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之行

作者: xxxl

導讀5月11日我們到長治北出差。第二天抽空去了一趟平遙古城,長治北到平遙,有二百公裡左右的路程,來去只有一天的時間,行色匆匆,可謂是走馬觀花。然而,平遙這座古城,還是在我們的頭腦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12日早晨,我們六點多起床,在車站廣場的地攤上隨便吃了點早餐。七點,我們分乘兩輛依維柯前往平遙古城。 路上,所經的208國道路面大多還不錯,加之司機技� ...

5月11日我們到長治北出差。第二天抽空去了一趟平遙古城,長治北到平遙,有二百公裡左右的路程,來去只有一天的時間,行色匆匆,可謂是走馬觀花。然而,平遙這座古城,還是在我們的頭腦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12日早晨,我們六點多起床,在車站廣場的地攤上隨便吃了點早餐。七點,我們分乘兩輛依維柯前往平遙古城。

路上,所經的208國道路面大多還不錯,加之司機技術高超,我們的汽車多以八、九十公裡的時速奔馳。窗外,黃土一片,山上的樹木稀疏,到處顯得干巴巴的,甚至空氣都是干的。

十點多鐘,我們到達平遙,汽車停在古城的西門外。

我們以十元的價錢請了一位導游小姐。她領我們從西城門入城。那天真是不巧,殘聯主席鄧樸方剛好也到古城來參觀。當時他正在城門上,鄧某在此,眾生讓位,我們也只能放棄上城牆了。

據說平遙古城牆始建於西周(約公元前771年),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明朝中、晚期有過修繕,現在基本保持著明初城牆建築的形制結構。如果從空中俯瞰古城,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57.7米,高約12米,寬5米。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環周每隔50米有一個城台,台上築堞樓,共有71座,還有魁星樓1座,垛口3000個,傳說是孔子72賢人、3000弟子的像征。城牆四周築有角樓,6道城門均有裡外門,向外突出,呈甕形。古城,就像一只巨大的烏龜,頭南尾北,靜臥汾河東岸、太岳山北麓。整個城池以市樓為中心,由城牆和大街小巷組成一個龐大的八卦圖案,如龜背上的壽紋。因此,平遙古城一向有“龜城”之稱。

我們自西向東沿著西大街向城中心走去。平遙古城是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的街巷格局,經緯交織,井井有條。“干”字街是由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城隍廟街、衙門街組成的,精雅的屋宇接連不斷,森然的圍牆緊密呼應,經過一二百年的風風雨雨,處處已顯出蒼老,但蒼老而風骨猶在,竟然沒有太多的破舊感和潦倒感。

街道並不寬,兩旁的建築古色古香,沿街的門面房不少掛著老字號的招牌,路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當我們走到南大街時,宛如置身在明清時代的鬧市中,只是人們的服飾變得現代化了而已。

在縣城中心,橫跨南大街路中,有一座高18.5米的三重檐歇山頂木構架樓閣。此地是當年的商貿聚集中心,世人稱此樓為“市樓”。樓南東側的腳下有水井一眼,據傳“井內水色如金”,故又名“金井樓”。

市樓始建年代不詳,重修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後曾有修補。底層面闊深各三間,平面呈方形,築磚石台基,四角立通天柱,外包磚牆,東西各有券門一道,四周圍廊,柱上施半拱。二層平座回廊,前後隔扇門裝修,內施樓板,設神龕,南供關聖大帝,北祀觀音大士,另奉魁星,屋頂裝天花板,樓頂施彩色琉璃瓦,嵌鑲成南“喜”北“壽”的精美圖案,是城內獨一無二的樓閣式高層建築。據說市樓是登高俯臨古城全貌的最佳去處。可惜,我們只是在樓南照了幾張相而已。

