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印度金三角

作者: 呂旅

導讀感受印度金三角一直聽人說印度是一個神祕的國度,而當今最出名的就是其軟件技術世界領先,還聽說其發展速度直逼中國,那就去看看吧!第一感受我們的行程是從廣州到香港機場,經台北轉機,然後再經過七個多小時的飛行才抵達印度。飛機在德裡甘地機場降落時,已是凌晨三點多鐘。別看是凌晨,一下飛機,迎面撲來的熱風,馬上讓我們感受到了印度夏天的炎熱。五、� ...

感受印度金三角一直聽人說印度是一個神祕的國度,而當今最出名的就是其軟件技術世界領先,還聽說其發展速度直逼中國,那就去看看吧!第一感受我們的行程是從廣州到香港機場,經台北轉機,然後再經過七個多小時的飛行才抵達印度。飛機在德裡甘地機場降落時,已是凌晨三點多鐘。別看是凌晨,一下飛機,迎面撲來的熱風,馬上讓我們感受到了印度夏天的炎熱。五、六月是印度最熱的月份,白天氣溫常常高達攝氏45度,在太陽底下,感覺就像在烤箱裡,皮膚都會曬得發燙。難怪印度人皮膚都黑,我們要是連著曬幾天,也都變成“印度人”了。第一印像我們這次的行程是新、舊德裡,亞格拉,齋普爾三地,它們的地理位置呈三角形,旅行社稱其為印度金三角,三地各相距二、三百公裡。大巴離開機場後,連夜趕往亞格拉——泰姬陵所在地。一夜沒睡的團友們,個個睡眼惺忪。迷迷糊糊中,不知過了多久,一睜眼,天已大亮。向窗外望去,一片荒涼。地裡沒有莊稼,只有枯草,稀稀拉拉的樹也都是那種沙漠中才有的葉子窄小、樹枝短密的小樹。偶見有小山崗,也是光禿禿的沒一點綠色。路過小村鎮,所見路兩邊的房子,多數都是極簡陋的小窩棚,又破爛又肮髒,房前垃圾成堆,污水成片。人們看上去又黑又瘦,一群群小孩,多是瘦骨嶙峋,破衣爛衫。倒是婦女們都是穿著顏色鮮艷色彩豐富的沙麗。所謂沙麗,我們看上去就像裹著一塊大花布,加一條長圍巾,叮零當啷的,很累贅,真不知她們怎麼干活。途中看到的汽車也多是破舊的卡車,有的車窗玻璃都沒了。公共汽車擠滿了人,車門是洞開的,常有乘客只用一只手抓住門框,半個身子吊在車外面,駕駛室也一樣擠滿了乘客。車輛雖破舊,但車廂上都畫有五顏六色的鮮艷圖案,車頭更是畫得像臉譜,據說具有宗教含義。只有不多見的小轎車,還是保留著原貌。終於進入亞格拉市了,但房子還是破舊不堪,路邊仍舊到處是垃圾,只是路上車多了,人多了。令我不解的是進城區了,怎麼仍能看到一塊塊坑窪不平、雜草叢生的空地留存在住宅區裡。正琢磨著,忽然看到不遠處土堆邊有人在蹲著拉大便,細看還不止一人。原來這是印度人特有的傳統風俗習慣。不論農村、城市,不論家裡有沒有洗手間,每天清早,男人都要帶著一瓶水到野外荒地完成晨便,這對他們來說可是一種享受。這瓶水是專為用來便後清洗的。城裡人也是這樣?我還是將信將疑。住進賓館後,剛巧窗外就是一片廢墟,清早一拉開窗簾,只見一年輕人正蹲在草叢裡方便。看到他的清洗動作,我才明白,原來賓館洗手間裡放的一只大塑料杯,就是為印度本地住客方便後清洗備用的。印度給我的第一印像,真不知如何表達才確切。不老的泰姬陵在亞格拉,有被譽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的泰姬陵,其建築的精美絕倫,規模的宏大,百姓的虔誠膜拜,確實讓人稱奇。走進陵園,那種置身綠草紅花,清水密林,如入仙境的感覺,與現實印度百姓狀況相比,反差太大太大了。四百多年前,亞格拉曾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首都。“莫臥兒”是蒙古的意思,莫臥兒王朝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於16世紀創立的,開國皇帝是鐵木真的六世孫。