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游(連載三)紅岩天書

作者: 往往

導讀紅岩天書在天星橋景區共走了2個半小時,才走完全程,再去龍宮時間太緊。我們決定去找紅岩天書。它距黃果樹瀑布約7公裡。給我們開車的是貴陽市的老司機,一路指點我們看了許多絕妙的景觀。我們路經白水河與龍宮流出的二王河的交彙處,師傅指點我們看了那奇妙的景觀,二河相交,卻清渾兩色不混,相遇後各奔東西,仍是保持自己的本色,真是一大奇觀呢。 可這個老� ...

紅岩天書在天星橋景區共走了2個半小時,才走完全程,再去龍宮時間太緊。我們決定去找紅岩天書。它距黃果樹瀑布約7公裡。給我們開車的是貴陽市的老司機,一路指點我們看了許多絕妙的景觀。我們路經白水河與龍宮流出的二王河的交彙處,師傅指點我們看了那奇妙的景觀,二河相交,卻清渾兩色不混,相遇後各奔東西,仍是保持自己的本色,真是一大奇觀呢。

可這個老司機卻從來沒有聽說過紅岩天書,以致我們在關嶺附近繞了好半天,最後總算找到一個明白人,其實它在公路旁邊的一個小岔路上,對面山上有“關嶺”兩個石砌的大字。汽車開上去,有一個小廣場,常有駕校的車在這裡訓練。我們還是幸運,如果沒人,我們真不知道如何去找這個神秘的天書呢。經指點,我們沿著一條牲口踏出的小路往山上爬。山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幾頭牛悠閑的在吃草。小路七拐八拐,把我們引上了紅崖山的半山上,忽見一塊巨大的淺紅色絕壁,壁長約100米, 高達30多米,在山巒的一片綠色中,格外奪目,好似鑲嵌在碧綠地毯中的紅色壁畫。只見石壁上有20余深紅色的形似古文的符號,似篆非篆,若隸非隸,非鐫非刻,橫不成列,豎不成行,大者如鬥,小者如升,均透出一種古樸蒼勁的韻味。據介紹,字的年代已經無從考證,有文字記載的應在明代。自明代嘉靖年間起,許多文人雅士曾來此地吟詩作賦,對它進行研究。先後有拓本、摹本、縮刻本等問世,並被收入全國性的碑刻著錄。關於崖壁上符號的釋義,眾說紛紜,有的看似一個字,仔細看時又不相同,有的像圖畫,待一捉摸又與像形文字不同,百思不得其解,至今仍留下一個謎。

對紅崖天書由來,有三種代表性的說法:一說是三國時諸葛亮南征時留下的遺跡,故又名“諸葛碑”;但諸葛亮是否真的到過此地無從考證,而當時已有文字,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法記錄,目的又是什麼呢。所以似不成立。二說是殷高宗伐鬼方時的紀功碑;鬼方也稱鬼族,是古代強悍一族,殷高宗時鬼族叛亂,高宗討伐並征服之,但據說當時鬼族並不在貴州,且殷墟出土的文字也與紅岩天書字體不符,故也應有推斷錯誤。三說是蜀漢時爨族首領濟火協助諸葛亮南征有功,此碑就是用古爨族文字書寫的濟火"紀功碑"。還有人說是大禹治水的遺跡,也有人傳說是埋藏寶貝的方位記錄,誰能破譯,說不定能挖出財寶呢。眾說紛紜考證以後仍沒有定論。這裡並沒有保護起來,去的人很少,交通確實不便。可幾千年過去了,它還清晰可見。真是奇跡呢。走在荒野的小路上,夕陽慢慢躲到大山背後了,在落日的余暉中, 紅崖天書更顯得壯觀奇麗和撲朔迷離。也許無論怎樣去探索、也無法解開這個謎,讓它成為千古謎團流傳後世吧。

各位網友,如果有興趣也不妨猜猜字的來歷,集思廣益,也許還真能破譯也未可知。



(天書)



(天書)



(天書)



(天書)


精選遊記: 安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