到衙門街口西行,遠遠就看到了衙門口。趁著購票的空閑,我們在縣衙的大門前留了影。仔細觀看了縣衙大門的景觀。

平遙縣衙座北朝南,南北軸線二百余米,東西寬一百余米,面積二萬余平方米。始建於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現存明清規制,除少量元代建築外,大部分為明萬歷年間重修,建築群主從有序,結構合理,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總房屋間數二百九十九間半。

大門東側有一面大鼓,名為“登聞鼓”,俗稱“喊冤大鼓”,是供百姓申訴冤屈的,知縣聽到鼓聲立即傳喚擊鼓人,上堂受理,如無詞狀者,委刑房書吏找人代寫。然後,知縣斷寫准訟日期,查究、堂審,如案情重大,知縣立即升堂審問,若事情細微而擊鼓者,知縣即行刑訊,動用刑罰責懲擊鼓人以肅堂法,可見擊鼓鳴冤也是要擔風險的。大門楹柱上有幅對聯:“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難欺天”。對聯之意頗耐人尋味, 這是知縣規勸百姓,一方面要體諒知縣為官不易,無事莫登三寶殿,另一方面也是警告百姓,進衙門要慎之又慎,一不留神,得不償失,衙門還是少進為妙!俗話說,“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不過,今天我們可是花了“銀子”的——30元一張票。哪能不進?

進得大門,是二門。二門又叫“儀門”,即“禮儀之門”也。按照封建社會儒教倫理,上下有別,貴賤有序,禮制是絲毫馬虎不得的。在衙署中出入門庭也必須遵循“禮制”,儀門通常是關閉不開的,只有在知縣上任,恭迎上賓,或者有重大慶典活動時才可以打開,以示隆重。儀門兩側有東西兩個角門,東為上,是“人門”,也叫“喜門”,是供知縣日常出入的,而西角門則稱為“鬼門”,也叫“絕門”,通常也是關閉不開的,只有在提審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開,且死囚必須走鬼門。

儀門是縣衙中最為高大雄偉的一座門,立於兩層三級台階之上,青牆灰瓦,烏梁朱門,上有黃銅大釘,足以顯示其威嚴莊重之儀。儀門外有聯曰:“門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內三尺法烈日嚴霜”。儀門內側也懸一聯曰:“百載煙雲歸咫尺,一暑風雨話滄桑”。

儀門以內,庭院開闊,沿著長長的甬道,放眼望去,是位於七級石階的月台之上的大堂,上書“親民堂”,坐北朝南,高聳威嚴,在建築上是縣衙署中最為宏偉的,在職能上也是最為重要的,全縣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這裡審理,大堂為五楹廳堂,中間為三楹公堂,公堂楹柱上懸有一聯曰:“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一縣之長,雖說是七品芝麻官,但也是權傾一方的“父母官”。縣官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黎民百姓的存亡,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歷代的統治者都十分重視縣官的任命和選擇,據說明清兩代,官員的任用,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首先,是“別流品”,即官員必須出身清白,凡娼、優、隸的子孫均不准入仕;其次,是“觀聲音”,即品貌端正,言談流利,身體健康。此外,還有“核事故”、“論資考”、“定期限”、“密回避”、“驗文憑”等。每一條都嚴之又嚴,從中不難看出封建統治者制法的嚴密性。

大堂內,正中屏風上繪有山水朝陽圖,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這與宮閣上方所懸匾額“明鏡高懸”可謂異曲同工。“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這是不是也應成為我們今天領導干部“做官”的座右銘?

屏前高出地面約一尺的地方稱作“台”,台上四根柱子圍成的空間稱作“官閣”,是知縣審案時所在的地方,由於官閣四面通風,冬天斷案時,通常在台上的案下放一火爐,以供知縣取暖,所以官閣又稱為“暖閣”。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寶、令簽筒、驚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邊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狀。官閣頂蓬上繪有三十六仙鶴朝日圖,像征皇權一統,四海歸一。

