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隨筆:月餅、中秋與蘇東坡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閩南隨筆:月餅、中秋與蘇東坡【題記】《月餅、中秋與蘇東坡》是70五月首創的題目,既有別於《大米,竹子與蘇東坡》的淡乏,又區別於《包子,小站和容庵》的粗飽。竊以為:這是一篇洋溢著地道蘇州風味的鮮香之作,透過70五月“愛在舌尖”的肉餡月餅,面對著銀盤皎潔的明月,在蘇東坡詞曲的“彈唱”中,流露出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詩情畫意。而在我這� ...

閩南隨筆:月餅、中秋與蘇東坡【題記】《月餅、中秋與蘇東坡》是70五月首創的題目,既有別於《大米,竹子與蘇東坡》的淡乏,又區別於《包子,小站和容庵》的粗飽。竊以為:這是一篇洋溢著地道蘇州風味的鮮香之作,透過70五月“愛在舌尖”的肉餡月餅,面對著銀盤皎潔的明月,在蘇東坡詞曲的“彈唱”中,流露出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詩情畫意。而在我這俗人看來,中秋節吃月餅呀,就是世人們眼中那“天狗吃月亮”的“翻版”——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小時候曾聽奶奶說起,那“吃月亮”的“天狗”名叫“哮天犬”,是“三目”天神楊戩的“法寶”。據說“哮天犬”先前的主人是“齊天大聖”,後來孫悟空“垂涎”於楊戩的“天雞”,就用“哮天犬”換了二郎神的“天雞”來解饞。以至“大鬧天宮”時,敗在了同有“七十二變”本領的楊戩手中,“關鍵時刻”是那“哮天犬”起到了決勝的作用。從此以後猴子猴孫們就對雞有了“忌諱”和“警醒”,才有了後來“殺雞儆猴”之說的流傳,但受“教育”最多的往往是人。

在中秋節用番薯、芋頭、月餅和燒雞來祭月,是閩南人固有的風俗。這番薯(地瓜)、芋頭寓含著“包金包銀”、生活富足的祈願。你看呀:“紅皮黃心”的地瓜像征著“金”,“灰白相間”的芋子像征著“銀”——這也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附會罷了。據老輩人講,這吃番薯和芋頭,原意是為了“出門討掙”人對外的“結緣”,以及“避人嫌”和“免人妒”的意思。想想看:地瓜的“粘性”、“甜美”和“實在”是做人與結交的根本。而芋頭,在閩南語中與“嫉妒”諧音,據說吃了它,就能免受他人的嫉妒和怨恨——挺不錯的一種美好願望。

再回頭來說月餅和燒雞,這做成月亮狀的小圓餅和噴香的燒雞,作為供品的另一層意思無非是在與“天狗”作“交易”中的“等換”,可是已經變成人的“猴”,再怎麼“狡猾”也無法換回失去的“哮天犬”啦。退而求其次,那就請你別吃月亮,這甜美的月餅總比那輪明月好吃吧!於是有了月餅和拜月祭祀之後,“天狗”倒也消停了許多,起碼是不會來“騷擾”人世間中秋佳節的“花圓月好”啦。

【拜月、博餅和“中秋反元”】在閩南有句民諺:八月十五吃芋靡(芋子做的鹹飯),一人關一間。意思跟 “八月十五,關門閂戶”相近,是說過了中秋,天氣逐漸變涼,不須再到戶外聊天納涼,睡覺時門窗也要關好,以免受涼生病。

“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但當時注重的依然像“清明”一樣,只是一種節氣稱謂。從秦漢以來,才有了月神崇拜和天子祭月之說。到了漢末三國時期,興起了一股中秋賞月、玩月之風。延續到隋唐盛極一時。一直到北宋太宗(公元976~997年)年間,始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

一開始,中秋節是古代一個十分莊重虔誠的祭月活動,後來儀式簡化了,演變成了民間拜月、賞月、團圓的歡慶節俗。在閩南一帶還保留有中秋節“拜月”和“祭祖”的民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把供品擺在香案上,“一家子”先拜月後祭祀祖先,然後才是賞月與歡慶的“中秋博餅”(玩累玩餓了,就用供品填肚,這一情景有句俗話注解得太經典啦:鬧肚五月節,飽漲中秋夜)——據說這拜月的習俗跟“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有關。

