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忘的馬爾代夫
——2011年1月馬代行
前言
“不管你去或不去,馬爾代夫就在那裡;
不管你溯流而上或隨波逐流,海水總是這樣潮起潮落;
不管你欣喜或失落,馬爾代夫總在那裡;
不管你收獲良多或一無所獲,太陽總是這樣日升日落;
你知道的:風景在你眼裡,只是心情的投射。”
套用現在流行的格式,賦“濕”一首,算是我這篇游記的開頭。
匆匆結束了上一篇“青海記行”,一是因為實在拖太久,二是因為我的這一篇馬爾代夫的游記需要趕快寫下來,否則,照我現在的記性,就像抓沙在手,很快就會遺漏很多的細節,最後越來越少,只剩下一個字——“好”,那就對別人沒什麼借鑒意義,對自己的回憶也沒有任何幫助。
這次馬爾代夫之行,純屬計劃之外。因為我現在越來越懶,計劃去哪裡玩的時候,總是想著家附近,逃不出江浙的範圍,活動圈子越來越小。
2010年11月底的時候,LD的表弟一家說起他們准備2011年1月底去馬爾代夫玩,建議我們也可以一起去。在這之前,我僅僅是聽麥兜說過馬爾代夫“水清沙幼,椰林樹影”,除此之外,對馬代一無所知。
於是,趕快到攜程上去看游記,在看過很多篇關於馬爾代夫的游記和攻略之後,發現我們兩家真的可以一起去。因為馬爾代夫都是一個島一個酒店,我們只要到了這個島上,就可以結伴游玩,兩個小孩首先就有了玩伴,四個大人能玩的就更多了。不由想起一個笑話:“說中國不敢在太空艙裡安排超過一個人,超過一個人他們就可以打牌或者打麻將。”
行前准備之一選島定房
看過關於馬代的很多篇游記後,知道需要買浮潛三寶(浮潛面罩,呼吸管,潛水鞋),防曬潛水衣,防曬霜,水下相機……接下來,我每天一有時間就在淘寶上淘啊淘。
從眾多游記中我還知道了選島和預訂的一些注意事項。
先選島,一開始我們准備訂“天堂島”,也不知道具體“天堂島”怎麼樣,只是覺得攜程上有關“天堂島”的游記特別少,我想可能是自助游較少的緣故。
後來,躊躇再三,我們還是決定訂“滿月島”,
一來滿月島由喜來登酒店管理,比較規範;
二來據已經去過“滿月島”的大俠們說那裡的環境非常自然,人為痕跡不多;
三是滿月島離馬累機場非常近,抵達後直接乘快艇就可以上島,不用在馬累住一晚;
四是攜程上有關“滿月島”的游記和攻略挺多,了解之後,我已經對在滿月島吃飯、浮潛、上網都很熟悉了。
就這樣,我們兩家約定1月22日在滿月島的喜來登酒店碰頭。
關於選島後的酒店預訂,有三種方式:一是由國內的旅行社代訂,二是直接在酒店的官網上訂,三就是找當地的代理。
我都比較過後,發現還是由當地的代理預訂較為便宜,只是要先做個信用卡授權,一開始我有點擔心,不過後來證明,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沒有什麼意外的狀況發生。
(我是通過Impex Holidays網上預訂的喜來登,因為這個網上maldives的各個酒店很齊全,登陸後可以直接在線報價,它還在淘寶上有店,不過我再三跟淘寶的店家聯系,她都沒有理睬我,我就直接在Impex Holidays網上預訂了。)
我們預訂的日期1月22日——26日顯示同一種房型住三晚送一晚,於是預訂Water Bungalow一間(僅含早餐)四晚一共是2650美元,(比喜來登的官網便宜)。
如果在攜程上有合適的自由行計劃也是挺劃算的,特別是遇到航班取消等不可抗力時,攜程的售後服務很不錯。自己預定,如果碰到突發狀況更改預定會比較棘手。
但是帶小孩就不能在攜程上定水屋,因為喜來登規定水屋不能住12歲以下的小孩,而水屋又是我們非常想體驗的房型,所以我先定了一間水屋,之後又用我可憐的英語和酒店發郵件聯系,最終爭取到了帶小孩入住。
