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美食大全不喜者慎入

作者: 商益棠

導讀《昆蟲美食大全 不喜者慎入》開宗明義希望不喜者慎入,並非噱頭。我的攜程游記---凱裡篇招蜂引蝶般招惹來眾美眉粉拳不斷,使出不世絕學凌波微步也實在招架不住。所以在哭笑不得之余,不再打算多費口舌苦口婆心告訴井底之蛙們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何況,數篇拙作點擊分別突破1.5萬人次,足慰平生矣。少一些道不同不相與謀的恬噪還樂得耳根清靜。 不過您可別誤� ...

《昆蟲美食大全 不喜者慎入》開宗明義希望不喜者慎入,並非噱頭。我的攜程游記---凱裡篇招蜂引蝶般招惹來眾美眉粉拳不斷,使出不世絕學凌波微步也實在招架不住。所以在哭笑不得之余,不再打算多費口舌苦口婆心告訴井底之蛙們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何況,數篇拙作點擊分別突破1.5萬人次,足慰平生矣。少一些道不同不相與謀的恬噪還樂得耳根清靜。

不過您可別誤會我聽不得反面意見。我這麼張狂卻絕不討人厭,關鍵在於聞過則喜知錯必改從善如流。

我所指的恬噪,說的是那些個心滿意足抱著自家黃臉婆的純樸老農,自己以“不是太白就是太黑了”或 “身材凹凸得變形”對世界小姐選美嗤之以鼻也就算了,還要逼著我也必須對世界小姐們嗤之以鼻,多看兩眼就是與他們全村農民大哥為敵。這類井底之蛙的恬噪您能忍受嗎?!

是為序。《第一章 天上飛的》

接受度最高的是知了與蝗蟲。山東各地都能吃到油炸知了,整只形體都在,也不裹粉,香脆爽口,無任何怪味道。

山野孩童時我每到夏天必舉著一頭包著瀝青的長竹竿四處粘知了,然後煨入農田冒煙的草木灰中,一伙兒扒出來時就是焦香四溢的肉球,那等天然的耽美與純淨無雜味的肉香至今伴隨《壟上行》的旋律魂牽夢縈。

雲南遐邇聞名的“知了背肉餡”制作工藝獨特,先將蟬腳、翅除棄,用小刀劃開背,再把拌好的肉餡調料填進,合起刀口,經油煎黃,外脆裡嫩的“知了背肉餡”即成,深具傣菜特色。

農民大哥恨世界小姐選美更恨蝗蟲。最解恨的辦法就是把她們吃掉!

世界小姐好吃不好吃我不知道,蝗蟲卻是絕對美味。專吃稻谷莊稼的,想不好吃都難!我在喜吃蝗蟲的天津品嘗過的最佳烹調方法是類似醬驢肉那樣的醬蝗蟲。反復風干再反復收汁,雖麻煩些,但醬油、糖與香料入味到蝗蟲五髒六腑,吃起來不僅僅是解恨,更是解饞。

接受度最低的估計是蚊子。要說蚊子,必須先說到蝙蝠(蝙蝠屬獸類)。

蝙蝠肉我沒吃過,據說與狐狸肉一樣有毒。不過有一道舉世聞名的中華料理珍饌怪食與蝙蝠密切相關,所以值得說說。

這道珍饌怪食名叫“紋銀萬兩”,是專門收集蚊子的成千上萬顆眼珠子做成的湯。

有網友說話了:“盡瞎扯!成千上萬顆蚊子的眼珠子上哪收集去?肯定是誇張!”國人說話是喜歡“白發三千丈”似的誇張,不過,這道珍饌怪食卻是實實在在如假包換。秘密就在於蝙蝠。

蝙蝠以蚊子為主食,蚊子的眼珠子無法消化,隨糞便排出。於是,類似淘金那樣就能輕松淘洗出成千上萬顆蚊子的眼珠子。這道如假包換的“紋銀萬兩”湯,據說是民間驗方有些神奇功效,那就不得而知無可奉告了。

不過我卻見怪不怪,因為我知道還有類似的珍饌怪食,比如用狼毫筆從雞大便中細心收集純白部分制作著名的藥酒等等,這些都是匪夷所思卻千真萬確的。

比蚊子接受度更低的估計是蒼蠅。我再怎麼喜歡魔鬼訓練自己的專業味蕾,也不願意冒險吃炸蒼蠅。不過在俄羅斯時,得知有一種魚子醬不是鱘魚卵做的,是一種蠅卵做成的,味道甚至勝於傳統魚子醬。

