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游記二

作者: 浮生影

導讀休息一夜,今日的行程,商定為先游陽元石,然後乘船游錦江,如有時間,再說其他。早起依然雨霧朦朦,行過一座石橋,前面不遠,就到達了陽元石景區的入口。拿出門票,驗過指紋,進入了景區。游人大多沿右手邊的大路,向內走去,我們為避嘈雜,便選了左邊的石階小路。一路也是優哉優哉,緩步前行,飄著沾衣欲濕杏花雨,拂著吹面不寒楊柳風,真是愜意!路中有一� ...

休息一夜,今日的行程,商定為先游陽元石,然後乘船游錦江,如有時間,再說其他。早起依然雨霧朦朦,行過一座石橋,前面不遠,就到達了陽元石景區的入口。拿出門票,驗過指紋,進入了景區。游人大多沿右手邊的大路,向內走去,我們為避嘈雜,便選了左邊的石階小路。一路也是優哉優哉,緩步前行,飄著沾衣欲濕杏花雨,拂著吹面不寒楊柳風,真是愜意!路中有一彙元池,水清見底,倒映青山,也是一處美妙景致。繼續穿林踏石而行,雨卻下得大了些,卻正和了東坡居士的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小路盡頭,行出來後,又彙到了一條大路上。再行前少許,有一三岔路口,看了路牌,於是向陽元石方向前進。路上又有一向上的岔路,是去拜陽台的,顧名思義,是個參拜觀賞陽元石的去處。我們仍沿原路前行,不久,便人生鼎沸,路也被站立觀景的人群阻住,原來是一個小小平台,卻正好可以看到了陽元石的輪廓,因有雨霧,不甚清晰,不過那輪廓倒真是天地造化,完全的一個男性生殖器的模樣,正跟游過的陰元石遙相對應,成了此地的不二之景。拍照欣賞畢,還是沿路向石山行去。幾道蜿蜒起伏,到了一個向上的鐵梯之下。略作修整,向上攀去。原以為不過一小段的險路,誰想愈向上攀,卻愈覺石階難行,高下深淺,參差不齊,道路愈窄,而且必要手扶鐵欄,方能攀登。攀到一半,已完全是靠著石壁挪動,此時眼前沒有樹木遮擋,才看出此路原來緊貼石壁向上,依著石壁蜿蜒鑿石成路,最窄處,僅可容一人之身。立於棧道,向上仰視,壁立萬仞,俯視腳下,千尺深淵,對面綠林莽莽,山花燦爛,遠望奇石怪峰,雲霧蒸騰,心驚之余,又不免醉心於懸崖勝景。正是天生一個陽元石,無限風光在險峰啊!一番辛苦,攀過這條棧道,已是汗水雨水全身半濕,恰在棧道口處,有賣水的小販,於是趁機休息,也與賣水的本地人聊了起來。據他講呢,此山的勝景,原來就以此棧道為最佳,它的險和它的美,都足以動人心魄。棧道修好大約有十幾年了,也是這兩年游人才多了些,因為以前的陽元山景區,沒有道路通行,所以人氣遠不如丹霞山景區,現在道路修通,山下村裡的人,靠著旅游經濟,也才都富裕了起來。海闊天空,聊了一時,辭別賣水人繼續前行。其實已到了山頂,看到了路牌,才知道我們剛剛經歷的是雲崖棧道,行走棧道,流雲過崖,名字倒也貼切。山頂一面有一亭,名佳遁亭,看介紹,是取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成名,佳者,好也,遁者,回轉行也。意思呢,是說此處賞景,是絕佳之地,不過游人不可過分留戀,應是見好就收,凡事不要太過,方才合乎天理。我們不免就此亭名而行其意,稍賞風景,便向另一面下山之路而去。

下山路上,也有游人對面而來,看來他們與我們的路線相反,是要自雲崖棧道而下山了。不久,一塊巨石立於眼前,石旁的路徑還有城牆留存,這裡就是細美寨了。這寨子好像建於明代,後來清代一富紳為避戰亂,舉家移居於此,重又開路建牆,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穿過一道小小的寨門,眼前的景色不禁又讓人神情一振。原來出入寨子的道路,完全在石山的石脊上開鑿出來,寬不過1米多,上下通長百米左右,絕似華山的千尺幢。立於上端下望,下端盡頭,又有一塊巨石,似是這山寨的門樓,再向前又是茫茫青山,似巨龍般延向遠方,不見首尾,我們恰似站在這綠色巨龍的脊背之上。不僅雄心大動: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過了此段,一路便是直直的向下石階。到得山下,回頭一望,剛剛登過的山,原來是整個的一塊巨型大石,這邊的石壁,寸草不生,平整如壁,色澤略紅,像是一道遠古的大幕,正向游人展示歲月的滄桑。

