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春節雲南紀行--羅平

作者: Vicky Qiu

導讀(九)曲折奔走元陽至羅平 早上7點半趕上第一班從新街鎮到個舊的車,我們是最後的兩個座位。一路曲折狂奔的一天也開始了。好在我之前拍了一張雲南紅河州的地圖,從元陽到羅平之間的縣名,元陽-個舊-開遠-彌勒-瀘西-師宗-羅平,這些以前我從未聽說過的名字,今天狂奔之間。10點過一點,車到個舊,現在的紅河州區政府所在地,原來是著名的過橋米線家鄉蒙自。車上看� ...

(九)曲折奔走元陽至羅平 早上7點半趕上第一班從新街鎮到個舊的車,我們是最後的兩個座位。一路曲折狂奔的一天也開始了。好在我之前拍了一張雲南紅河州的地圖,從元陽到羅平之間的縣名,元陽-個舊-開遠-彌勒-瀘西-師宗-羅平,這些以前我從未聽說過的名字,今天狂奔之間。10點過一點,車到個舊,現在的紅河州區政府所在地,原來是著名的過橋米線家鄉蒙自。車上看到一個挺漂亮的度假村,含田民俗村。新街鎮到個舊之間的路修的很好了,兩個小時15分鐘能到。

沒趕上10出發去瀘西的車。只好一個縣一個縣轉車了。直接上個舊到開遠的車,人滿即開。但是這條路的高速還未修好,個舊到開遠之間經過雞街,那裡的路就很差。建水雞街一帶有不少穆斯林人,建水客運站就能看到很多裹著彩色頭巾的穆斯林婦女。雞街還能看到很多清真風格的房子,公路邊看到的一所教育學院,頂著月牙的洋蔥頭房頂。

開遠很大,從元陽到這裡,一下子就感覺進入了大城市,能看見不少大工廠。

一個小時車程,車停在開遠南站,出來後打車到開遠南站,那裡才有去往羅平方向的車。

開遠直達羅平的車是早上9點40,我們不可能趕得上。買了開遠到瀘西的票。我們很傻的在車站裡坐著等,吃了幾塊餅干,差點誤了車。這裡的習慣是買完票後直接上車等,很多站干脆上車買票。

12點半車開,途經彌勒。彌勒看上去雖然不及開遠大,但是很漂亮整齊。我非常驚嘆原來這個從未聽說過的城市居然建設的這麼漂亮。後來在瀘西車站我才知道,這裡是雲南紅河煙廠所在地。

離開大山之後,路也就好走了,兩個多小時後車到瀘西。轉而上了瀘西到師宗的車。人沒滿,司機就和我們顯眼的外地人聊天。而我感興趣的是他抽的那個大水煙。用手機給他拍了張照片。

瀘西師宗一帶滿眼都是紅土地。瀘西還有個阿廬古洞,縣城的主街就叫阿廬大街。駛出瀘西就離開了紅河州進入曲靖。

一小時車程到了師宗,轉而上了去羅平的車。開車時分已經下午4點45了。

師宗到羅平的一路簡直養眼。漫山鋪地的油菜花撲面而來,連公路之間的隔離帶都衝滿了油菜花。用句時下流行的特俗的話形容最為洽當,滿城盡帶黃金甲。

一小時後到羅平車站,我看了看表,5點45,心嘆終於到了,10個小時的狂奔。

被剛才的燦黃誘惑,出了車站,首先立即買了返回昆明的車票,緊接著就打車到金雞嶺捕捉夕陽。

金雞嶺是一望無際的燦黃。平坦的油菜花田鋪滿了上萬公頃,一座座突起的小山丘點綴在花海之中。

小時候在南方經常鑽到油菜花田裡玩,但面對這鋪天蓋地的壯觀場面,是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的。

7點鐘太陽落下,我們打車回到了縣城。我幾乎踉蹌了,隨意找個旅店安頓,也不挑了。

強烈建議後來的人不要這樣安排行程,一天的車馬勞頓實在不像在休假。

如果非要把梯田油菜花安排在一起,我也建議先看油菜花,後去梯田。原因兩點,一是元陽梯田的浩瀚樸實給人以太大的震攝,緊接再到羅平,就顯過於嫵媚了。第二個原因是到了羅平,太不喜歡這個城市,一派混亂,倒還不如新街鎮來的清靜,別有情致。