還少不了的是蜜蜂。頑童時代小學校園坐落在油菜花田中,春天油菜花開正盛萬蜂雲集時,一下課男生們就撕兩片紙衝進花田捕蜂。然後蘸點口水在衣服上讓蜜蜂叮咬去針,接著就放心大膽地扯斷後吮吸甘甜的蜜汁,那是當時最甜蜜的回憶。頑皮男生們往往以衣服上黏附的蜂針數量傲人,決定誰是孩子王。

長大後這類把戲自然不玩了,不過蜂蛹依然常吃,山野黃蜂卵有濃烈杏仁味,是蜂蛹味道最香的。過油一炸,外焦內嫩香氣撲鼻,與花生米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同班的尼泊爾歇魯巴同學介紹說尼泊爾有一道傳統菜是用布把活的蜜蜂幼蟲包起來擠壓,將擠出的液體像炒雞蛋那樣炒來吃;還有香嫩可口、酸適爽心的“涼拌土蜂子”,則將幼蜂用開水煮得半熟,然後在備好的腌菜酸佐料中腌成的,據說風味獨特。

類似蜂蛹的是蠶蛹。韓國土特產商店都有水煮蠶蛹罐頭出售。南潯等江浙江南水鄉一帶與四川人喜吃蠶蛹。

初食蠶蛹有肥肉香味,不過我覺得那股特有的臭味很難消滅,半盤下去,我就詩興大發開始吟哦唐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說的是每一粒我吃的都很辛苦!

最好的烹調方法還是韓國那樣弄得又辣又甜,易於接受。蠶蛹最看得出鮮度與調理法對味道的決定性。同是蠶蛹,難吃的無法下咽,美味的您怎麼也不信是蠶蛹。蠶蛹據說是最富營養的補品,多吃有養顏排毒健腎之效。可惜蠶蛹原料來源充足卻很容易吃怕,於是,用發酵方法加工的蠶蛹可以生產蠶蛹豆醬、蠶蛹面包;我國嬰幼兒食品營養研究所利用蠶蛹研制成功蠶蛹粉,其蛋白質含量比牛肉高3倍,屬於全營養保健食品。

除了蠶蛹,黑龍江有著利用蠶蛾生產的蠶蛾酒,暢銷海內外。蜻蜓。看起來沒任何吃頭,卻是“黑燒”的主力軍。“黑燒蜻蜓”指的是將蜻蜓封入土器,先蒸後烤直至碳化,作為醫藥輔助。藥學功效如何我不敢說,美食是絕對談不上的。不過“黑燒”技法有著至少400年歷史,至今百年老店欣欣向榮,似乎隱藏著人與自然間的達芬奇密碼,值得一提。

更值得一提的誰都想不到是蛾。如果好吃的話,看到“飛蛾撲火”就會如同曹操的望梅止渴或者巴普諾夫的那條狗一樣了。可見不可能好吃。不過,湖北利用危害林木的舟蛾提取食用油,倒是一石二鳥。

《第二章 地上跑的》

從營養學的角度看,昆蟲主成分為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富含人體所需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能對現代飲食片面性弊端發揮良性補充作用,已越來越受到重視。

比如螞蟻,喜歡旅游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桂林、雲南等旅游地都推銷著益肝明目保健康的大紅螞蟻。如果您步入旅游定點藥店礙於導游面子或憋不住購買欲非買不可的話,我推薦紅螞蟻。

因為與其他神乎其神價格昂貴卻療效不確定的神藥相比,紅螞蟻算最實在的,對健康有益無害也是可以打保票的螞蟻含有多種游離酸、酶、維生素、磷酯、礦物質等,在治療類風濕和癌症等方面具有獨到的效果。論口味,我自己吃過幾大罐,調蜂蜜食用,類似於嚼食未磨碎的粗黑芝麻,又類似核桃味,一點都不惡心。

還有酸拌螞蟻卵,噴香又有祛風、除濕之效。雲南、江蘇還有利用螞蟻作原料研制成功的金剛酒。論及地上跑的昆蟲美食之最,我首推恐怖的大蜘蛛。我已專篇介紹過,詳見拙作《大蜘蛛》。不多贅述。