大堂內東西兩側分別是錢糧庫和武備庫,明清時期,戶房收集的田賦丁銀除上交外,地方還要留存一部分,供地方日常開支及災荒年間賑災濟荒,這些開支銀兩及帳冊均存放在錢糧庫,由縣丞負責,其職能相當於今天的財務室,西側的武備庫,是明清時存放升堂時所用的刑具和部分兵器。以及縣衙所有兵器刑具清單的地方,平常典吏負責管理。

位於大堂東西兩側是“六房”,吏、戶、禮居東,兵、刑、工居西,它們分別與東邊的錢糧庫和西邊的武備庫合稱為“東司”和“西司”。東庫房由縣丞(正八品)分管,西庫房由典吏(從八品)分管,六房的正職稱“經承”,副職稱“管年”。其中,吏房管理縣所屬吏員的升遷調補,下委任狀,負責登記本縣進士,舉人副榜封爵等,其職能相當於“人事局”,戶房又稱“戶糧房”,主管全縣征糧納稅,折成銀兩押解上繳朝廷國庫,遇災荒之年還辦理賑災放糧事宜,戶房的“經承”又習慣稱“錢谷師爺”,戶房相當於今天的“糧食局”,禮房主要管理儒學、教育、慶典、祭祀等,科舉考試時協助知縣教諭,組織童生應試,監場、發放試卷,操辦各種慶典,主管知縣出巡、儀衛、鼓樂,相當於今天的“教育局”和“縣辦”職能。兵房主管全縣征集兵丁、馬匹、訓練兵卒,向上級輸送兵員,驛站、鋪兵、城防、剿匪等均屬兵房管轄之事,相當於今天的“武裝部”。刑房主管本縣民刑案件,其手下有“管年”、幫助、劊子手、獄卒、仵僕等,相當於今天的“公檢法”。工房主管全縣蠶桑、織造、修築公署、城防、庵觀、寺廟、塔、興修水利、鑄造銀兩、鑄造槍炮器械、雕刻塑造、銷毀假幣等,類似今天的“經委”。六房各司其職,同時由知縣統籌管理,決策權在知縣,而執行權在六房,可謂“議行分開”。

大堂後面是二堂。二堂與大堂由一道院門隔開,這道院門叫作“宅門”,宅門是通入內宅的咽喉之地,兩旁設有“門子房”,是看門人的住所,“門子”日夜輪流值班,閑人免進。門子房既是傳達室,也是保衛科。門子雖地位低賤,但卻是知縣親信,知縣手中有權,難免有人情相求,但若想見到知縣,必須由門子通稟,門子雖然年俸僅有六兩,但許多來訪者為求方便,常對其行行賄賂,否則,在這裡就吃了閉門羹,連知縣的面都見不上,就別提辦事了。這就是現代人所講的“走門子”的歷史淵源。穿過宅門,還有一道屏門,由四扇轉扇門組成。跟儀門一樣,只有在重大慶典活動時才開,平時用於擋隔人們視線,屏門上原先繪有秦叔寶,尉遲恭二門神像以鎮宅避邪。

穿過屏門便可見二堂,二堂外懸一聯曰:“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其意不言自明,有意思的是下聯的“愧”字少一點,而“民”字多一點,即對百姓要少一點“愧”,多麼巧妙的寓意!

二堂是知縣的日常辦公室,知縣每天除上午升大堂理事外,多在二堂辦公,處理日常公務,召見下級,小範圍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多數的民事案件也常在這裡審理。這是因為民事案件的審理不需要大堂的森嚴氣氛。二堂正中屏風上繪有“松鶴延年圖”,這與大堂的“山水朝陽圖”相比,無疑多了幾分生活氣息,案上的令簽也與大堂不同,只有黑色而沒有紅色,表明在二堂一般不判處死刑,屏風上方懸有匾額“思補堂”,原稱“退思堂”,均為退思補過之意。知縣坐在堂上,抬頭便可見對面屏門上所懸“天理、國法、人情”六個大字,這六個字提醒知縣斷案時要權衡再三,做到合法,合理,又合情。明清時期,民刑案件的審理是分開的,刑事案件在大堂審理,民事案件則在二堂。在二堂斷案時,知縣通常是給原、被告講一些三綱五常之類的內容,用這些封建倫理道德來教育他們,從而達到化解糾紛的目的,一般很少動用刑罰,除非當事人執迷不悟,頑固不化,單靠說教不能解決問題才用刑。

