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整旗鼓:
在納木錯的整個晚上,除了我陷入了幾乎是昏迷狀態的昏睡中之外,其他幾人均無一例外的因缺氧造成的頭疼欲裂而徹夜難眠
這一切固然讓人覺得沮喪——除了大姐在湖邊拍了一些充滿火星風景意味的照片、算是有所收獲之外,小美、小玉甚至都沒走出過房間,也就談不上看到多少景色了
而我在以命相搏之下,也沒多拍到什麼驚艷之景,再者由於天氣的緣故,日落也未嘗得見,今天早上干脆就是一場冰涼刺骨的傾盆大雨
帶著滿腹的悻悻然我們幾乎是倉皇逃離了這個地球上含氧量最低的地方之一,天湖在天空中掛起一道彩虹,不知道算是送別,還是對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等一行人的嘲笑
在嘗到了輕視高原環境造成的苦果後,吃一塹長一智的我們開始試圖調整行程和身體狀況了;原本我們計劃今日回到拉薩後不作調整,次日便前往日喀則和珠峰
但以目前眾人的身體狀況來說明顯是既不合理又不明智的選擇,首席行程官小美提議明日在拉薩適應休整,將赴日喀則和珠峰的日程延後一天
人困馬乏的眾人自然是毫無異議,況且就算是今天還有半天的空余時間,卻還有一個重量級的景點——布達拉宮需要去逛,依然是不得消停
而且,由於藏南各條公路普遍實行限速管理,我們甚至不確定是否能在預約時間下午1點之前趕回拉薩
公路限速小貼士:
所謂限速,就是管理部門在公路各個節點設卡,在第一個站點會發給駕駛員一張限速單,上面有幾個節點的限制通過時間,車輛必須在規定之間之後才能通過對應的檢查站
換言之,就是你把車開得再快也沒用;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限速單上規定你下午1點通過羊八井,那麼就算你12點半到達了,也只能在檢查站停半個小時才放你過去
以我們所走的幾條路來看,從拉薩至納木錯的青藏公路段、從拉薩至日喀則的318北線均是這種情況;至納木錯只此一途可走,如果往返於日喀則想趕時間,就必須走浪卡子-江孜-白朗南線
南線雖可看性較高,但比北線要遠出100公裡左右,因此走日喀則-珠峰線路的包車旅行,一般都會在往返兩次時分別選擇不同的道路

(納木錯上空的彩虹)
在出發之前就和小美一直對西藏的雨季憂心忡忡,納木錯的豪雨更讓這種擔心到達了臨界點,不料回到拉薩卻發現艷陽高照的天氣依然好得不像話,天空依然藍得像神經病
在趕上布宮進場末班車的同時,我的邊境通行證也告辦妥,總算是稍稍能使人安下心來參觀;天湖的遭遇明顯使我元氣受損,僅是爬布宮入口前的台階也讓我的腿像灌了鉛似的沉重,所幸出門在外次數多了,自我調節的機能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得很強
說實話對於入布宮內部參觀我本興趣不大,一來因為殿內不可以拍照、二來現在大部分宮殿並不開放,入內一觀,只是衝著其名聲走馬觀花混個過場而已
對於大名鼎鼎的布達拉宮,引我注意也就這一點;布達拉,在梵文中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因此布達拉宮又被稱為第二普陀山
令人稱奇的是,只要翻開地圖就會發現,無論是浙江舟山的普陀山、還是西藏的布達拉宮,幾乎都位於北緯30°這條神奇的緯度線上,一東一西,隔5000公裡相望;原本是佛教世界中的東方、西方極樂,卻在冥冥中聯系在了一起,不禁使人莞爾
布達拉宮參觀小貼士:
如何預訂門票在第二篇中已經介紹過了,在參觀時要注意兩點,首先是不能攜帶飲料入內,但宮內有小賣部又可購買(這叫什麼事啊)
第二是不能拍照,如被發現,輕則記錄卡被沒收、重則相機不保;盡管內部管理並非相當嚴格,但還是建議不要輕舉妄動為妙
