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遊記列表



避“運”游(14)——人在湖畔(一)

湖區: 避暑山莊的湖區是中外游客到避暑山莊參觀的重要區域。湖區集中國南方園林的秀美和北方園林的雄渾,特別是把江南園林的勝景佳境移植到塞外,使它成為“來於天然,勝似江南”的獨特風格。 山莊湖泊總稱塞湖,總面積57公頃,其中水域和魚塘面積為28.7公頃,占湖面13.5%;荷花覆蓋面積7.7公頃,占湖面 13.5%,湖中陸地面積16.3公頃,占湖區面積28.5%;湖邊地面積為12.1公頃,占湖區面積21%。湖水來源一是山間溪流,二是熱河泉水,三是武烈河水。 武烈河水從北魏酈道元考察至遼金約六七百年間,沒有固定河道。到清時期才形成固定河道。 公元1701年康熙巡視到此時,發現這裡地形復雜, ...

避“運”游(15)——人在湖畔(二)

湖區雖然沒有頤和園的昆明湖那麼大,但是由於洲島錯落,湖面被長堤和洲島分割成5個湖,各湖之間又有橋相通,兩岸綠樹成蔭,顯得曲折有致,秀麗多姿。此區總體結構以山環水、以水繞島,布局運用中國傳統造園手法,組成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世界的構圖。多組建築巧妙地營構在洲島、堤岸和水面之中,展示出一片水鄉景色。湖區的風景建築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如“煙雨樓”是模仿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形狀修的。金山島的布局仿自江蘇鎮江金山。 13:00 .我來到湖區的煙雨樓前。 (煙雨樓[攝於2006-09-19. 09:30.]) 煙雨樓 避暑山莊的煙雨樓是仿照浙江嘉興南湖鴛鴦島上的煙雨樓修 ...

避“運”游(13)——環山漫步(四)

在城牆上步行到普陀宗乘之廟的正面: (正面遠眺普陀宗乘之廟) 回到環山公路,時間是10:00 . 沿公路逆時針前行,步行約20分鐘到了山莊的西北門。 門殿內現在是小賣店。 避暑山莊宮牆建有九座宮門。 麗正門,城關門,德彙門,坦坦蕩蕩門和碧峰門等五座門為城台式闕樓,流杯亭門,惠迪吉門,西北門三座是殿門,倉門為隨牆門。九座宮門其中有“康乾七十二景”一處。 麗正門,乾隆三十六景第一景,建於康熙年間,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進行了改建,是避暑山莊的正門。門前有座長23.5米,寬1.4米,高6米的紅照壁,起著與市區隔絕的障景作用。紅照壁與麗正門之間東西 ...

避“運”游(11)——環山漫步(二)

終於來到“二馬道”蹬道前: (“二馬道”蹬道) 登上城牆,風光無限!!! 扶住跺牆,探頭牆外向下望去:虎皮牆與獅子溝溝底近80度垂直,深達100公尺。 向北面環視,由西慢慢轉向東,依此可見:殊像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 向遠處眺望,群山起浮,無垠無盡............ 只有一個字:美!!! 向右看,遠景是普寧寺(大佛寺),近景就是須彌福壽之廟(班禪行宮): (遠眺須彌福壽之廟) (須彌福壽之廟) (須彌福壽之廟) (須彌福壽之廟) 待續。 ...

避“運”游(12)——環山漫步(三)

向左面看去,遠景可見殊像寺,近景就是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 (遠眺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 山區游覽車不斷地將一批批游客送達這裡。 游客們被這裡的景色震撼,折服。人們驚喜,贊嘆,抓緊時間拍照,留影,然後戀戀不舍地登車離去............................... 更有許多攝影發燒友,拿著“長槍”,“短炮”,把這美景留在人間。 我坐在城牆上,休息,觀景,,坐了30分鐘,久久不忍離去。........ 在城牆上向西走過去,...........: (蜿蜒的宮牆宛若長城) 待續。 ...

避“運”游(10)——環山漫步(一)

山區位於山莊西北部,面積443.5萬平方米。山區占了整個園林面積的4/5。從西北部高峰到東南部湖沼、平原地帶,相對高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環繞、色壑縱橫的景,山谷中清泉湧流,密林幽深。當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澗等地形,修建了多處園林、寺廟。避暑山莊周圍寺廟共占地47.2萬平方米,博仁寺、博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羅漢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喇嘛寺廟群,是清政府為安撫中國西北蒙、藏等少數民族,加強邊疆管理而建造的皇家寺廟。寺廟之集中,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湛,寺廟中大量佛像、祭器 ...

避“運”游(8)——永佑禪寺(三)

永佑寺是山莊內的一處大型佛寺,位於平原區的東北部,建於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整組建築樣式規整,坐北朝南。據載,門殿前有牌坊三座,成品字型,自東向西題額分別是:法瞻龍像,錫振雷音;仁壽世界,慈悲法門;優曇耀彩,檐葡飛香。門殿以北,前殿、寶輪殿、後殿、舍利塔、御容樓,沿中軸線漸次排列。寶輪殿東西配殿分別為“妙覺”、“慧照”,後殿的東西配殿為“普慧”、“廣仁”。 永佑寺內最值得一書的是舍利塔和御容樓。 舍利塔通高67米,九層八面,是平原區的制高點,登臨觀覽,山莊的萬千氣像盡入眼底。塔廊內塔身八面石壁上均有石刻浮雕佛像,正南正北兩面各 ...

避“運”游(9)——永佑禪寺(四)

塔廊內塔身八面石壁上均有石刻浮雕佛像,正南正北兩面各開拱券門。 (塔底南側券門盈聯) (塔底北側券門盈聯) 塔後立《永佑寺舍利塔碑》,今保存完好,通高5.74米,碑首、碑趺各高1.37米,寬2.06米,厚1.09米;碑身寬1.74米,厚0.77米,高3.00米。碑身正面鐫《永佑寺舍利塔記》,背面鐫《避暑山莊百韻詩序》。 (御容樓前石碑) (石碑(正面)) (石碑(側面)) 走出永佑禪院,時間是08:00. 在路邊吃過早點,准備登山去!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