沿路邊看邊行,天色也漸漸的轉好。出了景區,吃過午飯,就照計劃去渡口,乘船游錦江。

乘坐的是景區統一管理的游船,游人坐在艙內,頂艙雖有欄杆,但行船時不允許站人,只有行至江中景致不錯的地方,船停下來,游人才能等上頂艙覽景。一路船徐徐前行,坐在艙內,只能透過窗口觀景,盡管如此,感覺穿行碧江之中,看兩岸青山連綿,也算愜意。不久船到了一處開闊的江面停了下來,我們便出艙賞景。此處正前直對著一壁石峰,下面便是江水轉彎處。忽見前方石壁半山當中,竟有一片樓台,緊貼石壁之上,其間似還有通道欄杆在石壁上延伸,這倚天絕壁之中,竟然有此勝景,真是當之無愧的空中樓閣!忙問導游,原來這就是長老峰上的錦石岩。我們昨天登山不久,曾路過一亭,上書有錦石岩,因為要看陰元石和觀日亭,並沒有轉入那條路上,結果竟錯過了一處絕佳風景。當下決定,等等游江結束,就再次重登長老峰,去往錦石岩。

船行不久,就轉頭向回,又一次停船賞景。立於船上,依然風光旖旎,四野俱靜,天高雲淡,青山側立,萬千瀟灑,漫江碧透,緩緩流淌,微風拂過,波光磷磷,百般景物堪圖畫,讓人不禁神思蕩漾,真想融身於此青山碧水間,只願山水光中,無事消此一生!

船過長老峰下時,我們便棄船登岸,向錦石岩進發。沿昨天登過的山路,又到了錦石亭處,穿亭而過,一樣的石階小路,不過要比昨日上山的路徑平緩許多。不久有一小小石窟,上刻夢覺關,不知可是當年有人在此大夢忽覺,故而名之。再前行,聞水聲淅瀝,只見高崖之上,山泉滴流而下,好似水簾一道,旁邊青苔鋪路,花草繁盛,倒也稱得上洞天福地。再前行,就到了天地一線處,絕壁果真當中裂開一道小徑,可容一人通過,走入其中,涼意森然,兩壁濕滑,抬頭向上,果然遙遙一線天際,與石壁之外不禁有天上人間之感。

再前行,石壁中做出兩方水池,內有魚兒游動,上刻‘浸碧浮金’,眾多的石刻當中,趙樸初的‘大吉祥’三字,映入眼簾,我們已經到了錦石岩的大門。這錦石岩原來是一處尼姑庵,是佛家清修之地。進門後,地方還算寬闊,有方圓二,三十米的空間,兩邊全是房屋,應是比丘尼們的居住修行之所,一邊是依天然岩洞之勢而建,另一邊,則是起於外露的峭壁之上,正是我們在船上看到的樓台。過了這片平地,道路陡窄,又是在峭壁之中開出的通道,旁護以石欄,先又一天然岩洞形成的殿,名曰七佛殿,殿旁楹聯曰:觀如來心菩薩心世人心心心相同,拜前世佛今世佛未來佛佛佛不二。這楹聯到有些意思。殿內供奉7尊佛像,有尼姑時時灑掃拂拭,故此殿內一塵不染,信奉者可靜心參拜。

過了七佛殿,穿過一道小石門及一條空中走廊,裡面又是比丘尼的清修靜室,略為開闊,地方雖不大,但也是打掃的干干淨淨,又種了些樹木花草,感覺倒像是個小小的花園,入眼又是一幅對聯:相逢都是山林客,在座無非世外人,細思很有些韻味。這裡確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些出家者,倒也真會找地方,如此之清淨勝地,倒被他們捷足先登了~再走幾步,就到了大雄寶殿,也是這錦石岩的盡頭。大殿也是依岩洞之勢開鑿而成,是這裡最大的一個洞穴了。想想這半山絕壁,青燈古佛,絕無人世塵囂,真讓人不禁想終老於此,看煙雲散盡,得此生逍遙。立於殿內,憑欄遠眺,正是眼前萬裡江山,山潑黛,水挼蘭,翠相挽,江轉峰回,故故招人,權留此間。

留戀良久,游興方艾,踏上回程之路時,已是千裡斜陽暮。回味著此次丹霞之行,不啻為人生一件快事。特寫此游記,與眾同享。



(陽元石)



(錦石岩)



(細美寨)



(雲崖棧道)


精選遊記: 韶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