現在大部分宮殿封閉,參觀只能按既定的路線進行,若是跟團游的話有1小時的限制時間,否則導游會受到處罰
自由行者則不受影響,大可以一路蹭聽慢慢逛,不過參觀的地方既有限,連天台和屋頂也不能上去,加之任何地方都不能拍照,如非執著的布宮情結者,多逗留想必意義也不大
出口處的廁所雖然埋汰了點,還是有必要去參觀一下,那裡可是非常著名的“飛流直下三千尺”之處
======================================================================
匆匆瞄完布宮後我著實扛不住了,倉皇撤回平措康桑又睡了兩個鐘頭;事後回想起來,這一天無疑是整個行程中狀態最糟糕的一天
高原環境就是一個標尺,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實實在在存在,它高懸在每個人的身心之上,而你不可能用人的根本之外的任何方式去跨越它
人類總不願相信自己的認知、能力範圍是有限的,總不甘心屈服於自然,然後想盡一切辦法去對抗,以至於把原本簡單的世界變得像今天那麼復雜、以至於我們需要花費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去學習如何面對日趨復雜的生活
於是,我們變得越來越天不怕地不怕、越來越覺得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說雪域高原是最後一片淨土,那麼高原反應,似乎成了最後一件提醒我們,人終有自己理所不能及的事情的現像
3500米劇烈運動會喘、4000米智商會開始下降、4500米口齒會變得不靈光、5000米神智會開始錯亂——回到平原又會醉氧,這才是事情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
盡管身體萬分痛苦,但我依然很樂意接受這杆標尺的檢驗;如果說人與佛之間有什麼區別的話,佛總是懂得適可而止,而人卻總是貪得無厭;就算科技再怎麼發達、人類再如何強大,宇宙間依然會有我們必須去尊重的東西
常言道男女有別,如果說兩個小時的睡眠足夠讓一個奄奄一息的男性起死回生的話,那麼兩個小時的逛街購物就完全能讓三個悶悶不樂的女性的情緒拉出一個漲停板
地方當然是在毫無創意的八廓街,這地方在我看來除了有個超級堅挺的後盾大昭寺之外,和其他同類小商品市場基本沒什麼區別,那些惹人眼球的小玩意大多就算門外漢也能一眼看出是贗品,據說不少的確就是從義烏批發來的
走到八廓街的最後一個拐角處發現了大名鼎鼎的瑪吉阿米餐廳;根據一般常識,判斷一家飯店或餐廳的東西好不好吃,從店門外看看上座率就能猜出個大概;不過這條定律在這裡完全就是不適用的
比起乏善可陳的菜式,大多數客人無疑是衝著倉央嘉措詩中“未嫁少女”的名頭而來,哪怕在完全小資化的今天,你已經很難找出兩者之間有什麼顯著的聯系了
首席采購官小玉同學雖然在討價還價的戰場上無往而不利,卻在此處惹了個不大不小的麻煩,起因則是出行經驗的不足
事情其實很簡單,我們在某個菜裡找到一根頭發絲,要求店家置換一份;這樣的要求如果是在上海同檔次的餐廳中出現,應該說是很不過分的,甚至追加要求其免單也屬正常
但遺憾的是拉薩距離上海足有4600公裡之遙,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相差了十萬八千裡;小玉用家鄉的思路去處理西藏的問題,當然是有些先入為主了
先入為主的後果就是一廂情願,比起置換一份店家甚至寧願退錢給你,道理很簡單,像瑪吉阿米這樣的餐廳,本就不會在意它在你一個人的眼中的口碑如何,更重要的是整體的效率
如果換成是我,把頭發挑掉繼續吃那又如何?出門在外,第一是入鄉隨俗,第二是凡事不斤斤計較,否則極有可能搞得自己郁悶,這種得不償失又何苦來著呢?
