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是藏族的雪頓節。在拉薩有不少節目,所以我們把在拉薩游覽的日子,放在了這一天。因為托朋友買了七點多去布達拉宮參觀的門票,我們天不亮就起床,在夜色中趕到了布宮門口。布達拉宮是西藏的標志性建築,來西藏沒去過布宮就等於沒來過。她建在拉薩城中的的一座小山上,其特有的地勢和十幾層的建築高度,讓她至今還在拉薩獨樹一幟,昂首挺立。在我看來,她比故宮更宏偉與氣勢不凡。

(布達拉宮)
我們到來時,布宮門前已有許多的藏民在面朝布宮,長跪扣首了。其虔誠的態度,不得不讓我們這些沒有堅定信仰,內心虛空的現代人由衷的嘆服。走進布宮,隨著人流,沿著規定的參觀路線,我們仔細認真地看完了布宮供人參觀的所有場所。布宮的內部不像她的外表那麼宏闊,大概是藏式的緣故,她裡面房屋的開間來得小而矮,達賴會客,誦經、辦公和休息的居所,都是那麼的狹小,一點也不比普通人家的大。只有置放歷代達賴喇嘛靈塔之處,才顯得比較高大,達賴的靈塔,也是布宮裡最重要和珍貴的,一般都是用幾千兩黃金和無數珍寶打造的。
參觀完布宮,為了趕上寺院的展佛,我們就近來到了色拉寺。進了色拉寺,我們直奔展佛台,只見展佛台前已人潮湧湧。一面巨大的唐卡佛像懸掛在山崖上,供游人和信徒參拜。

(展佛)
國內外游客和藏民們排著長隊走向展佛台下,將手中的哈達扔向佛像座下。一排排喇嘛坐在台前地下誦經,向眾人展示雪頓節的佛事場景。展佛台邊的懸崖上,用鮮艷的顏料,畫著許多佛像,讓整座山都籠罩在藏傳佛教那絢麗神秘的氛圍中,
走下展台,我們來到寺院參觀,它的主殿裡,前去敬佛燒香的藏民排著長長的隊伍,為了不去打擾他們,我們就在外面轉了一圈離開了。

(主殿)
我們隨意亂竄,走進了一個不知名的小殿,那裡也供奉著藏傳佛教的創始人宗喀巴與釋迦牟尼等人的佛像。殿的門口也描繪著色彩斑斕的壁畫。
師傅帶著我們在寺院裡游走,走到了一處貌似喇嘛宿舍的房子,只見高處平台上有人,我們也想方設法,穿過窄小黑暗的走廊,爬過幾處又陡又窄的木梯,來到了平台上,在這上面可以看到遠處的布達拉宮和懸崖邊的展佛台。在那裡,我們遇到了一位很帥的喇嘛,正和一位北京來西藏學習佛教的女學生,討論佛學上的問題。應我們的請求,他和我們大家合了影,也幫我們這一行人拍了合影。
游完色拉寺,已是中午時分,為了很好地感受西藏,我們決定去吃藏餐。找到一家外面看上去還不錯的藏式餐館,我們就走了進去。 餐廳裡藏式風格鮮明,一張方而矮的餐桌,四周圍了一圈沙發。正面的牆上,掛了一幅碩大的布達拉宮的藏毯。
入坐後,我們點了青稞酒、酥油茶、酸奶、人參果等幾樣最常見的藏式食品。還接受服務員的推薦,點了個特色菜——康巴漢子。他們那裡的上菜速度有點慢,等了半天,在其他食品都快吃完時,那盆不知是何的康巴漢子才端上桌來。原來是一盆大小不一,連筋帶骨的烤犛牛肉。開始嘗那小塊的味道來不錯,除了有筋之處咬不動外,肉質到是蠻鮮嫩的。吃到大塊的就不行了,用刀割開,裡面還是帶血的,肉的裡面也還帶著冰箱裡那冰冷的溫度。但由於它的味道還行,雖然看著可怕,也沒阻擋我們吃的決心。連生帶熟的大部分進了肚子裡。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的犛牛肉。
吃完飯,我們來到了大昭寺。大昭寺位於拉薩的老城區中心,據說是松贊干布為供奉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而建造的。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以及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的像。是藏民心目中的佛地。

(大昭寺)
在大殿裡瞻仰了每個佛像,虔心禮佛之後,我們來到了二層的一個平台上,那裡花草茂盛,寺院的金頂在陽光的照耀下,明麗奪目。
游完大昭寺,來到拉薩有名的八廓街,這裡雲集著許許多多出售各類有關西藏的旅游商品的店鋪和攤位。隨便轉了轉,買了不多的小飾品和小特產。就回旅館休息了。
吃過晚飯,我們來到了布宮廣場。今天晚上有慶祝雪頓節的煙花晚會,雖然在內地也常看煙花,但在西藏就有不同的意義。九點半,拉薩的天黑了不久,廣場上升起了絢麗的煙花,引來觀看的人們陣陣的歡呼。

(煙花)
煙火晚會結束後,隨著潮水般的人群,漫步走回旅館,來西藏的第四天就這樣渡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