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行記之四–美岱召的曲折之旅

作者: henrysui

導讀計劃趕不上變化 7月19日早上醒來就考慮一個問題,要不要按照原計劃去美岱召和五當召。這兩個地方都離包頭較近,前者在土默特左旗轄境內,後者則在包頭市遠離市中心的的石拐區。發生由於的原因主要是交通問題。可能因為不屬於呼和浩特管轄,也可能因為這兩個點比較冷僻,路途迂曲,從這裡出發的旅行團僅偶有停美岱召的。如果包車去,飯店開價車費800元,比昨天去 ...

計劃趕不上變化

7月19日早上醒來就考慮一個問題,要不要按照原計劃去美岱召和五當召。這兩個地方都離包頭較近,前者在土默特左旗轄境內,後者則在包頭市遠離市中心的的石拐區。發生由於的原因主要是交通問題。可能因為不屬於呼和浩特管轄,也可能因為這兩個點比較冷僻,路途迂曲,從這裡出發的旅行團僅偶有停美岱召的。如果包車去,飯店開價車費800元,比昨天去輝騰錫勒貴了近一倍。根據和當地的士司機了解的情況,最低也要600元,視情況還會有變化。因為這些司機一般去包頭市較多,對去五當召的線路不甚了了。根據到達頭天了解的情況,到美岱召有火車,但過路車沒有座位。而長途巴士的咨詢處只說有回頭車經美岱召,具體班次時間不固定,所以無法提供准確情況。唯一比較可靠的行程是,乘高速巴士先到包頭,在從包頭包車去這兩個地方。於是我們仨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采取這一方案。

約九點鐘,我們趕到長途汽車站呼包高速巴士售票處,正要買票,我突然問了一句,又去美岱召的車沒有。售票員告訴我,正好有一輛薩拉齊發來的回頭車,馬上要走。一位矮矮胖胖的王姓司機熱情地把我們招呼上車,又等了20多分鐘,車裡已坐得滿滿當當,這才出發。大巴駛出總站,售票員變戲法似地從車身後部搬出十幾個小馬扎,放在過道上。在距總站不遠的路邊,已有十幾位乘客等著,門一開邊魚貫而入,在一張張小馬扎上依次就座。這是門口還擠了好幾位乘客,小馬扎已經不敷使用。一路上售票員不停的招呼坐在走道上的乘客向後挪挪地方,好讓前面的乘客有站的地方。

大巴沿著110國道行使,在兵州亥、察素齊、哈素海間停了幾站,過了陶思浩漸漸走出土默特左旗,駛進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鎮子再向前兩、三公裡,即到達美岱召村村口。下車前,王司機特別提醒我們,他們的車大約下午兩點會再返回這裡,我們可以搭乘回呼和浩特,如果沒趕上,就必須上高速公路上去截高速巴士。

藏漢共存、城寺一體

美岱召村大約位於距呼和浩特120公裡左右的110國道北側。村口立著一座漢白玉牌坊,坊額上有趙樸初題寫的“美岱召”三字。但石柱和座基已污穢不堪,貼滿了各類告示、啟事和噴寫的小廣告電話。經過牌坊步行約二、三百米,穿過高速公路橋洞,就可見到美岱召的城垣。

美岱召現已被一座村莊所包圍。它不是單純的一座藏傳佛教寺廟,而是寺廟與城堡合二為一的城寺建築群。整座建築群背倚大青山而建,總體平面布局為一不規則的正方形,周長681米,采用大塊河卵石壘成高約5米的城牆,南面為城門,名泰和門,為一座三層歇山頂式的城樓,原已坍塌,現已重建。城牆四角有向外伸約11米的墩台,上建角樓,俗稱涼亭。大門上鑲嵌的一塊石制匾額上面刻有“皇圖鞏固、帝道鹹寧、萬民樂業、四海澄清”16個字,下款署“大明金國丙午年戊戌月己巳日庚午時。”上款小字看不清楚,所以這塊匾額的來歷不清楚。丙午年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根據《明史本紀第十八世宗二》,是年“夏五月戊辰,俺答款大同塞,邊將殺其使。六月甲辰,犯宣府,千戶汪洪戰死。”“秋七月…俺答犯延安、慶陽。…九月,俺答犯寧夏。”可見明廷這一年一直與蒙古土蠻(即土默特)部用兵抵御進犯。因此這塊匾額不可能來自明廷,當是俺答自勒。而一般旅游資料介紹,蒙古土默特部領主俺答汗於明萬歷三年(1575年)建美岱召,明廷賜寺名壽靈寺,城名福化城。此年代恐系見寺年代,而非建城年代。但是,石額何以用漢文,且落款大明金國,當時明廷絕貢已久,雙方正在交戰,俺答汗無由奉明朝為正朔。我懷疑是營造者所為。蒙元也從未以金國自稱,此處金國,顯系由蒙語“阿勒坦”翻譯而來,意為“金子”,這是阿爾泰諸語族的通語。阿勒坦,《明史》即譯為俺答。金國也可能指的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記述諸汗源流的《蒙古黃金史綱》蒙文就是“阿勒坦脫蔔赤。”從常理來看,也應該是先有城,後有寺。

