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游(連載四)安順文廟

作者: 往往

導讀安順文廟去前查資料,說安順有一個文廟很著名。找了個時間前去看看。貴州司機也不認識路,問了一個騎摩托車的人,他要3元錢才肯帶我們前去。路不遠,卻不好找,所以就讓他帶路了。拐了幾個彎來到文廟。來參觀的人很少,門票是5元,據說等修好了就漲到20元了。 安順文廟又名“府學宮”,坐落於安順市東北之黌學壩,占地約8000平方米,是一座規模宏大、布局嚴謹、� ...

安順文廟去前查資料,說安順有一個文廟很著名。找了個時間前去看看。貴州司機也不認識路,問了一個騎摩托車的人,他要3元錢才肯帶我們前去。路不遠,卻不好找,所以就讓他帶路了。拐了幾個彎來到文廟。來參觀的人很少,門票是5元,據說等修好了就漲到20元了。

安順文廟又名“府學宮”,坐落於安順市東北之黌學壩,占地約8000平方米,是一座規模宏大、布局嚴謹、莊嚴典雅的石制的古建築群。文廟始建於明代洪武初年(約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曾毀於兵燹,後經增建、修復,臻於完備。現存建築22處。全國的文廟數不勝數,可像這樣用石頭建築的卻不多見。

文廟前有一廣場,也就是所謂黌(此字讀紅,古代對學校的稱呼)學壩,是當年停轎歇馬的地方。可以想像當初這裡前來祭孔時的熱鬧場面。目前這裡正在維修,大門外大概是修文化廣場,仿古建築已經初見規模。

抬眼看時,就見面前一座照壁,形如巨大門屏。白色門柱,黑瓦翹檐,氣勢不凡,這就是文廟的大門了。踏進青石鋪地的院落,只見磚縫中雜草叢生,青石透著古舊,倒是個懷舊的好地方。文廟進門處有兩個垂花門,分別為“禮門”、“義路”。在“禮門”、“義路”間,可見一堵白色的透雕石人、石花牆,稱“宮牆”,這牆十分有特點,不算下面石基,上面還有三層,第一層為鏤空石質圖案不同的窗格,二層橫額書刻“宮牆數仞”四字,三層雕有佛像等人物,僅這一牆就精致的了不得。

宮牆左側腳下,豎一塊條形石碑,上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轎馬”,被稱為“下馬碑”。我在北京“女三中”讀書是在白塔寺的帝王廟中,記得也有一巨大的下馬碑“官員人等到此下馬”。文革時我親眼看到紅衛兵把它拉斷毀掉,說是破四舊的革命行動。現在在去看時,這石碑還在,只是中間有一個接縫。中國的文物被毀的實在太多了。帝王廟供奉的都是帝王,自然受此禮遇,而文廟也有這樣的規矩,可見對聖人的敬仰之情。中國的科舉制度由來已久,多少人都希望科考高中,不但光宗耀祖,更是為了功名利祿。古代考取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所以許多人十年寒窗,就是為了獲得這樣的身份和特權。雖然科舉制度為國家選出了不少人才,但存在的弊病也是非常多的。為了仕途,人們是不遺余力的,所以也就會發生代考、作弊、賄賂考官等弊端。更是由於仕大夫的特殊地位,才使許多人產生了對孔孟的尊崇。而如今的高考不也是科舉制度的一個翻版嗎?所以我國到處都有文廟,但安順的文廟確實很有特色,尤其是鏤空的石刻更是精致,值得一看。

文廟共有四進。第一進分上下兩院。除第四進不復存在外,其余三進基本完好。由於就坡而建,四進建築物也隨之升高。入得文廟正門就進入第一院落,這裡有個半月形水池,稱為泮池(過去學宮前的水池稱為泮池)。池上橫跨一座三孔石拱小橋,每個橋孔上方嵌有石雕龍首或獅頭,各各俯視水面。在古代,凡中秀才必須圍著橋和池環游一圈,謂之“游泮”所以“游泮”二字就成了秀才的代稱了。我們當然也得過此石橋,環游泮池,秀才不過相當小學畢業,我們的學歷自然高些。當一次游泮真正有趣呢。

過泮池橋,就見高高的石基上矗立著一巨大的雕花石牌坊,坊柱下面是須彌座,柱子前後是抱鼓石,柱頂有望天獅子。這就是“欞星門”,坊上刻有二龍戲珠,坊欄上還刻著許多人物故事,都是激勵人讀書上進的。在這個院落中,左側為節孝祠,右側則是名宦祠的建築,在第二進大院東西兩端,分別建一幢單間重檐歇山頂亭閣,左邊是“桂香閣”,是祭祀時張榜公布祭孔官員名單的地方。右側是“尊經閣”,是用來收集儒家經典的地方。沿九級石階上,有一座面闊五間懸山頂式建築,名“大成門”,又稱“戟門”,進門以後,你就走進了最神聖的地方。這也是第三層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兩廡和大成門合圍而成的一座四合院。進門以後,首先看到的是高兩米的天子台,仔細看時,白色大理石的欄杆都是鏤空雕刻,一棵金桂正待開放,給略顯荒涼的大殿帶來一絲生氣。大成殿是面闊二十米、長五間歇山頂式石木結構大殿,殿內供奉孔子及十二弟子的牌位。大成殿前廊為一列透雕花落地門窗,很是精美。最顯眼的是殿前的兩根檐柱,是用兩塊巨石透雕鏤成的盤龍大柱,柱礎為石雕獅子,柱高近五米,直徑約八十釐米,工藝精湛絕倫。龍鱗、龍首、龍爪都是鏤空雕刻,細膩精巧,遠遠望去,兩條石龍盤繞飛舞,宛如從天而降,祥雲繚繞,龍身時隱時現,兩柱上的龍首遙相呼應,栩栩如生。其工程可見一斑。據說“大成殿前的那對透雕龍柱,至今是鎮城之寶,傳說鏨刻此柱的石匠,其報酬是按鑿下來的石屑石粉重量,一兩石屑一兩銀子計算的。”柱礎石獅為雌雄二獅,雄獅足蹬繡球,雌獅懷哺幼獅,口含銅鈴。二獅背負萬鈞,昂首奮吼,形像驍猛異常。大成門外還有另兩根石龍柱,也是獅首相對,龍身騰躍,氣勢非凡。但似乎沒有裡面精致。這四根盤龍石柱被稱為“文廟四大石雕瑰寶”。大成殿前廊檐牆處,左右開一門,第四進由此進入。院中原有“崇聖祠”已毀。

這座石頭文廟,是一座保持完好的明代風格的古建築群.是貴州石頭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完美結合。雖不很大,卻處處體現了各個歷史時期人們對儒家的尊崇。所以來到安順,文廟還是值得一看的。



(文廟二門)



(泮橋)



(鏤空石柱)



(石柱)



(大成殿)


精選遊記: 安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