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的快樂老家

作者: 窗台上的貓

導讀“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夢已經醒來,心不會害怕。 有一個地方,那是快樂老家, 它近在心靈,卻遠在天涯。” ——陳明《快樂老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快樂天堂。沒想到,屬於我的那個,在遙遠的薩爾斯堡。 下了從維也納開來的火車,一股涼風撲面而來,空氣清冽得像被冰鎮過。一眼就看到的要塞城堡矗立在遠處,仿佛一頂白色大帽子扣在山上。周圍群山環� ...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夢已經醒來,心不會害怕。

有一個地方,那是快樂老家,

它近在心靈,卻遠在天涯。”

——陳明《快樂老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快樂天堂。沒想到,屬於我的那個,在遙遠的薩爾斯堡。

下了從維也納開來的火車,一股涼風撲面而來,空氣清冽得像被冰鎮過。一眼就看到的要塞城堡矗立在遠處,仿佛一頂白色大帽子扣在山上。周圍群山環繞,綠意蔥蘢,城區街道小心地在山間最低處穿越,走著走著,一抬頭,便與青山對上了眼。這種感覺,像極了西南小城麗江或大理,那可是我在中國最喜愛的城市。連陰雨天散不去的山頂雲霧,都那麼像。

一下子,不費功夫地,薩爾斯堡攫取了我的心。

我住的是薩爾斯堡老城邊緣的青年旅社。路上人很少,根本不像維也納這樣的旅游城市。想來薩爾斯堡是有點委屈,一樣是世界遺產,維也納的游客卻不知比這多了多少倍,而且來這的人一般也是去維也納玩,順道再過來的。其實薩爾斯堡有著她自己的獨特魅力。我厭倦了維也納的珠光寶氣,相比之下,薩爾斯堡要簡單、清新的多,如同一朵山間百合,沒有蜂蝶簇擁卻尤自芬芳。

第一站是那座要塞城堡。

是個大晴天,上山探寶再合適不過。從山腳下望,城堡被高牆包得嚴嚴實實,據說從沒被攻破過。可見當年的主教是多麼自我防備,像縮在殼裡的龜。坐電車上山,從一個平台望出去,薩爾斯堡的景色盡收眼底:綠色尖頂房子、蜿蜒的小河、茂密的樹林,一切在朵朵白雲下展開,是個玲瓏可愛的童話世界。這樣的畫面比繁華的維也納還美。進入城堡博物館,那裡有從前士兵穿的衣服,用的武器,還有大主教的房間,比維也納的皇宮樸素多了。有個房間現在改成了音樂廳,在晚上會有樂團表演。在莫扎特的故鄉薩爾斯堡,音樂無處不在。玩偶博物館裡有提線木偶,記得電影《音樂之聲》中瑪利亞曾和孩子演木偶劇給他們的爸爸看,現在才知道,玩偶是薩爾斯堡傳統的娛樂項目。視聽室不斷播放著薩爾斯堡的航拍錄像,能看到360度的要塞城堡,還有城市冬天和晚上的樣子,令人目眩神迷的美。

咦,那裡來的風笛聲?

尋著聲音找去,博物館外大廣場的樹下,幾位著民族服裝的人在演奏,一個吹笛,一個打鼓,一個敲著一件我不知名的樂器,他們隨著節奏擺動身體,陶醉其中的神情。這讓我想起了中世紀的游吟詩人。大樹周圍擺了很多長條桌椅,是民族樂隊的演出看台。游客在那看表演,順便吃吃喝喝。再外邊的一圈則被各種小攤占據:玩具、陶罐、蜂蜜、熱狗、啤酒------原來他們吃喝的東西就是這裡來的。另外還有些小作坊,在教圍觀的游客怎麼做一項勞動。那應該是薩爾斯堡的民間勞作,因為我看不懂。小孩子們套上了彩色長袍,頭戴黃金圈,像《指環王》中走出來的小神仙。整個廣場趕集似的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這麼多花樣,這裡是在搞什麼活動嗎?

正想著,那邊響起吹打聲,又一個民間樂隊開始在廣場上游走了。

我索性坐下,慢慢享受這樣的氣氛。樹下的樂隊又吹響笛子,調子很像蘇格蘭風笛,悠揚婉轉,如在訴說一個古老的故事。陽光下,游客的大啤酒杯泛著金光,食物的暖香令人微醺。環顧四周,有雪白牆壁和黑色屋頂的房子在藍天下享受太陽浴,牆上的雕刻人像歪著頭,也在聆聽動人的音樂。我在相機後眨著眼,心裡竟是想落淚的感動。