經過泰和門步入城堡,正對著入口的就是佛殿。佛殿的布局是藏式的,但從外部看,屋頂均為歇山頂,為漢族建築的特有風格。天王殿、經堂和大雄寶殿連為一體,中間均有門隔開。前廊和經堂的側牆為藏式。大雄寶殿內牆上有色彩斑斕的壁畫,除喇嘛教供奉的佛、菩薩、天王等像外,還有畫有大量佛本生故事。西牆下層為人像畫,正中端坐蒙古族裝束的男女像,即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

大雄寶殿以北是琉璃殿,為宮殿式的三層高樓,矗立在一個正方形的高台上,四面環廊,綠色琉璃瓦蓋頂,雄偉壯麗,傳說這是俺答汗接受朝拜的地方。東西是清乾隆年間增建的十八羅漢殿和觀音殿。琉璃殿的西側有兩座殿,具有漢族的雙檐八角亭式風格,稱老君廟;另一座民居式二層樓的為萬佛殿。

萬佛殿南面緊接一座藏式的建築是乃瓊廟,為兩層樓閣的藏式建築,屋頂立有金色的法輪,左右各有一只臥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傳說這是邁達哩活佛居住過的地方。《蒙古黃金史綱》稱“達賴喇嘛巡禮蒙克地方之後,邁達哩胡圖克圖諾們汗稟承達賴喇嘛的諭旨,駐錫於蒙古之地。”《蒙古源流卷八》稱“由是,蒙克地方之諸胡圖克圖,諸賢者共議:為掌蒙古地方之宗教,以巴特瑪三博師之高徒,大慈津巴扎木蘇之化身,根敦-巴勒藏-扎木蘇-錫哩-巴達,壬辰年生,年十二歲時,前往蒙古地方為教主,歲次甲辰,年十三歲時抵達,遂坐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索達那木扎木蘇在蒙古主教之床,天下鹹稱大慈邁達哩-胡圖克圖焉。”邁達哩作為三世達賴索南嘉措代表,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抵達蒙古,承擔起在蒙古傳播黃教的責任,時年僅十三歲。邁達哩,源自藏語,即“彌勒”“未來佛”之義。而蒙語為“美岱爾佛”,此為美岱召得名由來。因為召廟佛殿內供奉用純銀鑄成的四米高的彌勒佛像,邁達哩活佛在此坐床,並曾為彌勒佛像主持開光儀式。呼和浩特大召的西側也有一座乃春廟(乃春,乃瓊的異譯),同樣是為邁達哩活佛而建。

經堂東北方有座重檐歇山頂式建築,匾額題曰:“鐘金夫人之堂” ,通稱太後廟,傳為俺答汗夫人三娘子的寢宮。殿房僅有三間,四壁無窗。廟內無塑像,僅供有一座檀香木塔,高約八、九尺,雕刻頗精。傳說塔內盛放著三娘子的骨灰,現仍留有腰刀、頭飾、靴帽、盔甲等文物。總體看來,漢式建築具有明顯的明代風格,清秀細膩,靈動健拔。

一位身穿蒙古族服裝的導游姑娘陪著我們逐一參觀講解,看完後又將每一座殿堂的門逐一鎖上。時近中午,城內似乎只剩下我們三位游客,其實一上午也沒有幾撥游客。參觀完所有的殿堂,導游姑娘下班了,我們獨自登上城樓,並在城牆上逛了一圈。站在城堞旁向外望去,大青山裸露的岩表和連片的村莊近在咫尺,幾家農戶的院子裡的動靜一目了然。不清楚這個村莊是在何時形成的,又如何逐步蠶食了“順義王”的領地。佛殿前的兩棵古樹遮天蔽日,棲息其中的鳥兒嘰嘰喳喳不停的歡鳴,這使得游人稀少的城堡內,更顯得空寂。