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帝王夏傑汗於1631年為其王後泰姬·瑪哈爾建造的。泰姬陵向世人展示著一段凄美的帝王愛情故事。夏傑汗登位前就與泰姬共患難、同甘苦,終成大業後,泰姬在生第十五個孩子時,因難產而死,時年僅38歲。夏傑汗為寄托哀思,動用兩萬民工,費時22年,修建了這座永傳於世的泰姬陵。他把這個宏偉的建築留給了歷史,把一片美麗的夢幻贈給了全人類。夏傑汗自泰姬死後,再也沒有續娶。據說他在距泰姬陵不遠的亞格拉古堡——莫臥兒王朝的皇宮裡,每天都會坐在皇宮平台上的一塊黑色大理石上,遙望美麗的泰姬陵園,傾訴思念之情。泰姬陵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陵前有清澈見底的水池,倒映著的泰姬陵墓園形的身影,就像潔白的荷花,在池中競放。進入陵區,仿佛身臨白色夢境。陵墓寢宮精美的雕刻,都配飾了貴重的水晶、瑪瑙、珊瑚、寶石、翡翠、黃金等。墓石上雕刻的茉莉花、玫瑰花、罌粟花都是用寶石拼成的。無論在亞洲或歐洲,都不乏有四百年歷史的古建築,但大多經受不住歲月的摧殘和歷史的剝蝕,今天能展現給世人的,都只能是其老態、頹敗的身形。可是眼前的泰姬陵,好像歷史仍被定格在1631年,近四百年的風雨,竟未能在她身上留下痕跡。她仍像一朵出水芙蓉,光彩奪目,清新潔白,動人心魄。到印度去看泰姬陵,就如來中國登長城,到埃及看金字塔,是一種追求,是一種願望,是一種誘惑,也是一種滿足。神秘的琥珀古堡齋普爾有個美麗的別名叫“粉紅之城”,也叫玫瑰城。因為十八世紀初齋普爾的創建者傑邦·辛格土邦王,為使這座城市與眾不同,更加美麗,對城市實行了“色彩控制”,規定建築物必須用淺紅砂岩建造,房屋都要塗成粉紅色。我們進入齋普爾城,果然滿眼都是粉紅色建築。齋普爾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土邦主占地為王,在各自的領地建造了堅固的城堡和富麗堂皇的宮殿。其中琥珀堡最為雄偉。它建於城北的山頂,用奶白、淺黃、粉紅色的石料建造而成,遠遠望去,有如琥珀,故稱琥珀堡。我們是騎大像登上山頂城堡的。那些專供游人乘騎的大像,大鼻子上印了各種花紋,背上鋪著漂亮的氈子,上面備有供人乘坐的架子。坐在大像背上,第一個感覺就是大像真高,自己真小。大像邁著方步,看起來挺穩,其實,坐在它背上搖晃得也挺厲害。琥珀堡除了雄偉、古樸、堅實,最有特色、最與眾不同的就是古堡裡的鏡宮。鏡宮裡的鏤花雕彩全部用小水銀鏡片鑲嵌而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華光溢彩,盡顯富貴豪華。宮殿所有的墻、柱、門、窗都刻有漂亮的圖案,看著土邦王和王妃華麗的寢宮,可以想像當年他們的生活是多麼奢華。不知在那一座座神秘的宮殿裡,發生過多少不為民間百姓所知的故事。宗教之國可能是受《西游記》唐僧西天取經故事的影響,一直以來都以為,佛經是從西天(印度)取來的,在印度,佛教的香火一定旺得很,印度一定是佛教大國。到了印度才知道,那已經是歷史了。在公元前,印度第一代王朝——孔雀王朝時,佛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到公元13世紀時,佛教被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取代,當時佛教寺廟幾乎被毀盡。自古印度人就是只重宗教,不重歷史,歷代王朝都設有宗教祭祀官,但沒有記錄歷史的史官。