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好一個同裡古鎮

作者: 1000782317

導讀江南水鄉是吸引人的地方。 長江下游,蘇南浙北,物豐富庶,天傑地靈。 村落鄉鎮,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建築布局精巧獨特。 滿眼景致,粉牆黛瓦,小橋流水,老街深巷,江南鄉土氣息濃郁。 三十年前,筆者在滬求學。期間,學農勞動到市郊,那清新,那醇厚,令人久久回味。 鬥轉星移。乙酉夏秋之交的一個周末,朋友結伴出行,慕名前往江南水鄉古鎮—� ...

江南水鄉是吸引人的地方。

長江下游,蘇南浙北,物豐富庶,天傑地靈。

村落鄉鎮,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建築布局精巧獨特。

滿眼景致,粉牆黛瓦,小橋流水,老街深巷,江南鄉土氣息濃郁。

三十年前,筆者在滬求學。期間,學農勞動到市郊,那清新,那醇厚,令人久久回味。

鬥轉星移。乙酉夏秋之交的一個周末,朋友結伴出行,慕名前往江南水鄉古鎮——同裡。



從上海市區乘車前往同裡,只需一個小時的光景,司機封師傅告我,大約八十公裡的路程。

同裡,位於江蘇省吳江市,距蘇州僅18公裡,離周莊10公裡,到吳江6公裡。

同裡地處美麗富饒的太湖之濱,東臨同裡湖,南瀕葉澤湖、南星湖,西接龐山湖,北枕九裡湖,襟帶吳凇江,宛若五湖懷抱中的一朵盛開的睡蓮。

陪同我們的導游是位二十歲出頭的姑娘,像這裡的風景一樣清秀俊氣。用略帶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講起家鄉的故事,嫻熟中透著自豪。

同裡是江南典型的恬靜幽雅居住型水鄉古鎮,留有明清兩代宅園30多處,有著名的私家花園退思園,富戶住宅崇本堂、嘉蔭堂、耕樂堂等。可謂,明清建築多,水巷小橋多,名人志士多。

導游小姐拔高了嗓門:“同裡人世代勤奮苦讀,知書達理,教育發達。自宋代以來,文化興盛,這裡先後出狀元一人,進士42人,文武舉人93人。”好一個人文薈粹呀!



五湖環抱的古鎮,被十多條河流分割成15個圩島,又由49座風格迥異的古橋相連。穿行其間,對“水鄉同裡五湖抱,東西南北處處橋”之說,更加感同身受。

說起橋,同裡人無比驕傲。他們把石橋當作古鎮文化的縮影來推崇。橋上刻有楹聯,寫景抒情富有詩意,比如“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就是寫照之一。

鎮中長慶、吉利、太平三座小橋,跨於三河交彙處,同裡人有“走三橋”的習俗。

每逢婚嫁喜慶,迎娶新娘的花轎,都要敲鑼打鼓,被人們簇擁著過此三橋。老人凡逢60歲生日,午餐吃畢長壽面,即有兒孫相挽,走過三橋,以求得太平、吉利、長壽。就連嬰兒滿月也要由父母抱著,走一走三橋。

我們是入鄉隨俗,同裡人兜,我們也兜。因為同裡還流傳著這樣的一個說法,“來同裡不兜三橋,那你就不用來同裡了”。可見三橋在同裡人心中的地位。三橋也是同裡旅游的正中心,被眾多VIP網友介紹的呂家客棧(電話:0512-63330674)就在這裡。 三橋對峙,縈水環繞,波光橋影,綠樹掩映,很有一番畫意詩情。



到同裡,退思園是必去之處。因其廊舫堂榭均緊貼水面,故有貼水園之譽。小橋欄杆,如浮水上,小巧精致,淡雅秀美,集江南園林之精華。這裡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退思園建於清光緒年間,是由革職回鄉的任蘭生花十萬兩銀子建造的宅院。其弟有詩曰:“題取退思期補過,平泉草木漫同看”,可見園名取自《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

這座典型的私家花園,占地僅九畝八分,格局不落俗套,自西向東,左為宅,中為庭,右為園。

中庭與退思園的主體花園之間有月洞門相通。進得園來,一片澄碧的池水,滿滿當當,樓閣亭台如浮水面,俯身伸手可及。金魚戲水,柳枝倒掛,綠葉飄香,地水相連。

池旁矗立一獨體太湖巨石,形若駐足老人,故亦稱老人峰。峰顛有一靈璧石,近看酷似一長壽龜,形神兼備。靈璧石原產楚霸王愛妾虞姬家鄉安徽靈璧縣,俗稱美人石。民間相傳老人峰像征健康,而石龜寓意長壽,因此,吸引四方游客前來一飽眼福。

沿曲徑前行,至菰雨生涼軒,取意“涼風生菰葉,細雨落平波”。軒內隔屏正中置大鏡一面,相傳乃當年第二代園主任傳薪自德國帶回。歷經滄桑數載,觀景清晰依然,鏡中虛實,幽深莫測,大有“鏡裡雲山若畫屏”之趣。