穿過二堂,便到了知縣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內宅。內宅所懸匾額為“勤慎堂”,這是由於古代作為一個好知縣的標准是清正、勤快、謹慎。“清”字乃是為官之本,是為官的基本准則,所以不需寫出,加之,“清”字又是國號,所以後人慎用“清”字。由於一些涉密的案件也在內宅審理,故老百姓也稱其為“三堂”。內宅所懸楹聯為:“治賦有常經勿施小恩忘大體,馭官無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意思是說做官有做官的原則,不要為了一些小恩小惠忘了基本原則,要“存公道去私情”。雖然匾額中“勤慎堂”將“清”字略去,但在這副對聯中卻含蓄地表達了這一點,可見“清”是為官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的。

明清兩代,知縣須在500裡以外異地當官,朝廷制度森嚴,知縣不許攜帶家眷,知縣家屬也不許來探望,加之交通不便,知縣一年四季辛勞在任上。只有每年腊月二十至次年正月二十為封印期,為知縣的一個月假期,知縣方可以回家,由縣丞、主簿、典吏等處理縣衙日常事務。內宅東西廂房為客房,有上級蒞臨或同窗同科誼友來訪,可做留宿之所。

平遙縣衙中軸線上的最後建築是大仙樓,這是其它縣衙所沒有的。始建於元朝至正六年,歷次重修、擴建都未觸動這裡,以至於這裡地勢是全衙最低的,但是建築卻是衙署中最高的,而且保持了初建時的格局。

樓下東屋是衙署的廚房,西房是炊管人員的住房。正房是北方的特色建築——窯,冬暖夏涼,這裡是知縣用餐的地方。正窯門外懸掛一聯曰:“柴米油鹽醬醋茶除卻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禮義廉無有銅錢可做來”。柴米油鹽醬醋茶是除了神仙每一個凡夫俗子所離不了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提出的做人的基本品德——“朱子八德”。

大仙樓上供奉著守印大仙,據民間傳說,守印大仙就是狐仙,知縣為求得仕途平安,將其奉為“守印大仙”,虔誠供奉於此。大仙樓外有一幅楹聯:“名場似奕無同局,吏道如詩有別裁”。做官尤如下棋,要勤動腦,慎動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勤一慎,這也正是內宅“勤慎堂”匾中所蘊含的為官之道。“奕無同局”、“詩有別裁”,即“治賦無常經”,為官者必須能夠駕馭各種不同的局面,無制法可循。可以看出做官也是一門學問,需用心去體會其中的奧妙。

從大仙樓東側門穿過,便是縣衙的後花園。這裡有山水花草,亭台樓榭,是縣官吟詩作畫撫琴消遣的去處。不過,這裡比之江南的園林來實在是遜色多了。

我們從後花園折回頭向南,又參觀了演戲用的風雅台、紀念蕭何修建的酂侯祠、跪拜酂侯的獻亭、存儲糧食的糧廳等。

11點半,我們來到大堂,觀看縣官升堂表演。

故事講的是,清光緒年間,平遙西郭村年青人莫天良,每天吃喝玩樂,游手好閑,一付浪蕩子弟,逆待長輩,懺逆不孝,其父生日之時,不但不管吃穿,反而聽其媳婦之言,將父親打出門外,其父忍無可忍,迫不得已跑到縣衙擊鼓喊冤,縣太爺秉公斷案,以理服人,情法並用,使莫天良悔過自新,父子重歸於好。