俺答汗

俺答汗在《明史》中初見於嘉靖十一年(1532年)其祖父為曾在15世紀末起統一蒙古各部的答言罕(又譯達延汗,即“大元汗”的譯音)。答言罕長子早逝,汗位由長孫博迪阿拉克汗繼承,統帥左翼三萬戶,駐帳於察哈爾萬戶(《明史》稱“插部”)。答言罕的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統帥右翼三萬戶,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俺答汗為巴爾斯博羅特次子,領有十二土默特之大部。其兄袞必裡克墨爾根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去世,按照蒙古傳統,他的鄂爾多斯濟農之位只能由他的子嗣繼承。但是,右翼三萬戶的實際控制權掌握在俺達汗手中。據《蒙古黃金史綱》,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察哈爾汗博迪阿拉克汗去世,四年後,長子達賚遜庫登可汗於即位。在俺答汗的威脅下,達賚遜庫登可汗被迫東遷,這樣俺答汗的勢力開始與明廷開始直接對峙。接著他又進兵阿母多(即安多,在今青海)、撒裡畏兀兒(即今裕固,在今甘肅),攻打西蒙古的衛拉特諸部。如此,俺答汗的勢力東至遼西,西達甘肅,一時成為蒙古諸部中實力最強的一支。由於土默特地區是俺答汗的重要基地,因此在這一地區他用力猶勤,庫庫河屯(今呼和浩特)在這一時期發展成為蒙古地區的一個中心。

隆慶四年(1570年)發生了一件戲劇性事件。俺答汗的孫子把漢那吉因不滿祖父奪去自己的聘妾,於是率眾降明。大同總督王崇古上書建議收納。朝廷准奏,並授諸降人官職。王崇古又派人見俺答汗,建議他交還趙全等叛逃至蒙古進行墾殖的白蓮教徒,來換取孫子。俺答汗欣然同意。此前三十年內,俺答汗多次要求與明廷通貢。甚至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率兵攻至北京附近,企圖以武力手段逼迫明廷答應通商,差一點使英宗朝的“土木堡之變”再次重演。而明廷對蒙古一直堅持采取絕貢的政策。所謂絕貢,實際上就是今天的貿易制裁。明廷起初收留把漢,更多是著眼於將來,希冀利用把漢和俺答汗死後的繼任者抗衡。而當明使和俺答汗商量把漢一事時,也沒想到俺答汗會“乞封”,甘願作明廷的藩王。經過朝臣的一番爭議,明廷終於接受王崇古的建議,封俺答汗含為“順義王”,並恢復貢市關系。

俺答汗最終偃兵息武,原因有幾方面。首先,他雖然出身於成吉思汗黃金家族,但是他的父親和自己都不是長房嫡系。而按照蒙古傳統,汗位必須由長子一系繼承。當時,蒙古名義上的大汗(察哈爾汗)汗位有答言罕的長子(俺答汗伯父)一系承嗣。而掌管右翼萬戶的鄂爾多斯濟農之位,由自己兄長一系繼承。盡管俺答汗也從大汗那裡得到過“索多汗”的稱號,如果想在蒙古諸部中鞏固自己的控制地位,僅僅靠各方面的實力是不夠的。在蒙古社會中,實力難以最終得到人心,傳統具有一種無形力量控制著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按照民族內部的傳統,他的控制地位的合法性存在問題,難以得到傳統的支持。因此,如果明廷能夠對他的地位給予必要的認定,對他維持對蒙古諸部的實際控制權就會非常有利。

其次,存在著經濟原因。游牧民族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結構非常脆弱。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者因為過度放牧,牧場退化,牲畜難以獲得足夠的飼料,經濟狀況就會發生惡化。游牧民族大量的生活物資也依賴於與內地的交換。明政府長期執行絕貢政策,對蒙古地區的居民生活一定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解決上述問題,民族的生存只能依賴於戰爭和掠奪。俺答汗時期,許多內地居民因為各種原因逃往至漠南蒙古地區,在那裡墾殖定居,從事各類生產活動。俺答汗與這些人來往頻繁,受到很大影響。俺答汗接受明廷的冊封,恢復貢市,對解決內部的政治和經濟兩方面的問題都及其有益。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和俺答汗年歲日高有關。他必須考慮一下他的身後之事。蒙古各部曾長期處在領主各自為政的狀態,甚至大汗也成為領主的附庸或者爭奪的政治招牌。俺答汗對此應該是很清楚的。《明史列傳外國韃靼》特別提到,俺答汗屏去諸人,與明使秘議,說道:“若天子幸封我為王,長北方諸部,孰敢為患。即死,吾孫當襲封,彼衣食中國,忍倍德乎?”表面上看,這是為明廷長久計,實際上也是希望子孫能夠憑借明廷的冊封鞏固在諸部中的控制地位。

