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與藍天3

作者: 彩虹

導讀二敦煌之旅1、敦煌古城 去往敦煌的車是居然碰到學校的一位老師,他們夫妻二人也去玩。驚嘆之後聊了幾句,但在敦煌期間大家是各玩各的。 路上很順利,清晨6點多就到了敦煌市。先到售票廳去看了看敦煌發格爾木的車班次,老師夫婦打算買當天晚上的返回票,與我計劃不同。於是和他們揮手告別去找住處。敦煌賓館、飛天賓館看來是接待外國友人的,在它們的旁邊我找 ...

二敦煌之旅1、敦煌古城

去往敦煌的車是居然碰到學校的一位老師,他們夫妻二人也去玩。驚嘆之後聊了幾句,但在敦煌期間大家是各玩各的。

路上很順利,清晨6點多就到了敦煌市。先到售票廳去看了看敦煌發格爾木的車班次,老師夫婦打算買當天晚上的返回票,與我計劃不同。於是和他們揮手告別去找住處。敦煌賓館、飛天賓館看來是接待外國友人的,在它們的旁邊我找了一個,要了個標間,60塊,我覺得能接受,而且確實應該好好睡一覺了。洗漱早飯後,出去了解旅游信息。莫高窟和鳴沙山並不遠,陽關和玉門關卻有將近100公裡的路,一般都是租那種此地盛行的面的,來回要250塊,但六七個人分攤下來還是劃算的。按照先遠後近的原則,我很想先把兩個關拿下來,可找不到分攤車費的人。看看老外,尤其日本人被宰得四百五百也不在乎,一個人就去了,我就有點急。有個司機告訴我明天可能有4個人要去,加上我應該沒問題。又說附近還有個敦煌古城,可以便宜點,60塊拉我一個人去。我接受了。

古城事實上是個影視基地一樣的東西,裡面什麼城樓、馬廄、村舍、酒肆、茶館,當鋪、衙門、營房一應俱全,一色的黃土黃沙。城牆的門樓子上傳來電影《敦煌》的原聲,馬蹄、廝殺,搞得還有點氣氛。因為所有的建築都是仿制的,所以照過像就罷了。倒是有位書法家阮文輝先生為各處房舍寫的對聯還挺有意思,於是買了本。略摘幾例:油店門口是“做事不可投機取巧,吃飯盡管添油加醋”。當鋪門口是“莫道上當不上當,且把死錢變活錢”。驛館門口是“追風趕月皆是王命,朝雲暮雨馬腿人心”。

2、莫高窟游

回來午飯時,遇到男男女女5個老廣,講好了一部車下午同去莫高窟,很劃算。我問他們是否有計劃去兩關,卻被告知明天要離開此地前往新疆。看來明天還是沒著落。

到了莫高窟他們要先去看博物館,於是同去。因為莫高窟近年游客增多,開放的洞窟及壁畫極易受外界光線、濕氣甚至游客呼吸的破壞,所以聽說已經計劃將典型風格的洞窟和壁畫仿制到這個博物館,真貨以後只供學者研究,不再對游客開放了。轉了一圈,仿制的東西再好,畢竟是假的。敦煌學精深龐大,我顯然不能登堂入室。但覺得自己還可以從不同時期壁畫的用色和人物造型看出些東西,就有點沾沾自喜的意思。

看真窟的時候,要等游客湊足一定數量,才由一個導游帶著進去。我們的pp導游穿著白色的裙裝制服,頭戴涼帽,左手拿只小喇叭,右手提一串鑰匙,很是淑女。每個洞窟的門都密閉並裝了兩套鎖,有溫度和濕度的記錄儀器,顯然比我在大同看到的雲崗石窟保護措施嚴密多了。雲崗石窟風化得非常厲害,相當多洞窟是露天和半露天的。我緊跟pp導游,認真聽講解並做了記錄。