平遙縣民盟副主委,政協委員,美協主席張育人飾演縣太爺,原平遙縣政協委員,文化館副館長李兵文飾演師爺,山西美協委員、全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山西齊白石藝術研究會理事,平遙老年畫家郝生英飾演莫老六。演員很投入,惟妙惟肖,不時博得觀眾的陣陣笑聲和掌聲。

從縣衙出來,我們直奔“日昇昌票號”。途經長升源老號時,不少人買了長升源的黃酒和點心。據傳長升源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當年慈禧太後西逃長安,路經平遙,曾品嘗長升源的黃酒和點心,並御賜一個“長”字,由此得名“長升源”。

日昇昌票號坐落於平遙西大街的繁華地段,號稱“中國第一家票號”。整座舊址占地2324平方米。一座小小的院落,卻開創了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

日昇昌票號創建於公元1823年。投資人李大全,原是經營顏料莊的商人。日昇昌票號創建之前,商人之間的銀錢往來一般都要請鏢局押運,但因時局動蕩,劫鏢之事時有發生,靠鏢局押運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商人的要求。李大全手下的掌櫃雷履泰順應潮流,勸說東家李大全改營金融業,投資三十萬兩白銀首創了中國第一家專營銀兩彙兌業務的票號,從此結束了我國鏢局押送現銀的落後金融局面,加速了商業運轉和貨幣流通,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日昇昌票號鼎盛時期年彙兌總額高達3800萬兩白銀,可謂“日利千金”。其經營網點遍布除東北、西北以外的整個中國,可謂“一紙風行”。

取名“日昇昌”,意在日日升,日日昌,四個太陽,似旭日東升普照大地,永遠繁榮昌盛。“日昇昌”這塊招牌,相傳是雷履泰夢中所得。一天傍晚,雷履泰吃過晚飯靠著鋪蓋卷躺下,忽見斜對門的木器廠內燃起衝天大火,人們大呼小叫著去救火,雷急忙趕到木器廠前,原來竟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天堂大院,推門進去,只見裡面更是珠光寶氣,碧瓦琉璃,是一座流光溢彩的洞天福地。正在雷掌櫃目不暇接之時,忽見東方朝霞虹景裡,兩輪紅日噴薄而出,那金輝與宅院相映,更是璀璨壯麗,令人嘆為觀止。訇然一聲只見天上開了一座大門,天界眾仙飄然而至,許多神仙向他頻頻招手,約他一同西去,於是雷履泰頓覺身如飄帶,冉冉升空,登上仙界……。雷履泰猛一激凌,翻身越起,竟是一個離奇的夢。這時,一個嶄新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閃現,二日並升光照大地——票號就叫“日昇昌”。

如今的日昇昌票號舊址,已辟為中國票號博物館。人們在這裡所見所聞的是一百多年的過去。盡管日昇昌票號小小的院落,無法與現代銀行的摩天大樓相比,但我們分明從這裡看到了當代銀行的影子。

院落不算太大,但布局緊湊,結構井然有序。特別是票號的防盜措施令人贊嘆:所有房屋的屋脊都是建在靠外面的牆上,所以所有的外牆都是最高的,盜賊要爬上去是很難的。房屋與房屋、房屋與院牆的空中都覆蓋著鐵網,網上掛著鈴鐺,只要有人觸動,就會發出聲響報警。票號的金庫一反常規,就建在人來人往的前院的客房內,真是出其不意,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們從日昇昌出來,已過中午。我們在西門外,找到一家較好的飯館就餐,24個人分成三桌坐下,待到飯菜上桌已是一點多了。我們叫了不少當地的風味小吃:炒不爛、搓魚、栲栳栳……,當然也少不了平遙的牛肉啦。我不知大家感覺如何,反正我是吃不慣——除了牛肉。

三點左右,我們才從平遙出發,到祁縣喬家大院,購票(門票30元一張)入院,好像是四點左右。

喬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於一九六五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五年在此籌建民俗博物館,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

