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芝徑雲堤,沿著下湖的南岸東行,14:10. 遠遠地看到了“水心榭”。
水心榭俗稱三亭子,原是山莊東南宮牆的出水閘,為宮殿區至湖區東路一處必經之景。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山莊從此往東擴建,增開了銀湖、鏡湖,水閘便位於湖心,遂在閘上架石為橋,橋上置榭三座,康熙題名水心榭。
水心榭中榭成長方形,重檐歇山卷棚頂,面寬三楹。南北兩榭均重檐攢尖,四角各設一組立柱,每組四根,有矮廓相圍。三榭亭南北端原各有四柱牌坊一座(今無存)。
榭下承架石橋,梁下設水閘八孔,俗稱八孔閘。閘板是多塊活動木板,可加可撤,控制水位。閘板設施可使下湖水位高於南面的銀湖,湖水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