我們運氣還可以,總共看了10個洞窟。第328窟是初唐時期的,洞窟是典型的覆鬥頂結構,主尊釋伽,左右是迦葉和阿難兩弟子,木胎泥塑。其中阿難和迦葉的造型很有特色,阿難滿臉皺紋,一看就是個飽經風霜的苦修胡僧,迦葉則是珠圓玉潤聰穎智慧的少年子弟。16和17兩窟在一起,屬晚唐時期,造像的水平比較低,人體比例變形。壁畫則是西夏時期,西夏人好像很喜歡用青綠色。17窟就是著名的藏經洞,王道士在這裡又被導游臭罵了一頓。320窟是盛唐時期的,飛天身體一波三折的造型曲線很美。257窟是北魏時期,有著名的鹿王本生壁畫,就是那個九色鹿的故事。244窟屬隋代,供的是三世佛,造型並不好。237窟為中唐時期,供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其中的反彈琵琶壁畫較有名,頂上有三兔藻井挺特別,96窟石胎泥塑的彌勒著露胸裝,疑後世曾多次重塑。130窟大佛高26米,頭7米,造型工藝已經用到了遠小近大的透視規律。148窟洞穴是棺木形,長15米的佛爺安睡榻前,表現的是佛涅盤時的情形,盛唐作品。游覽結束,導游又一次提到斯坦因、伯希合這些人的名字,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

司機買了個西瓜請我們吃並載我們回去,我請他也幫忙找幾個人明天一起去兩關。他一口答應說有個日本小姑娘可能明天會去,他晚上再落實一下,如果去的話明天來找我,我把我的住處告訴他,心想但願那個小姑娘會去。

3、鳴沙邂逅

晚飯後,我根據出發前看的資料,約老廣們一起騎車去鳴沙山月牙泉。大家都是年輕人,一拍即合,而且都很興奮。每家旅館的門前都又供租的車,每小時2塊錢,押金證件都可以。我們換了短褲,挑好了車,問清沒有岔路,就狂蹬而去了。存車買票,門票居然要50塊,比莫高窟還貴,學生證也tnnd不管用。

進到裡面,完全是一個沙的世界,漫天的沙丘一個接一個。我脫了鞋襪把鞋帶結起來往脖子上一掛,開始往沙丘上爬,細細的沙子從腳趾縫裡鑽上來,有點不舒服,就又穿上襪子。這時遇見2個mm和一個高個子的老外,他們在說英語,我以為是老外請的導游,就湊過去聽聽並打算和老外搭訕。原來那兩個mm是本地人,其中一個叫燕子,已經工作了,另一個叫小玉,現在西安上學,學的外語,假期回家來找老外練口語的,她們是高中同學,今天一起陪老外來玩。老外叫Tony,是個澳洲小伙子,在香港工作,來度假的,下一站是新疆。我立即介紹老廣說他們也許可以同行,Tony挺高興,因為他幾乎不懂漢語,大概也覺得和中國游伴一起會方便一些。我問他明天想不想去玉門關,他說他已經訂好了柳園的火車票,晚上要趕到柳園火車站,如果中午能趕回來就去。我很高興即使日本小姑娘不去也有人分攤車費了,總好過我一個人。小玉說我的外語很好,她剛才還以為我是導游。我哈哈笑了一下說是因為我這身打扮嗎我口語不怎麼的你說得其實挺好。這麼聊著又走過了一個沙丘。這時發現跟老廣他們失散了,也沒注意什麼時候走散的。天有些暗了,太陽掛在西邊快要落的樣子。

4、盡興而歸

走下沙丘的時候看到對面的沙丘是有人“出溜溜”滑下來,很爽的樣子。燕子說那叫滑沙,是用竹片做的像冰爬犁一樣的東西,下面塗些腊會滑得更快,並建議我和Tony去做。

於是燕子她們到那座沙丘的下面去等我們,我和Tony則爬上對面的沙丘去滑沙。每人10塊,放滑板的人告訴我們注意事項,並問是否打腊。我翻譯給Tony聽後和他坐在兩只打腊的滑板上先後滑了下去。確實很過癮。和燕子她們彙合後繼續往月牙泉的方向走。

這時太陽已經到了地平線上,所有的沙丘都被灑上最後的金光,遠處的月牙泉在夕陽的映照下真的如彎月般靜靜地臥著。看著這幅神秘寧靜的大漠夕陽圖,我有些目瞪口呆。片刻才反應過來,抓起相機按下快門。幾秒鐘後,太陽仿佛一跳,落了下去,天黑了。

在月牙泉邊碰到了走散的老廣們,他們沒滑沙,但去騎駱駝了。因為從來沒見過真駱駝,他們很興奮。我雖然並不稀罕駱駝,但也很為他們高興,因為大家各得其所,而且又會合了。

回去的時候,快11點了,我要了Tony的住址,並和老廣約好明天中午帶Tony去找他們,大家可以一起租車去柳園火車站。Tony和燕子她們三人是乘公交車來的,還可以乘末班車回去,本地人就是有這個好,游客一般是不會被告知有公交車這樣的信息的。告別的時候小玉說如果明天有時間可以去找她玩。我們騎車回去,天完全黑了,幸虧有個高個的老廣帶著手電,快到市裡的時候,就有路燈了。