據導游介紹,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發生的文化浩劫中,退思園遭受嚴重破壞,廳堂拆除,亭台坍塌,樓閣傾危,湖池污染,面目全非,惟有那面大鏡完好無損。因有智者用紙將鏡面糊封,上書當時恭維領袖的時髦口號一副,故此幸免一劫。



南園茶社始建於1898年,是清末的“江南第一茶樓”,歷經百年,秉承“厚德載道”、“樂觀向上”經營理念,長盛不衰。

茶社原名“福安茶館”,上下兩層,200多坐席,北面臨街,東面和南面臨河,兩條河道在茶樓處交彙成“十字港”。筆者在二樓臨窗的一個桌前落座,品茗觀景,路途勞頓之感無影無蹤。

進步文學團體“南社”,就是由陳去病、柳亞子在茶樓醞釀籌劃成立的。故經他們提議,將“福安茶館”更名為“南園茶社”,即去掉中間兩字就成了“南社”。從此,這裡成了文人墨客會聚之所,充溢文化氣息。

茶樓古樸中蘊涵厚重,陳設家什均有來頭。現在,陳去病和柳亞子兩人蠟像栩栩如生,請坐在茶樓上每天對飲,獨成一景,引來游客茶友駐足懷舊,拍照留念。

今日之同裡,有古鎮、新區之分。古鎮居住著不到兩萬人,上歲數的人居多。新區四萬人,大多是出於保護古鎮風貌遷移出去的。上歲數的人難以割舍懷古情結,新生代更渴求現代化的生活,各得其所,兩全其美。

如今旅游業已成為同裡的支柱產業。沒人能告訴筆者全年旅游收入的准確數字,但從每人百十元的景點門票、年游客一百五六十萬人這兩個數字中,似乎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了吧!

隔窗相望,垂柳依依,小船悠悠,游人如織。面對眼前這番熱鬧景觀,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這對水鄉古鎮來說,福兮?禍兮?或許,“痛並快樂著”吧!



同裡不僅有得玩,還有得食。食,在同裡是一大樂事。同裡氣候溫和濕潤、河汊密布,盛產河鮮及各種水生作物。餐飲文化帶有典型的江南特色,在同裡的飯店,呂家客棧非常有名的。因為那不但可以住宿,而且可以提供各種特色菜肴.

呂家客棧位置在同裡旅游區的正中心。除一羅星洲外,其他所有的景點步行均在3分鐘內.在客棧內,可以看到水鄉特有的風情,如抬花轎,鸕鶿抓魚,有運氣的話,還可以看到新人走三橋,這是同裡的風俗。

1、太湖蟹:也就是太湖的螃蟹,在同裡有一些野性的螃蟹,肉多,黃足。

2、太湖三白之“白蝦”,燒白蝦,沒有什麼特別,江蘇菜講究的就是菜原來的味道,白蝦天生肉質好,是三白最鮮的。而同裡的白蝦,最重要的就是是本地的同裡湖中所捕。

3、太湖三白之“白銀魚”小小的銀魚有三至四種做法。香炸銀魚,銀魚炒蛋,銀魚燉蛋,芙蓉銀魚。

4,呂家客棧中最有名的菜還是蝦餅子:選白蝦,草蝦兩種蝦制成,取其蝦仁,放入草雞蛋。經過搗,煎,蒸,煮等工序,放入配料精心制成。很多介紹同裡美食的網站和旅游雜志都會推薦這道菜.

5、農家草雞:顧名思義就是鄉下的放生的有著優良品種的雞。雞的味道鮮美,主要是因為它是放養的,放下水面筋燉一下味道更鮮美。

6,狀元蹄是放入13種香料精心燒制而成,顏色紅中帶黑.相傳方卿因為吃了狀元蹄而高中狀元。 

7、香油鱔糊:用炒鱔絲與火腿絲、雞絲、蝦仁等配制,稍加姜絲、酥油、蒜泥,沸葷油澆面。上桌時,薄撒胡椒,香氣撲鼻,入口鮮美。

8、阿婆菜:同裡特有的菜。炒肉絲的時候,放一點進去,非常開胃。非常可口。

9、梅干菜,馬蘭頭燒肉:可以戒掉肉的肥膩,非常具有古鎮特色。

10、芡實羹:營養好,口感佳,同裡特產。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有記載.

11.“老桂花開十裡香,看花走遍太湖旁。 歸舟木瀆尤堪記,多謝石家鲃肺湯。”的鲃魚,鲃魚又稱鮑魚,盛產於在江浙一帶。鲃魚二吃,是呂家客棧一道非常有特色,非常美味的一道菜。二吃,也就是一魚二吃。紅燒,或者是清蒸鲃魚,肉質粘稠,入口感覺非常美妙。鲃肺湯,古往今來一直非常有名,一個鮮。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