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23日紐約手記《疼痛對人是有好處》

作者: 田田在下

導讀今天是星期天,平時賣1美元的《紐約時報》要賣3塊5。饒是如此,讀者還是賺的——這疊報紙足有10釐米厚,再一抖落,就能掉下來五六本精致好看的小雜志,有書評、有電視節目預告(相當於我們的《上海電視》)、還有產品目錄、廣告單,本本都是精工細制;而其中最有份量的當屬74頁的《紐約時報雜志》。本期時報雜志的封面尤其吸引眼球,大面積的留白中央是黑色的字� ...

今天是星期天,平時賣1美元的《紐約時報》要賣3塊5。饒是如此,讀者還是賺的——這疊報紙足有10釐米厚,再一抖落,就能掉下來五六本精致好看的小雜志,有書評、有電視節目預告(相當於我們的《上海電視》)、還有產品目錄、廣告單,本本都是精工細制;而其中最有份量的當屬74頁的《紐約時報雜志》。本期時報雜志的封面尤其吸引眼球,大面積的留白中央是黑色的字,那是蘇珊·桑塔格的一句話:“The photographs are us”,就這麼沒頭沒腦的一句,大家一看就都知道,攝影教母要談談被那些被照片揭露於世的虐俘事件了。

在這篇布滿6頁紙的長文中,桑塔格照例以她一貫的冷靜和不動聲色,從攝影本身的角度對此事進行論說。她認為阿布格萊布監獄的這些照片,其效果可與林奇在1880年代至1930年代間拍攝的赤身裸體的黑人男女們被吊在樹上的照片相比擬,所不同的是,林奇是作為一名專業攝影師有目的地紀錄並保存下這些畫面;而士兵們——數碼相機的普及使士兵們都成為了攝影師——只是紀錄下他們的戰爭、他們的取樂然後將照片寄往世界各地。桑塔格引用安迪·沃霍爾所講過的“生活是不能被編輯的”,表示紀錄生活的東西同樣不能被編輯,每個人都可以當攝影師。

老太太提到,5月12日共和黨主席約翰·華納在看過了新一批虐俘照片後,強烈反對將這些照片公之於眾,“因為它們會使在伊美軍陷入危險。”對此,桑塔格以她年輕時就有並保留至今的尖銳和透徹指出:畫面永不能缺席,一張畫面能抵千言萬語,如果當權者選擇不看它們,那麼將有更多的影像從每個人手中出現,永不停止。

虐俘這一沉重的話題絲毫不影響時報在其他版塊上大做特做旅行、風尚、餐飲、城市、奢侈品。換言之,在上百頁物質和消費的合唱聲中,加入4頁尖銳的可能會導致人產生痛苦的內容,也是一份報紙所應該承擔的義務。這就好比煤氣公司必須要在一氧化碳中加入臭雞蛋味,雖不好聞,但能救命。

在這個報攤上放著厚厚報紙的晴朗星期天裡,街上的咖啡茶座裡坐滿了交談的人們,中央公園裡、林蔭道上到處能遇見年輕父母們一人手推童車、一人牽著大狗散步;時代廣場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兩位黑人大媽正興高采烈地摟著一位三角褲上塗鴉著Naked cow boy字樣、彈著吉他的白人青年合影留念,之後往他的嬉皮士大靴子裡塞小費;穿低腰牛仔褲的姑娘們和男友親吻著走過,驕傲地將臀部上方的文身圖案留在路人眼中;人類理應如此幸福。

但在百老彙大街的那一頭,有人正站在鐵絲網外,面對著9·11後出現的那片巨大的坑地,低頭沉默。最近在上海賣得很火的一本據說是被《紐約時報》評為暢銷書的《達·芬奇密碼》雖然是本爛本,但其中有個反面角色講了一句話還算湊合:“疼痛,對人是有好處的。”人類就是在持續的歡樂中被持續地刺痛,而獲得了進步。


精選遊記: 紐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