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游

作者: 陳安新

導讀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是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城組成。 人們常說的麗江古城主要指大研古城,已有歷史800余年。站在古城入口處,映入眼簾的是玉河廣場、棕紅色的雕塑牆、有江澤民題字的照壁和大水車。源於城北像山腳下的玉泉河水由此分三股入城,又分許多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街道不拘於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水網之上造型各異的 ...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是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城組成。

人們常說的麗江古城主要指大研古城,已有歷史800余年。站在古城入口處,映入眼簾的是玉河廣場、棕紅色的雕塑牆、有江澤民題字的照壁和大水車。源於城北像山腳下的玉泉河水由此分三股入城,又分許多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街道不拘於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水網之上造型各異的石橋、木橋多達300多座,古橋與河水、綠樹、街巷、古屋相映相依。連接四方街和五一街的大石橋最有名氣,它是古城唯一有兩孔的石拱橋,又稱“懶漢橋”,因為過去納西族的男人既不干體力活也不干家務,只是坐在石橋欄杆上閑聊而得名。利用城內泉水修建多座“三眼井”(上池飲用、中塘洗菜、下流洗衣)是納西人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傑作。在關門口附近有一水磨房,建在小河中間利用落差,用一段樹干挖槽引水衝擊木葉輪,轉動石磨磨米、面,顯示了納西人的智慧。

從入口處沿新華街或東大街南行便來到古城中心--四方街。該街在明、清時已是滇西北商貿樞紐,茶馬古道的集散中心,現在仍是商賈雲集之地;街四面均是店鋪,是納西人經商、娛樂、集會之地。街東西兩面有玉泉河水穿過,走過西河上的石橋便是三層樓的科貢坊,進入坊內是科貢巷,巷內有紅軍時期賀龍將軍的指揮部遺址。

從四方街順七一街南行到關門口,這是古城唯一的磚砌城門。為什麼偌大的古城無城牆呢?相傳麗江土司木氏諱於建城將其“困死”。向西行,過“天雨流芳”牌坊便是木府。木府是麗江土司經元、明、清三朝22代約470年建設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在東西369米主軸線上一字排列著忠義坊、儀門(木府門)、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殿宇屹立、雕梁畫棟、花園精美、布局獨特,被譽為麗江“紫禁城”。明大旅行家徐霞客游麗江,木氏土司未讓其住府內,只讓徐在獅山上俯視木府。徐霞客看到木府建築群巍然屹立,恢宏大氣;殿枕獅山,以聚元氣;坊迎玉水,生太極之脈;北列玉龍,南嘯神虎,布秀稱奇;隨嘆道“宮室之麗,擬於王者”。

走出木府,徘徊在古城。網狀的流水是古城的血脈,網狀的街道是古城的骨架,眾多的古橋是古城的關節,民居建築是古城豐滿的肌肉,使麗江充滿了“小橋、流水、納西人家”的詩情畫意。倘佯在古巷中,看到地面全是用紅色角礫岩(民間稱五花石)鋪成。若見到掛有民居保護的院落,隨意進去參觀,便可看到極富民居特色的建築,實用而美觀。再告訴你一個秘密,若迷了路,逆水而上便到了古城入口處。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