雖然這個小插曲砸開了眾人的情緒漲停板,不過收獲還是有的,在這裡我為小美拍下了一張自覺得是有生以來最成功的人像照
瑪吉阿米餐廳小貼士:
二層的書架上有歷年游客的留言本,可以閱讀一下,不乏浪漫、深沉和風趣;三層觀景台則是一座難求,據稱需事先預定,但誰也不知道是怎麼個預定法
菜式方面以藏餐和尼泊爾餐為主,內地過去的朋友可能會不習慣,因此該處洋鬼子居多;88元廚師推薦的烤肉屬於貴且難吃的一類,調制酸奶的味道也不如街上2-3塊錢的量產型能教人適應
最終評價下來,性價比最高的居然是我點的20塊錢一壺的甜茶;其實要喝這玩意還不如去附近的甜茶館喝5毛錢一杯的,口味著實相差無幾
人均消費:50元====================================================================== 這一晚的睡眠質量依然非常糟糕,時值7月中旬,平措康桑的入住率依然不高,空蕩的新樓走廊在半夜三更還不時傳來老外們奇異的吼聲,著實令人有些吃不消好在次日根據調整後的行程還將在拉薩繼續休息,要做的事也只有郵寄明信片和游覽大昭寺兩件事要做,可謂比較輕松愉快
一早我便按照預想去大昭寺為救命恩人磕了長頭祈福,隨後干脆靠著正對著大昭寺正門的牆根席地而坐,邊期望著拍些人像邊等著姑奶奶們過來彙合
大昭寺正門永遠不乏磕長頭和旁若無人席地念經的藏民們,有些面孔我們甚至在昨天傍晚就看到過,比上下班還准時,撇開宗教信仰不談,光是這種執著和堅持就是讓人敬佩的
正當我們准備入內參觀時卻吃了閉門羹,理由是大昭寺上午只對本地朝拜的藏民開放,游客要到中午11點30分以後才能入寺參觀
大清早就碰了一鼻子灰的眾人並不就此甘心,掉轉槍頭前往瑪吉阿米准備搶占制高點吃早餐,理由是昨天已經詢問過早餐的供應時間是上午10點
大概是店員對我們昨晚的要求耿耿於懷,有意無意忽悠了我們一把;我在店門口一直坐到11點,餐廳依然是鐵將軍把門
連碰兩鼻子灰的姑奶奶們自然咽不下這口氣,繼續靠購物來調節著她們的情緒晴雨表;我就在瑪吉阿米這個拐角處的台階上坐了許久,卻也發現這個地方挺有意思的,一邊是擺攤賣青稞末的藏族老太太、一邊是熙熙攘攘的繞街人群,不時還夾雜著巡邏的武警,構成一幅光怪陸離的景像
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們穿流而過,用跳躍式的思維從他們的表情、衣著、打扮上想像他們的生活,就會感嘆一個人就是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是主動或被動的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似乎總是在刻意編織著一些悲劇性的故事,來警醒世人樂極生悲的道理;而人們卻總是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如此循環往復
即使如此無釐頭的胡思亂想,耐心也是有限度的;無奈之下眾人只得先折返回布宮旁邊的郵局,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度寄出明信片的機會,這一生當然不會有很多次
我為Leo、Terry、Fanny、Raul、River各寄了一張,又為自己寄了一張,然而最後貌似只有寄給自己的那張沒有到達,實在教我很胸悶啊
明信片郵寄小貼士:
郵局就在布達拉宮東側的十字路口處,內有銷售明信片的專櫃,並備有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0周年、布達拉宮、珠峰、扎西德勒等數種紀念版的郵戳可以免費使用