雖然預訂部的一位穆罕默德先生同意我們帶小孩入住,但條件是到達後需要簽一個免責聲明,再加115美元每晚,含服務費和稅、早餐。(這相當於再加一張床的價格,不過水屋的空間不夠,沒辦法加床,最後只是把水屋裡的沙發鋪成一張小床)。
我雖然對加錢有點不滿,但是我的英語表達程度有限,而且酒店也破例同意我們帶小孩入住水屋,我就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希望給我一個景觀好的房間。
行前准備之二訂機票
接下來開始訂機票,很多旅友在游記上總結:新加坡航空最好,馬來西亞航空次之,第三是斯裡蘭卡航空,都比國內的航空公司好,而只有國內航空公司有直航,所以我就首先放棄了直航。
一開始我准備選新加坡航空,因為旅友們說它的服務好,航班准點率高,但是我定好酒店後發現1月22日新航的特價機票沒有了,打給攜程,我們一家三口的機票新航報價將近三萬人民幣,而馬來西亞航空的價格是二萬一千左右,還比新航早一點到達馬累機場,就定了馬來西亞航空,在吉隆坡轉機停留。
定好後我就在網上搜有關馬來西亞航空的新聞,沒想到有一個帖子是說馬航非常壞,耽誤了他們去馬爾代夫的行程,來回都經歷了航班取消,延誤,並且沒有人解釋。我嚇壞了,這要是訂票前被我看到那就不敢定馬航了,可現在已經定了,我暗自祈禱:千萬別碰到這種悲劇情況。
後來知道當時馬來西亞航空飛馬爾代夫的航線還要到斯裡蘭卡停留,那裡的機場比較容易受恐怖事件的影響,但是記得好像有游記介紹斯裡蘭卡的“猛虎組織”是斯裡蘭卡航空的股東,而斯航的大本營就在斯裡蘭卡的歌倫坡,那誰敢在那裡搞恐怖事件呢,不是“太歲頭上動土”嗎?不懂。
行前准備之三關於吉隆坡機場轉機
游記和網上有關新加坡機場的介紹特別多,說那裡很大很漂亮,可以購物,游玩,還可以免新加坡簽證,乘坐新航的大巴,參加新加坡市區一日游,據說都是免費的。
有關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的介紹卻寥寥,我只好到馬來西亞的游記裡去看看,發現馬來西亞也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下次可以去玩。這次停留的時間較短,來不及去看雙子塔了。
關於吉隆坡機場的介紹很少,只好自己去摸索了。
另外得到的訊息是馬來西亞的特產是巧克力和白咖啡,可以在機場購買一些。
行前准備之四關於馬代簽證
馬爾代夫對中國護照是允許落地簽的,這樣我們從中國離境時護照上就沒有任何簽證。
有很多游記介紹最好准備一份馬來西亞或新加坡的簽證,害怕沒有簽證出國海關有什麼麻煩,而馬來西亞的簽證據說辦起來很方便。
不過這次我們就是沒有任何簽證從中國海關離境的,到吉隆坡機場轉機因為不出機場也不用簽證,而且到馬爾代夫落地簽也很方便,排隊之後,她看一下機票和酒店的訂單就在護照上蓋章了,很方便。
出發
1月22日,我們從寒冷的上海出發了。因為不想帶臃腫的冬季衣服,太占地方,我們每個人都穿得比較少,衝進出租車,到了浦東機場又衝進候機樓。
我們到得較晚,馬來西亞航空辦票托運的人很多,輪到我們,飛去馬爾代夫的兩個航段都已經沒有挨在一起的三個位子了,只好我和女兒坐一起,LD坐在前幾排。據說是訂票時沒有選好座位,這一點攜程的服務不好,根本沒有告訴我需要先訂座位。
辦完票後我趕快給攜程打電話,把我們返程的位子先定好,省得到時又沒有連在一起的座位了。
之前我還在網上申請了馬航的會員(Enrich Member),不過浦東機場說沒有辦法累計積分,讓我到馬來西亞機場再去辦累計裡程。