(十)十萬大山 多依河 螺絲田 與四位生動的阿姨同行

昨天累過頭了以致於夜裡睡的很差,早上是不可能爬起來看日出了。

直到9點才出門,到汽車站尋找去多依河的車。在車站碰到四個阿姨,非常有趣,我們今天競然一路跟這四個充滿活力的阿姨同行,6個人包了一輛車。

去多依河的路簡直無法忍受,搖晃顛簸不算,整條路上揚塵飛土,嗆的我都喘不過氣。從羅平縣城到多依河要整整顛簸兩個小時。但是四個阿姨卻一直精神抖擻快樂大聲的聊天,這樣也給了我許多鼓舞。

多依河前半端路程卻是一片油菜花的盛景。尤其中間途經百萬大山的一段路,風景非常好。這一帶,山巒重重,層層疊嶂,遠處十萬大山更是影影綽綽。燦黃奪目的油菜花鋪溢著,從溝壑,沿谷底,跨梯田,達山尖。一塊塊,一哇哇,層層疊疊,山谷鋪上了地毯,山丘穿上了塔裙,山尖披上了披風,油菜花姿意奢華的溢滿了眼前。

其實這就是多依河之路最精彩的部分。如果有後來人也去多依河,我強烈建議看完了油菜花,就掉頭返回吧。因為後來證明真正進入多依河公園,實在令人遺憾。

多依河水彎延流淌,碧綠溫柔,一個個鈣化的淺水灘,小瀑布是多依河的精妙。但是我們到這裡洽是中午,炎熱的天氣讓長達6公裡沒有變化的多依河之行變得索然無趣。直到精疲力盡時才看到了多依河王牌景點,雷公瀑。雖然三級瀑布很是精致,但花那麼大氣力一身塵土到那裡只是看一個小瀑布,實在高呼上當。到雷公瀑我們准備返回時,等了半天都不來電瓶車,我連打了兩個電話給公園管理,這才把車派出來。在多依河公園呆了3個小時,40元門票加20元電瓶車票,真是冤枉阿。再次強烈建議只去十萬大山即可,不要去多依河。

從多依河回來正是4點半,陽光柔和,我們繼續直奔螺絲田。

我以為螺絲田是羅平最迷人的地方。站在山腰俯望谷底的螺絲田,簡直就是一幅立體的油畫。一圈一圈的油菜花圍成音樂池的模樣,田中樹林參差,而田邊一株株桃花伴著村舍,整個谷底被油菜花的燦黃浸蕩著,因那立體感極強的一圈圈精致的音樂池呈現出一片迷人的風度。直到6點我們才依依不舍下山。

夕陽的余輝時分,我們就在螺絲田山下九龍河邊玩耍。河邊的油菜花被夕陽映的很美。四個阿姨每人帶了一頂紅帽子,在花田裡嬉笑就像年輕人一樣,她們的蓬勃朝氣簡直讓我自嘆不如。

旅行途中不只有風景,還有動人的伙伴。

螺絲田雖然離縣城不遠,但交通不便。而且螺絲田需要爬到山腰才能看到,這是普通公交不能送到的。另外山下九龍河也可一看。所以去螺絲田還是包車為佳,下午5點光線最美。

羅平到處都是塵土飛揚,一天下來,簡直像個土人。屋子裡,超市裡,東西上全是塵土。褲子和鞋更是泛著紅色的塵土。這一點讓我不喜歡。炎熱干燥的天氣,嗆人的漫天灰塵。

(十一)九龍瀑布群

其實我原先並不太知道九龍瀑布,甚至都沒想一定要去看。但是昨天那四個阿姨強烈推薦,她們描繪的如此生動,我就動心了。

九龍瀑布公共交通非常方便,實在無需坐旅游專列,而且旅游專車站離羅平客車站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從羅平客車站搭乘到板橋的公交車,每人5元,綠色的中巴很顯眼。途中路過金雞嶺,半個小時到板橋下後,立即就能看到到九龍的微面,每人5元。一刻鐘左右就到了九龍大門。

