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陝西之旅

作者: 龍島

導讀首先我把我的陝西行程羅列一下,在陝西共旅游6天(2007.11.1~2007.11.6),本人選擇的是攜程從杭州出發到西安的航班(5折,加機場建設費及燃油費共計700元),開始了古城西安的5日自由之行,在接下來的5日內我將把游記記錄下來,以供大家分享~~ 我把這15日的簡要行程概括如下: 11.1晚杭州飛往西安; 11.2游玩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小雁塔,晚坐22點多的火車去� ...

首先我把我的陝西行程羅列一下,在陝西共旅游6天(2007.11.1~2007.11.6),本人選擇的是攜程從杭州出發到西安的航班(5折,加機場建設費及燃油費共計700元),開始了古城西安的5日自由之行,在接下來的5日內我將把游記記錄下來,以供大家分享~~

我把這15日的簡要行程概括如下:

11.1晚杭州飛往西安;

11.2游玩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小雁塔,晚坐22點多的火車去延安

11.3游玩延安寶塔山,棗園,楊家嶺

11.4延安坐車到壺口,游玩壺口後返西安

11.5從西安出發去爬華山

11.6轉西安陝博,大雁塔,去吃西安小吃,晚離開西安

D1 11/2 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小雁塔

早9:00坐車去看兵馬俑的,路過華清池和秦始皇陵,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到達。由於11月屬於旅游淡季,兵馬俑門票65元(也是淡季價,原價90元),沒有雇解說員,也沒有借電子導游20元,雖然說是旅游淡季,但游玩的老外還是相當多的,因為講解員比較多可以蹭聽的,運氣不是很好,在之前西安下了好多天的雨,聽說是2#有點塌方,所以2#坑沒有看到。不過天氣是相當的好,所以游玩的還是比較舒服。

建議:不要程電瓶車,門口距離景點不是很遠。

兵馬俑博物館一共分為1、2、3展廳加上一個陳列室和電影院,其中2號廳在改建,08年4月才完工。其中一號展廳最大,按發掘的樣式進行陳列。銅馬車在陳列廳裡,但是燈光十分昏暗,看不清全貌。在這裡,不僅要看實物,更加要看牆上的文字圖片說明,結合起來,方知為何兵馬俑可以號稱“第八大奇跡”。提示:三分旅游七分聽嘛也就是這個道理,再說在西安這個古城沒有導游介紹還是有些遺憾的。但兵馬俑的導游都很正規的,也很多,可以蹭聽!不過兵馬俑會外文的導游比較多哦,那邊外國游客要多於中國游客的,呵呵~~ 出了博物館,去停車場的路上,會有當地人提籃推銷特產,臨潼特產是柿子和石榴,11月份剛剛趕上吃這些水果(呵呵,口福不淺)有一種綽號“一口香”的小柿子,當地人裝在一個小提籃中,一欄大約40個,10元,石榴10元6個,都不貴。當地人的推銷熱情十分厲害。一路上還有不少推銷兵馬俑的,都很便宜,我是10元/套買的,我買了3套(後來郵寄回來郵費比兵馬俑小泥人貴幾倍,但沒辦法,為了減輕分量還是郵寄掉了)。差也差不多了,畢竟人家也要掙錢的麼!中午在停車場旁邊的一家農家餐館吃的飯,價錢不菲,不過有個石榴雞(是用石榴汁做的)還是相當好吃的,那邊的biang biang面還是可以的,總共發費146元。

在回程路上我們去的華清池,70元/人的門票(後來感覺不是很值),進去之後有電瓶車15元/人

提示:15元的電瓶車不值,管理人員說華清池很大,因為我們趕時間所以上當了,其實華清池供游人玩的地方步行轉轉也就2h;華清池的溫泉還是相當有名氣的,我們也洗過手了,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真羨慕當時楊貴妃可以天天泡溫泉~~

到小雁塔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不過天空很藍,當地人說都很少有這樣的天氣(心中竊喜!!),門票50元/人,包含西安博物館的門票。

提示:我們是從北門進去的,只給張手寫的門票,後來進西安博物館還給收走了,沒有留下紀念門票有些遺憾。小雁塔比大雁塔更秀氣也更好看~~(個人認為)

晚上在北門附近找了家餐館吃了些西安菜,口味有點重,不過很好吃,吃完我們直奔火車站。

提示:由於西安在修地鐵,所以北大街有些擁堵,交通所花費的時間要留充足。

D2 11/3 延安寶塔山,棗園,楊家嶺

我們是坐西安到延安的火車,下鋪83元,晚上住在火車上,不過到延安有點早,早上5點多就到了,延安的氣溫比西安冷多了,剛來又由於是凌晨,零下3度,感覺有點冷。在延安火車站還是相當不錯的,據說是今年剛剛完工,50年不落後,看規模和外觀很有延安特色,也很氣派,站台有點浦東的候車廳的味道。我們住在延安交際賓館(據說是當年我黨接待外賓的地方),條件還不錯,交通也都方便的。

我們先去的棗園,棗園最遠,在棗園看到了正宗的陝北服飾,呵呵~~棗園看了國家5位領導人的住宿及辦公環境,總體感覺很不錯,據說棗園是當時一個地主的家。在棗園我們還看到正宗的白楊樹,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格外的清爽,很漂亮。

