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山縣扶貧紀行

作者: alx

導讀傳說中龍死,委之於地,其骨骼化為山脈,經絡化為河流。然龍與鳳皆靈異之物,鳳死則火中重生,龍死則賴貴人扶植其骨骼經絡,經千萬貴人之力而可得以重生。群龍之葬地,謂之“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區。沿著清連一級公路,甫穿越六甲洞公路隧道,眼前的景色登時大變,秀麗的紅砂岩山峰被萬千嶙峋奇瑰的石山石嶺所替代。我們已經進入到我省西北部的石灰岩地� ...

傳說中龍死,委之於地,其骨骼化為山脈,經絡化為河流。然龍與鳳皆靈異之物,鳳死則火中重生,龍死則賴貴人扶植其骨骼經絡,經千萬貴人之力而可得以重生。群龍之葬地,謂之“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區。沿著清連一級公路,甫穿越六甲洞公路隧道,眼前的景色登時大變,秀麗的紅砂岩山峰被萬千嶙峋奇瑰的石山石嶺所替代。我們已經進入到我省西北部的石灰岩地區了。

石灰岩地區的景色是難以想像地奇偉:近看時如人之萬千情態,又如飛禽,如走獸,如風卷殘雲,如浪濤拍岸;遠視則如兵擁城堡,雪堆祁連。最美的是在雨後初晴的時候,近景為現實中的情態,遠景則是雲彩與山峰的完全混和,真分不清哪是山,哪是雲,就像以天地為宣紙的巨大墨染畫,完全是一種迷朦的情狀。曾觀古人的山水畫,就懷疑:哪有這樣奇瑰的山和水;就以為:古人都是想像的、寫意的、浪漫的。待看到了眼前的山和水,方知原來真有能窮人們想像的世界。以至我在一年的扶貧過程中,往返了四十多次,仍能痴迷地望著窗外的風景。

如此美麗的風景,掩蓋著的卻是嚴酷的現實。世界各處的喀斯特地貌都屬貧脊之地,在粵西北更是有名的“五行欠缺”。

所謂缺“金”,就是地下礦產資源貧乏,即使有也是質量較劣、難有開發價值的。

缺“木”:聽說過到山上種樹需要動用到炸藥嗎?在石灰岩地區中這完全不是沒可能的。八十年代,當姓“林”的書記號召綠化廣東的時候,陽山不少鄉鎮就是在石山上炸出一個個坑,再從別處挑來土,硬是讓石頭山披上了綠裝。所以自小在農村長大的我,還沒見過有哪個縣會像陽山等石灰岩地區那樣緊張山火,山火一旦燒起,不僅燒了“金”,也會燒了“心”的呀。

缺“土”:石灰岩地區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石頭,而且都是城裡視為寶物的如假山般的石頭。記得帶城裡的孩子到陽山,猛聽得孩子們驚呼:“嘩,這裡的地真好,可以種出假山來。”隨行當地人的笑是苦澀的,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剛好完全相反,在石頭縫中間的寸土才是最寶貴的。每逢播種的季節,他們就背上一竹筒他們的主糧——“麥羹”(當地人稱玉米為“苞麥”,將玉米磨碎之後調成糊狀為之“麥羹”)上山,隨後幾天都在石縫中尋找他們寶貝的土地,點種上他們幾粒秋後的希望。這幾天中,那一筒“麥羹”成為唯一可以解渴治飢的食物。我曾問一農戶有多少田地,他回答說有467塊,見我有點愣怔,旁邊的人代他回答:“他的田地大的不過一張圓桌,小的僅有方寸,所以上山種地時一定不要把頭上的帽子掉在地下,否則找了半天怎麼不見了一塊田。”

缺“水”:在陽山的東山鄉,許多家庭的門戶都是不上鎖的――裡面的全部家當不如城裡人一雙中檔皮鞋值錢,盡管偷吧。但是有一處地方不僅上鎖,還要上幾把鎖層層鎖住,那就是他們的蓄水池,那靠天雨積存的水可是他們賴以存活的命根啊。在陽山秤架瑤族自治鄉的一所小學,山下的學生每天上學,都用礦泉水瓶在井裡、溪中舀上一瓶,到學校後就交給老師,老師才能有水做飯,才能有水洗漱。在石灰岩地區,有些地方要跑2.6公裡,才能獲取水源;天旱時,當地消防隊又多了一項任務——動用消防車給老百姓送水。

石灰岩,僅次於沙漠和高原高寒地區的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車子猛然上坡,我們就進入了陽山。這是一條長達4.7公裡的坡道,是令無數貨車司機心驚肉跳的“長命斜”,清連一級公路有名的交通“黑點”。在這裡我曾親眼看到過對面一輛重型貨車因剎車失靈,只好衝撞隔路欄而翻車失事。事實上,清連一級公路的幾個最為險峻的路段都集中在陽山境內。這就很好地概括了陽山的地貌:進陽山要上坡,出陽山則下坡——石灰岩中的高山區。

石灰岩中的高山區——陽山,因古有屯兵之地“陰山關”而得名。境內有廣東的最高峰——秤架山,海拔高度為1920米。相傳秤架山為廣東主峰,其龍脈分為兩支,一支經韶關、梅州,而蜿至潮汕,另一支則直下珠江三角洲,在此結穴後又蜒至香港。傳說當然有牽強附會之處,但嶺南人有重陽登高之雅好,秤架山上有嶺南最大的國家級原始森林公園,大片的能解百毒的野生天葵,清幽的石坑坳,何不親臨一游?!

在石灰岩地區生存難,在石灰岩中的高山區生存更難。故陽山素為貶謫避難之處。最著名的謫客莫過於唐宋八大家的首腦人物韓愈了。這個曾在朝中居高位的一代文豪,一不小心得罪了皇帝,被敕令即刻貶謫到陽山做縣令。結果“茫茫然如喪家之犬”,在隆冬時節星夜兼程過秦嶺山脈,渡雲夢澤,留下了“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千古絕唱。待到趕到了陽山,見到的卻是一派野嶺縱橫,河水泛泛,瘴氣密布的蠻荒景像。找了半天,才在河邊茅草地中的幾座蘆舍裡找到了他縣政府的全套班子,而且語言完全不通,“言語椏椏,如鳥言獸語”。你說此時的心情會好到哪去?於是文豪長嘆到:“陽山乃天下之至窮之處也!”

另外的陽山人也許就不會有韓愈那麼出名了,但他們的祖輩來到陽山扎根,如果細加考究的話,也可能演繹出無數精采絕倫的人間傳奇來。比如,陽山當地有一句話概括了他們的特產:“青蓮妹,黎埠仔;小江的蚊子,大莨的豬。”青蓮(陽山的一個鎮)妹子是陽山當地最為標致,嘴巴也最能說的一群。考其來歷,原來她們都來自於珠三角的番禺,為避日本鬼子而落戶陽山青蓮,至今已歷五代。她們仍然保存許多曾祖的習俗,比如擇水而居,善烹魚類,會客時禮數不缺,談起事來見識明達。我在陽山接觸到的幾個青蓮妹子,都是頗為能干,善於治家理財的清麗女子,我留意到,她們的一個眼神,就能把她們的丈夫調動得唯唯是諾。現時的東山鄉居民幾乎都是在明末而遷入,那時有施、莫兩家因躲官非而避入東山,現時已繁衍至一萬二千人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