九龍是令人驚喜的,在這裡可以消磨一整天的時光。從入口的迎賓瀑開始,每一段台階,每一個轉彎,都是那麼生動的畫面。

九龍的水是澄碧清透的,順水而上,突然眼前一閃,一面巨大的銀瀑飛掛眼前。這就是神龍瀑,從這裡開始就進入了九龍瀑群。九龍是個鈣華瀑群,瀑布層層飛落,疊瀑間是澄碧的水階。我不懂地質,據說這就是獨特的串珠溶岩景觀。我只感受,一路飛瀑。可以親近,珠玉飛濺,可以仰視,飛掛天際,可以側聽,嘩聲震耳,可以俯望,傾泄碧潭。就這樣隨著九龍每一層飛瀑,直到最高的情人瀑,一路攀到瀑頂。

登到瀑頂,眼前豁然開朗,竟是一片油菜花。從最遠處那座山頭,油菜花鋪將開來直映眼前,依著瀑布,沿著梯田,順著阡陌,圍著水潭,繞著樹林,戲著桃花。層層圈圈,有濃黃有夾綠,變化著姿態,晃動著深淺,廣闊的畫面從很遠處的一段瀑布鋪陳開來。

穿過瀑頂花田,再順瀑而下,竟也是一路風景。

到山下已是5點半了。

原路返回,車過夕陽下的金雞嶺。從羅平到九龍之間的路很好,也沒什麼飛土,空氣干淨,這跟昨天大水井多依河一帶真是形成巨大的反差。

九龍瀑布適合上午去,據我的實地觀察,上午的水比下午大的多。進門過了迎賓瀑之後,路過一個茅草亭,亭左右各有一條路。我的建議是沿右手邊路向前,即是按指示牌上的神龍瀑方向走。不要聽旁邊一直嘮叨拉你照相的人的話,她們一直勸你先去觀景台穿她們的衣服照相。我的路線是沿神龍瀑,九龍瀑群,情人瀑一直登頂,然後從纜車處開始走下山,經過觀景台一路下山。這條路線有幾點好處,一是早上不曬,二是沿瀑上爬可以親近瀑布,反過來走的話只能等到疲憊回頭時才能近瀑了。

雖然俊美,代價卻慘重,手臂肩頭後背全都曬傷了,紅紅一片,晚上火辣的疼。

有意思的是在羅平最後一個晚上才發現好大一個超市,光明超市,在振興街上。買了油菜花粉和硬蜂蜜,其實和金雞嶺賣的一樣。

(十二)金雞嶺

嫩綠的,是春的腳步。桃紅的,是春的氣息。找不見她的身影喲,那是油菜花把我的眼睛抹成了金色。

早上6點50到了汽車站,正好趕上第一班去往板橋方向的車,中途在金雞嶺下車,才7:05。

清晨的油菜花跟下午不一樣,這時候看上去柔柔軟軟的,披了一層霧,溫潤嫩黃。經過白天炙熱陽光的洗禮之後,它們才變得金燦燦,嬌媚起來。

7:33 太陽露出了一個邊,爬的很快,玫瑰色的朝霞映紅了天空,油菜花就慢慢越來越燦爛了。

快8點左右,陽光開始溫暖的照耀哆嗦的人們。這時候很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突然跑上來3個濃裝艷抹的姑娘。她們歡呼著衝到最前面,把厚厚的外衣一脫,露出裡面光鮮性感的小衣,露著臂膀騷手弄姿,擺出各種姿態,專注的開始照相。這一幕讓感覺還有些冷的人們眼前一亮。老公哈哈送了她們一句話,專業模特阿。當地收斂照相錢的農人眼光准確,把一頭裝扮漂亮的大白牛徑直牽到了她們身邊。

中午離開羅平回昆明。羅平到師宗之間的油菜花沿著山勢起伏,非常好看。突起的山頭,就一道一道盤旋。平緩的山坡,就一塊一塊疊放。綠色的菜梗分界著黃花。

羅平到昆明是4個小時車程。到了昆明照例去尚義街買熏衣花袋,跑到橋香園吃過橋米線。

終於回到北京了,一走出機艙門,竟然是鵝毛大雪漫天飛揚。機場路兩邊的樹林銀裝素裹。裹著雪花進了家門。


精選遊記: 曲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