飛機比較大,但是比較破,沒有每個座位後面的小液晶屏,這點還不如斯裡蘭卡航空和南航呢,不能玩,很無聊。女兒只好玩我電腦上的“植物大戰僵屍”,馬航對小孩的優惠就是供餐前讓小孩先點先送,食物和大人的一樣。有一種粉色的果汁女兒很喜歡喝,還有餐前小面包,女兒吃了2個。雞肉不好吃,比較肥膩。吃完我就昏昏沉沉地睡了。
到了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機場,到達的登機口和轉機的登機口不在同一個航站樓,從衛星航站樓到主航站樓得乘擺渡大巴,以前有那種輕軌,現在停開了,不知道為什麼。
不過換乘擺渡大巴的標志還比較清楚。到室外感到濕熱,這裡的航站樓內居然開著冷空調。如果能把上海的冷空氣輸送到這裡,把這裡的暖空氣輸送到上海,那該有多好。
在網上看游記的時候,說馬來西亞的廁所裡有一種特殊的裝置,每一個馬桶旁邊都裝有一個小的蓮蓬頭,用來衝pp,而且他們都是用左手洗的。這也是為什麼在馬來西亞不能用左手遞食物給別人,也不能用左手跟別人握手。
一到吉隆坡機場的廁所,我就看到了這種裝置。但是地下濕漉漉的,感覺很不舒服。
我們換乘大巴,到了主航站樓,那裡免稅店的規模還沒有衛星航站樓大,我們買了點巧克力,還給女兒買了副墨鏡。這裡美元換馬幣是1:2.99,我們也換了些馬幣。
在問訊處一問,居然又更改了一個登機口,等我們找到登機口,就放心了。開始在吉隆坡機場裡閑逛,沒有什麼地方好玩,看上去航站樓外面的綠化挺不錯。
我想給電腦充電,問了一個工作人員,非常熱情的帶我到插頭處,還熱心的幫我安插頭,可是這裡的插頭都不匹配,轉換插頭還在托運的行李裡面,充不了電。
我們只好找了一處休息的躺椅,小憩片刻。
對了,航站樓裡還有一種卷餅,分脆的和軟的兩種,軟的有點像KFC的墨西哥雞肉卷,硬的像雞蛋煎餅,裡面都有甜的色拉醬,飲料果汁和可樂一聽是3馬幣,相當於一美元,人民幣要是升值到馬來西亞幣這樣,那可怎麼辦呀。
開始登機了,飛機比來時小些,人很滿,因為我盯著電視看了一會兒,居然有點惡心,想吐,女兒把垃圾袋都給我了。鄰座也把他的垃圾袋捐給我了,真是難受。
LD中間過來,看我面色蒼白,一點也不想吃東西,非但不擔心,還高興地把我的餐點拿去吃了,這個沒心沒肺的家伙,氣死我了。
初到滿月島
大概到當地時間晚上十點(也飛了將近五個鐘頭,包括時差,時間才過了兩小時,其實現在已經是北京時間夜裡一點),我們到達馬爾代夫的馬累機場。
拿行李排隊簽證很順利,雖然人多,但是速度挺快。出來之後就是一家挨一家酒店的小台子,一個香格裡拉的小黑熱情地問我們是否是他們酒店的,我跟他說滿月島,他就迅速去找了滿月島的接待,在他的名單上找到我們的名字,就找到了組織,接上了頭。
還有幾個人,我們在旁邊等了一會兒,溫度有點熱,但是有風,挺涼爽。我們這一行有十二個人,只有一個外國人,其余都是中國人,這些年國人的經濟實力真的是強了。
船上有三個小黑,一個開船,另外兩個拿行李,開船後給我們每人發了一瓶水。我還看到真的有人托運了一箱礦泉水。
我把小費准備好,但不知道該給誰。後來還是給了幫我們提行李的小黑。
女兒坐快艇很高興,不過路程不長,還好也不驚險。
離滿月島越來越近了,在歡迎吧的人開始向我們揮手,我們也揮手致意,下了快艇,到歡迎吧休息,就有小黑送給我們好喝的果汁,接待的亞洲美妹問我們要了信用卡,在解釋帶小孩住水屋時很費勁,她改說中文,我高興極了,這下溝通沒有什麼障礙了,如釋重負。
後來知道這個亞洲美妹叫joy,是台灣人,因為我從一篇游記中得知,台灣人管“不用謝”叫做“不會”,而這個joy,也總是“不會,不會”的。
我們水屋的號碼是130,風景還不錯,只是感覺滿月島上水屋這一邊的水流湍急,但是水更清澈,靠近水屋浮潛能看到珊瑚和彩色小魚,非常適合浮潛。而島的另一端,靠近沙灘屋的一側水流平緩,但水沒有水屋這邊清澈,更適合游泳。