從高空俯視喬家大院的院落布局,很像一個“喜喜”字。整個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建築面積3870平方米。分6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臨街,四周全是封閉式磚牆,高3丈有余,上邊有掩身女兒牆和瞭望垛口,既安全牢固,又顯得威嚴氣派。

第一院和第二院為喬家歷史和喬家珍品兩個專題陳列。後四院主要陳展民間工藝、衣食住行、歲時節日、婚喪嫁娶、農商習俗等九大部分,祁縣民俗博物館是一所以清末民初漢民族生活習俗為主要內容的大型博物館。開館十多年來,先後接待游客達600萬余人次。江澤民、喬石、劉華清、尉健行、李鐵映等領導人以及華國鋒、費孝通、胡繩等名人都到過這裡。香港、台灣、日本、新加坡、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友好參觀團體也來過。曾有三十多個影視劇組在喬家大院拍攝過《大紅燈籠高高掛》、《昌晉源票號》等影視劇。一九九五年被評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點之一。

喬家大院位於祁縣喬家堡村正中,始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是一座集中體現我國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獨特風格的宏偉建築群體,外視威嚴高大,宛如城堡,內視則富麗堂皇,既有跌宕起伏的層次,又有變化意境的統一規範,結構考究,選材精良。院內鬥拱飛檐、石刻磚雕、牙版鏤、彩繪金裝隨處可見,工藝精湛,各具特色,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工藝,具有很高的建築美學和民居民俗研究價值,被許多專家學者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故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

喬家大院大門座西向東,為拱形門洞,上有高大的頂樓,頂樓正中懸掛著山西巡撫受慈禧太後面喻而贈送的匾額,上書“福種琅環”四個大字。黑漆大門扇上裝有一對椒圖獸銜大銅環,並鑲嵌著一幅銅底板對聯:“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字裡行間透露著喬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大門頂端正中嵌青石一塊,上書“古風”。雄健的筆力同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質樸生活作風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尋味。

大門對面的掩壁上,刻有磚雕“百壽圖”。一字一個樣,字字有風采。掩壁兩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題贈的一幅意味深長的篆體楹聯:“損人欲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額是“履和”。這同作為巨商大賈的喬家所秉承的和為貴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

進入大門,是一條長80米的石鋪的筆直甬道。6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北面的3個大院,從東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南面3個大院依次為東南院、西南院、新院。

甬道兩側靠牆有護坡。西盡頭處是喬家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大院有主樓4座,門樓、更樓、跳閣6座。各院房頂上有走道相通,用於巡更護院。

走完那長長的甬道,盡頭是雕龍畫棟的喬氏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祠堂裝點得十分講究,三級台階,廟宇結構,以獅子頭柱,漢白玉石雕,壽字扶欄,通天欞門,木雕夾扇。出檐以四條柱子承頂,兩明兩暗。柱頭有玉樹交榮、蘭馨桂馥、藤羅繞松的鏤空木雕。裝飾精彩,富麗堂皇。額頭有匾,上書“仁周義溥”四字,為李鴻章所題。

傳說初大院建時,老院外原有個五道祠,祠前有兩株槐樹,長得古怪,人們稱為“神樹”。喬家原打算移廟不移樹。後來喬家主人在夜間做了一夢,夢見金甲神說:“樹移活,祠移富,若要兩相宜,祠樹一齊移。往東四五步,便是樹活處。如果移祠不移樹,樹死人不富……。”喬家照夢中指示,移了樹。果然樹枝葉繁茂如初,於是又在旁邊修了五道祠。後來喬家大院越修越大,家業也越來越富,直至今日還在澤被後代。看來喬家是得助於神靈的保佑的。

我們按照院落的順序,一個一個地轉,一間一間地看,大家興趣不同,不知不覺中都走散了。等到所有的人出了喬家大院,來到停車場,已是下午五點多了。

汽車出了喬家堡,風掣電馳般地跑起來,時速總在90公裡之上,七點四十分,到達我們下榻的長北鐵道大廈。結束了這次匆匆的旅程。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