通貢貿易本來是明廷使蒙古諸部相互牽制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有利於明廷對北方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管理,在當時來說是最有效率的一種管理方法。但是明廷長期以來實行“絕貢”政策,未能很好的利用蒙古諸部內部的矛盾,最終在和後金爭奪蒙古地區控制權的鬥爭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邊患問題困擾明廷數百年,如果邊境安定,馬放南山,就不會牽制大部分兵力,消耗大量民力和財政資源。在這樣的環境中,還滋生一大批貪贓枉法、膽怯怕死的腐敗官員。明朝的覆亡,不能說與此無關。

三娘子

美岱召內現存的太後廟,供奉著俺答汗夫人三娘子的靈骨,此地相傳曾為她的寢宮。這個三娘子,在俺答汗主其中排位第三,故名三娘子。她來自與韃靼世為婚姻西蒙古瓦喇,本是俺答汗的外孫女,並為其孫所聘,《明史》稱其“貌美,俺答奪之。”時隆慶四年(1570年),俺答汗六十四歲。而據說三娘子年方十九。蒙古族婚姻不受輩分限制,倒也不足為奇。但是對一個女子的爭奪開啟了兩個政權化干戈為玉帛的契機,這就很富有傳奇色彩了。據《明史》,俺答汗卒於萬歷十年(1582年),《蒙古源流》謂終年七十七歲,記載稍有出入。但基本上三娘子和俺答汗共同生活了11-12年。在這段時間裡,除了萬歷七年(1579年)察哈爾部圖們汗曾入侵外,基本未發生過什麼重大戰事。俺答汗死後,子僧格黃台吉嗣封順義王。黃台吉、洪台吉、皇太極均為漢語“皇太子”在蒙、滿語言中的譯音。三年後,黃台吉又死。按《明史》記載,三娘子復嫁予黃台吉子扯力克,並稱其“歷配三王,主兵柄,為中國守邊包塞,眾畏服之,乃敕封為忠順夫人,自宣大至甘肅不用兵者二十年”。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復嫁鄂爾多斯博碩克圖濟農(《明史》“蔔失兔”),不久便去世,大約終年六十二歲。

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存在著收繼婚的傳統。三娘子歷嫁三王,在過去並不罕見。這種婚姻形式的施行,應該有政治和經濟兩方面的原因。比如,扯力克死後,沒有子嗣,蔔失兔要和年近花甲三娘子為婚,絕非貪圖三娘子的美貌,更多的還是出於政治目的。俺答汗所部長期掌握著本該由鄂爾多斯濟農掌握的右翼萬戶控制權,並占據對對察哈爾大汗的主導優勢。身為鄂爾多斯濟農的蔔失兔深知,一旦能夠與忠順夫人三娘子結合,即可獲得原本俺答汗的所占有的一切政治資源和積累的財富,包括獲得明廷賜封的順義王頭銜,這樣便可以和明廷直接通貢,隨之帶來的經濟利益也不可估量的。正因為這個原因,三娘子起初一直堅拒蔔失兔的求婚,六年後蔔失兔方如願以償。

王室的婚姻從來都是一種政治,蒙古民族也不例外。收繼婚這種婚姻形式,雖然有悖於漢民族的倫理,但他和游牧民族的社會結構和經濟的脆弱性相適應,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家族財富的流失以及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歷史上漢民族政權實行的“和親”政策,在這種婚姻制度下,能夠產生一種放大效應,像漢代的烏孫公主、王昭君,漢帝皆令從俗隨嫁後王,從而使兩邊業已建立的親睦關系能夠延續更久。初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草檄武則天文,視“聚麀”為污行,殊不知唐王室本是鮮卑化的漢人,且母系多出自鮮卑族,在婚姻制度上多不受漢族傳統的約束。像太宗娶嫂、明皇娶媳,實質上都未悖於游牧民族的婚姻習慣。必要時,這些婚姻習慣就可以成為政治鬥爭的手段。這種婚姻制度是否就意味著婦女的社會地位低,這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在三娘子之前,輔佐俺答汗的祖父答言罕統一蒙古的滿都海夫人也是一位奇女子。從輩分上看,滿都海夫人是答言罕父親巴延蒙克的叔祖母,答言罕從小由滿都海夫人撫養。滿都海死後,滿都海夫人擊敗瓦喇,平息逐步內訌,為恢復黃金家族的汗位並統一蒙古,她不僅與諸部領主周旋,而且下嫁給年幼的答言罕。答言罕的最終勝利和滿都海夫人主政期間的種種努力存在著直接因果關系。

