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張家界鳳凰芙蓉鎮

作者: LiliMarleen

導讀張家界 來了湖南,不游一下張家界就可惜了,幾乎每一個在湖南遇到的當地人都這麼說,這也是我冒著並不樂觀的天氣下決心出行的一個原因。如果說這次行程有什麼遺憾的話,那麼報團可能是最大的遺憾了。不過這也是自己偷懶不做功課所付出的必須代價吧。 黃龍洞 到達張家界的第一天下午,根據行程安排游覽了黃龍洞。據說這是經過千萬年的演化自然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

張家界

來了湖南,不游一下張家界就可惜了,幾乎每一個在湖南遇到的當地人都這麼說,這也是我冒著並不樂觀的天氣下決心出行的一個原因。如果說這次行程有什麼遺憾的話,那麼報團可能是最大的遺憾了。不過這也是自己偷懶不做功課所付出的必須代價吧。
黃龍洞

到達張家界的第一天下午,根據行程安排游覽了黃龍洞。據說這是經過千萬年的演化自然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的溶洞,經過開發和布置,洞內果然引人入勝,尤其是當地人能根據每一個石筍或者鐘乳石的形狀,講述一個個或神秘或凄婉的故事,在洞內綺麗的燈光烘托下,油然而生恍若隔世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洞內居然還有一道水柱,大量的水從上而下傾瀉,從旁邊石橋經過的游客要是不撐傘,瞬間就能被這大水濺出的水花淋個濕透。而這些水,在經過一段蜿蜒的路以後竟然再也看不見,忽而,我們被帶到了一條河前,真正的洞內河,我無法判斷這條河是出於地表還是在地下,因為在洞內呆的時間夠長而且走來走去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方向感和海拔感了。上了岸以後再走一段,就走出了黃龍洞。
寶峰湖

其實並沒有真正地游覽這個地方,只是在這個地方看了一場梯瑪神歌的土家族表演。歌舞的內容基本上就是圍繞土家族的歷史傳說風土人情等等展開。不過最贊的還是這個由寶峰湖形成的天然劇場。山間的大湖傾瀉而下,形成一道氣勢磅礡的瀑布,構成了舞台的主背景,瀑布前面是懸空在岩石間的棧橋,舞台邊上一條蜿蜒的小河,河上一葉扁舟,土家姑娘佇立其上亮開清脆的嗓子。中間過渡和銜接的旁白和歷史介紹,投射在大大的水幕上,外加適時而至的燈光,整個舞台瑰麗而氣勢磅礡。
天子山

第二天主游天子山。檢票進入景區以後,一切的交通全部依靠裡面提供的環保巴士等等。上午坐車到了袁家界腳下,然後乘坐百龍天梯來到袁家界,游覽了袁家寨子的土家風情。關於土家族的介紹,據說最著名的就是湘西趕屍了,可惜導游們只是負責把我們的胃口吊起來,後來還是我回家以後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後才稍微平抑了下自己的好奇心。整個山上還有一個景點就是乾坤柱,雖然說指定了一座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然而,在張家界的雲霧中,此類山峰比比皆是,呈現出或險峻或秀麗的姿態,在游人們驚艷的目光中默默佇立。上山是坐的電梯加巴士,下山可就沒那麼輕松,導游說可以坐纜車,不過據說要排一個小時的隊,而且還要繞道,還有就是坐轎子。我們一行經歷過世博會的排隊,基本上對於需要排隊的項目就盡量避而遠之了,沿途遇到無數轎夫兜攬生意,都被我們堅定拒絕了,不過有個轎夫也很堅定地說,你們不要頑抗到底!暈,跑到湘西來,我們倒變成負隅頑抗的土匪了……下山以後是十裡畫廊,游覽方法類似於黃龍洞,展開想像的翅膀就可以了。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第二天上午,進入了這個天然大氧吧,這裡的山水、空氣讓人覺得,如果呆在這個地方久了,也許能成仙。沿著公園裡的金鞭溪前進,一邊陡峻的山下是靈動的溪水,另一邊茂密的森林裡不時有狡黠的獼猴出沒,如果沒有導游催著趕往下一個景點,在這裡呆一天也不會厭煩。
天門山

其實沒有近距離游覽,就是在離開張家界的時候遠遠眺望了一下,山的上部有個大大的門洞,據說以前曾表演過飛機穿過這個大洞。
鳳凰

我要去鳳凰。大二的時候,我對自己這麼說。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直到現在才得以成行。其實這次的鳳凰之行,在惡劣的天氣下,也差一點被取消,只是第一次距離鳳凰這麼近,我不甘心就這麼擦肩而過。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著實為這個湘西小城帶來了無數的人氣。只是當我在夜色中真正踏上這裡的石板路時,發現它似乎已經不再是當時的溫婉靜謐的小城。沱江邊上遍布著小攤,絕大多數是小飾品小工藝品。沱江水順著地勢往下走,卻已不復清澈,隱約中還有一股味兒。夜色中的吊腳樓燈火通明,沿岸沿街的都已成為大大小小的商鋪,一個挨著一個。古樸的虹橋上隨處可見兜攬照相生意的人,站在這裡,眺望遠方那燈火中的吊腳樓,似乎略微能讓人感受到一點土家風情的味道。走下虹橋,橋洞裡隨處可見自彈自唱的歌者,很熱情很亢奮。穿越街巷,似乎是綿綿無盡頭的酒吧一條街,各種音樂從陰暗的門臉中衝出,不斷地挑戰著我的聽覺。

