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坎坷歸途
寫到這一篇時,說實話我非常傷腦筋;行程已經結束,重量級的景觀也已寥寥無幾,剩下的似乎只有平淡且漫長、枯燥且乏味的歸程
如果想偷懶當然很容易,要輕描淡寫的話,人的一輩子都可以一筆帶過,何況是一段歸途;如果想賺取掌聲也很容易,用一堆光鮮華麗的辭藻堆砌一篇行雲流水的樣板文,花不了多少功夫
不過無論上述哪一種都不會成為自己的選擇;Lonely Planet的作者說過,旅行是在贊美不同,我覺得她至少是高估了很多人;你必須先感性地了解、再理性地理解,最後才能去贊美或批評客觀上的人和事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用批判的眼光進行觀察,可我並不傾向於認為大多數人會真的在旅行中用心去做這些事,我並非如一個旅行原教旨主義者(如果能這麼定義的話)一般在指責這些人不夠虔誠,但是至少有一些現像讓我無法不懷疑某些人的自私自利和別有用心
不過無論如何,別人的生活到底不關自己什麼事;我也並不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去贊美或批評的資格;生命有限,宇宙卻是無限,用有限的生命去認知無限的知識,如果誰敢說自己功德圓滿,那麼我會覺得他是無知且不自量力的
所以我只是努力去做到最低限度的理解,但理解的前提是你必須先離開自己的方寸世界,將自己慣有的生活模式和任性拋諸腦後,只用最基本的人性去親身體驗陌生的世界,個人覺得這才是旅行的根本意義所在

(歸家之路)
與第三女神依依惜別的同時,我們卻發現手頭上還剩下大堆的干糧和糖果;小美和我將它們拆散並收集起來,准備分發給沿途村莊裡的孩子們
其實我並不喜歡這種類似於施舍式的舉動,靠幾塊糖果無疑是改變不了這些孩子的人生的,如大姐說的那樣,久而久之,會把他們慣壞甚至覺得接受施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事實上到真的分發的時候,每一處的孩子們幾乎都是在哄搶,這些城市人司空見慣的尋常食物在他們眼裡似乎就是從外太空進口來的天物,然而,我更願意相信他們並非真的需要這些只能帶來短暫甜蜜的東西
當他們露出另一張面孔、非常友好地向路過的每一部車揮手致意的時候,很難令人相信這與哄搶食物會發生在同一個群體身上
他們在用最純真的精神文明熱情歡迎我們的同時,任性地索取著我們最先進的物質文明,我們在施舍給他們先進物質文明的同時,卻用最低劣的精神文明肆意制造並丟棄著垃圾;我們和他們一樣,如此富可敵國,卻又窮困潦倒
----------------------------------------------------------------------------------------------------------------------
同樣瀕臨走投無路的還有老王,第三女神的余怒未消令他的厄運依然在繼續;車剛行過遮古拉山口,前日瘸腿的後輪就在一聲天崩地裂中徹底罷工,想必此時眾人心中的想法均不過兩個字——完蛋
在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遭遇這種情況,任誰都會一籌莫展;老王和我跑回埡口尋求幫助亦是無功而返;你可以向喜馬拉雅山許無數個願望,但它絕對不會當場就賜予你一個備胎
(遮古拉山口;午後在強烈日照下會有騎雲,想看如門票正面那樣的喜馬拉雅山清晰大碟版基本是奢望,想看請在天氣狀況良好的前提下趕早出發)
一通電話解了老王的燃眉之急,有一隊他老鄉的車隊正從白壩村往埡口上來,他們帶有足夠的備胎,最重要的則是扎根於中國人內心的地域觀念,除了這些相請不如偶遇的老鄉之外,非親非故的尋常過路車無疑是不會慷慨地出借給你一個寶貴的備胎的
至此總算能稍稍松一口氣;不多時那幾位愛調侃的老鄉一句句“你小子夠牛B啊”“兩個備胎能都給開爆了”又讓凝重的氣氛輕松不少;老王在老鄉們的嬉皮笑臉中一直顯得很沉默,偶爾擠出一絲苦笑,他蹲在路邊換輪胎,我則蹲在他後面看著他認真工作的樣子
老王第一個發現了刺破雲層向擺脫困境的我們告別的第三女神的威武尖頂,我猜想他此時心裡已經不會後悔,而是在百感交集中開始反思起來
(回程時依然需要在魯魯邊防站再次進行邊防證和護照的登記)