在遠離家鄉的薩爾斯堡要塞,我找到了一種我熟悉的快樂。

薩爾斯堡的另一個著名景點是海兒布倫宮(HELLBRUNN)。據說這是400年前大主教建造的,用於游樂和慶典。跟著導游入園,一棟檸檬黃色的宮殿赫然於眼前,旁邊的水池裡,伏著一尊極矮的雕塑人像,仔細一看,原來是跪著的,有一個還抱著頭,仿佛在求饒。海神斜靠在流出水的罐子上,腿間夾著一條吐水的鯉魚。他身後有一張大理石桌和十張凳子,與別的桌椅不同的是,中間有個小孔。哈哈,一切奧秘,就藏在這裡!導游讓游客坐上去,手放在桌上。旁邊已有人不懷好意地偷笑起來。那幾位也笑著,估計已做好了出洋相的准備。這時導游退到一邊,“嘩”的一下,凳子和桌子,全都噴出了高高的水柱!那幾個“幸運兒”罩在水簾中,一邊笑一邊叫,但沒有人避讓。盡管我已事先知道這裡的秘密,看到他們的窘態,還是忍不住被逗樂了。透過他們的身影,我仿佛看到幾百年前,主教的客人們驚慌失措,狼狽逃離的模樣,而導游就像那主教,故作鎮靜,只有上揚的嘴角帶著得逞的壞笑。余秋雨說的真對:“只要在這裡坐過,誰也不會再道貌岸然,一本正經;可笑的不是主教裡邊有另類,而是另類做了大主教。”

笑著離開,又到了一個幽暗的廳裡,那兒轉著由水驅動的動物和人的雕像。地很滑,正小心走著,忽然不知哪來一股水柱,一下子澆濕了我的褲管。我大叫一聲逃開,回頭看,原來又是導游搞的鬼。再仔細觀察,這兒地上處處是出水孔!走出大廳時,我們再次遭到 “襲擊”,甚至都不知道是從哪冒出來的。大家卻沒有氣惱,紛紛笑作一團,邊撫著濕衣服邊環顧四周,試圖找出“嫌疑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著到一個洞穴,導游啟動洞穴中央的噴水開關,水柱高高衝起了蓋在上面的三角金冠,一直觸到洞頂。我們正好奇地圍觀,他突然又打開周圍的噴泉,剛好從我腳下噴出!始料未及啊!出洞時,兩道交叉水簾擋在了洞外,必須得從中間的空隙鑽出去。勇敢的人紛紛出馬,但樣子如逃難,過去一個就引來一陣哄笑。笑聲和著水聲,仿佛回到了童年打水仗的時候。

在海兒布倫宮花園裡,我找到了《音樂之聲》中那個浪漫的玻璃亭。“I’m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innocent as a rose(我現在十六歲,馬上就要十七歲,天真如玫瑰)”, “So somewhere in my youth or childhood, I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good(所以在我的童年或少年時,我一定做了什麼好事)”……熟悉的旋律從腦海中飄出,這樣美好的愛情,誰不願意在心裡多念想幾遍呢?

離開時翻開導游冊,無意中看到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這是個真實的,關於陽光、水和藝術的夏日之夢。對海兒布倫宮,應該沒有比這更好的總結了。

說到電影《音樂之聲》,老城裡的確有很多電影中出現過的地方。還記得那個瑪利亞進修的修道院嗎?其實它就在要塞城堡旁,真名叫農山修道院。它位置偏僻,要走過很長一段寂靜的階梯才到,外觀樸實無華,毫不起眼。但哪怕如此,它也關不住瑪利亞活潑快樂的心,她還是溜出去唱歌了。“今天的天空是那麼藍,那些花啊,草啊綠油油,香噴噴的。鳥兒在天上飛啊飛,像是要我和它們一起飛上藍天。”想著她對嬤嬤說的話,我站在無人的修道院門前,心裡偷偷微笑。

修道院外是條長長的山路,被陽光照得暖洋洋。我忽然想起,這就是電影中瑪利亞去上校家,出發時走的那條路。那時她還很不安,接著唱起了”I have confidence in me”(我對自己充滿信心)。她走向了她的愛情,就從這條半山腰上,我正在走的小路開始。

老城邊緣的僧侶山(MONCHSBERG)下,有一大面厚厚的高牆,後面就是上校一家參加薩爾斯堡音樂節的地方——石崖騎術學校,他們在這裡唱了《雪絨花》和《告別曲》,懷著對祖國的眷戀,離別的深情,然後逃離納粹追捕去了瑞士。現在這兒是藝術節演出地。

電影中最漂亮的地方,該算那個孩子們外出游戲的花園了,其實那是米拉貝爾花園,不大,卻風情萬千。南邊入口處雕像林立,鮮艷的紅花在綠草坪上拼出裝飾圖案,米拉貝爾宮前的玫瑰園芬芳絢麗,矮矮的樹叢被布置成迷宮的模樣。花園西邊的綠蔭拱廊,瑪利亞曾帶領男孩們在這裡賽跑;還有那飛馬雕像後的台階,他們在這兒像快活的小鳥一樣上下跳著,嘴裡唱:“Doe, a deer, a female deer(DO是一只鹿,一只小母鹿)……”多麼純真的瑪利亞和孩子們!從他們唱的歌中,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美麗的花園也因為他們而更有靈氣。