一、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大意是講遠古時期,一位叫後羿的英雄,為了挽救被天上的十個太陽烤得無法生活的民眾,歷盡艱辛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開神弓,射下了九個太陽,被萬民百姓擁戴為王。在娶了嫦娥為妻之後,為了求得長生不老藥,後羿到昆侖山上訪仙求道,幸遇王母娘娘,便求得一包可長生不老的藥,據說服用之後即可升天位列仙班,後羿舍不得嫦娥,便交與她保管。有一次當後羿率眾外出狩獵,他的徒弟蓬蒙趁機闖了進來,欲奪長生不老藥。嫦娥一急吞下了仙藥,立刻飄起升空,由於牽掛著後羿,便飛落離人間最近的月宮,成了嫦娥仙子。

後羿回來後,得知變故情由,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天天呼喚著妻子的名字,這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格外皎潔光明,他隱約看見一個酷似嫦娥的身影在晃動著,急忙令人在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的愛妻嫦娥。百姓們獲知嫦娥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焚香來表達對這位善良的王後嫦娥的思念。演變到後來則是人們祈求吉祥平安,闔家團圓的拜月活動!(這多少有點世俗利己的“殘忍”,也不想想人家自個還“天各一方”哪!這不是惹人“傷心”嗎?)由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流傳開來。(史藉記載:從此後羿的“自暴自棄”和“不務正業”不但失去了百姓們的愛戴,而且被他的弟子,那位心術不正的蓬蒙乘機殺害,篡奪了王位)。

——這是民間完美版的《嫦娥奔月》,但和古籍記載的版本頗有出入。如《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後人注之:嫦娥,羿妻;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嫦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這是自私版的《嫦娥奔月》;《全上古文·靈憲》: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這是蟾蜍版的《嫦娥奔月》……

不論“事實”是怎樣?夫妻分離,天地阻隔,總是像“牛郎織女”故事一樣讓人傷感牽掛,也才讓世人更懂得珍惜擁有的團圓和幸福。唐朝詩人李商隱的《嫦娥》可謂說出了她的心聲: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而毛澤東“有感而發”的抒情之作:寂寞嫦娥舒廣袖,吳剛捧出桂花酒……

更是“一語道破天機”——這可能是現實版的《嫦娥私奔》,也許是後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故事的“成功”先例吧!當然大家都知道,吳剛是漢朝時期的一位醉心於仙道而又不專心修練的人,才被貶到月宮砍桂樹的,根本挨不上。我這裡只不過是借用而已,有可能是王剛或者李剛,並不是牽強附會。

二、中秋博餅在閩南及台灣一帶,有中秋節博狀元餅(又簡稱蔔餅)的習俗。關於這個風俗的來源有多種說法,最流行的是鄭成功軍營中的一種娛樂游戲。也有說法是和元朝末年的農民抗元起義有關的。演變到現在已經是閩南人歡慶中秋佳節的保留項目,據說廈門開始在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而泉州總是落在廈門之後,接著再發腦騷說自己是最正宗,其實不管是冠名哪個城市,這種習俗也惟閩南僅有的傳統節慶項目。

以前社會風氣比較古樸,總認為博餅帶有“賭博”性質,不大推廣。這幾年生活富足,民風民俗全被“挖掘”了出來。而“蔔餅”的程序說法並不統一,形式卻大致一樣的:一塊大圓桌,一個大海碗,六粒骰仔和一整套大中小63個的中秋月餅,分為狀元餅一個,大如碗狀。往下依次類推,設榜眼、探花、進士、舉人和秀才五款,當中秀才餅多達32個,小如銅錢(也有另加貢生、童生和白丁餅的)。大家圍在一起,輪流投擲博彩,蔔取各式月餅,跳出海碗的視為無效。規則如下:

秀才:投擲的6粒骰子中有1粒紅“四”的,是中秀才,稱為一秀,取走一個最小的月餅;舉人:投擲的6粒骰子中有2粒紅“四”的,是中舉人,稱為二舉,取走一個第二小的月餅;

進士(含狀元、榜眼、探花):投擲的6粒骰子中有3粒紅“四”的,是進士身,稱為三紅,有資格進入狀元的爭奪;如果擲著4粒紅“四”的叫“四進”,就稱作了狀元。但是狀元還須“待定”,只有接下來,同桌的人沒再有投出狀元的為止。要是又有產生另一位狀元的話,就比另兩粒骰子的大小。若4粒紅“四”順帶兩個小“麼”的,叫狀元插金花,為最頂級,狀元一般不易被奪走。