(再見女神)
回到白壩村已經是下午3、4點的樣子,我們從史前地球板塊運動的孤寂遺跡又回到了紛紛擾擾的喧鬧人間;而對於老王來說,喧鬧的人間最重大的意義在於可以有地方去風炮補胎
新鮮的蔬菜讓之前24個小時幾乎食不下咽的姐姐們欣喜不已,不過與跟葉綠素重逢相比,更讓我頗覺驚喜的是,在結賬時從老板的用詞中聽出了他那無法磨滅的四川鄉音
我們都知道在西藏開餐館的四川人多如過江之鯽,本不值得有多麼大驚小怪;可是我已經把去過的每一個地方當成了自己的家,那麼那裡的人,自然也就變成了我的父老鄉親
我開始試著用川腔和老板交談,可惜事隔一年半載早已十分生硬;我也像熱愛自己的家鄉一樣贊美著風情萬種的成都;盡管我的祖籍和四川相隔十萬八千裡,但看得出老板依然很開心,並充滿誠意地邀請我一定要再到成都去玩
這種在旅行中並不是理所當然會出現的場景卻是最令自己觸動的;我在毫無意識之間,把整個天下當做了自己的家,把天下人的喜怒哀樂當成了自己的喜怒哀樂
前幾天在一個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一些倉央嘉措的詩句,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佛說,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和殘缺的,多數人會帶著這樣的殘缺度過一生
就算真的是這樣,那又會成為人們需要相互理解的理由
我們本可以創造一個洋溢著鳥語花香、充滿體恤關愛的美好世界,卻因為自私、貪婪的本性把它做成了一個滿是弱肉強食、零和博弈的達爾文主義社會,孤單和殘缺由何而來?不就是由此而來嗎?

(lonely planet)
在拉孜至日喀則途中可以走25公裡岔路去薩迦縣,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就坐落在縣城內;區別於其他寺廟,牆高院深的薩迦寺儼然一座戒備森嚴的堡壘,據說是模仿漢代城池的格局進行設計建造的
如照片所示,院牆以白、紅、青三色為主色調,分別代表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與亞丁三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倒是完全一致的
我並沒有入寺參觀,這會兒也不想對它做過多的介紹,因為不想把游記寫成百度百科;而是想稍微說幾句關於佛教和寺廟的題外話
因為我發現,有些人認為愛好寺廟、石窟、陵墓等諸如此類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人文景觀是一件顯得自己檔次很高的事,這些人不僅這麼判斷自己,也如此評價別人
這種想法簡直與用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為標准來評價一個人的素質一樣荒謬絕倫;前幾天有位朋友在看過了我寫的游記和論文之後,當即推測我肯定接受過所謂的高等教育,不是研究生就是博士
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實從另一個側面反應出這個時代的某些觀念已經扭曲到了何等荒唐的地步;那位朋友在得知我只是一個不入流的業余本科畢業生後便沉默不語,我想他可能多少會有些失望,其實他並不是第一個這麼想的人,也遠不會是最後一個
同樣的道理,就算這些年來幾乎走遍了中土佛教的各大勝地、游歷了第一、第二官辦寺院白馬寺、塔院寺以降名寺寶剎不計其數,四大石窟和四大佛山皆去其三,我也遠不敢說自己從中悟到了多高深的法理、獲得了多深厚的造詣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覺得這麼多寺廟星羅棋布在大江南北,是為了讓人們花錢進去參觀、然後作為一種談資跟他人顯擺,還是為了讓人們用心去解讀他們的教義、然後作為一種文化去充實自己的思想?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覺得現在這麼多五花八門的高等教育,是為了讓人們花錢進去混日子、然後拿個文憑作為面試談判桌上的籌碼,還是為了讓人們用心去學習科學知識,然後作為一種積累去完善自己的世界觀?
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前者,道理人人都懂,事情卻早已不是其本來該有的樣子;將諸如此類、成千上萬的謬誤贊頌成主流“真理”並使它們成為一個社會普遍的價值觀,這才是世界扭曲、人心不古的根源所在
高等教育或許會告訴你塑料的化學成分,但絕不會告訴你不要把它丟棄在高山埡口;參觀寺廟或許能告訴你它的建築風格、布局特點和歷史,但絕不會跟你詳細解釋它是如何去渡人濟世
科學知識與佛教文化同樣是博大精深的,因此在走進這片博大精深的世界前,最好先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夠寬廣的心胸去容納,是否能懷著一顆謙卑之心,勘破自己比薩迦寺院牆更高企的狹隘世界的壁壘,放下高高在上的傲慢與偏見
若非如此,就算釋迦牟尼再世親自點化,也是無法帶你去到那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自在世界的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上天讓每一個生命降臨到世上,是為了讓我們在這些痛苦中領悟生命的真諦,從而學會去做一個健全的人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強巴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佛說,永生,然而生命有限,真理無限,以有限的生命獲知無限的真理,即為永生
(薩迦寺;薩迦縣城內;海拔4316米;門票:45元[可談價];距日喀則:約150km)