明末的蔔失兔雖然最終承襲了順義王,控制了十二部土默特所有兵力,但是由於三娘子過早去世,沒有能夠發揮出當年滿都海夫人的作用,失去了這這樣一面旗幟,蔔失兔要想實現蒙古統一,顯然就有些力不從心了。特別這時候,曾被俺答汗所逼迫西遷徙到遼寧的察哈爾部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又重新興盛起來。特別是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林丹呼圖克圖汗(《明史》“虎墩兔”)即位,這位答言罕的嫡系子孫開始試圖重新統一蒙古,恢復先祖的榮耀。而這時漠南蒙古諸部在明廷和後金的夾擊下開始分化。明廷支持的察哈爾部雖然一時聲勢大振,諸部懾服。但是,受林丹汗威逼的蒙古諸部在後金的誘使下紛紛歸降,林丹汗處境孤立。明廷從王像乾、袁崇煥計,支持林丹汗與後金為敵,但是顯然頗多猜忌,又未能提供足夠的物質上的支持。崇禎五年(1632年)林丹汗被後進皇太極擊退,逃至庫庫和屯地區(今呼和浩特)。崇禎七年(1634年)在進兵青海途中,這位胸懷大志卻時運不濟的林丹汗病故。余部遂被後金消滅,妻、子歸降。林丹汗的滅亡,不僅代表著漠南蒙古已完全置於後金的控制之下,同時也預示著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統一蒙古民族的最後一次努力以失敗而告終。這一年距三娘子去世不過二十一年。

比較有意思的是,關於三娘子的史事,《明史》這樣的漢文史籍描述比較詳細,而蒙文的主要兩部史籍《蒙古源流》和《蒙古黃金史綱》都沒有提到。當然,這和史書撰作目的有關,漢文史籍顯然更注重記錄蒙古對邊塞的侵擾,這方面的資料必會不厭其煩加以保存。蒙文史籍主要記述蒙古內部的部族關系。

漫長的回程

從美岱召出來,已經快下午兩點。上午購門票時,我曾向售票員打聽能否幫我們租到車去五當召。售票員很客氣的高訴我,這裡找不到出租。並且進五當召的山路正在修,車可能進去去,她勸我們最好不要去了。那我問他要回呼和浩特搭什麼車比較方便。她說,他們這兒的人都是上高速公路去攔截去呼和浩特的高速巴士。我聽了有些詫異,問她高速公路怎麼能上得去,她說,你到那兒一看就知道了,又一條路能上去。我滿腹狐疑地問她,車會停嗎,小姑娘肯定地說,會停的。我聽了實在是將信將疑,但是現在要去110國道去截薩拉齊發往呼和浩特的大巴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沒有辦法,看來只好入鄉隨俗一回了。

這樣的是太太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必須要和她說清楚。我只好告訴京京,雖然爬高速公路攔車,這是違法的,並且非常危險,但我們現在身陷絕境,沒有辦法,只能試試。京京聽了覺得有些好玩,但看得出還是有些惴惴不安的。我們走到高速公路的斜坡下,果然看見一條依稀可辨的被人扒開的小路,沿著這條所謂小路,我們爬上了路面,翻越欄杆,觀察著包頭方向的車輛。果然,十幾分鐘就有一輛高速巴士駛來,我們連忙招手,可是巴士並沒有減速停靠。不久,又有一輛呼包高速巴士駛來,我們再次招手,巴士仍然沒有停下來。我開始懷疑當地人提供的這條信息是否可靠。這時,我太太也提醒我,我們的打扮不像本地人,會不會讓巴士司機懷疑是稽查人員。這時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分鐘,京京也開始有些擔心,說既然這樣不對還是別在這兒了。為了不耽誤更多的時間,我放棄了這條會呼和浩特的捷徑,決定找車先去包頭。