第二天清晨,又走上了沱江兩邊的石板路,導游苗族妹子讓我們自由活動。我卻發現,在這個地方,除了購物拍照以外,基本上就沒什麼其它的事情可做了。站在沱江邊的城樓上,看到穿著白衣長發飄飄的女子,用鏡頭對著遠處的沱江。也有租借苗族服飾的游客,擺出一個個pose,留下到此一游的影像。不管怎麼樣,清晨的沱江脫離了昨夜的鬧騰,路邊的小攤也少了許多,我和老公得以慢慢沿街走巷。偶爾遇到一些賣花環的苗家老奶奶,三五個一起,慢慢地走著。也不時能遇到一些頭戴花環圍著苗族披肩的女游客。也不知穿過多少小巷,我們來到了另一個城樓前,視野也開始開闊起來。可惜我們剛想上前一看究竟,卻發現離導游規定的集合時間已經不遠了,只好往回趕,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回到上海以後差不多一個月,就看到鳳凰遭遇暴雨的報道,圖片上看去,唯有城樓還能分辨,沱江兩邊已經是一片澤國。我似乎該慶幸還好這次去了,不然下次不知道鳳凰又會變成什麼樣。這個世界上也許有些事情,也許當初並不是顯得很急迫,然而,等到真正下定決心去做時,卻發現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苗寨

這個地方在預計的行程之外,是導游暗示我們鳳凰的故居並沒有什麼看頭,還不如看原生態的苗寨。衝著原生態,大伙兒都同意了。據說進入苗寨之前要卡歌卡酒,於是跟著導游學了一首很簡單的山歌。進入苗寨的路並不好走,黑色的煤渣路上黃泥水從溝壑中淌過,每走一步都要看清腳下。也不記得走了多少路,終於到了那個傳說中的苗寨。進門的時候也並沒怎麼為難我們,也就是走個過場,唱歌喝酒,迎接我們的也並不是苗族阿妹,全都是阿媽,甚至還有阿婆。。。。進入以後發現連這裡也有小攤。。。經過那些土坯蓋成的房子,有小孩子在屋檐下唱歌。到達苗寨核心區域時差不多已近中午,導游建議我們先看苗族歌舞表演,也許不是專業的演員,比起梯瑪神歌來,質量要差好多。沒等看完,我們就去了人民公社食堂。食堂很簡陋,桌椅就擺在大棚下面,大狗們從腳下穿來穿去,祈盼著食物。這算是我們這一行吃的比較好的一頓,因為所有的菜都是敞開供應的,某些蔬菜還比較新鮮,總算吃了個飽。

吃完飯就是回程了,回去的路上雨下得小了,煤渣路兩旁不時能看到拿著草編的蚱蜢的小孩子,向我們兜售,阿姨,買一個,買一個吧。由於事先導游跟我們打過招呼,以前由於游客同情這些小孩,給他們幾塊錢,導致這些小孩的父母覺得小孩不需要上學就能賺錢,長此下去影響小孩的教育,所以我們都硬下心來不買。
芙蓉鎮

一個由於一部電影而走紅的小鎮。去的時間不對,沒趕上猛洞河漂流,就是在鎮上轉一圈,吃個晚飯。從瀑布下面走過,又經由土司王行宮,從瀑布上的河流中走回去,第一次和瀑布如此近距離接觸,很是興奮。街道兩邊照例是小攤,有意思的是還有土匪煙賣,原來土匪在這個地方已然成為了某種品牌像征。劉曉慶電影裡的米豆腐店是不得不去吃一下的,本來以為這東西不會怎麼好處,吃到嘴裡才發現居然這麼難吃,一股怪味,不鹹不淡的。還好還有蒿稵粑粑在,吃了這麼多天鹹的和辣的東西,總算有一點甜食了,當時無比感動的心情現在還記得。晚飯是在號稱天下第一螺的飯店裡吃的,跟我們同桌吃飯的幾個東北人,對於螺這樣東西不是很適應,所以那一大盤螺螄基本就是我包掉了,那裡的螺螄個頭比上海的大,但鮮味並沒那麼足,不過對於餓了幾天的我來說,也算是一種人間美味了。

前面提到了餓肚子,那麼稍微解釋一下,我們這次是報團游,因此吃的是團隊餐,沒有什麼菜式可言,就是沒什麼品相的農家菜,口味以鹹辣為主,葷菜以肉、禽為主。住的號稱准二星,基本就是農家旅館,房間裡有一股怪味,至於鳳凰的旅館,更是裡面有些地方都發霉了。我這麼說其實就是想提個醒,如果對於吃和住有一定品質要求的,就不要報團了,就算你在當地報了個號稱比較好價格也比較貴的團,到了當地還是會被賣給地接社,吃住都是地板水平。對於江浙一帶的游客,如果喜歡甜食的,還是自備一點。還有,我問了導游,張家界是沒有酸奶的,這對於無酸奶不歡的我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本來就沒吃飽。還有,愛干淨的話,就自助游,住好一點的旅館。至於團隊游中不得不經歷之購物行,我慶幸沒人逼著我買東西,也沒有因為沒買東西而被辱罵。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