至於蟋蟀,我在《悲情城市 台灣九份》中也詳盡描述過。油炸蟋蟀已成為滋補養顏的時髦食品了。而雲南的醬拌蟋蟀,去翅和內髒,刀剁成肉醬,拌青蔥、姜末、胡椒等,即可食用。

油炸蚱蜢很常見。吃起來像油炸蝦皮,不過很容易過火燒焦。螳螂與蚱蜢很類似,松脆中有點發苦,總而言之是沒啥味道,沒有吃到“肉”的感覺。

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盛行吃金龜子與鐵牛等昆蟲。特別是鐵牛,越大越值錢,除了可以訓練成聖鬥士下注賭博,更是有名的美味。烹調方法是放各種香料鹽水煮。各個自由市場都像賣鹵雞鹵鴨般賣金龜子、蜘蛛與鐵牛等昆蟲熟食,毫不稀奇。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再三出現的碳烤壁虎,在其發祥地---中國早已不見蹤影。弄得喜歡《千與千尋》的朋友很奇怪為什麼老出現碳烤壁虎?日本人更奇怪了:“還不是你們中國傳來的,你問我我問誰去呀?”

確實,中國古典可查到壁虎“性趣”最強,碳烤壁虎不但是強力媚藥,更傳說只要將少量粉末讓想求愛的對像聞入或食用,戀愛必能馬到成功。碳烤壁虎作為日本滋賀縣伊吹山的名產,名利雙收是不爭的事實。

俗稱“面包蟲”的黃粉蟲味道鮮甜,營養價值高,不僅蛋白質含量豐富,所含氨基酸的種類齊全,有利於消化和吸收,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抗疲勞、降低血脂、抗癌、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

搜腸刮肚整理著十年來對味蕾魔鬼訓練中有關昆蟲的味覺記憶,難免浮想聯翩牽扯到不屬於昆蟲的蟲食去。在這先向生物系的朋友告個罪。

《第三章 水裡游的》

以昆蟲作為食物菜肴,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有些還被列為御膳食品。各地各族人以不同的蟲類作為食品,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

美食界公認的天下第一老饕毋庸置疑是廣東人。仿佛猶太人天生擅長經營,廣東人既擅長經營更擅長美食領域(詳見《美食的朝聖地》)。

即便是昆蟲美食,廣東也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驚”當仁不讓地獨步江湖。在廣東粵菜裡,以昆蟲類做的佳肴不勝枚舉。爽脆清淡的“白焯地龍”、焦嫩鮮香的“油炸桂花蟬”、“香炸蕉蛆”、甘美鹹辣的“椒鹽龍虱”、“椒鹽蛐蛐兒”、“椒鹽竹蛆”,吃起來幽香隱隱,美味淡淡,神秘感與新鮮感俱來。進入粵菜食譜的昆蟲五花八門,在拙作《不該錯過的八大景致》中出現過的廣東清平市場,仿佛是昆蟲活體博物館。至於烹飪技巧,那是鮮、甜、辣、酥、嫩俱全,蓋了冒了。

比如水蟑螂,學名叫“龍虱”,“椒鹽龍虱”, 油炸後再拌椒鹽,味道相當不錯:入口細嚼,滋味奇香,有股桂花味兒,嚼起來脆生生的嘎吱嘎吱響,咽後齒頰留余香。

吃水蟑螂,需要將翅膀、腿、腸扯掉來。龍虱體內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而脂肪含量卻很少,所以營養價值很高,是一種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品,據說常吃龍虱對防治高血壓、肥胖症、腎炎有很好的療效。

與水蟑螂齊名的常規蟲食當屬海蚯蚓,又叫“沙蟲”。模樣與蚯蚓或蛔蟲相似,不習慣的朋友一定會被外表嚇壞,不過美味無比,不代任何怪味的上流社會般優雅的純正甜美,是最值得推薦。這是福建廣東的常規美食,