回到旅館問服務員是否還有熱水,說去鳴沙山玩了,身上全是沙子。服務員說熱水一直有,並說早知道的話她可帶我從旁邊鑽進去,就不要買票了,我後悔不迭。

5、奇怪組合

第二天8點多還在睡,有人敲門,開門看竟然是去莫高窟的司機,他說日本女孩在樓下等著,要看看我。我立即穿衣洗漱收拾包下樓給那女孩看。這女孩看起來很小,就像校園裡那些大一的小女生。她看了看大概覺得我還算可靠,就點了點頭。我問她會不會英語,她說會一點,於是告訴他還有個澳洲小伙子也跟我一起,大家可以分攤車費,她又點點頭。於是我再去跟司機交涉,司機說沒問題,反正一個車就是250塊。我又和他講價,他說價錢不能讓了,因為這個價錢對老外已經很低了,但你可以讓他們各出100,你出50,反正他們不懂漢語。我雖然覺得心裡有點愧,但又一想鬼子的人均國民收入比我們高,而且我又是個窮學生,就不再愧了。於是成交去辦退房手續,還好,包仍然可以存在這裡。再到Tony住的沙洲飯店,找到了他,等他退了房,存好包,說好三個人一人100,於是出發了。

路上經過古城,司機問我們是否要去看看,我向Tony和日本女孩介紹了大致情形,他們表示兩可。我暗想早知道這樣第一天來的60塊就省下了。於是繼續前行。到岔路的時候司機問我們先去玉門關還是陽關,因為在兩個方向上。我決定先去玉門關。

車上的關系很奇怪,作為游客,我和老外們屬於同一集團,而和司機屬於不同集團。但作為中國人,我和司機屬於同一集團而和老外屬不同集團。司機不懂英語,老外們和他的交流通過我中介實現,這對我的口語是一次考驗。而我們三個游客因為語言各自不同也只能用英語交流。但Tony不太愛說話,日本女孩的英語很差,我的口語也不算好,而且許多地名和專有名詞的表達很困難,所以交流也很有限。只知道日本女孩在西北大學學漢語,但幾乎不懂,因為來中國才一個學期,父母親很希望她能來敦煌看看再回家。日本人好像有很重的敦煌情結。

6、玉門關前

“到了”。司機淡淡地說了句。眼前有個四堵破土牆圍起來的建築,一面牆上已經裂了一條縫,牆外面用鐵欄杆圍了一圈,掛著幾個字:保護古城。從牆上掏的城門洞進去,發現裡面還搭了些腳手架,還有2只油桶,似乎在修繕,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我對“春風不渡玉門關”這句詩的各種天上想像立刻人間蒸發,不禁有些愕然地看了看日本女孩和Tony,想知道他們此刻在想什麼。

四下一片寂靜,風聲也沒有,入目皆為無邊的蒼涼黃土,我再次走進城門洞,用手摸了摸被夯成的土牆,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仿佛昨天這裡就是邊關,有個叫周淮安的打算過關,夜裡趕到的時候狂風呼嘯,黃沙肆虐,於是他走進一間客棧,遇見了老板娘金鑲玉,接下來的一切你已經知道了,仇恨、廝殺、痛苦、無奈的情感在空曠的大漠中爆發到極致。然後一場大風沙就像無形的巨手掩埋了一切,只留下眼前這個殘破的土城供我做無限的想像。

你會說以上想像完全不符合“春風不渡玉門關”這首詩的意境,我得承認我是個缺乏詩意的人,因為我認為一個理性主義者是不能成為好的詩人的。其實我也不是什麼自我標榜的理性主義者,想必你已經從我一路的描述中看出來了。我就是一個好酒、好色、貪美食、看港台片的俗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要說我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能感受得稍微用心一些罷了。

7、漢代長城

司機告訴我們,陽關大概也是這樣一個差不多的土台台,要是沒興趣的話,不如去前面的漢長城,路途稍微近些,車費就再便宜些,210好了。我征詢Tony他們的意見,他們也覺得不如去看“Great Wall”,想來他們可能既沒有看過《新龍門客棧》,又不一定讀懂王之渙的詩,對著土台發幽古之情是比較困難的。