印度人以他們豐富的想像力,把歷史傳說化、故事化,不在意紀年和史實。也許這就是馬克思說“印度沒有歷史”的原因。今天,印度的史學家還要從外國進口本國的歷史記載。印度七世紀稱雄北印度的戒日王的歷史記載,就是到中國,從當年西天取經的唐僧寫的《大唐西域記》中得到的。今天在印度,最大的是印度教,教民占總人口83%,其次是伊斯蘭教,占11%,再就是錫克教和基督教,至於佛教,僅占0.3%。在印度,所見最多的是寺廟,人人都有宗教信仰,沒有宗教就沒有生活。我們這次旅游,除了看古堡、陵園,就是參觀寺廟了。在德裡,我們游覽了一座很有特色的寺廟,它的外形設計得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蓮花,所以取名蓮花寺廟。“花瓣”用白色的大理石貼面,通體雪白,純潔無暇。印度所有的寺廟都要脫鞋入內,裡面極干淨,除了牆上各種神的雕像外,廟堂多是空空的,專供教徒們坐在那裡靜思、膜拜。印度許多很漂亮的寺廟都是私人捐建的。據說印度教有兩千多個有名有姓的神,每個神都有廟,都要拜,所以印度人每天都在忙於拜神。印度雖然教派多,但都能和平相處。不同的教派很容易區分,頭戴小白帽,穿白長袍的是伊斯蘭教,留大胡子,纏頭巾,很威嚴樣子的是錫克教。錫克教是試圖把印度教義和伊斯蘭教義融為一體的宗教,聽說在印度,錫克教徒可以帶刀乘飛機,不過我們還是不太相信。不知是否跟信仰宗教有關,印度人都很友善。我們在景點邀請他們一起拍照時,他們都很樂意。特別是當得知我們來自中國時,他們顯得格外興奮,口中不斷喊CHINESE,CHINESE!民主體制印度人都說,印度推行的是崇尚民主的政治體制,所以,政府的管理也顯得格外寬松。在亞格拉、齋普爾這樣的中、小城市,給人感覺是管理松散,城市建設隨意。就說城市交通,除了少有的紅綠燈還有作用外,狹窄的街道上,汽車、摩托、拖拉機、馬車、三輪車、自行車、手推車、行人、牛、馬、駱駝、大像等等都可隨意行走,車輛也是隨意停放。到處是灰土、垃圾,甚至糞便也隨處可見。在齋普爾,晚上我們上街轉轉,靠路中間一點走,汽車、摩托一輛接一輛緊挨著你呼嘯而過;往路邊上走,路燈昏暗,坑窪不平,盡是垃圾,深一腳淺一腳,還生怕踩上“地雷”。緊張死了,只好趕緊回賓館呆著算了。高速公路的管理更是民主開放式的,就像印度導游說的,他們是民主國家,高速公路也不限制其它車輛通行。所以我們的車在高速公路上,都是與拖垃機、摩托車,甚至馬車同行。兩百多公裡的路程,五個多小時能跑完也都算快的了。印度的人口目前還位居我國之後,但也已有十一億多人了。據說,他們推行計劃生育比我國還早,可能是措施太民主,效果不明顯。有人預測,到2020年,印度人口將趕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今天的印度已是軟件生產超級大國,其軟件技術世界領先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印度的發展不平衡,普通百姓的貧窮落後也是有目共睹的。我看,印度的貧富差距比中國更大,印度的綜合國力,發展水平要趕上中國,可沒有人口趕上中國的速度快。中國和印度是兩個本不該疏遠,實際上卻有些疏遠的近鄰。什麼時候,這兩個歷史文明大國能越過喜馬拉雅山親密擁抱,世界的輝煌史就該開始譜新章了!



(泰姬陵--一朵清新潔白的出水芙蓉)



(友好的印度婦女和可愛的孩子)



(自由行走在粉紅城街頭的大像)



(乘大像登上琥珀古堡)



(美麗的蓮花寺廟)


精選遊記: 阿格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