道了一定不會高興。

爸爸出差帶回來過方便面,我驚訝竟然有這等美味,那是無錫的中萃方便面,現在只怕吃慣康師傅的都不知道那個名字,而當時偶爾能吃到那彎彎的面條我都非常開心。8、9年後,高中我在蘇州,因為一天沒地方吃晚飯又吃到了中萃,老天,我驚訝竟然能有這麼難吃的東西。那時候,我才真正感受到含堿量過高的面條有多麼難以下咽。

絲娃娃許多人應該吃過,許多人或者根本沒聽過,這是一種貴州街頭小吃,又名素春卷,是用米面粉做成薄紙狀小圓餅,烙熟,把蘿蔔絲、折耳根、綠豆芽、海帶絲、炸黃豆、糊辣椒等一堆東西放在面皮裡裹成小卷,澆上或蘸上辣椒水食用,口感綿著脆嫩,一嚼起來香味四溢,酸辣爽口,極富特色。這種小吃在上海的黔香閣、干鍋居你都能吃到,一般12元1份,12個。幸運的是,我吃過1分錢1個的絲娃娃,20多年前,這春卷皮子裡的東西遠沒有那麼豐富,記憶裡有的只是綠豆芽加折耳根,包起來瘦瘦的,可吃到嘴裡,哎呀,能讓一個孩子回味一整個課間休息時間。

現在貴州你可能很難再找到簡裝版的絲娃娃了,聽朋友說凱裡可以買到2塊錢10個的,可惜路過凱裡兩次都是匆忙趕路,有些遺憾。

回憶了二十多年前的味蕾感覺,再來看看貴陽的今天吧。

我相信貴陽有許多好吃的,包括早上在路邊買的2元錢飯團,糯米飯團裡包了花生、折耳根、榨菜,好吃又管飽。然而我這裡只介紹兩樣,因為我只有機會正兒八經的吃了兩頓飯,但這兩頓飯足以讓我回憶相當長的歲月。

兩頓飯都是在晚上8點後吃的,兩頓飯都是貴陽朋友親自帶了去吃的,兩頓飯都是在當地極受歡迎的兩家餐館裡吃的。

我在凱裡沒有吃酸湯魚,朋友們告訴我那裡的才是最正宗的,我相信,就好像凱裡吃到了成都的冷鍋魚,在從江告訴兩位從成都來的朋友而她們甚至不屑與我討論這個問題。在貴陽,省府路,一家名叫“凱裡酸湯魚”的餐館中,我吃了酸湯魚,我發現在上海吃過的所謂酸湯魚基本可以降價50%以上。

已經10點了,餐館裡人很少,外面下著雨,食客們嗑著瓜子,瓜子是自炒的,沒有添加的味道,有的只是葵花子的香。魚是到廚房旁的魚池裡自挑,伙計用網撈起兩條,還沒有拿穩,其中一條猛的跳了出來,“啪”的摔在地上,緊接著就撲騰了起來。我們挑了江團和黃辣丁,記住,吃酸湯魚如果只有鯉魚草魚什麼的,味道會折扣的,這兩種是味道相當鮮美的魚,現在想想都饞。(還有許多其他的魚,要看味道好不好,看價格就行了)

酸湯魚有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酸湯”和“魚”,酸湯要開胃,喝著清爽,最好是剛煮開清亮時舀一碗喝下,包你胃口大開。史料記載,苗家制作酸湯魚由來已久,其酸湯制作方法是由面粉與淘米水用文火加溫攪勻,快沸騰時將其倒入土壇中並蓋好壇口,待其4-6天發酵變酸而成。在制作酸湯魚時,先將酸湯倒入鍋中,並加入生姜、食鹽、大蒜、西紅柿等作料用猛火煮沸。而現在的酸湯據說更是加入貴州特產糟辣椒(一種經過加工的辣椒,可以食用時不覺得很辣,獨特的香味讓人吃過極其難忘)和許多中草藥,借番茄酸的作用成就出如此可口的酸湯。而說到“魚”,極有講究,活魚去膽後立即放入,酸湯中煮15~20分鐘即成。若煮的時間更長,則其味更佳、其湯更鮮。酸湯魚還有最大的一個特點——即使煮干鍋,也決不會糊鍋底,且魚肉不會煮散。

在有其他若干道菜全部消滅的情況下,我們一氣仍吃了4斤江團魚,1斤黃辣丁,鮮嫩美味的魚肉和爽口開胃的酸湯讓每個人大呼過癮。最後吃包谷飯時,在肚子已幾近崩潰的情況下拌著魚湯竟然還干掉兩碗,哎,平時的健身基本就毀於一餐。(吃酸湯魚時不要忘了許多當地特色菜,無論拌折耳根這種一般人不是很能接受的涼菜或是炒腊肉這種皆大歡喜的下酒下飯菜,都建議你好好品嘗,在貴州,那裡的風味絕對不是在上海可以原味感受的)

“胡味烤肉”,這家店從路邊灘開始,97年至今擴店4次,它很大,這裡是貴陽乃至貴州最大的燒烤店;它很有名,門上掛了13塊榮譽牌匾;它很牛B,牆上掛著不討好的威脅性標語;它太好吃了,高熱量、高膽固醇、高脂肪在那家店裡都拋到了九霄雲外,絲娃娃蘸飽了辣椒水丟進口裡,烤香腸讓人恨不得把鐵簽子咬斷,麻辣雞皮上裹著細細的辣椒面,冰啤酒在發燙的口腔裡泛著氣泡,舌頭感受著冰火兩重天,味蕾從芬蘭浴轉到土耳其浴再轉到馬撒雞……香暈了,也爽翻了。

不能說了,我決定了,下次去雲南時,先到貴陽,還有許多好吃的,我要去還願——未吃夠的心願。

(14天相關攻略信息請參閱我的第八篇游記,200年9月24-10月7日湘黔桂游實用攻略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7419 )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