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詠嘆調---登玉龍雪山

作者: weileiwei

導讀山之詠嘆調------登玉龍雪山 我出生地是佛山,我長大後工作的地方還是佛山。佛山,一座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沒有山的城市。但是,奇怪的是,我從小就對山特別有感情,我不但喜愛綠樹茂盛的青山,更愛雪白神聖的雪山,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好感。讀中學時認識的珠穆朗瑪峰,我至今還可以脫口而出它的海拔------8848米;我還記得我國首位登上珠峰的女登山運動員,她的名字 ...

山之詠嘆調------登玉龍雪山

我出生地是佛山,我長大後工作的地方還是佛山。佛山,一座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沒有山的城市。但是,奇怪的是,我從小就對山特別有感情,我不但喜愛綠樹茂盛的青山,更愛雪白神聖的雪山,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好感。讀中學時認識的珠穆朗瑪峰,我至今還可以脫口而出它的海拔------8848米;我還記得我國首位登上珠峰的女登山運動員,她的名字叫潘多;去年上映的美國大片《垂直極限》,我就是為了看那雪山和那冰天雪地的大場面,而專門去電影院看大效果的;上網聊天或去驢壇,我會改名為“向往西藏”……

山,雪山,我對它是情有獨鐘啊。

今年暑假,我又去了一趟雲南,不但去了我四年前“錯過”的瀘沽湖,還一波三折的終如我所願,登上了玉龍雪山。

8月的雲南正是雨季,我們其中一個景點是坐小索道纜車,上雲杉坪遠眺玉龍雪山。可在這灰蒙蒙的陰雨天,如何可以遠眺雪山的真正面目呢?四年前我就曾上去雲杉坪,我知道如果天氣不好,是看不見雪山。只為了看那有5—6個足球場大小的大草坪,以及草坪旁的的那些雲杉樹,的確沒多大意思啊。我記得在麗江城的周邊,天氣好的話,也是完全可以看得到遠處的雪山的。在剛到麗江時,也有不少同事提議想改去登雪山,因為登山與遠眺雪山的感覺是截然不同,不可以相提並論的!可這天氣,到我們出發上車時還在下雨哦,無奈也沒辦法,只好還是按合同去“遠眺”吧。

在汽車上,部分同事還深深不忿,認為反正不可以“大飽眼福”,還是想堅持去登雪山。正說著,突然,太陽出來了!可這時還在下雨哦。我們開心的歡呼,叫喊著,再仔細看一看,雨也停了。“彩虹!彩虹!”嘩,一條橫跨地平線的 180度大彩虹,真正的雨後彩虹,美極了。我由於在新疆的伊犁看過雙彩虹,就自然有經驗的多看看,果然也是雙彩虹!我在告訴大家的同時,趕緊拍下了這難得的畫面-------白雲、遠山綠樹襯托下的 清晰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雙彩虹。

美麗的彩虹瞬間消失,可是它帶來了新的信息,新的希望!天晴了。部分同事又再提出要登雪山,通過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我們終於決定馬上改道去登玉龍雪山了!哇塞!喜從天降,我不由得欣喜若狂:天助我也!!可我只是輕輕的拍拍同事的大腿:“看,老天爺是多麼的公平啊!”

我們坐專線車到達海拔3356米處,然後坐人們叫它大索道的6人豪華吊廂,上升到海拔4506米處,開始了“挑戰自我”的腳踏實地的登山之旅。

我們細細的呼吸,慢慢的向上走,還不忘在標記不同海拔的平台留影。不時看見缺氧者半途而廢,太陽還穿過雲層,吹開濃霧,讓我們可以把周圍的終年積雪和玉龍雪山的主峰扇子陡看的清清楚楚。最後,我們一共有6位同事成功的登上了游客允許到達的高度------海拔4680米。我們興奮的擊掌慶賀,不同相機拍照留念,還不忘用手機與親人通話。無奈時間不允許我們久留,也不可以再往上走,這登山的棧道,為何不再向上延伸?要不,好想看看自己到底還可以向上走多少。

我終於如願登上雪山了!回來後津津樂道、刻骨銘心的只有我的自豪-------那海拔4680米,而人們害怕的“談虎色變”的高山反應;那海拔高度上升100米,溫度就下降0。6度帶來的寒冷,我都好像沒反應、沒感覺,反正不記得了,我也莫明其妙。

山,雪山,冰清聖潔的雪山,特別是那世人仰慕的珠峰,雖然我至今還沒有找到走進西藏的志同道合者,但我會為了能與你更接近,而使自己各方面更強壯,意志更堅強,因為,你是我心中永恆的美好的向往。

2002年9月5日凌2時李素薇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