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化之旅——英國

作者: historyart

導讀英國篇8月5日“歐洲之星”列車 我坐在世界上最快的列車上,頭頂是氣像萬千的著名的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這項海底工程,無疑是人類歷史上征服自然的又一壯舉。 我回想起兩天來在倫敦的旅程。 溫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堡,至今還是英國黃是的生活場所。建造這個城堡為的是扼守泰晤士河。今天,它職能廢棄,只扼守著一個寧靜的秋天,這裡發生過很多近乎虛幻的故事 ...

英國篇8月5日“歐洲之星”列車

我坐在世界上最快的列車上,頭頂是氣像萬千的著名的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這項海底工程,無疑是人類歷史上征服自然的又一壯舉。

我回想起兩天來在倫敦的旅程。

溫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堡,至今還是英國黃是的生活場所。建造這個城堡為的是扼守泰晤士河。今天,它職能廢棄,只扼守著一個寧靜的秋天,這裡發生過很多近乎虛幻的故事,英國人正是從這些故事,享受著傳統中的現代。

——余秋雨

淡綠的草場, 深綠的樹林,金黃的麥地,再點綴著尖頂的教堂和紅頂的小樓,便構成了英國鄉村最基本的圖案。加上幾抹低低的白雲,便是油畫大師手裡的名作。我從來不知道農村也可以如此整齊而又不做作。

溫莎Windsor便坐落在倫敦的郊外,這座建於12世紀的花崗岩建築群,用於類似於我國的承德避暑山莊。夢幻般的宮廷古典建築,我似乎來到了童話中的故事。鑲金的羅馬柱,巨大的水晶吊燈,眾多王室成員的油畫肖像,無不顯示著大英帝國昔日的輝煌。 守衛這裡的警衛很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垂著精心修剪過的胡子,黑披風,金腰帶,紅制服,帶著黑色高聳的帽子,不失挺拔與威風。當我對這一切感到眼花繚亂時,竟然聽到了婉轉而又略帶憂傷的蘇格蘭風笛,吹笛的是一位穿著蘇格蘭裙子的小伙子。我產生了一種歷史的錯覺,真的要迷失在現實與虛幻之中了。

站在古堡的制高點極目遠眺,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這裡確實是固守的要塞。在不遠處綠樹掩映下的一群古建築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打聽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伊頓公學!伊頓公學是培養貴族的地方,這裡是英國人的驕傲。曾打敗過拿破侖的威靈頓將軍曾經有句名言:“滑鐵盧戰場的勝利,是伊頓公學操場的勝利。”這裡曾經出過英國12位首相,學生大部分都會升入牛津、劍橋深造。黛安娜的兩個兒子也在那裡就讀。那裡唯一的女性學生便是伊麗莎白女皇。

今天,是皇太後101歲的生日,聽說英女皇很快就來,溫莎游人如織。

離溫莎不遠,便是聞名於世的高等學府之一——牛津Oxford,世界上很多名流都在此深造過,除了英國12位首相,還有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按照我們的習慣,所謂大學,總要有個校門,有塊牌匾,有道圍牆。可是在牛津根本找不到,甚至連教室也沒有。一座大學,便是一座城市。36個學院分布其中,並完全獨立。每個學院有自己的圖書館、教堂、花園和學生聚會的場所。現在是暑假,教授和學生都放假去了,只剩下熙熙攘攘的游人。走在街上,若不是穿著入時的路人時時提醒你,你會以為自己進入了中世紀的歐洲。每棟建築都具有幾百年的歷史,典型的英國建築風格。讓人感受的歷史的厚重與精深,濃濃的學術氣氛。

最負盛名的便是基督堂學院,牛津的像征。我們從小熟悉的童話《艾麗斯漫游奇境》的作者居然是這裡的數學教師。書中愛麗斯玩耍的地方描寫的就是學院的後花園。這裡的小路還是沙地,路邊的野花野草自由的呼吸著,不遠處幾頭乳牛悠閑的打著盹兒。一切都保持著原樣,似乎不曾改變過。外邊的喧鬧,功利的競爭完全不屬於這裡。只是思想的火花,學術探討的聲音,終日不息。這裡才是真正讀書的地方,修身養性的所在。