薩爾斯堡城不大,在老城閑逛,是這兒再好不過的旅游方式了。有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繞到山下的聖彼得教區,在那遇見一個我這輩子見到的最美麗的墓地。它簡直像個花園,花團錦簇,綠意濃濃,使人覺得葬在這裡真是無比幸運。據說海頓、莫扎特的姐姐等重要人物都埋葬於此。墓地盡頭就是聖彼得教堂,我來得極巧,那天教堂裡正好在舉辦一個婚禮。人們盛裝華服,彬彬有禮,令穿牛仔褲的我都不好意思混進去。我看到年輕挺拔的新郎走進教堂深處,接著是由父親帶領的新娘,她真美,而且身材苗條,並不像通常奧地利人的長相。她走進去,與新郎並排坐下,然後開始儀式。雖然我不懂西式婚禮的宗教程序,但那時神聖的氛圍的確打動了我,能有一個這樣聖潔高貴的婚禮,該是多美好的人生記憶!這也大概是所有女孩的夢想吧!

想想聖彼得教區真的很有意思,我竟看到了墓地和婚禮,結婚與死亡。這是不是像征著人類永恆的輪回呢?連詩人喬克-特拉克(GEORG TRAKL)都這樣寫:天空對著這凝固了夢想的花園靜靜地微笑。

在老城的中心主教官邸,我看到了比要塞城堡豪華許多的大廳,而且風格竟很像威尼斯的總督宮。印像最深的是一張桌子的腳,被刻成獅子的爪子。不知是否是力量崇拜,要放在今天,可以稱是“創意家具“了。它的“鄰居”薩爾斯堡大教堂華麗莊重,但沒有巴黎聖母院、梵蒂岡聖彼得教堂那樣堆砌得使人壓抑。這裡大量使用白色,比較清雅明快。附屬博物館藏了許多珍貴的宗教文物,其中特別展很有趣,展出了不少可愛的動物雕塑,令人覺得宗教也不是那樣嚴肅刻板。

大教堂一帶有好幾個小廣場,游客在那休息,馬車小跑走著,賣藝人彈著琴,騎自行車車的人像風一樣來去自由。有人在廣場上擺出了國際像棋,一個棋子就有半米高。誰都可以去搬棋子,那是屬於大家的快樂游戲。莫扎特微曲著一只腿立在廣場中央,默默眺望著這座因他而出名的城市。我又想起,有的景像曾在《音樂之聲》中出現過,想著想著,瑪利亞和七個孩子的身影仿佛重又出現,在我眼前輕快地跑了過去。

離教堂不遠是著名的糧食大街(GETREIDEGASSE),漂亮別致的店招牌令人目不暇接,櫥窗裡擺著五色繽紛的彩蛋、鱷魚和貓的形狀的甜面包、綴滿小雪人的聖誕樹、和藹微笑的陶瓷人偶……爭奇鬥艷,好想全買下來。而盡頭即是僧侶山。我恍若回到了大理的洋人街,那種小城特有的閑散溫馨的氣氛,如同陽光一樣包住了我。憑著優惠卡去看了莫扎特故居、蠟人博物館、當代藝術館,在老城轉來轉去,捉迷藏一樣的快樂。

傍晚時分,我去了鹽河(SALZACH)邊。這時天下起了小雨,河水泛出厚重的灰綠色,對應著岸上樹林的深綠和屋頂的藍綠,整個老城竟顯出蒼茫而悠遠的氣質,仿佛一塊遺落世外的寶玉。沒有一艘船在開,唯一的游船停泊著,船邊的酒吧人頭濟濟,原來是被包場了。而包下的,正是在教堂舉行婚禮的那家子。他們舉著香擯,談笑風生,無疑這將是個歡樂的夜晚。在這山間的薩爾斯堡,看不到許多游客,下雨的黃昏靜謐安閑,只有河上的人們歡聲笑語,聲浪穿破了灰藍的天空。

離開時的最後時分,我回到米拉貝爾花園,坐在玫瑰園的長椅上,花園噴泉、薩爾斯堡大教堂、要塞城堡在我眼前剛好排成一條直線,它真漂亮得如同人間天堂。我在心裡一陣陣感慨,腦袋被這座城市太多的美好東西塞滿了。在薩爾斯堡,要高興起來,真是件很容易的事。明天就要離開,我卻已經盼著,什麼時候能再回來。

“我所有一切都只為找到它,

哪怕付出憂傷代價,

也許再穿過一條煩惱的河流,

明天就能夠到達。

我生命的一切都只為擁有它,

讓我們來真心對待吧,

等每一顆飄流的心都不再牽掛,

快樂是永遠的家。”

在歐洲去過許多城市,這次卻是頭回感到無拘無束地開懷。巴黎太精致,羅馬太凝重,維也納太繁冗,只有這兒,簡單而純粹。

我想,奧地利山間的這座小城,就是我內心尋找的快樂老家。


精選遊記: 薩爾茨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