如果在饋贈禮物給朋友方面不得要領,大可以買上一大堆明信片蓋上紀念圖章後回來分發,這比單純購買飾品之類的東西要有意義得多
要郵寄也是可以的,還可以多一個郵局的日期郵戳,但明信片屬於平信有丟失的可能(我就中招了),保險起見的話可以多備幾份
另外,如果准備去珠峰大本營的話可以買一些空白明信片帶著,珠峰大本營也有郵局可以郵寄,但那裡購買明信片的話價格會昂貴得非常誇張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花3塊錢買一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0周年的紀念明信片,這種明信片工作人員會當場把郵戳敲掉不能郵寄,純收藏類的,很有意義

(八廓街邊的藏族老人)
午後,總算在千辛萬苦之下得以進入大昭寺參觀,然而本以為的一場匆忙的游覽,卻最終變成了一次愜意的下午茶
使我覺得大昭寺整體感覺好於布達拉宮的原因在於兩個字——自由,除了大殿內照例不能攝影之外,自由度相當之高,你甚至很難在整個寺廟中看到類似“游客止步”的標志
不止步意味著沒有不能進去的地方、意味著可以到處亂晃,這無疑是旅途中最令人感興趣的事,因為你不知道在下一個拐角、下一個房間將會看見什麼,一切都充滿了懸念,而不是按部就班的“XX的游客請往這邊走”
吃壞了肚子狀態不佳的小美干脆就在大殿內一屁股坐在地上逗貓玩兒了,而我與小玉、大姐也很快便走散,我並不急於找到她們,索性就自娛自樂四處亂走起來
供奉釋迦穆尼12歲等身佛像的大殿固然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而僅一個拐角之隔的殿後轉經長廊卻是人跡罕至,這條圍繞正殿3/4圈的轉經廊實則非常壯觀,但其空無一人的狀況實在令人不得不詫異
可能是周圍實際上形同虛設的鐵柵欄使人害怕得不敢進入,按照導游吹進來的耳旁風所說,一般旅行團隊的導游為了節省時間,都不會帶游客到這個近在咫尺的地方參觀
二層平台後的長廊也是如此,清幽靜謐,卻容易為大多數人所忽略;此處可以看到寺廟舊時的排水設施;實際上我是上了二層後才從平台間的夾縫中發現一層的轉經長廊的
把大昭寺上下三層走遍兩次之後才得以和同伴們重新聚集,聚集的結果不是匆匆奔赴原本計劃中的色拉寺辯經,而是在頂層的露台上開起了茶話會
頂層有個小賣部,銷售飲料的價格同樣不是按品種而是按數量計算的(這一點稍後說明),涼棚下有一排正對著寺廟金頂的座椅,在下面的兩個鐘頭之內,始終為我等眾人和一群老外很有先見之明地占據著
這一排座椅位置極佳,即可觀賞大昭寺一眾金頂的風采、又可俯瞰二層平台、一層天井;寺廟金碧輝煌、如墜雲霧中似的金頂群固然令人嘖嘖稱道,不過更有意思的是俯瞰二樓平台上那些“到此一游”的游客們在照相時擺出的各種各樣令人捧腹的POSE
小姑娘總是很花痴地擺出俗氣到家的V字,小伙子則到處和MM合影順帶吃豆腐,大叔們總是一臉嚴肅,阿姨卻一反常態地端莊起來;最搞笑的一位酷似馮小剛的游客,盡管是一種很糾結的表情,卻擺出黃飛鴻式的大鵬展翅造型,直接把樓上一排人全部笑翻,在莊嚴肅穆的佛教聖地真是罪過罪過
(大昭寺;開放時間11:30分之後;門票:85元)

(大昭寺正殿後的轉經長廊)
小玉不愧為首席美食官,不知道從哪份攻略裡找到了這家名叫光明港瓊的甜茶館;這種甜茶館和成都的茶館有點類似,四川人愛好打麻將和擺龍門陣,至於藏民們的活動,男人們是打牌,女人們則是聊天
鄰桌3個男人的牌局把我們吸引了過去,仔細一琢磨這個牌局除了一些細節之外和跑得快沒什麼本質區別,參與的3個也是各有千秋,兩個年輕點的一個衝動一個保守,一個年紀稍大的則比較深沉,不過無論性格怎樣,牌技實在是不敢恭維