更值得推薦的是曬干的沙蟲,熬制出的湯鮮美程度遠遠超過武定土雞。在我這專業老饕美味蟲食排行榜中的地位與劉翔一樣一鳴驚人。

水裡游的還有一道現在已瀕臨絕種的美味蟲食---水蜈蚣。那是我家鄉過去獨有的菜肴,孩童時垂涎欲滴的美味。水蜈蚣百足之蟲,體長模樣與陸地蜈蚣無異,生命力極強,一大團隊在竹簍裡仍然游走如織健步如飛,毫不疲倦。下鍋炒蛋時仍不屈不饒地將炒蛋穿出無數個空洞,特別松軟飄香的蜈蚣煎蛋外焦內嫩相得益彰,類似牡蠣煎蛋卻更鮮嫩酥美。我至今返鄉仍不死心,四處訪察水蜈蚣,卻難覓蹤影。

說到水裡游的,不禁想到淡水小龍蝦,順便以此反駁鄙視吃蟲如我的紳士淑女們。那玩意是人吃的嗎?一聽說吃蟲就掩鼻驚叫的紳士淑女們,卻願意抱著淡水小龍蝦大啃特啃。拋開各種背景不論,那濃烈的重金屬味道讓我的味蕾立馬拉起一級戰備警報,出於對正吃得興高采烈的周邊食客的禮貌勉強下咽的一小口也被喉嚨硬頂出來,根本無法咽下,只好含住遽跑衛生間。我實在無法理解鄙視海蚯蚓這等美味卻有興趣大塊朵頤淡水小龍蝦的紳士淑女們。《第四章 土裡鑽的》

與海蚯蚓“沙蟲”的超級美味截然相反,蚯蚓大概是蟲食中最難吃的了。

吃過的蚯蚓做法是“鹽辛”,用粗鹽發酵,嚼起來像橡皮也就罷了,土腥味怎麼也解除不了。不過,日本有用蚯蚓粉研制出的營養保健品,去美國時更發現用蚯蚓肉和牛肉制的漢堡包,讓我大跌眼鏡。後來又發現美國居然還有昆蟲罐頭、蜜餞、巧克力等,價值都高得驚人,就更讓我跌破眼鏡了(雖然我玉樹臨風與眼鏡無緣)。

蜈蚣。采集蜈蚣時使用飄香的燒烤雞骨架放在山野是效率最高的,須臾便能收獲到密密麻麻的大蜈蚣。先去毒顎,用火烤掉百足,再用鹵汁調味微火煎烤即可。味道有點像熏制的奶酪,又有些許魚腥味。北部的顏色煎烤後呈綠寶石狀光澤神秘,很是漂亮,估計能與“海洋之星”媲美。

東北之行,吃過白螞蟻與炸金龜。白螞蟻放在酸白菜湯裡,大白菜發酵後濃烈的酸味蓋過白螞蟻的微弱土味,糯軟可口。炸金龜竟然類似蛋黃的味道,更添一番野趣,飄飄然有成了“金龜婿”的錯覺。同伴還真的跡近“金龜婿” (詳見《最低氣溫-35》),所以印像深刻。

而在東北的濫觴之地山東,不但滿街都是油炸知了,而且喜食地下的蟬幼蟲,味道都不錯。蟬幼蟲更沒有在嘴巴裡瓜瓜葛葛的異物感。

除了知了, 山東還有野蜂仁、油炸螞蚱、蠍子爬雪山、涮蠍子等各道風味。其中蠍子汆湯,是最受大眾歡迎的一道菜,味道挺鮮的。至於山東首倡的食蠍子熱,蔓延北方諸省方興未艾。連滿漢全席中都有“油炸山蝦”這道菜,用的就是蠍子。吃起來與上文提到的螳螂蚱蜢大同小異,沒有什麼吃到“肉”的感覺。蠍子更少了幾分清苦,吃起來很是淡泊,仿佛得道的高僧。

藥典上說:蠍子有祛風、鎮痙、止痛、攻毒等功能,主治驚風、抽搐、風濕等症,有助於緩解衰老過程,對神經、腦血管系統疾病有一定預防和抑制作用。

泰國人還用辣椒拌著吃從地下刨出來的水蝽,鹽螞蟻則是泰國流行的消閑食品。在戲院裡不是嗑瓜子、剝花生,而是吃油炸螞蟻或鹽螞蟻。《第五章 其他蟲食》

上文提到廣東清平市場仿佛是昆蟲活體博物館時,有客官開始義憤填膺地罵廣東任何批發市場都是野生動物博物館,更有客官又拿果子狸和煞斯說事兒。容我說兩句行不行?