在去漢長城的路上,司機離開車轍壓出的車道橫穿一片開闊地,車裡頓時有些顛簸,順著一個大坡下行的時候,Tony有些緊張地低聲說了句“take care”,我心想老外的保命意識還是比較強,可司機既不懂也不在乎,只管猛打方向盤。

漢長城完全不像北京八達嶺、慕田峪見到的長城,因為那是明清時期重新加固的,而且因為可以取石,所以是磚牆。此處的長城一則年代久遠,二則無可取之石,所以是用蘆葦捆、胡楊柴以及黃土一層層夯起來的,我在敦煌博物館曾清楚地看到了長城的層狀結構剖面圖。多年的風沙腐蝕使壁面上已經出現一條條溝槽,比剛才在玉門關的土牆上看到的更明顯,這些地方應該是層與層的間隙。盡管如此,漢長城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實屬難得。想想現在鋼筋混凝土造的大橋大壩動不動就倒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工程意識顯然令人敬佩。

回去的路上看到遠處似乎有水,還有一片難得的綠色,於是要司機過去看看。走近居然發現還有一群山羊,彎著兩只尖角吃草。日本女孩的小女孩心性一下顯露出來了,歡叫著跑向羊群,似乎要抱一只摸摸,但羊群呼拉拉的散開了。回到敦煌市分手的時候,小女孩留了個電郵,終於知道她叫中村真由美。付車錢的時候按預先的密謀,大家先各付80,司機趁沒人注意再偷偷還我30。

8、告別敦煌

因為離和老廣們約定的時間還早,而我買好回格爾木的車票是晚上7:30的,所以我想到找小玉。按照她告訴我們的方位,我和Tony找到了那個冷飲攤,賣冷飲的是小玉的母親,趕忙招呼我們坐下去喊小玉。我和Tony則又飢又渴地喝著小玉母親給我們拿的杏皮水。那是當地特產,一種冰涼的類似酸梅湯的飲料。作為一個貪圖口舌之欲的不學無術之徒,我只能告訴你,它甘甜中略帶一點酸味,清涼無比,沁人心脾。但至今我仍不知道它的制作工藝,僅能從名字猜測它也許與杏有關。

小玉來了,陪我們去吃飯,附件有家面館,Tony大概也知道此地人多吃“noodle”,就同意了。我要付杏皮水的錢,小玉母親說什麼也不收,小玉也很生氣,只好作罷。在面館,我照例要拌面,Tony則要了湯面。我一並付了錢出店,Tony把他的飯錢付給我,我有點驚異他居然看懂菜譜上的價格,看來鬼子在錢財上並不是一味揮霍,還是很注意的。

離約定的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三人一起陪Tony取了行李去見老廣。大家互留聯系方法,然後我和小玉祝他們一路順利,目送他們6人坐面的趕往柳園。

我問小玉願不願陪我渡過在敦煌的最後半天,她表示樂意並說燕子下班後和我們一起去吃小吃。於是我們在敦煌的大街上用腳丈量馬路,最後在體育場的雙杠上坐著聊天,談得最多的還是校園生活和學習英語。6點多和燕子會合,她問我想吃什麼,我說想喝粥。於是到小吃街要了大餅,赤豆粥和鹹菜,我不顧馬上要坐長途車的危險,喝了2碗。

她們堅持要送我到車站,令我十分感動。車還要一會才開,我說什麼也不願讓她們一直等到開車,那只會徒增惆悵,便再次表達了真誠的感激堅持告別了。我不知道小玉和燕子是否會看到這些文字,但我覺得能在異地碰到這樣善良、樸實和真摯的姑娘是我莫大的福氣,作為同樣出生於西部的學子,我很懷念那片黃土地和她所養育的兒女。Tony和真由美會看到這篇文字嗎?他們是否會原諒我30塊錢的私心呢?

9、日本女人

我上了車發現自己的鋪位是緊靠駕駛艙的一個窗邊上鋪,相比後部的雙人鋪位來說,略顯窄小。車上居然又碰到一個日本女人,她是個雙人鋪位,但旁邊卻躺著一條大漢咧嘴笑。她似乎覺得十分不妥,於是跟人換到我下面的單人鋪位上坐了下來。司機還沒來,車上的乘客顯得對日本女人很有興趣,有人大聲地問著問題。日本女人顯然不懂這些帶有調侃語氣的問題,但感覺到自己成為眾人的焦點,再看著那些民工打扮的漢子,本能地對車上的中國人產生了一種戒備。我略有些不安,覺得自己有義務做點什麼,於是從那些問題中撿了些不太粗俗和還算得體的用英語解釋給她聽。她聽懂了,於是禮貌地表示了對中國的好感,再由我修飾潤色後告訴那些大漢。