小玉坐在衝動男的旁邊,不時指點,之後還合影一張,我稱此照為“漢藏一家親”,笑言小玉為全民族大團結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
事實也是如此,根據我數次進入藏區的觀感,普通的藏族人普遍比較內向,不善於主動和人溝通,但都比較淳樸和善,他們雖然有著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但對外來文化並非抱持著懷疑和排斥的態度,基本都是很寬容的
因此在藏族及其他少數民族聚集區,多種文化或意識形態並存的現像並不少見,這也是這些地方始終吸引著旅行者的原因——百家爭鳴遠勝過一言堂
無論如何,事實勝於雄辯,無論是小玉的指點江山、還是我給藏族兄弟們發煙,都足以證明一點——我們雖然和藏族同胞無論在信仰、意識形態、思路、價值觀等方面均有很大區別,但只要以一種人人生而平等之心去寬容對待,同樣可以和諧相處
末了,衝動男還上演搞笑一幕;當時時針指向7點,小玉問他茶館幾時打烊,衝動男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鎮定自若茫茫然地說——6點吧
全場轟然大笑,笑過之後或許才會意識到,這種不需要時間觀念的閑散生活,又何嘗不是我們所一直在孜孜以求的呢
(光明港瓊甜茶館;近大昭寺廣場,丹傑林路北京東路T字路口往南行200米可見;甜茶5角/杯)

(從大昭寺三層遠眺布達拉宮)
在這充滿休閑氣氛的一天的末尾,總算又見到了久違的老喬,他依然是那副八面玲瓏、玩世不恭的樣子,另外還有將載我們走珠峰環線的包車司機王進才師傅,這位王師傅也算是個值得挖掘的人物,關於他的事按下不表,稍後再敘
匆匆商議完珠峰四日的行程安排,采購工作也算做了個差強人意,為了防止納木錯的情況再現,這次是氧氣袋、高原安全帶上了;晚飯也是略顯奢侈地搓了一頓牛排,美其名曰為接下來4日的艱苦生活踐行,實際上哪有什麼艱苦生活,到了日喀則還不是照樣大吃大喝的
此時的我還有最後一樁任務——去藥王山觀景台拍布宮夜景,因為根據日程安排這或許是最後一次去那裡蹲點的機會,而且作為攝影技術進階的項目,我打算試驗長時間曝光下的車流與布宮的組合
結局是趕到觀景台已經是晚上10點,客觀條件所限在半個小時的制限時間內只拍成功2張,不免令人有些沮喪;實際上這種沮喪顯然是為時過早的,因為當時的我還不知道,次日的行程中將有大把的景觀在等待著給我們以驚喜,欲知詳情,請看飛越巔峰-西藏紀行的第四篇——驚艷藏南
藥王山觀景台小貼士;門票:2元:
位置就在大白塔的旁邊,觀景台的實際高度並不算很高,基本只有兩三層樓,但因為占據了最佳的角度而成為攝影者必去之處
二層的白塔前沒有圍欄,用三角架可以輕易拍到側面的角度,但絕對高度不夠,若非10mm以降的超廣角,大白塔是肯定進不去的;三層就視角來說非常理想,但遺憾的是石砌圍欄將大部分拍攝角度都擋住了,想要拍出好照片就必須帶上足夠高度的三角架
想拍攝車流就必須達到6秒以上的曝光時間,手持拍攝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利用石台來保持穩定我也試過了,非常困難,就算拉薩海拔“僅”3600米,憋一口氣也是很難受的,因此還是勞勞駕,背個腳架上吧;布宮夜景燈光的時間是晚21點30至22點30

(藥王山觀景台2層拍攝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