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靠自身的功能被保護下來的古城垣(下)

作者: 東海999

導讀壽縣古城牆,經過近千年戰火的洗禮和洪水的衝刷,依然屹立在廣袤的江淮大地上,給後人留下了一筆無價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現今古風依存的老城牆仍然在庇護著數十萬城內居民,可是隨著近十幾年的拆舊建新,原來城中許多古代遺存,如原來城中古跡鐘鼓樓和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青石路面和兩旁的古民居已不見蹤影,以及規模巨大,氣派宏偉的壽州署古建群也所剩無幾� ...

壽縣古城牆,經過近千年戰火的洗禮和洪水的衝刷,依然屹立在廣袤的江淮大地上,給後人留下了一筆無價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現今古風依存的老城牆仍然在庇護著數十萬城內居民,可是隨著近十幾年的拆舊建新,原來城中許多古代遺存,如原來城中古跡鐘鼓樓和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青石路面和兩旁的古民居已不見蹤影,以及規模巨大,氣派宏偉的壽州署古建群也所剩無幾。城中的現代生活方式讓人很難找到歷史的感覺。不過由於壽縣古城深厚的歷史底蘊,如今城中還是能見到一些歷史遺存。為此我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像,也許是人們是對聖賢的敬仰和神靈的敬畏, “儒、釋、道、清真、基督”五大教派的古建完整的保留下來了,從而形成了小小的壽縣古城“五教”和諧共存的景觀。位於壽縣西街的“孔廟”建於元代,是現今古城內保存下來的最大的古代建築群(圖1)。有“仰高”等三坊,有“欞星”等三門,有明倫堂、大成殿等殿堂。孔廟東側的“奎光樓”現已成為壽縣城內古建築最醒目的標志。壽縣清真寺建於明代天啟年間,據說是當時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清真寺,所以這座清真寺的正式名稱就是“華東清真大寺”(圖2)。它有前後三進重院,主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七間,殿四周均有走廊,立有石廊柱,占地936平方,名為“無像寶殿”。位於壽縣東街的基督教“福音堂”建於1924年,外表如不看屋頂上的十字架,你會認為它是一幢中國廟宇(圖3),實際從一些細節上還是可以看到它揉和了中西文化的信息,特別是它的梁柱上既刻有基督教的符號,也雕有許多中國人物活動的場景,可是我不明白上面敘述的是什麼樣的故事。位於古城東北偶的“報國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後經歷代重修和擴建,成為壽縣城內規模最大的古代佛教建築(圖4)。位於壽縣八公山上的“帝母宮”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道教建築群(圖5),它重重疊疊的殿堂沿著山坡一直建到山頂,使人有一種步入天庭的感覺。雖然現今壽縣除了古城牆外,遺存的古建築已不多了。但是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古城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再不對現存的優秀遺存加以很好的保護,那麼壽縣古城就會失去內涵,名不符實了。



(壽縣文廟)



(壽縣清真寺)



(壽縣基督教堂)



(壽縣報恩寺)



(壽縣帝母宮)


精選遊記: 六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