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孩子年少的光陰(十月進藏1)

作者: 獨舞飛天

導讀西藏的孩子 年少的光陰(十月進藏1) 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記憶中總有西藏孩子們黑白分明的眼睛,些須迷茫,又在渴盼著什麼。在同一片藍天下,在同樣的陽光照耀之中,他們離太陽更近,離內地更遠,有著更多的質樸和原始的意味。獨舞覺得,總該為他們記下點什麼——時間對人生的造就總是需要一個開始的印記,才能讀得出變化的軌跡,如同為一條射線確定一個起點� ...

西藏的孩子 年少的光陰(十月進藏1)

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記憶中總有西藏孩子們黑白分明的眼睛,些須迷茫,又在渴盼著什麼。在同一片藍天下,在同樣的陽光照耀之中,他們離太陽更近,離內地更遠,有著更多的質樸和原始的意味。獨舞覺得,總該為他們記下點什麼——時間對人生的造就總是需要一個開始的印記,才能讀得出變化的軌跡,如同為一條射線確定一個起點。在拖了兩個多月之後,還是趕在二00六年的最後一個晚上寫下這篇短文。

十月下旬進藏。深秋,藏區,天氣變幻無常,景色美得驚人。

場景1:從貢嘎機場到拉薩市區的路上,曲水縣是必經之地。當太陽從金色的樹葉縫隙中投射到地面上時,與蒼茫的遠山和純淨的藍色天空一起組成最明艷的畫面。剛進西藏,眾人就禁不住這美景的誘惑紛紛下車拍照。一會兒就有一群孩子不知從哪兒冒出,大的不過十多歲,小的被大的拖著牽著甚至還有的被抱在懷中,大都臉蛋黝黑,衣衫陳舊破爛,遠遠地看著我們,怯怯地好奇。同行中有熱情女子,招呼孩子們一起過來拍照。先有一兩個膽大的走過來,接著七八個孩子陸陸續續都跟了過來,或單獨留影,或三五個組合著要我們給照像,看得出孩子們的興奮,一齊在鏡頭面前露出緊張而燦爛的笑容。

場景2:八廓街上,大昭寺前。除了跟著父母磕長頭的,跟在大人身邊做生意的,漫無目的在大街上晃蕩的以外,往往還有一些孩子,流著鼻涕,伸出黑黑的小手,糾纏著過往的游客乞討。不管是出於憐憫還是不耐煩,總之孩子們的行乞一般都能獲得成功。

有一層意思是內地游客不太清楚的:在西藏,人們普遍信仰佛教,布施顯示慈悲,是積累功德的一個途徑;作為求乞,無疑是為人們的布施提供了機會,因此求乞者不以為恥,反而也看作是功德一件。若果進藏旅游的人們,能夠從這一層面上來看待孩子們的行乞,往往可以高高興興地給錢,然後皆大歡喜。這裡的行乞還有個很獨特的地方,那就是可以找補。游客若說是沒有零錢,給張十元的過去,對方一定會換給你九元。

只是心裡暗嘆,大好的讀書時光,這些少年竟這樣被耽誤了。

場景3:最有趣的一幕發生在布達拉宮。明媚的陽光下面,布達拉宮的頂部平壩上,各色人等在悠閑地曬著太陽。一個不滿一周歲的小嬰兒,在母親的懷抱裡睡得正香,紅撲撲的小臉,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這一看之下才發現,熟睡的小嬰兒的手中,竟赫然舉著嶄新的一毛錢!心中暗笑,不知是什麼樣的客人送給她的。

場景4:一早沿著青藏鐵路出發,到羊八井分路,趕赴納木錯。快到中午,天上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小雪;趕到納木錯景區大門口,被告知大雪封山,納木錯去不了了。正當駕駛員與景區管理員交涉的時候,一個男孩子,大約十歲吧,還淌著鼻涕,鼻頭通紅,走到我們車身旁邊,直直衝著我們用生硬的普通話說:“我要上學,給我一元。”我默然,遞了一元過去。然後那個小男孩一扭頭,又從身後拽出一個更小的小女孩來,側身對我說:“她要上學,給她一元。”我有點慍怒了:“還有沒有需要給錢的呀?一並叫出來吧。”小男孩木然回答:“沒有了。”小姑娘一直低著頭,什麼話都沒有說。我默然,又給了那小姑娘一元。

天寒地凍,這對小孩子就這麼守候在景區門口要錢,守株待兔般地,誰知道在這樣的天氣裡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一天能討得幾元?誰又能知道他們拿回去的錢是真的用在攢學費上了還是被家裡大人移作他用?

雪還在下,我們被迫返回。車要開了,小姑娘還在那裡瑟瑟地站著。突然心底湧起一股衝動,跳下車來,從包裡找出一支圓珠筆硬塞進小姑娘手中——也許這個對幫助她接受教育會更現實吧。心裡直後悔沒有多帶些筆呀紙呀等文具過來,從普遍意義來說,這在邊遠地區對孩子們比錢更有實際用處。

後記:給孩子們照過照片之後是特意讓他們寫下了地址的。十天後,照片洗出來了並按照地址寄往西藏曲水縣,希望他們能順利收到。同時寄出的,還有內地城市高樓大廈和三亞海邊風景照片各一張。在獨舞的心中,孩子們不但應該保存他們童年的樣子,更應該有機會觸碰到西藏之外——每年有千千萬萬的內地游客進入西藏,漢藏交流日益頻繁;而對於生長在這片大地之上的西藏孩子來說,走出高原,越過千山萬水之後,在同一片藍天下,他們將會遇到一個更加精彩廣闊的世界。獨舞能做的,只是帶給他們一點點啟發,為他們開啟一扇好奇之門,或許這些孩子裡面會有一兩個的命運因此而被改變。

只是,以個人之力,能為西藏孩子們做成的事情,實在太少!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