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到此一游

作者: 仰止

導讀會稽山游記旅游愛好者都知曉三山五岳,必登臨而後快。一個真正的驢友,如果還沒走遍三山五岳就急需補課啦。然而,中國之大,風景之雄奇險峻鐘靈毓秀還遠不止三山五岳,那雪山是另一境界。只說中原,與五岳相提並論的還有五鎮(唐代為四鎮)。五鎮為: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西鎮吳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自宋以來,五鎮也是有封號的,各自的故事也不亞� ...

會稽山游記旅游愛好者都知曉三山五岳,必登臨而後快。一個真正的驢友,如果還沒走遍三山五岳就急需補課啦。然而,中國之大,風景之雄奇險峻鐘靈毓秀還遠不止三山五岳,那雪山是另一境界。只說中原,與五岳相提並論的還有五鎮(唐代為四鎮)。五鎮為: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西鎮吳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自宋以來,五鎮也是有封號的,各自的故事也不亞於五岳,都是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典故甚多,所以,我要一個一個地登過去。7月17日,我只身游會稽。

前年去青城山,深感“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殊不知這兩句原是南朝詩人王藉詠會稽山的詩句。如今會稽山打大禹牌,大禹陵景區還有大禹紀念館,說大禹一生行跡中的四件大事:封禪、娶親、計功、歸葬都發生在會稽山。會稽山還是佛道勝地,傳說葛洪之祖葛玄在此煉丹成仙,山中的陽明洞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爐峰為佛教勝地,至今香火旺盛,載我的出租司機說,紹興人90%去過香爐峰,每逢佛家節日,都是人山人海。明代軍人王陽明(守仁)在此研修心學,創“陽明學派”,成一代哲學大師,不僅成就明、清以至民國時期的統治思想,還輸出價值觀到日本、朝鮮等國,不然,他們怎會有今天。

晉朝顧愷說會稽山水是“千岩竟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會稽山下的若那溪,水清如鏡,如詩如畫。有紹興特色烏篷船載游人去參觀小橋流水人家。會稽山風景區由大禹陵、香爐峰、宛委山、石帆山、若耶溪五個景區組成,我看只去大禹陵和香爐峰就足矣啦。

去香爐峰首先經過香火旺盛的“爐峰禪寺”。有山門、九龍壁、放牛池、鐘鼓樓、人工殿、左右兩側配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佛堂)、客堂院等,大雄寶殿高大威猛,重檐廡殿,金碧輝煌,氣勢不凡。聯想到前不久參觀蘇州園林,原以為江南建築多精巧細致,小橋流水兒,不想江南的寺廟卻大氣磅礡中精雕細刻。正趕上做法事,和尚們穿戴正式,身披袈裟,誦經念佛,有敲木魚的,打镲的,吹笙的,許多俗家善男信女也穿著釋服虔誠地跟進。

出得大雄寶殿後面的小門,有一微型水庫,水清澈見底,“拔涼拔涼地”。這裡有兩條路上山,我選擇“正路”——按路標指引。沿著一千七百石階曲折盤行上山,俗稱“螺螄旋”幾乎無人能一口氣登上去。途中經過四面千手觀音廟,須得四面燒香四面拜。一路上還有幾處供人歇息的涼亭,都有楹聯,有文化,我急著趕路沒細看。在山道上發現,這裡的挑夫全都是女性,奇!大汗淋漓達到山脊,有近現代摩崖題刻“靜觀”、“漸入佳境”“波羅密”等七處,右邊是“思遠塔”,高七層。在塔下的平台上,盡可遠眺四處山巒和八方秀水,沿山脊而上,還有幾處險地。先是“瘦牛背”,兩邊是深谷,再往前,雲門石和靜觀石當道如山,兩巨石間的間隙僅70-80釐米,要側身才能通過。來到香爐峰頂,往東南看,紹興像一座新興城市,全無鹹亨酒店的痕跡,只有高樓大廈。向西看,山巒起伏,層層疊疊,山峰在雲霧中忽隱忽現;往北看,綠色的田野及星羅棋布的村莊,醉人風景,山風習習,欲飄欲仙。山上有各種冰涼飲料,還有素面館。有許多解簽兒的,算命的,讓人感到又回到了人間。下山是另一條路,極幽靜。只可惜這座山的水少了一些,不像南方諸山,山泉充沛。甚至還不如泰山。

游會稽山不能不去大禹陵。大禹陵景區由禹陵、禹祠、禹廟三大建築群組成。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門口有電瓶車免費載客至大禹陵石牌坊。石牌坊高大古樸。柱端為古越人崇拜的神鳥——鳩。 穿過牌坊,神道兩旁安放著由整塊石頭雕塑的熊、野豬、三足鱉、九尾狐、應龍。相傳這些神獸都是幫助過大禹治水的神奇動物或大禹自己所變。

大禹陵碑亭裡有大禹陵碑,“大禹陵”三字是明代紹興知府南大吉楷書並勒石,豪放而雄渾,頂天立地。碑後是禹王山,相傳大禹即葬於此。

大禹陵碑的右側有碑廊陳列部分祭禹碑,最有價值的是秦始皇祭禹陵所留《會稽刻石》。

禹祠是夏王朝第六代君王少康封其庶子無余赴此守護大禹陵時創建,是定居在禹陵的姒姓宗族祭祀、供奉大禹的宗祠。目前,這裡的姒姓已傳至145代共數百人,主要居住在禹陵前的禹陵村。現存禹祠為1983年重建,為兩進。第一進內陳列著《大禹治水》、《稽功封賞》磚雕;第二進內有大禹塑像,還陳列著大禹在紹興的遺跡照片。

大禹陵門口還有現代化的大禹紀念館,不僅有空調解暑熱,還利用光電效果展示大禹生平事跡,在紀念館裡走一圈兒,對大禹豐功偉績便粗知一二了。

與會稽山聯系在一起的還有蘭亭。著名的蘭亭集序就誕生在那裡。可惜“蘭亭舊址雖曾見,柯笛遺音更不傳。”

會稽山,值得一去,是驢友,必去。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