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的懷舊心情麗江是個令人懷舊的地方。
許多人到了麗江,不禁流下淚水說,這是自己夢寐中的故鄉。
他們真正的故鄉呢?
二十多年來,飛速的工業化消滅了無數座典雅精致的古鎮小城,批量生產了許多喧囂嘈雜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新城,這些城市都長著同樣的面孔。難怪人們會困惑,我們的故鄉呢?母親牽著手走過的青石板小街呢?清澈的小溪呢?爺爺奶奶住過的老屋呢?
陽春三月,前往麗江的途中,車窗外山野間,黃黃的菜花、紅紅的桃花、白白的梨花、青青的麥苗,飛快地向後流逝,豐茂的雜樹叢中掩映著黃泥牆黑瓦片歇山屋頂,成片古舊的納西族小四合院。我思忖著,這些村落裡的居民是被祝福的,他們生活清貧,卻可以永遠住在童年一樣的地方。
跟納西族人不同,我們是無根的城市飄萍。
麗江古城,又稱大研鎮,坐落在北半球靠赤道最近的玉龍雪山南麓。
同許多中國城市相比,麗江建城的歷史並不算很久遠,只能上溯到元世祖忽必烈軍隊南征在此安扎的營寨。但麗江位於南方古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上,是滇藏貿易的重要集散地,各種文化衝突、交流,使麗江納西族人成為善於吸收和借鑒外來文明的民族。中原文化、藏傳佛教,十九世紀傳入的基督教,加上麗江特有的東巴教、東巴像形文字,以及被稱為元人遺音的洞經古樂,在這裡鋪繪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文化長卷。
麗江古城的中心是四方街,當地居民的集貿中心。所有小街小巷似萬千脈絡從心髒散發向著四方街的周圍延展。街巷的路面一律以晶瑩透亮的五花石鋪設,晴朗的天空下五花石閃爍著幽暗的光澤,竟然給人春雨初霽那種濕漉漉的感覺。
麗江被稱為高原水鄉,有江南來的旅人由衷地感慨,麗江不是周莊,勝似周莊。
麗江的魅力很多來自玉龍雪山消融的千年雪水。高原山泉在麗江城北像山腳下彙聚成黑龍潭,再沿地勢散發為西河、中河、東河及無數的支流滲入古城千家萬戶房前屋後。這些水流極為清澈,小溪水在耀目的陽光下雀躍飛動,水底茂密的水草條條縷縷,隨著水波輕盈地舞動。
麗江的水網設計非常科學,在古城上游的溪流中放下水閘,溪水就會溢出來,由北往南漫過古城的大街小巷,把五花石路面衝洗得纖塵不染。這樣的工作經常會有人做的。
水流多了,自然小橋也到處有,基本是石板橋、石拱橋、栗木板橋,還有獨木橋,經常可見古橋垂楊拂流水的精致小景。
麗江的美還有不少來自高原青色的陽光和新鮮潔淨的自然空氣。日照充足,把人們曬成深幽的古銅膚色,清風徐徐,把古城的小花小草撫得格外嬌柔絢麗。
納西族婦女特別勤勞能干,把納西男子養成世上少有的悠閑典雅的一群。殺豬宰牛種田持家的塵俗雜事都由女人做完了以後,納西男子的生活就剩下隱士般的境界--琴棋書畫詩酒花。
麗江的人們特別喜歡種花蒔草,每家每院,到處綠意蔭蔭團花錦簇。男人們在藤架下抽煙弈棋,女子們在花叢中織布繡花,是典型的生活情形。
麗江古城的民居樣式,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化的深刻影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在經濟發達的漢族地區已經消失殆盡的傳統鄉土建築,竟然在滇北高原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小城見到,而且保存得是如此完好,數千幢百年以上的屋舍,在雪山腳下麗江壩子上排列得齊齊整整鱗次櫛比,讓我們這樣無處尋根的人看了,有一種刻骨銘心的家園思念。
到過麗江的許多人慨嘆,這裡的屋舍、街巷、溪水、陽光、空氣、清風,還有純淨的異族風情,使人沉溺迷醉,只恨時間在懶洋洋的情調中消磨得太快,世務難拋,不得不在"此身非我有"的遺憾中離開。
我在麗江停留的時間只有一個下午加晚上,這樣的感覺尤為深切。
黃昏的霞光下,黑龍潭清澈透明,水裡有成群成群的高山黑鯉在水草間歡快地覓食,岸邊古木蒼蒼,白雪皚皚的玉龍雪山倒映在潭水中,湖心處得月樓飛檐鬥角雕梁畫棟,風光異常旖旎。
我鐘愛鄉土建築,黑龍潭畔有一座從城西芝山福國寺遷建來的明代五風樓,三重檐多角攢尖頂,造型奇特。隔扇門長窗,精工雕刻了牡丹、梅花、石榴等民族圖案,飛檐鬥拱梁柱間,彩繪壁畫色調絢麗,是不可多得的納西古建築精品。
晚上,麗江古城是座不夜城,店鋪要到將近十二點才打烊。到處是喜氣洋洋的紅燈籠,映襯在潺潺溪流裡,特別溫馨平和。
麗江之夜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古街小溪邊那各式酒巴茶座。青翠的藤架下,坐著舒適的木椅,把身體隱藏在紅燈籠幽幽的光暈裡,聽著身邊悉悉嗦嗦的流水聲音,喝著咖啡、啤酒或者雲南特產普洱茶,和二三知己聊聊閑天,不亦快哉!
在古城開酒巴的有許多喜歡麗江,到了這裡就不想走的外地人,其中有不少外國人。
新結識的朋友、雲南文物商店麗江分店經理、收藏家王強帶我來到一家法國裡昂人"讓"開的小酒巴,吃著口味地道的烤薯條,痛痛快快地喝啤酒,在這樣的夜裡不醉而歸,豈不辜負良辰美景!
外國人特別喜歡麗江,上世紀前葉美國攝影家約瑟夫到了這裡,一住就是三十年,法國人讓在麗江開酒巴也已經半年多了。我操著半生不熟的英語和讓討論中國文化,忽然感到這座內地高原偏僻小城對外來文明的包容和開放。
與麗江相比,江南這樣的傳統漢文化發達區域,在數千年華夏正統意識的熏染下,歷史積澱太深,文化歸屬感太強,以至越來越自我封閉了。
和王強在酒巴裡喝到凌晨兩點多,第二天還要攀登玉龍雪山,才帶著未盡的余興回到住處。
回首麗江之行,稍稍有一點遺憾的就是,這幾年麗江的旅游發展太快,昔日恬淡清靜的生活氛圍被破壞了不少。整個古城到處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和五花八門的店鋪,像個超級大市場。這些不會是古城居民的初衷,應該屬於一種無奈的經濟進步吧。
旅跡苔痕主人,壬午春月記於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