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2/6◇西安:碑林-陝博

作者: i恆行天下

導讀【2/15】◇2/6◇7.8西安:碑林-陝博碑林交通:到南門站下即可,過馬路就到書院門,書院門走完就是碑林了。 票價:?(介紹信) 推薦指數:★★★★★ 室友向來以體力好著稱,剛徒步穿越某沙漠的他謝絕我們讓他先行會賓館休息的提議,和我們一同逛碑林。 碑林在城牆的東南角。 學校的介紹信在這兒起作用了,我們從員工通道進入。三年不見,變化並不大。先看到三� ...

【2/15】◇2/6◇7.8西安:碑林-陝博碑林交通:到南門站下即可,過馬路就到書院門,書院門走完就是碑林了。

票價:?(介紹信)

推薦指數:★★★★★

室友向來以體力好著稱,剛徒步穿越某沙漠的他謝絕我們讓他先行會賓館休息的提議,和我們一同逛碑林。

碑林在城牆的東南角。

學校的介紹信在這兒起作用了,我們從員工通道進入。三年不見,變化並不大。先看到三聖碑,有導游在講解,跟著蹭聽就是了。

碑文是《孝經》。“伏聞聖朝以孝治天下”,自古亦然。古代統治者的思考邏輯是,在家為孝子,在朝為忠臣。子曾經曰過,孝則不會以下犯上。如果兒子都聽老子的,老子都聽父母官的,父母官都聽皇上的,這個世界就會太平了。

聯想到經常聽說的,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次聽到這話總是覺得挺好笑的,難道還有那個民族不是這樣子的麼。其實我現在不大相信民族性一說,更偏激的是覺得現在幾乎任何劃分人群的方法都不靠譜。每次聽到有人說北方人如何,南方人如何,東北人如何,多不屑。僅以地域劃分,在交通如此發達,溝通如此便利的當代,其荒謬性不亞於以星座劃分人群。

碑林大致分為7個碑室,值得仔細觀賞。

第一碑室是十三經,類似於古代高考或者考研的官方指定教材。找到了《尚書·禹貢》,嘿嘿,這個可是歷史地理學的開山之作。看著熟悉的“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刻在石頭上,感到了肩頭的擔子。想起千百萬讀書人曾在碑前仰頭默讀,和今天的我一樣。突發奇想,想在這歷經千年,充滿智慧的碑石上找到自己的姓和名。姓很快找到,名在後面某一碑室才發現。第一碑室的石刻經書刻於唐文宗李昂開成二年(公元837年),所以又稱《開成石經》。驚奇的發現其對“民”缺劃避諱,不知何解。第二碑室有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秦”就是羅馬帝國了,“景教”是基督教中的一支,此碑立於唐德宗李適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還有顏真卿的《多寶塔感應碑》,師姐驚嘆,這不是她小時候練字的字帖麼。是的,這便是母碑,可以想見,匠人們從正是從這塊碑上拓下碑文,再依照碑文反刻出一副本碑,然後再從副本碑上拓下字,廣為流傳,成為我們小時候練字時的摹本,而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這塊碑這。此外,諸遂良、王羲之與《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都是精品,碑文是唐太宗贊玄奘的,何以古人王羲之能寫下此文呢。這要多虧弘福寺的沙門和尚懷仁,他是唐初的一位書法家。為了使皇帝寫的碑文和王羲之的書法珠聯壁合,他集字勒石成碑,歷經24年乃成。所謂“集字成碑”,就是從王羲之現存的字中找到想要用的,再拼湊起來。這種精神得到了傳承,中共建國初,各大學紛紛改換校名字體,毛字自然是最堅挺的。可是不怎麼好意思開口向他老人家要,於是只能從他已有的發表的字中截取出。因此不要驚訝各高校的校名字體風格出於同一人之手。可惜毛公寫字向來率性,不守章法,也真難為校方了。印像中,“武漢大學”的字體是從毛給武大某教授寫信的信封上扒拉下來的,因此還算比較協調。“其他碑室也各有看點,值得一一瀏覽。看到墓志銘,有些是正史無傳,野史無名的人物,感嘆,他的這一輩子就在這一面碑上面了,而又有多少人,連一塊碑也沒有留下呢。我們,我們又能給歷史留下些什麼……最裡面的一個碑室裡有不少圖畫,這很難得,因為刻畫比刻字麻煩的多。其中比較有名的是《關帝詩竹》,即將一首述志詩暗藏在竹葉中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此處可是實指了。還有《魁星點鬥》,其中的奧妙,還是自己去現場聽導游講解的好:)可惜沒有找到大名鼎鼎的《禹跡圖》,據辛老師爆料,那是因為周公在某次視察碑林時看見此碑,發現地圖上竟無台灣,覺得不妥,於是此碑遂被打入冷宮,不見天日。唉,何苦呢,中國那個時候的版圖確沒有台灣啊,第一次在台灣設府進行管轄是在康熙年間。讀過葛老師的文章,從此對“自古以來”一詞極為不屑,這個詞完全是糊弄外行的。在某一碑室有康熙題的《寧靜致遠》,據說很有名,但沒見寫的很好。可能重要的不是寫的什麼或者寫的好不好,而是誰來寫的。有員工在碑室裡現場拓片,過程很神奇,一幅字很快的就呈現在眼前,變魔術般。呆看了好一會才明白其原理,主要是紙張的質量,其韌性要足以順著碑面凹下去。除了碑文,還有一個展廳擺放著歷代的石雕。主要是從墓中或墓道上收集來的。著名的《昭陵六駿》就在其中,不過有兩匹目前流落海外,現在以復制品展出。真品破碎不堪,不知是人為的損壞還是發掘出來時就已如此了。因為我們從偏門進去的,所以出來的時候才看到前面的孔廟。各地的孔廟格局大致一樣,牌坊,大門,泮池,欞星門,華表,兩廡。孔廟坐北朝南,但南門不開,以顯莊重。為表強調,設計者居然在南門的位置立著一堵牆。碑林孔廟較特別的一是這兒的牌坊在大門內,因為大門外便是城牆了,不方便放置;一是華表呈栓馬樁模樣。牌坊之後有兩個池子,稱為泮池。在清代,中舉稱人泮,泮池以此而得名。只有考上秀才方可進人孔廟朝拜,並在泮池洗筆。此為一種榮耀。不過現在這個池子沒人洗筆了,大家都改用中性筆了。池中有很多魚。秦豫肉夾饃逛完碑林出來已是午餐時間。想起上次來西安時做的功課,記得這塊有家有名的肉夾饃店,當時來過兩次。依稀記得是在碑林的北面,拿出地圖來,看到東木頭市,覺得就在那。從碑林東門前的大街向北走,第一個路口西轉,再走約400m即到。其店面和上次來時一樣,連價格都好像一樣。普通的肉夾饃是4元一個,純肉的是5元。