首先,我堅決反對食客們把珍惜保護動物納入自己的食譜,強烈鄙視那些以《華盛頓公約》中列出的瀕危動物名單為點菜單的沒人性的饕餮!我也強烈呼吁萬萬不可將瀕危的昆蟲物種列入菜譜!

但是,據生物學家估計,全球昆蟲總重量可能超過其它所有動物重量的總和,是人類生物量的10倍以上。隨著世界人口愈來愈多和蛋白質供應日益短缺,昆蟲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

即便說到廣東人喜食的果子狸,那都是和養兔養雞鴨一樣由農戶飼養而成,與珍惜保護動物風馬牛不相及。為什麼就可以吃豬牛雞鴨兔而不能吃果子狸呢?果子狸也是一條生命,豬牛雞鴨也不過是一條命,同樣是喂養出來作為肉食用的,把果子狸命與豬命放在天平上,難道果子狸就真的特別賤,因為愛吃果子狸,就值得被輕蔑或者批鬥甚至極其憤怒的眼神橫眉冷對?

再說非典煞斯尚無定論,即使退一萬步說果子狸確是元凶,那麼禽流感、瘋牛病、口蹄疫所造成的危害更大,是不是所有吃豬肉牛排雞鴨兔的人都該被輕蔑或者批鬥甚至極其憤怒的眼神橫眉冷對?

回到蟲食。到2000年,人類的蛋白質需求量比80年代末擴大2、3倍,蛋白質供需之間已經相差2500萬噸。因此,能否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更多的食用蛋白便成了生物學家們孜孜探索的重大課題。

據專家們預測,到21世紀,昆蟲將成為僅次於微生物和細胞生物的第三大類蛋白質來源,因為昆蟲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繁殖快、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營養結構合理,肉質纖維少,又易於吸收,優點突出,並優於植物蛋白,為世界各國所關注。

世界上的昆蟲約有100多萬種,目前已知可食用的昆蟲就達3650余種。研究發現,幾乎每一種可食昆蟲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一個微型營養庫。昆蟲的蛋白質含量,比牛肉、豬肉、雞、魚都要高。除蛋白質含量高以外,還有著氨基酸種類齊全,微量元素豐富等特點,並且含有許多生物活性物質。昆蟲血液中所含的游離氨基酸量是人體血液的數十倍,種類達20種左右,尤其以賴氨酸最為豐富。這也是我將其稱為美食的科學依據。

比如雲南竹蟲,至今讓我舌下生津食指大動。

雲南竹蟲酷似冬蟲夏草,是一種長5釐米、寬3釐米呈棕黑色的像甲科幼蟲,以甜竹纖維為食,含豐富蛋白質和10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具有養脾健胃之功效,用食用油炸至金黃油亮,可佐以椒鹽,又香又脆,酥脆甘香,多食不上火,為西南民族風味的佐酒佳肴,也是理想的健康食品之一。由於生長在甜竹心中,來之不易,雲南哈尼、壯、布依等族均喜食善捕,價格不菲。大概沒去過雲南的朋友不多,可是知道雲南竹蟲美味的寥寥無幾吧?!

與雲南竹蟲以甜竹纖維為食很類似的是福建閩南廈漳泉一帶常吃的甘蔗蟲。不過略感遺憾的是,甘蔗雖比甜竹甜得多,甘蔗蟲在美味上卻比雲南竹蟲遜色得多。

在深圳曾吃到過的竹筍蛹,也不一般。竹筍蛹是竹林中專蛀嫩竹的一種昆蟲,扁胖,拇指大小,經油煎奇香無比。

聲名鵲起的廣西與貴州的仡佬族同胞“吃蟲節”,常規的食用昆蟲就多種多樣,比如烤蝴蝶的美輪美奐。

天涯海角的海南人,招待貴賓的一份菜是把棕擱蛆加上鹽、胡椒和洋蔥,放在一個椰殼裡微火煮食,棕擱蛆有蛋糕上的奶油味道,別具風味。

同樣是蛆,天壤之別,讓我想起讓秦宰相李斯立志發奮的糧倉碩鼠典故來。不過,我要是說在感受蟲食美味滋補養顏的同時,也發奮圖強要為中華之崛起做貢獻,您信嗎?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