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鳳凰

作者: sang2

導讀張家界之行最後一站是鳳凰,民間有龍鳳呈祥之說,於是,不少人就不加思索地認為,雄為龍,雌為鳳,小時我總覺得一種是禽一種是獸本來是兩種東西,怎麼會成夫妻的呢,父親說,他小時候,家族祭祖時,是龍香鳳燭,從來不會把龍與風雜在一起用。小時在劇團裡玩,看到常排演一出叫“三鳳求凰”的戲,我問,鳳是女孩子啊,可戲裡明明是三個男孩子追求一個女孩子的� ...

張家界之行最後一站是鳳凰,民間有龍鳳呈祥之說,於是,不少人就不加思索地認為,雄為龍,雌為鳳,小時我總覺得一種是禽一種是獸本來是兩種東西,怎麼會成夫妻的呢,父親說,他小時候,家族祭祖時,是龍香鳳燭,從來不會把龍與風雜在一起用。小時在劇團裡玩,看到常排演一出叫“三鳳求凰”的戲,我問,鳳是女孩子啊,可戲裡明明是三個男孩子追求一個女孩子的嘛,劇團的老頭說,笨小孩,男為鳳,女為凰。鳳凰這個詞與這個圖騰簡直是用濫了。真正的從文字上認識鳳凰,還是:郭沫若的《鳳凰涅磐》:

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Phoenix),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

然後是《宋玉對楚王問》:

鳳凰上擊九千裡,絕雲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對鳳凰古城,卻沒多大認識,也沒心思作個課前預習,就邊走邊看罷了。

途中,路過一個小鎮,正好趕上圩期,一路上,村民們攀扶著各種車輛往小鎮集合。這是真實的生活,婦女們大多是苗家的服飾,當然沒有照片中的隆重的頭飾,因為那只是婚嫁或向人炫耀時所戴的。鎮子上,交易的大多數是生姜,這些生姜個頭比我們的稍小,稍黃。還有桔子,還有從小道上趕來的山羊。一個老頭挑著一擔貨物,一頭是半籮白米,一頭是一只五花大綁的大公雞。真想下車去趕一倘真正的苗家圩集。

彭導(13787979801)說鳳凰主要是兩個景點,一個是古城,一個是南方長城。南方長城的資料如下:

中國南方長城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於明天啟三年(公元1622年)長城南起與銅仁交界的亭子關,北到吉首的喜鵲營,全長三百八十二裡,被稱為“苗疆萬裡牆”,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

南長城沿城牆每三五裡便設有邊關、營盤和哨卡,以防苗民起義。如:亭子關、烏巢關、阿拉關、靖邊關等,如今這一線還依稀可見碉堡、炮台和邊牆。它把湘西苗疆南北隔離開,以北為“化外之民”的“生界”規定“苗不出境,漢不入峒”,禁止了苗、漢的貿易和文化交往。

歷史已成過去,南方長城將撩起人們對歷史的回憶……

南方長城與北方長城最大的不同,就是整體都用石頭,就地取材,這樣的材料,如果沒有人為的破壞,恐怕再過一千年,它依然不倒。

長城也就是如此,好像沒什麼太大特點,爬上牆頭,作幾個驚險動作,拍幾張照,就無所事事了,一幫苗裝少女等待著拍照的生意,一幫提著籃子,籃子裡裝了兩三瓶礦泉水、幾包花生、紅薯之類的小孩子,采用的是窮追不舍戰術,令人不勝其煩。工藝品檔上多了些苗族的銀飾,一問價錢,便宜得不可相信,問賣者,“是銀的嗎”答道:“是苗家銀”。長城很長,也很高,大部份游客只停留在城樓的那一層,對山頂上的那段,是望而卻步。但我們都想上去一睹風采。

山頂的人不多,零零丁丁,風很大,幾個老太太抱著一堆苗裝討生意,真佩服這些老人家每天能上這麼高的山,老人家也很實在,每租一套苗服才一塊錢,而山下是五塊錢,同事靚女與另一位早到的男同事各租了一套,還邀請租服裝的老太太合影,老太太欣然答應。也沒要求額外報籌。也許就因為對方少了山下的勢利,兩位同事拍完,都十分樂意的送老人家兩塊錢。山裡人還是應保留淳樸的本質才好。


精選遊記: 鳳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