開車了,我沒有上鋪,坐在駕駛艙隆起的引擎蓋子上繼續與她交談。因為剛才的事情她對我解除了一些戒備,告訴我她打算由格爾木去西藏。我告訴她外國人去西藏好像手續比較麻煩一些。她立刻點頭說是的,並拿出一本很厚的旅游小冊子,翻到格爾木市的地圖,指著格爾木賓館說那裡有接待處,專門負責辦外賓進藏手續。我要過小冊子一看,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做事仔細。雖然我不懂日語,但根據那些相似的漢字也能猜個大概。冊子是個旅游指南性質的東西,寫的很實用而且具體。類似的冊子我在Tony那裡也曾看到過,可卻從沒看到過國內出的這種旅游手冊。

司機也是個能聊的人,駕齡幾十年了。交換了2只煙便從青藏路聊到他理想的養老地點,從不願再給共產黨賣命聊到數碼相機。還有個跟車的副駕駛看著挺小,像個高中畢業生,大概夜晚車少的時候會輪著開,他的鋪位就在引擎蓋子上面。聊了一會,我怕影響副駕駛這陣的休息,就回自己的鋪位了。

10、堵車之夜

大概到五六點鐘的時候,已經快到格爾木了,車子卻停了。乘客紛紛從睡夢中醒來,發現前面停了一路的車,對面也沒車過來,顯然有事故。司機從前面回來說撞車了,有個貨車可能開不了了,得用拖車或吊車弄走。

我經歷過這種堵車,往往一堵就是好幾個小時,因為一般不會私了,現場不能動,要等事故發生路段所在地的交警前來照相後才可以後續處理,如果請吊車費用上可能還要扯皮。因為知道拉薩發車要到下午三四點鐘,所以我還不是很焦急。但車上有人著急了,建議司機走便道過去(就是開車下路基,從公路邊的土路上繞過堵的這一段),遭到司機的斷然拒絕。

司機很有經驗說:“這種便道一看土質就很松,很容易陷在裡面,而且前面車這麼多不知道要繞多遠才能繞過去”。又說:“別的車都等著看誰憋不住先走便道呢,如果能過去,大家都會跟著你壓過的路過去。要是陷在裡面,等會路通了大家誰也不會管你的。我才不干這種傻事呢!”副駕駛立即現身說法:“就是,上次我憋不住走便道,結果陷在裡面,×他媽的誰也不理,最後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找了個車幫忙拖出來,還給了60塊錢”。乘客沒人做聲了。司機又說:“格爾木石油公司好像有吊車,上次老馬家的車就是請他們跑了一趟,給了500塊錢”。

大家也沒什麼睡意了,司機和副駕駛開始聊他們跑車遇到的種種經歷。副駕駛說:“老趙家的那次開東風康明斯和一個拉鋼管的撞了,他的車底盤高,那個鋼管從擋風玻璃穿進來硬是把老趙家的釘在位子上,腸子流了一地”。司機接著說:“老花家的那才叫慘呢,他拉了一車油罐,後來知道沒辦法了,說他為共產黨賣了一輩子命,虧了,自己點了個打火機,把車燒了”。

司機跑車幾十年,見得實在不少,這些人間慘劇他說來若無其事,但卻令我們乘客膽戰心驚,生怕自己哪天碰到這種事。當時的情形一下讓我想起了《書劍恩仇錄》的情節:乾隆被紅花會抓到六合塔裡,半夜裡黑白無常大談江湖上對付仇家的諸般慘毒掌故,甚麼黑虎崗郝寨主當年失風被擒,後來去挖掉了捉拿他的趙知府的眼珠;甚麼山西的白馬孫七為了替哥哥報仇,把仇人全家活埋;甚麼彰德府鄭大胯子的師弟剪他邊割他靴子,和他相好勾搭上了,他在師弟全身割了九九八十一刀。

天終於亮了。車最後也通了。到11點多,車經過鹽橋,陽光照射下白花花一片,提醒我很快就要到格爾木了。鄭大胯子之夜已經成為歷史,我就要走進西藏了。

車到格爾木,我看到日本女人背著大包站在汽車站外很無助的樣子,又幫了她一把,問清去格爾木賓館的路,把她送上公交中巴就揮手告別了。


精選遊記: 阿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