提示:棗園的講解員都是穿學員服的,都很漂亮和帥氣,我們趕上的是周末,又有好多小學生的免費講解員,很有革命特色~~

建議:同那些陝北穿特色民風的人拍張照,很有紀念意義~~

楊家嶺同棗園差不多,都是革命根據地,不過還是要轉轉的。

下午我們去的寶塔山,在寶塔山上可以看到延安的全貌。在山頂看延安同心目中的那個延安大相徑庭,有些都市的味道,城市建設還不錯,可能是中央對延安比較重視的緣故。

中午我們吃了延安比較有特色的小吃:羊肉叉叉,油糕,米酒,晚上我們找到當地有名的吃燒烤的地方,忘記在什麼地方了,可以到當地打聽下的。

延安特產:狗頭棗

D3 11/4 壺口

因為從延安到壺口每天只有一班車,早上7:30從延安客運站發車,31元/人次,所以一早我們就到了車站,一路上有段走的是土路,感覺有點黃土高坡的味道,顛簸了一個上午4.5h才到的壺口。在中巴車就可以買到壺口的門票,因為是淡季,加上買團購票70元/張(門票原價81元/張,估計中巴車還是有回扣的,不過自己得到實惠就好了),車直接開到壺口附近。

今年由於雨量比較大,所以這個時候看水還是比較大的,看到壺口還是比較壯觀的,天氣也很好,能看到彩虹的。在壺口還有陝北服飾可以租的,5元/次,還有毛驢可以騎,也是5元/次。當地人民還是比較純樸的,也都很實在。不過同當地人拍照是要收費的,呵呵~

提示:從延安到壺口的路上有當地農民賣蘋果和梨的,在車停的時候我們買了點,後來回來感覺有點後悔,因為買的太少了,那邊的蘋果和梨是我吃到過的最甜的了,在城市裡買的這些蘋果和梨都沒壺口這裡的好。後來聽說洛川的蘋果是出口的,很有名氣。

特產:洛川蘋果,梨,火柿子,花椒

我們從壺口回西安車子也不是很多,還是坐來程車到福縣的高速路路口,到福縣已經是下午3:30多了,我們在福縣高速口等延安到西安的大巴車(從延安到西安大巴30分鐘一班,末班車17:30)。後來有輛從延安到西安去的小轎車中途停下來,我們談好價錢就搭小轎車返回的西安,60元/人。在延安回西安的高速路上過了洛川我們遇到了堵車,整整堵了4個多小時,很是郁悶!不過在堵車間隙我們發現延安天空的星星比在杭州能看到的多很多,看來這邊的空氣質量還是好啊,污染少。我們最後凌晨左右才到的西安。(還好西安的賓館事先定好了~^o^)

提示:從延安到壺口和從西安到壺口的車子不是很多,如果要自由行的話一定要把車次問好,如果跟西安當地旅行團的話就可以把黃帝陵一起旅游了。

建議:去壺口和延安2日游最好的行程是:晚從西安坐車到延安,到延安後直接坐中巴到壺口,壺口游玩後坐原車返回(往返61元/人),晚17:00左右到延安。晚在延安住,順便可以吃點當地小吃和購買當地特產。第二天一早起來逛棗園,楊家嶺和寶塔山,午飯過後坐大巴返西安,或者是晚坐火車返西安)。

D4 11/5 華山

我們一早8:00起來坐上了從西安到華山的旅行團(事先定好了當地的旅行團,准備華山1日游,費用:280元/人,包括門票100元,索道來回110元,山腳到華山的中巴20元,來回車費和導游講解費)。到華山已經是11:30了。

注:本來當地團說好是8:00出發的,後來在西安東門又接了其他的散團,湊到一輛車才出發的,出發時候已經是9:30多了。到了華山當地團先帶你去看藥材(促銷,建議別買),又帶去吃午飯(自費)所以最後搞到12:00左右才准備爬山。

在華山,一定要記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因為自古華山一條路,路很窄,很危險。

我們坐索道到了北峰,轉好沿著自古華山一條路慢慢爬。先去的西峰,西峰是最漂亮的。從西峰爬到南天門,人已經累的不行了,休息了好幾次,看來平時是要多作作運動啊!南天門是個很大的道觀,老遠就聽到道觀裡傳出悠揚的樂聲,不知道是在干嘛。南天門就是走長空棧道的地方,走到收費口的那十米路已經讓我膽戰心驚了,差不多一個人側著身走,橫空的石路,邊上就是懸崖。收費口的大叔就坐在連接索鏈的石柱上,側個身就無葬身之地了,太強悍了。 南峰是華山的最高峰,山頂就是一塊斜斜的大石頭,幾乎沒有台階。膽大厲害如兩只腳爬上去的人和三只腳爬上去的貓;還有膽小如我們手腳並用。不枉我這麼辛苦地爬上來啊,從最高峰望出去的景色好不壯美,一片片山巒層層疊疊!顫顫巍巍地抱著華山南峰2154.9的石頭留影。

後來時間來不及了,就直接從南峰過中峰返回到蒼龍嶺,索道下山,16:50點多到索道口。索道據說是17:00下班,坐中巴車到游客中心。後坐車返回西安,回到西安我們直接到回民巷惡補。

西安美食:同盛祥(鐘鼓樓廣場)牛肉泡饃和涼皮,岐山面、醋粉、肉夾饃、蜂蜜涼粽子,在老孫家(大雁塔廣場店)羊肉泡饃。最好吃的是酸辣味的岐山面,拌花生醬的涼皮,還有吃泡饃時送的甜蒜頭。醋粉和涼皮蠻像的,肉夾饃比以前在成都吃過的要好吃,蜂蜜涼粽子就是小小的白糖粽味道太甜了。牛肉泡饃和羊肉泡饃味道差不多,也許是這兩年辣吃多了口味變重了,覺的剛端上來的泡饃好清淡,只能加蒜頭加香菜加辣醬。



(秦始皇兵馬俑)



(小雁塔)



(壺口瀑布)



(biang biang面)



(西安的火柿子)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