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六日[附四]:畬鄉景寧

作者: 泥鰍師傅

導讀畬鄉景寧 街頭宣傳欄裡貼滿照片,其中一張是飽經風霜的廊橋,在大赤坑村。 到郵政局,在集戳本上蓋郵戳。戳文只有漢字和阿拉伯數字,沒畬族文字。邊上顧客開玩笑說,沒聽說過畬文,倒是知道“Seven”。 兩條老街呈“丫”字形叉開,街中間是平靜流淌的小河,河邊遍植垂柳,非常靜宓。 逛超市,想買點具有畬族風格的紀念品。漂亮的導購員小姑娘滿臉不高興:“ ...

畬鄉景寧


街頭宣傳欄裡貼滿照片,其中一張是飽經風霜的廊橋,在大赤坑村。


到郵政局,在集戳本上蓋郵戳。戳文只有漢字和阿拉伯數字,沒畬族文字。邊上顧客開玩笑說,沒聽說過畬文,倒是知道“Seven”。


兩條老街呈“丫”字形叉開,街中間是平靜流淌的小河,河邊遍植垂柳,非常靜宓。


逛超市,想買點具有畬族風格的紀念品。漂亮的導購員小姑娘滿臉不高興:“讀she,不是se,請你把舌頭卷起來,不要直通通地把氣放掉,我一天到晚要糾正多少外地人!”


買了一罐用竹筒裝的酒。竹筒加工得很可愛,舍不得打開,擺在家裡當擺設。親友來玩,往往把它放在耳邊搖,裡面沒裝多少酒。


次日,前往大赤坑村。廊橋建在河流的支流上,橋欄杆外釘滿木板,這些木板顯然有點年頭,日曬雨淋,顏色灰白。村裡通往廊橋的路用石頭砌的,廊橋內是村民堆放農家肥的場所,木板上塗寫了一些具三十年前特色的標語。橋那頭的路湮沒在荒草中。橋頭菜地種黃瓜,瓜果長得水淋淋的,乘沒人注意,揪了兩根下來,回公路邊慢啃。


來到大均畬族鄉,在巷子裡逛(這個地方的大街很窄)。傳來音樂聲,我好奇地湊過去,站在房屋大門口朝裡望。一群穿淡紅服裝的年輕女人,端著米篩之類農具,表演模擬勞動的舞蹈。有人邀請我進大廳坐在小竹凳上觀看。大廳裡游客很多。還沒看過癮,演出結束。主持人宣布,看上哪個姑娘可以搶走,於是姑娘們奪門而逃(我剛才要是堅持站在門口,哼哼,那還不雙手拽倆啊……),大家跟到稍遠處的一座房裡,原來這是集餐飲、購物、休閑於一體的營業場所。


順河流上行,見一座不大的石山,山上樹木很多,依山勢建有多座廟觀,登頂,坐石凳休息,極目眺。


行囊背著很辛苦,但這東西沒法寄存在城裡,因為我總是一路走一路玩。在兩座城市之間的村野游弋是我愛好所在,玩完就轉到下一個地方,不回頭。我詫異,有些人拖著碩大的帶滾輪和拉杆的行李箱旅行,背後掛個不小的雙肩帶背包,甚至胸前還抱著半人高的玩具熊,自找羈絆。


乘車前往沙灣鎮。


沙灣鎮原封不動保留著大量的古民居,一家家走進去,仔細欣賞木雕。有人附在我耳傍小聲說,開個價,給你摳下來。老宅的最大特色在於牆。底下先用枕頭那麼大的河石砌三尺高,再用西瓜那麼大的鵝卵石砌三尺高,其上再夯土。


一股倦意襲上心頭,眼皮直往下垂,明明才上午十點半啊!出來這麼多天,不停地走,確實累了。旅社床價五元,午休只收二塊錢。房間就在河邊,開窗,河風輕拂,河水流動的“汩、汩”聲讓我聽了無比舒心,睡得舒坦。


乘開往慶元縣的客車,路邊尚能見到沙灣特色老宅,河上的古廊橋與大赤坑村一樣。

(e-mail: dpjs6@tom.com )


精選遊記: 溫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