這是此次去西安第一次吃肉夾饃,咬一口,地道,正宗。在去西安的火車上遇見一位西安人,他告訴我們好的肉夾饃的饃必須要很硬,這樣肉的汁水才能滲入其中,使原本無味的饃變得可口。邊吃邊有在西安安家的衝動,只為每天吃上這樣的肉夾饃。吃完第一輪,三分飽,再去時卻被告知售臻。才記起這家店是限量銷售,每頓的產量是預設好的,賣完就收工。滿懷遺憾一步三回頭的離開。雖然有些不滿,但這種做生意的方式還是值得尊重的:不以利潤為唯一動力,還要考慮對享受生活的追求。陝西省博物館交通:小寨站下,有很多車可以到

票價:免費

推薦指數:★★★★★

天熱。於是打的去陝西省博物館。

陝博免費,但不免票。得排隊領票,上午2500張,下午1500張。我們去時門口大排長龍足夠嚇人,但通過介紹信我們以團體的名義直接拿到票進門。可能因為奧運,安檢比上次嚴格多了,帶進去的飲料需要試喝。

只要有時間,來趟西安都該去陝博看看。不為學什麼知識,只是去感受下先人創造的燦爛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陝博比兵馬俑博物館值得得多。我就不敷述了,有機會去的同學可以跟著導游慢慢的聽。第一到第三展廳是按時間序列從夏商周到元明清,很羨慕在西安的小朋友,可以從小熏陶在實物構成的歷史中,不像我們,都是從書上看到的,書上還有好多錯的。在展廳看到有藝術系的MM們臨摹古物,很有情調的場景。

漢唐是漢族的驕傲,是中國的驕傲,更是長安的驕傲。人在長安回顧那段歷史,應該可以更真切些。唐朝板塊有幅古今對照的長安城區地圖,可以看到昔日的都城比今日的省城可是大氣得多。

還有兩個專題展廳,一個是關於古鏡的,一個是關於古代體育運動的。算是長下見識。很不錯。

晚上會學校招待所的餐廳吃飯。點了牛肉餃子。味道極佳,這輩子沒有吃過這麼鮮美的。而且價格公道,14元一斤的樣子吧。早有耳聞,在西安,應該多吃點牛羊肉,尤其是牛肉。其原料,其做工,得天獨厚。有去西安者一定要嘗試。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