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隨筆:摩教兮明教兮-草庵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草庵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傘欲燒空。 花前花後年俱熟,莫道時人不愛紅。 這是宋朝詩人王十朋的《刺桐賦》,描述的是現在的泉州市花-刺桐花。古城泉州曾因遍植這種來自南洋的刺桐樹,被稱為“刺桐城”。   以“漲潮聲中萬國船”聞名於世的刺桐港(即現在的泉州後渚港),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譽為東方第一大港。這裡曾經是東西文化交流的前沿,也是“� ...

草庵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傘欲燒空。

花前花後年俱熟,莫道時人不愛紅。

這是宋朝詩人王十朋的《刺桐賦》,描述的是現在的泉州市花-刺桐花。古城泉州曾因遍植這種來自南洋的刺桐樹,被稱為“刺桐城”。

  以“漲潮聲中萬國船”聞名於世的刺桐港(即現在的泉州後渚港),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譽為東方第一大港。這裡曾經是東西文化交流的前沿,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發達、通暢的海洋交通,對外傳播了泱泱大國的黃土文化,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藍色文化。隨著各種宗教的登陸、傳播,泉州成了有名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本土的儒教、道教和民俗信奉與異域的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婆羅門教、基督教、摩尼教一起在泉州這塊土地上包容共存。有著許多信仰的泉州,曾一度在別人的眼裡是最迷信的地方。

在這諸多的宗教中,大多是勸人為善的。比較有爭議的,曾受到毀滅性打擊的是摩尼教,以至於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她的發源地伊朗(舊稱波斯)和中國保存著兩處遺址。

摩尼教創建於公元二、三世紀的波斯,公元四世紀的時候(唐朝)傳入我國,在中國又稱:明教。明教信徒尊奉的是摩尼光佛,由於信眾的“吃菜事摩”和死後實行“裸葬”的一些教規,在當時顯得有些詭異,與中原文化有些格格不入。宋朝時期被貶稱為“魔教”和“旁門左道”,遭到了殘酷的鎮壓和殺戮,摩尼教趨於滅絕。這段史實被施耐庵寫入了小說《水滸傳》,與水泊梁山的好漢一百零八將對決廝殺的是農民領袖方腊,在《水滸傳》中有一章節講的就是:征方腊,宋江損兵折將。據說,南宋農民起義軍首領方腊就是摩尼教頭,在江南一帶設壇布教,聚眾起事,鬧得轟轟烈烈。在遭到滅頂厄運的圍剿後,摩尼教從此銷聲匿跡。一直到了元代,摩尼教才得以復興。元末的農民起義中,朱元璋再次得助於摩尼教勢力,奪取了政權,建立了一個日月光明的大明王朝。可是得勢後的朱元璋,懼怕這股力量,不但瘋狂鎮壓,而且禁海封港,自此摩尼教在中國大地上消失了。這段史跡被金庸先生當作傳奇故事寫進了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裡。

隨著明清後期的海禁,繁榮的刺桐港也沉寂了。而位於泉州南門外十三公裡處的晉江羅山鄉蘇內村的華表山麓,一座廟宇卻依然挺立了千百年。這就是供奉著摩尼光佛的草庵,我國僅存的摩尼教遺跡。

草庵始建於宋代的紹興年間,開始是簡單的草屋搭建,故名。元初改建為單檐歇山式的石構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庵內供奉著由依傍山崖的岩石雕刻而成的一尊摩尼光佛浮雕,雕像高1.52米,寬0.83米,身披佛衣,端座蓮壇,容顏慈祥,散發披肩,顎下有兩綹飄逸的長須。整座佛像栩栩如生,臉、眼、手的色彩巧妙地運用了岩石本身的三種天然色澤構思雕鑿,背後刻有光芒四射的紋飾。

整間草庵嚴格地講,應該算是石室,依著華表山涯而建,石室背後山勢險峻,巨岩聳峙,無法攀登。只有山腳下的一條蜿蜒、崎嶇的山道通達庵前,庵前有道山澗穿寺而過,清淨雅致。古檜樹下,刺桐花旁,幾張石桌子、石椅供人乘涼休息。庵旁的一方巨石上鐫刻著摩尼教偈語:

勸念

清淨光明大力智慧無上至真摩尼光佛正統乙醜年九月

摩尼教就這樣從泉州上岸,走向了神州大地,最後又歸隱於此。摩尼教作為一種宗教信仰,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輝煌的時期,也有著滅頂的劫數。歷經磨難、幾經興衰,如今在古城泉州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與各大教派朝夕相處,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從中我們也看出泉州人的虛懷若谷和包容寬廣的胸襟。

在近代,草庵實質上是被看作佛教寺院。據說弘一法師晚年經常來這裡布法講經,當地的村民也是“拿香跟拜”,誰也沒質疑這尊長著須發的佛像,為何與眾不同。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次考古發掘,在草庵周圍發掘出不少宋代明教會標志的瓷碗,證實了宋朝時期波斯的摩尼教已經開始在泉州一帶傳播了。

現在的草庵被考證為摩尼教遺址後,村民們又在草庵前建了一座寺廟。這多少有點令人遺憾,起碼是整體的景觀受到了改變。後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考察了一次,成員中就有伊朗的宗教人士,草庵再次被確定為摩尼教的遺址,香火又興旺了起來。這也讓這座多元文化的海峽西岸名城,更具魅力。在這裡我衷心地希望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能夠繼續保護好這些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1991年5月19日游歷後初稿2006年8月整理



(草庵的摩尼光佛)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