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是個好地方(2)

作者: hellolittlebear

導讀9月29日: 去程機票:2000元 廣運樓——機場:55元 龍洞堡機場——貴陽火車站:20元 貴陽——安順:60元 安順酒店:120元 晚飯:77元 安順公交:2元 安順出租:4元 合計:2338元 每次的行程總是有一個驚心動魄的開頭,今年暑假的朝鮮之行就是以生死時速來了個有驚無險的開篇,這次又差不多。 我們的開頭就是慌亂的,由於大家都太忙,根本沒有時間從容地整理行裝,� ...

9月29日:

去程機票:2000元

廣運樓——機場:55元

龍洞堡機場——貴陽火車站:20元

貴陽——安順:60元

安順酒店:120元

晚飯:77元

安順公交:2元

安順出租:4元

合計:2338元

每次的行程總是有一個驚心動魄的開頭,今年暑假的朝鮮之行就是以生死時速來了個有驚無險的開篇,這次又差不多。

我們的開頭就是慌亂的,由於大家都太忙,根本沒有時間從容地整理行裝,所以前一天晚上我用了三個小時,回到家,做飯,吃飯,洗衣服,整理行裝,打掃房間衛生,喂魚,澆花,打印相關資料,慌亂之中確認了身份證、機票以及杜老師送的門票就把行李扛到廣州了。第二天上午,先是上班,然後我飛的到天河城,把疏漏的東西再掃蕩一圈,再飛回家中,把剩菜剩飯加以處理,就已經十一點半左右,熊爸把單位過節分的東西先拿回家,結果鑰匙掛在門上,出了門找不到鑰匙,又慌亂地回單位找鑰匙,然後去幼兒園接小熊,等回到家已經到了必須要出門的十二點,一家人馬上換上旅行服,不由分說背著包就跑出門去,等揪住廣運樓機場大巴的車尾巴,大家才松了一口氣。

我們也許是最早check in 的,拿到了第一排的座位,但托運的時候,說我們的旅行包有一根拉鏈壞了,不給托運,等到安檢的時候,發現了瑞士軍刀(這個在整個旅途中根本就沒有用上),不托運就沒收,安檢處讓我們把行李打包再托運,這個時候離飛機起飛還有三十分鐘,還來得及嗎?就看你的速度了!

於是我拿了一張機票飛奔到最近的行李打包處,暫停營業;於是飛到第二個打包處,十元錢打好包,再來到check in的地方,原來兩處近在咫尺!馬上就關閉了,趕在最後把行李托運出去。

回到安檢處,需要我重新出示身份證,重新安檢,可我的身份證在熊爸身上,此時離飛機起飛還有十五分鐘,趕快致電,不接,再電,接了,還沒登機,飛奔過來,算是在最後關頭衝了進去,熊爸說這段路他和熊都走了三四趟了,第一次安檢完兩個人到了登機口,發現漏拿了一包行李;剛才過來,發現熊把包扔在座位上又回去取。

無語!

帶著一肚子的氣,上了遲了十分鐘登機的深航飛機,才知道為什麼深航便宜,原來是非常陳舊的機型,飛機在機場轉啊轉啊,熊問了一遍又一遍,怎麼還不起飛啊?終於飛機轉回遠處,說是發現問題需要檢修!我們就在沒有空調的飛機上(本來也沒多少,一上飛機就接到了警告,飛機上空調不足,請多包涵)局了半個多小時的油,好在我們坐在第一排,還有點兒風,後面有幾個人熱得快暈過去了。

四點半降落在貴陽龍洞堡機場,機場大巴坐滿人就發,十元錢一人,直奔火車站。

本來計劃當天奔赴鎮遠,這個一定需要坐火車,火車比汽車還要快一個小時,由於飛機延誤,已經沒有快車可以選擇,慢車就慢車吧,等下了車,穿過人行道上兩邊髒亂的小攤檔中留出的狹窄過道我們終於擠到了火車站,一到火車站就是絕望,去鎮遠的車需要買短線,而買短線的隊伍已經排到了門外面。此時已是六點,買七點的火車已經是幻想,再晚的去到已是半夜,興趣索然,於是當機立斷,先去安順,把黃果樹游完,再回貴陽想辦法。

客運站就在那些小攤檔占據的人行道下面的汽車道上,見到安順的車就跳了上去,六點五時發車,到了安順已是酒店,安順的朋友幫我們訂了火車站旁的酒店,120元,性價比還算可以,好像是軍需供應社的什麼賓館,看到許多攻略上面介紹安順的幾個客運站,其實貴陽來的車不由分說就是離火車站最近的南站,近到用眼睛能看得到,坐汽車兩站地。

安頓下來就去民主路小吃街,在火車站門口坐2路車,一元錢一張票,車上人很熱情,幾個人幫我們指路,下了車後要走一段,我們發現安順小城比起我們初見的貴陽要干淨整齊的多。

小吃街很熱鬧,我見到了夢想中的烤魚,沒顧上看別的就坐下來了,去年此時在貴陽沒吃明白,所以一定要補上。我們一坐下來,小妹就給我們用大碗裝了一碗的炒黃豆,看看旁邊,都是用碟子裝的,於是傻呵呵地問這是干啥用的,小妹笑道:因為你們要等一會兒,給你們磨牙用的。十五分鐘後,香噴噴的烤魚上來了,覆蓋著厚厚的配菜,番茄、青瓜、包菜、魔芋等等,魚在下面,熊爸去挑的魚,最小一條都要三斤四兩,果然過癮,而且麻麻辣辣,可憐了兩只不吃辣的熊,每一口都要在茶裡涮一涮,熊吃一口魚喝三口水,最後只有我吃得興致勃勃,還不斷唱著“不怕不怕不怕辣”來激勵他們。後來在貴陽又吃了一次,味道要差許多。吃完魚,打車回酒店,這是我這輩子打得最便宜的出租車,4元。


精選遊記: 安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