另外,如果投擲的6粒骰子是順序的1~6,稱為“六六大順”,或者3粒同點,另3粒又其他的同點,叫做“對堂”,相當榜眼,可提取第二大的對堂月餅。連續5粒紅“四”叫“五子登科”,相當於探花。另一種情況是投出的骰子全部相同的,稱作“總抄”,可將未蔔完的月餅全部“抄沒”。要是這全部相同的骰子是紅“四”就叫做“滿堂紅”,比狀元插金花還大,整套月餅統統歸其所有。

據說這是鄭成功駐軍廈門時,由部將洪旭等人設計的。後來收復台灣時,為了化解眾部下的鄉愁,才大力推廣,讓官兵在中秋節盡情戲玩。後來這套游戲規則逐漸地在台灣和閩南民間流傳開來,保存至今。

三、反元起事在閩南的中秋佳節,除了“人氣最旺”的博餅游戲外,我還記得兒時熱衷的玩“造塔仔”,我們用撿來的碎瓦一圈圈、一層層搭造,一般是疊成五層或七層,再貼上奶奶剪好的紙花彩條,各層內放著自己隨意做的泥偶,塔內點燃燈燭。有的地方叫做“燒塔仔”,疊造的是不加裝飾和層次的空心尖塔,內放柴草燃燒,火光透過塔仔小孔,忽閃忽閃的,小孩子高興地圍在一起,歡呼雀躍。據傳,這“造塔仔”、“燒塔仔”和“博餅”的習俗,跟一段元末的“反元起事”有關。

在公元十三世紀,是蒙古人縱橫天下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在中國建立的元朝,也是蒙古人統治中國的政權。為了實現民族統治,鞏固大元政權。蒙古王朝將全國各民族分作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漢人(指北方的漢族及其他民族),第四等人是南人(特指南方的漢族和其他南越民族等)。特別是四等人的南人,各種待遇均是最為下等,不但不准有武器、不准練武、不准集會和實行“宵禁”(只有中秋節佳節這一天例外),而且在閩南一帶連家家做飯的菜刀,也要三家合用一把(這個我曾經聽奶奶和外婆講過,口徑出奇地相似),最為苛刻的是要每三家人合供一位蒙古兵士。

到了元朝末期,被逼得沒有活路的人們就開始秘密組織反元行動,在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百姓們利用互送月餅之機,秘密聯合起事,約定中秋節以博餅為名,用“燒塔仔”為信號,一起動手,三家合用一把菜刀,殺死一名供養的元兵。這就是留傳至今的俗話所說的:“三家養一元,一夜殺完全”的事件起源,也和北方人所說的“八月十五殺韃子”同出一轍,隨後掀起的那場轟轟烈烈的大規模農民起義,終於推翻了元朝殘暴的統治時代。

在閩南泉州的許多古老街巷中,一些歷史的遺跡隨處可見,即使到了“大浪淘沙”後的今天,依然保留了下來。比如唐宋時期的驛館,現在西街依然有條“舊館驛”的老巷;明朝軍營的模範營房留下了一條叫“模範巷”的巷子;清軍當年駐扎的補給驛站也余下了一處“清軍驛”的街巷;唯獨蒙古人統治時期,卻沒有留下絲毫的“蛛絲馬跡”,只聽說過燕支巷的“祖閭蘇”族人有兩代連續娶蒙古女為妻的“事件”。後來翻查《泉州府志》才知道,在現在的花巷邊有一條“夢粿巷”,就是當年蒙古人聚集的地方——蒙古巷。如今有些金姓、雷姓和粘姓的人家,都是“幸存”下來的化名的蒙古人。自從“三家養一元,一夜殺完全”後,蒙古巷也就被“諧音”為“夢粿巷”啦!——可見光靠凶狠的“馬背治天下”是永遠無法臣服人們的心的,同時也印證了那條顛撲不來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賞月、中秋詞、再說蘇東坡】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蘇軾《中秋月》

《筍江月色》是古代的“泉州八景”之一,也是八月十五泛舟賞月的好去處。記憶中流經臨漳門的筍、浯兩江,縈繞著的一處竹林幽幽的草廬,那時候曾隨父親,著一葉小舟,游江觀月,隨著他們“竹林四友”那優雅的南音詞曲,喝著飄香的“地瓜燒”,對酒當歌,我本只為一塊月餅而來的,竟然也生出一種“不知今夕何夕”的朦朧。