(薩迦寺)
即將回到日喀則時卻遠遠望見一片破碎的天空,我們尋常所說的“天塌下來了”想必就是這副模樣;原本連綿一氣的雲層忽然在正中央散架了一大片,如自由落體一般砸向日喀則市區,半道彩虹卻獨自掛在一邊臭美
陽光、烏雲、藍天、彩虹、塌陷的天空,同時出現在一個場景裡,東邊日出西邊雨已經不足以形容這種妖艷;NIC朋友說在藏地看到彩虹意味著幸運吉祥,但我同樣不覺得自己的命運會因為看到一條彩虹而改變
在梅裡雪山腳下看到那兩片五彩祥雲的時候我幾乎想要頂禮膜拜,因為就連飛來寺的居民都不會很輕易地看到它們;直到回來後我才想清楚,盼望幸運吉祥是因為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看到了或多或少的不幸,這些不幸如臭氧空洞般使得這個世界的天空總是有漏有缺
有人祈求著幸運,有人思考著不幸的根源,有人卻做著實實在在的工作彌補著這些缺陷,這何嘗不像神話故事裡的女媧補天呢

(破碎的天空,小圖為在飛來寺用手機拍的五彩祥雲)
進入市區後發現各條主要街道戒備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而且這排場明顯不像是為了迎接我們從世界之巔的回歸而列隊歡迎
我們當然猜到了是因為班禪大師回歸的緣故,繼而守在路邊想碰運氣一睹班禪車隊的風采,然而最終等來的卻是收隊;與此同時,拜這件事所賜礦業賓館住滿了警務人員,安全盡管有了保障,卻造成了房間的緊張
無奈之下我只能在小美、小玉的房間裡加了張鋼絲床,而老王則直接淪落到無家可歸的境地,可見他糟糕的運氣並沒有隨著輪胎問題的解決而結束
老王的心理一直處於微妙的變化之中,但是直到此時我們仍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甚至於小美、小玉和我還無所顧忌地胡侃了幾乎一個通宵,理由是我們認定次日回拉薩的過程將會索然無味到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睡覺
然而,這個先入為主的想法卻被一個人硬生生地打碎,真正的旅行其實才剛剛開始;欲知後事如何,請看飛越巔峰-西藏紀行的第八篇——老王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