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隨想

作者: hf22204

導讀這裡是一處美麗的地方,目之所及,是山的海洋,綠的海洋;這是一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方,山林裡出產毛竹,各種山貨,山坡上種著莊稼。我們去的時候,梯田的水稻已經結穗,空氣中彌漫著稻米的香味;這裡的農民和中國所有的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這裡不普通。這裡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向舊世界宣戰的星星之火在這裡得以保存,最後終成燎原之勢,� ...

這裡是一處美麗的地方,目之所及,是山的海洋,綠的海洋;這是一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方,山林裡出產毛竹,各種山貨,山坡上種著莊稼。我們去的時候,梯田的水稻已經結穗,空氣中彌漫著稻米的香味;這裡的農民和中國所有的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這裡不普通。這裡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向舊世界宣戰的星星之火在這裡得以保存,最後終成燎原之勢,燒毀舊中國,誕生新中國!是井岡山的農民保存了這個火種啊,設想當初已經在井岡山占山為王的王佐/袁文才兩人,如果不接受因秋收起義失敗而輾轉從湖南來到井岡山的剛剛在三灣更名的只有七八百人的工農紅軍,結果會怎樣呢?是井岡山的農民養育了這支隊伍。黃洋界山口的朱德挑糧處記載了當時紅軍戰士個個要挑糧的歷史故事。朱德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將領,深知身先士卒的重要作用。糧食從那裡來,當然是從井岡山各處找來的。農民自己吃飽了嗎?不得而知。最痛心的是王佐,袁文才兩人居然在兩年後雙雙被殺,據說罪名是背叛革命。而井岡山的老百姓也在紅軍離開井岡山後慘遭反革命武裝的血性報復: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人要換種。是不是革命的鮮花一定要在血泊中開放?哪怕這原因來自革命者的自身?這倒使我想起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名言: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所幸,井岡山為革命付出的一切在今天――七十多年後得倒了回報――游人如織。許多人靠著旅游業的發展而富裕起來,有一塊碑上這麼寫著“紅軍建市,旅游興市”偉人紀念館裡毛主席銅像前香煙繚繞。毛主席已經完成了從人到神的轉換過程。頂禮膜拜的人們不知是要接受毛的思想體系,還是要成為了神的毛保佑他們出入平安,升官發財?倘佯在大井毛主席故居,故居前一塊如凳子狀的大石,見證過偉人曾在這裡讀書過,思考過,盡管毛在那時還不是主席,但他的思考肯定是站在最高位置上的思考,所謂高瞻遠矚。很難想像中國革命倘沒有毛主席,會是什麼結果? 歷史沒有如果,所以,我們走到了今天。這是05年8月單位組織的紅色之旅,全程跟隨旅行團活動。



(井岡山黃洋界遠眺)



(井岡山的孩子)


精選遊記: 井岡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