據說到了三更夜半,筍江橋的每個橋孔都會映出一輪皓月,江中還可見清源山(公山)、紫帽(母山,又稱對山)兩山相會的倒影,連平時難得一見的“雙乳峰”(位於現在洛江區的雙陽鎮)都坦露江心。(古人有感泉州的“陰盛陽衰”,就在臨漳門外的“三仙壇”,現稱三千壇的地方矗立了一根石筍。也有說法是原始的生殖器崇拜,反正舊時經常有到此燒香求子的信眾),可惜每次我都捱不住,拋開美景的“誘惑”提前睡著回家的。如今只有腦海中依稀的月餅、小船、竹林、中秋詞曲和父親溫暖的懷抱,唯一沒變的僅有城門外“接官亭”前的石筍公園,和那根曾被“怒砸兩截”的石筍啦。原來的竹林變成了填寬的路面,筍江也已移出城門之外……

年年中秋復中秋,事過境遷人亦非的今天,會到筍江泛舟賞月的人,已經越來越少見啦。反倒是經常有些年輕人,成群結伴地到清源山上的百丈坪去看流星雨和賞月(大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能夠唱中秋詞的,除了南音研究會的之外,民間也極少見了。幸好有王菲的流行歌曲《明月幾時有》的普及,中秋節裡才能聽到似是而非的東坡詞。沒想到的是“中秋博餅”卻興盛至今,成了泉州特色的“中秋文化”。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只要一說起中秋詞,或“中秋文化”一般都要提到蘇東坡的那首盛傳不衰的《水調歌頭》。千百年來,這曲“丙辰中秋”的絕唱,再也無人能望其項背了。用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胡仔,字元任,安徽績溪人,生於宋大觀四年,即公元1110年,卒於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宣和年間曾寓居泗上,以父蔭授迪功郎,兩浙轉運使干辦公事,後官至奉議郎,常州府晉陵知縣。晚年隱居湖州苕溪,著書立說,傳業授道)詞評的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矣……實際上,蘇東坡不只是一位傑出的詩詞大家,散文中也有許多的不朽之作,比如《超然台記》、《放鶴亭記》、《石鐘山記》,以及著名的《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等。除此之外,他還是同時代一位不可多得的美食家和養生家,而且是對道學、佛學也有所涉獵的大師,一度自號“東坡居士”。

在民間,如今依然留傳有“東坡養生之道”和耳熟能詳的“東坡菜肴之術”,對於今天的我們仍然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抄錄如下:

東坡養生之道安和法,東坡先生在《問養生》一文說道,“余問養生於吳子,得二言焉。曰和。曰安。……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這是從心欲上的自我調節,“安”體現了和諧的“不與物爭”的心態;“和”則是隨遇而安的“外輕內順”的心境,“安和”之法適合現代浮燥心態的修復;

“四適”法,東坡先生曾從《戰國策》中摘取四句,作為養生之道的“四味藥”用於修

身養性:“無事以當貴”——順取自然,以保持心情平靜;“早寢以當富”——生活作息規律,以調順氣血,保持充沛體力;“安步以當車”——經常散步走路,以活筋絡骨;“晚食以當肉”——注意飲食規律,以調和脾胃——這一“四適”法適應當今的“白骨精”們;

睡眠法,以“體穩、定心”為精要。先生自言,初睡時要“於床上安置四體,無一不穩處”,然後“閉目調息”此時就是四肢或有癢處,都不要動也不去理睬,“務在定心勝之”。這在於我們俗人是有點難度,我有試過,反正越抓是會越癢的,也越睡不著,干脆就讓癢死算了,反而能安然入睡;養老法,先生在《養老篇》雲,“軟蒸飯,爛煮肉。溫美湯,厚氈褥。少飲酒,惺惺宿。緩緩行,雙拳曲。虛其心,實其腹。喪其耳,忘其目。久久行,金丹熟”——這適合目前依然“雄心萬丈”的中老年朋友修練,特別是要“虛其心,實其腹。喪其耳,忘其目”;飲茶法,現在大家都知道,茶是一種時髦的綠色飲品,可抗菌、抗衰老、降血脂和提神醒目,但過量飲用也會阻礙人體對鐵質的吸收。東坡先生在《仇池筆記》中說到飲茶,“雖損益相半,而消陽助陰,亦不償損也。”他自創的飲茶法是:每餐後,以濃茶漱口,口中煩膩既去,牙齒也得以日漸堅密。用中下茶漱口,而上等好茶不易得,“間數日一啜,亦不為害也”——對於我此等“牛飲族”是一種警醒;

