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的旅行日記(1981年)十四(福州)

作者: huihui9191

導讀1981,7.7 星期二 晴 福安——福州 八點多鐘,汽車來了,我們告別了指導員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旅行。汽車上裝著幾個大油桶,還有幾個守備師的人,擠得滿滿的,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看來蹭車也不是那麼舒服。 開到半路,汽車壞了,停在路邊修理。我坐在肥大的芭蕉葉下,看著眼前的一片海塗,不知上面成排的是什麼樹,是荔枝嗎?如果是荔枝樹,那再過幾年的這個季節� ...

1981,7.7 星期二 晴 福安——福州

八點多鐘,汽車來了,我們告別了指導員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旅行。汽車上裝著幾個大油桶,還有幾個守備師的人,擠得滿滿的,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看來蹭車也不是那麼舒服。

開到半路,汽車壞了,停在路邊修理。我坐在肥大的芭蕉葉下,看著眼前的一片海塗,不知上面成排的是什麼樹,是荔枝嗎?如果是荔枝樹,那再過幾年的這個季節,這裡就是一片紅雲了。人們的辛勤勞動就會換來累累的收獲。我還能再經過這裡嗎?看到它的今天,更想看到它的明天。我的明天又是什麼樣的呢?我憧憬著,必須努力呀。

中午十一點多,汽車開進路邊的一個海軍招待所,這個招待所有幾座樓房,坐落在一個山坡上。強烈的夏季陽光照在房上,照得地上一片白,眼睛都睜不開,讓我體會到夏日的海邊有多難受。招待所裡的人很多,都是海軍。我們對軍營是非常熟悉的,到軍營中如魚得水。可是在大兵眼裡,我們這身打扮又是很新鮮,不時有人打量我們,使我感到非常難堪。李波和我們自然成了一伙,我們匆匆吃了飯,爬上汽車,希望早些到福州。

越往南走,熱帶征候越明顯,大片的荔枝掩遮住小小的農舍,纖細的竹枝在夏日的熏風中搖曳。汽車快到連江了,人們說在這裡可以看到馬祖,我們卻什麼也沒看到。只有無邊無際的大海和我們捉迷藏似的時隱時現,好像是在捉弄北方的來客。

到了小鎮,房子排擠得密密麻麻,石板小街道上行駛著機動自由車,這種簡易的自行摩托車上帶著一個鬥,竟可以載四個人之多。穿花衣服留長發的小伙子多起來了,不時可見到華僑打扮的人,也許這就是僑鄉吧。

在福州市外的一條路上,我們下了車。福州似乎和成都有些相似之處,並無陌生之感。我們找到了人們所說的軍區第二招待所。晚上瀏覽了福州市容,吃了一個西瓜,一天就結束了。

1981.7.8 星期三 晴 福州

計劃在福州住一天,時間精力有限,選擇了福州最有代表性的風景區——鼓山。鼓山是福建省的第一佛山,據說山上有眾多的石刻,還有一個有名的寺廟——湧泉寺。福建人說:不去鼓山等於沒來過福州。

鼓山離市區八公裡,我們騎上車只半個多小時就到了鼓山腳下,車子放在山下,迎面的山門仿佛張開雙臂在迎接我們。在游覽圖上,我們選擇好路線,一路上出現的第一個石刻是“國貨救國”,第二個石刻是“肥兒粉”,沒想到這裡也充滿了商品氣息,不覺大為掃興。

行路間不時有歇息的茅亭,時有村嫗在這裡擺案賣茶水,還有自制的汽水,就是北京人所說的三精水。把這種水裝在瓶子裡到是能騙過幾個粗心的小伙子,看著他們搖晃著瓶子想晃出點氣泡,最後才知道上了當的樣子,真是好玩。後來我們發現,配制三精水的涼水全是從路旁流下的山水中汲來的,老百姓真能欺人。

山上繁茂的竹木給我們帶來一絲涼意,小風從樹縫中透過,山回路轉,不一會就到了山中的名勝:湧泉禪寺。寺中有精致的佛像,香火卻不是很旺盛。寺旁的明月樓造型很美,樓前幾株大樹,一池清水。待到明月初升之時,水天共映的情景一定使人心醉。

山後就是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有朱熹、郭沫若等古人今人的手書石刻。山中的喝水岩在一個兩巨石夾持的大溝裡,步下石階小徑,涼氣襲人,苦夏之時,尤為難得。幾個畫家在此寫生,這懸藤林木,怪石小徑,實應出自畫家神筆。

最難忘的還是半山腰上刻有“高山仰止”的巨石,雖不算高,因其兀立的形狀卻也給人以高山仰止的感覺,可見刻此石的人頗具匠心。

下山路上,又遇到了那個賣冰條的小伙子,他和善地和我們打著招呼,福建人比起浙江人要樸實。這裡的人大都不欺負生人,知道你是外地人就和你講普通話,問路也不會騙你,到了福建就盡可以放心了。

回到招待所已是四時許,取東西時看到李波的東西還在,知道他沒有走。晚上到台江的路上他告訴我們,他的票是明天的,買了票回來隔二十分鐘就去看看我們的東西在不在了,生怕我們走了。在台江看到了黑市盛況,買了三個芒果,一點也不好吃,味如胡蘿蔔,怪不得主席把芒果送給了工人宣傳隊。


精選遊記: 福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