英國人總是那樣驕傲,即使今天已經被一些國家趕上,它亦冷靜的保持著“日不落”帝國的風範,總樂於展示曾經輝煌的歷史與皇室的奢華。因此英國的古堡、博物館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比擬的。當我來到大英博物館便立刻震驚了。一座古希腊式的龐然大物,仿造雅典衛城的巴特農神廟而建。進入大廳,頭頂便是巨大的玻璃天窗,厚重而又空靈,古典而不沉悶。幾十座陳列館和400多萬件展品陳列其中。每一件都是無價之寶,包括雅典的古希腊雕塑,古埃及的壁畫,人類第一台蒸汽機,大量的美術史上的傑作。而這一切竟然是免費參觀的!正對大門的,是大英博物館的的閱覽室,馬克思當年寫《資本論》的地方。環形的牆壁,古色古香的書架約有4層樓高,一種語言無法描繪的莊嚴,讓任何人站在它的面前都不由自主的想重整衣冠。

時間關系我們只是匆匆走過,中國館我看的比較仔細,商代的青銅器,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青花詞,大量的名人字畫,每一件都是頂級國寶,在國內都很難找到。在即將離開的時候,無意間我瞥見了一幅壁畫。不,不是壁畫,是敦煌的飛天!那是英國探險家當年把藥水塗在壁畫上,用布蒙下來的。婀娜的體態,柔美的淺笑,在異國他鄉的牆上,一釘就是近百年!我沒有去過敦煌,沒想到在英國與它相遇,想到敦煌研究院的專家要從外國買微縮膠卷,那份驚喜帶著惆悵與傷痛了。

倫敦的緯度比漠河還高,在火熱的夏季,也要穿長袖,而早晚的溫度更相當於深圳的寒冬。但是冬天卻只有0-5度,這是受到大西洋暖流的緣故。倫敦有許多世人皆知的地方,如倫敦塔橋Tower Bridge,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黛安娜王妃的葬禮就在這裡舉行,牛頓和達爾文的墓也在這裡。還有大笨鐘Big Ben ,白金漢宮Puckingham Palace。其實,倫敦每棟房屋都來頭不小,但是在外面根本看不出來,因為沒有廣告牌和標語,只有門牌號。相比之下,中國的古都被霓虹燈和廣告牌降低了身份,顯得世俗輕浮。坐在車上,導游不停的介紹著一個個熟悉的地名:向左看,貝克街22號,福爾摩斯的住所;向右看,唐寧街10號首相府;向前看,英國蠟像館……

倫敦市內所有的名勝古跡,即使是花一個月也不能一一看盡。早晨起來走出酒店,我不敢相信一個大都市竟然有鄉村那樣的清新空氣!能把人所有的活力迸發出來,怪不得歐洲人有早起運動的習慣。不遠處有一座巨型花園,一打聽竟然是著名的海德公園!每到周日,這裡的自由演講角就熱鬧不已,被人稱作“肥皂箱上的民主”。

倫敦沒有高樓大廈,只有教堂的尖頂,每棟樓都保持著傳統風格:拱門、羅馬柱、方格窗、擺滿鮮花的窗台。就連出租車也是清一色舊式的老爺車,開車的也是老爺爺。可不要小看這些老爺車,發動機可是全新的,裝有衛星導航系統。

人們常說“霧都”倫敦,其實是誤解了。以前因為冬天燒煤的緣故,所以倫敦被煤灰籠罩著,像是霧。現在早已不存在這個問題了,但是倫敦的天氣很特別,飄忽不定,一會兒晴,一會兒雨。當你拿出相機拍照的時候,開始下雨了;等你把雨傘找出來,天又晴了。我們頂著太陽到卓法加廣場參觀,突然之間大雨傾盆,我跑到一座拱橋的橋洞裡避雨。這時傳來了雄渾的鐘聲,一抬頭竟然是大笨鐘站在雨霧裡。我曾經無數次在電視裡見過它,當它突然間出現在我的面前時,比我想像中宏偉百倍。

這,是一個帝國曾經輝煌的像征,即使光芒不再,也是一位曾經顯赫的貴族,眉宇間氣勢磅礡。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