斷痔法,東坡先生在與友人的信中,談及了自己對待痔瘡的偏方(俗話說“十男九痔”,反正蘇老夫子也是個性情中人,透露他的不雅隱私,應該不會怪罪我這鐵杆“粉絲”的),除了斷酒、肉、鹽、醋、醬、菜及一切辛辣的食物外,每日只吃麥面餅、玉米面餅和“茯苓芝麻糊”(即將茯苓去皮炒熟,與黑芝麻一起熬煮成糊狀)。堅持數日,體力不衰,而痔瘡自退——如有受這類隱疾“摧殘”的,不妨照方試之;

滋補五物,東坡先生在《小圃五詠》詩中提到五種滋補延年的藥材:人參、地黃、枸杞、甘菊和薏苡,可惜沒有具體的“配伍”方子,但這幾味中藥材民間使用相當普遍,特別是閩南和廣東人,喜歡在煲湯中使用。閩南人把熟地、當歸、地黃和枸杞合稱為“四物”;

養生氣功,東坡先生在《上張安道養生訣論》一文中記述了一種養生氣功:每日午夜。披衣或擁被向東南盤腿靜坐。先叩齒三十六次,握固(以兩拇指握第三指,或以第四指握拇指,兩手抵在腰腹間),閉息(摒除雜念,調勻呼吸後,再閉住口鼻),觀想自己的五髒六腑,相像心如赤火,徐徐沉入丹田。然後緩緩出氣,使呼吸均勻。以舌攪口腔,使唾液生,先不咽下。再按前法閉氣內觀,調息生津。如此三次後,津液滿口,方低頭咽下,專心送入丹田。這樣九次閉息,三次咽唾後,用兩手按摩兩腳腳心(即湧泉穴)與臍下、腰脊間,使其發熱。再用兩手按摩雙眼、臉部、雙耳、脖頸至發熱。再捏鼻梁,左右各五至七次。最後以手梳頭百余下,即可躺臥睡覺。——當然蘇老夫子也交待了,一者修習此法須循序漸進,二者須持之以恆,三者須心地正大光明,才能達到平和淡泊的境界。“忿躁”、“陰險”、“貪欲”之人學之無益。