我們重新回到110國道上,向村民們了解是否有車去呼和浩特或包頭。一輛沒有任何拍照的小面願意送我們到察素齊火車站,說可以趕上五點多的火車。可是看看車況,我們實在不敢打這樣的車。司機告訴我們,這裡沒有去呼和浩特的過路車,去包頭倒有,但必須到薩拉齊轉車。由包頭返回呼和浩特繞路,耽誤時間,但是有保障。於是,我們在村口搭上一輛小公共,和周邊村莊的農民們一起直奔土默特右旗的首府薩拉齊。小公共售票員告訴我們,到了薩拉齊下車後就可以坐上一種紅色的大巴,就是直達包頭的,班次很多。到達目的地下車之後,我們突然看見一輛出租,便攔了下來,一問才知道是包頭的回頭車,於是我們和砍價砍到100元,讓他送我們去包頭東河區的汽車總站。司機倒也樂意,於是又回到110國道,駛向包頭。在沙爾沁附近,司機為了節省過路費,又走小路繞了收費站,時間到沒有耽誤太多,但鄉間小道坎坷不平,異常顛簸。終於四點十分左右到達了包頭汽車總站,頓時心中生一種回家有望的感覺。約四點二十左右,終於登上回呼和浩特的大巴。因為不對號,我和太太被安排在大巴最後一排,這一排坐墊和靠墊都撤去了,似乎應該是供放置行李和大件物品的。我的猜測果然沒錯,大巴駛出車場前,坐在最後一排的和幾位沒有座位的乘客被請下車,又一位男士引領到車場的一個加油站裡。幾分鐘後,大巴停靠在加油站,被請下車的乘客又重新回到原來的座位上。本來以為高速巴士應該沒有小馬扎的問題,沒想到在上高速公路之前,這輛巴士依然沿途搭上了好幾位乘客。果真是不超載就賺不了錢嗎?

京京坐在窗口的一個座位上,不時和我要地圖翻看,查查到了什麼地方了。看來也企盼著早點回到呼和浩特。六點多鐘,巴士終於抵達呼和浩特,結束了我們這一天的曲折之旅。

蒙膳的誘惑

來內蒙嘗嘗蒙膳一直是一個很大的誘惑。晚上,我們來到飯店裡的風味餐廳,餐廳入口處放置著一個數米高的馬頭琴和兩只山羊標本。餐廳的包廂全部用蒙語的春、夏、秋、冬、風、花、雨、雪等來命名。我們在散席就座,簡單要了一些蒙式小吃。去草原已經吃過手扒肉,本想點烤羊腿,發現太大,我們三位不擅長吃肉食的漢民根本無法消滅一只羊腿,只好要了一個以牛羊肉為主的蒙膳大拚。主食是京京最中意的蓨面。按照五星級飯店的服務標准,一百多元的這頓蒙膳不算太貴。

手扒肉和烤羊腿應該是蒙膳最有特色的兩道菜,但是如果對肉食消化能力不強而人數太少點著兩道菜顯然不太經濟。不過,蒙膳中的奶制品味道濃郁,值得一嘗。風干牛肉是內蒙獨具特色的食品,但不一定要在飯桌上點。許多商店都有售。我們在大召附近的老街買了一些,比較鮮嫩,不像有些牛肉干那樣難嚼。奶酪制品業別有風味,種類繁多,雖然北京也有些地方可以買到,但不夠新鮮,口感較差。這兩樣東西在外跋涉飢餓時,都可以用來點飢。雖然我是南方人,卻向來比較偏好北方的膳食。我們點的一道用炒米浸在奶油中的小吃,味道米香和奶香交織,口感香脆和柔滑共存,極富草原特色。炒米不是南方那種用大米炒制的,而是用糜子加工的。糜子,看起來類似小米或黃米。奶皮也是內蒙特產。飯店裡做得新鮮柔軟,不像商店裡的脫水較多顯硬。兩層奶皮之間夾一層果醬,一口下去,頓時香甜酥軟的感覺就出來的。很多南方人總不屑北方的膳食,我想只不過是過於執著於自己習慣的緣故。

吃完晚飯,回到房間,一起品味我們在大召老街買的一瓶馬奶酒。高度的馬奶酒據說有30多度,我們喝不了。我們買的只是一種低度飲料,好像3-5酒精度。喝起來酸酸甜甜的。據老板講,這實際上就是純馬奶,因為馬奶本身就帶有一定的酒精度。蒙古人制作做馬奶酒,一般就是將馬奶灌入皮囊,在太陽下曬,使它自然發酵,經過一段時日,就是馬奶酒了。

這一天,在路途上花費了大量時間。晚上,我們都有點累了,但京京還要去游泳,周一是媽媽陪泳的,今天只能做父親的奉陪。

2006-7-29


精選遊記: 呼和浩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