怎麼樣?看了以上這些是不是對蘇東坡有了些別樣的了解。那麼我再接著說一說他的“美食之術。東坡美食之術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最著名的東坡肉,蘇東坡在《豬肉頌》中說:“淨洗鐺,少著水,柴火罨(yan,覆蓋之意)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具體步驟是:豬五花肉刮洗干淨,切成方形塊,入沸水一焯取出。以白糖、醬油為佐料,紹酒代水,裝入砂鍋或瓦罐,撒上適量蔥段、姜片。用旺火燒開後,再調微火慢燉至肉酥透即成;東坡魚,蘇東坡在《煮魚法》中記錄了自己的魚羹做法:新鮮鯽魚或鯉魚,冷水中刷鱗剔骨後抹鹽,並在魚腹內塞進白菜心,加水燉煮。再放入整棵蔥白,不要攪動。用生姜、蘿蔔汁、酒適量混合調勻,待魚燉至半熟時澆入鍋中。將起鍋時,才加入切成細絲的桔皮,即可食用;東坡羹,是先生在《東坡羹頌並引》中的一道素菜羹。具體做法:把白菜、蔓菁(蕪菁)、蘿蔔、薺菜,揉洗數過。生油少許,塗鍋沿及鍋蓋。鍋內注水煮開,將菜放入,再加入適量生米、少量生姜,鍋蓋蓋嚴,燉至濃稠狀即可。如無青菜,用瓜、茄切破,與熟赤豆、粳米一同熬煮也成;東坡豆腐,是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記載的東坡先生在黃州創制的一道素菜。做法是以黃州(現湖北黃岡)出產的豆腐為原料,用蔥油煎好,再加入研碎的香榧調料烹煎,也可在油煎後加入米酒烹煮;東坡豆粥,東坡先生在《豆粥》詩言: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軟如酥。具體做法:把精選的豇豆、刀豆、扁豆、黃豆、赤小豆、豌豆、綠豆、紅白飯豆入水煮,開鍋後,倒入適量涼水,再用文火煮爛。將淘好的大米用中火熬沸,再用小火熬爛,置入豆羹中。吃時拌上紅糖為佳,白糖也可以;東坡餅,分為赤壁東坡餅和西山東坡東坡餅兩種。赤壁東坡餅這裡頭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據說蘇老夫子在黃州期間,一位何秀才做了一種油炸的餅,東坡先生喜歡吃,就問道:“此物何名?”秀才答曰:“無名”。東坡又問:“為甚酥?”何秀才笑道:“就把它叫做‘為甚酥’好了。”有一回,一位潘秀才送酒給東坡先生,飲後覺得酒味太淡,便命名為“錯著水”。於是蘇老夫子一時興起,提筆給何秀才寫下了:已傾潘子錯著水,更覓君家為甚酥。這“為甚酥”後來也就成了赤壁東坡餅了,要我說叫“為甚酥”更有意境(可惜世人只知要攀名人效應)。此餅做法:面粉、白糖、雞蛋、精鹽和蘇打適量,先鹽、雞蛋清加水拌勻,倒入面粉,揉搓成團。再將面團切開,整成小圓團,抹上麻油,將圓團撳扁,由兩邊向中間對卷成如意狀,拉長一米,再將兩頭向中間對卷。然後把如意兩頭重疊,合成一塊,抹上麻油。入油鍋用溫火炸,待餅浮起,用筷子不斷地搗餅心,待酥松後撈直即可。而西山東坡餅,是西山僧人招待東坡先生,用寺中菩薩泉水和面,不用蘇打,自然起酥而制成的一種點心。現在仍然是湖北鄂州西山靈泉寺的待客佳品,只是名字也叫“東坡餅”;炒豆菜,東坡先生在《元修菜》一詩中寫道:彼家君家菜,鋪田綠葺葺。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這“元修菜”又稱“巢菜”是一種生長於蜀地的豌豆。豆苗與切成絲的桔皮、姜、蔥快炒,再加入適量的鹽、豆豉調味,就是東坡喜歡的一道下酒菜。至於還有冠有東坡名號的肘子之類的,大都是根據東坡先生的燉肉方法制出的,查無記載,略去不表。

看了這麼多的美味菜肴,口水一定已經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吧。你也一定會以為蘇東坡的“天下第一饕餮”大師的名號並不虛傳吧。可惜錯矣!實際上在講究吃的時候,蘇東坡並不全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是意在食物的“悅心”,何況也是精致些的家常便飯罷了。他曾經是這麼對人說的:“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南郡麥心面,作槐芽溫淘,滲以襄邑抹豬炊、共城香粳,薦以蒸子鵝;吳興庖人斫松江膾。即飽,以廬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鬥品茶。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赤壁前後賦》,亦足以一笑也。”做得精致,吃得浪漫,卻絕非饕餮之徒,“點晴之筆”是後面的“茶”和“文章”,惟有那赤壁賦裡的清風明月,大浪淘沙的豪邁,以及這淡定的爽朗笑聲,才是這頓飯的美味之所在。

東坡先生曾在一幅《醉僧圖》的題詩道:甘苦常從極處回,鹹酸未必是鹽梅。問師此個天真味,根上來麼塵上來。——這,就是我心目中解讀的蘇東坡,一種曠達樂觀、灑脫隨意的心境,一種發自內心快樂的悲喜的“天真”之味……

怎麼過,也不過是一輩子;怎麼活,也不過是一百年。過,就要過得有滋有味;活,就要活得神采飛揚……——這,也是九百多年前的蘇東坡的真實寫照!【後記】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裡澄輝。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瑤台冷,闌干憑暖,欲下遲遲;念佳人、音塵別後,對此應解相思。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陰偷移。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共凝戀、如今別後,還是隔年期。人強健,清尊素影,長願相隨。這是一曲描寫中秋月景兼懷佳人的詞曲,堪與東坡先生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相媲美的佳作,卻在蘇東坡“光芒”掩蓋下鮮有人知。後人的評論是:蘇詞勁健,而此詞殊清婉,但樽俎間歌喉,以其篇長憚唱,故湮沒無聞矣——這就是北宋詞人晁元禮的《綠頭鴨·詠月》(晁元禮也是東坡先生好友晁補之的族叔)。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