打開房間門的一剎那,我感覺陌生又熟悉,雖然我已經看過很多水屋的介紹和照片,但是置身於此地,還是被震撼了。
房間不算大,但是有一整面都是落地的玻璃門,可以躺在床上就看到碧藍碧藍的印度洋,外面是一個大露台,上面有四把躺椅,躺在上面,可以享受日光浴和印度洋的海風,旁邊是木格柵,欣賞美景的同時保留每戶的私密性。
在這個露台前面,有台階直接通往海面,而在台階的轉角平台,還有一個淋浴花灑,可供我們從海水中上來衝淋,將海水和沙石衝掉後再去浴室洗浴,既保護了海水的生態環境,海水和沙子也不會破壞浴室的下水系統,真是一舉兩得。
女兒很興奮,泡在三面都有玻璃窗的浴缸裡數星星。我把箱子騰空,東西都分類放在那個巨大的壁櫥裡,這個水屋,就有了家的感覺。
已經比較晚了,我們洗浴後就睡了,晚上枕著印度洋的波濤入睡,真是美好得不真實。
第二天(1月23日)
早晨我醒的比較早,因為生物鐘還沒有調整過來,maldives 的早上七點,相當於北京時間的10點,LD很喜歡這種時間表,他平時就喜歡晚睡晚起。他真的很適合在maldives 生活。我從水屋的平台向下張望,水真的很清澈,不過水流比較急,海面上波濤蕩漾,看不到有魚。
我把浴室的窗戶都打開了,海風很大,吹著百葉簾沓沓作響。
(插話一:沒有想到我的工作電腦上也可以插U盤,這樣我的游記就能寫得更快了。)
(插話二:2011.5.12現在又看到插話一真是諷刺,我的這篇游記並沒有如我所料,寫得更快,而是更慢了,不會要拖到馬代游一周年時才寫出來吧,那太可怕了,我真是太慢了。)
(插話三:現在是2011.8.16日,我硬著頭皮終於再修改一遍可以上傳了,因為這個暑假我去了澳門和香港,新作業來了,應該要把上一次的作業完成。)
早起我在水上屋平台上四處張望,大部分人沒有起來,讓這種度假的慵懶成為一種習慣,我太喜歡了,只是現在平台下的水流比較急,看不到水下面有沒有魚。
我等著女兒和LD起來,一起去吃早飯。這裡的早飯是在一個較大的餐廳,自助餐的形式,雖然沒有三亞的麗思卡爾頓的早餐豐富,但是考慮到馬爾代夫的一切都是從外面運過來,還是很不錯的。
服務員小黑們也很訓練有素,給我們倒上橙汁,還問我是哪裡人,我說了China,他還加了句:“Taiwan,Hong Kong”,我否認,他很聰明的說:“Oh,MainLand。”我頻頻頷首。
果汁很新鮮,為了防止上火,我還吃了點西柚。對於各式甜點我都很喜歡,吃了很多。女兒喜歡一種sausage,吃了好幾根。LD的口味永遠不變,他盤子裡的早餐永遠是中式的,無論到哪裡,也真是難為他了,在有限的種類裡能找到這些。
吃過早餐後我們就繞著島上的小徑轉了一圈,了解一下地形,路上人很少,我們同船一起來的人一個也沒有碰到,碰到正在干活的小黑,都會跟你熱情地打招呼。
這裡的小徑,多是細沙鋪就,早晨,就看到小黑用一個大耙子把地耙平,很干淨整潔。
吃過早飯,踱步回到水屋,在棧橋下看到一條淺綠色的魚,比較大,我很興奮,這是我在馬代看到的第一條魚。
回到房間內我就准備下水了,穿好鞋和襪子(我沒有買潛水鞋,就帶了那種cross的豆豆鞋,潛水和沙灘都可以穿,很方便),防曬衣,房間內備有插袢式的救生衣(據有的游記說這種插袢式的比系帶式的好),再帶好潛水面罩,咬住呼吸管,蹣跚地爬下去,開始我的第一次浮潛。
據有的游記中介紹,浮潛比游泳容易,可以無師自通,不會游泳的小孩也可以浮潛很長時間,海中的美景迤邐多姿,令人留戀忘返。所以我對浮潛很期待,在網上買了兩套大人和一套小孩的浮潛三寶(面罩和呼吸管,浮潛衣),對於腳蹼,大家褒貶不一,我就只買了一副腳蹼。
在馬爾代夫的滿月島酒店也可以租借浮潛用具,但租金都夠在淘寶上買好幾套了,而且自己的也比較衛生,我就選擇在國內買好帶去。
經過我們的實踐發現,浮潛的確很簡單,我沒有任何浮潛的基礎,游泳也只限於游泳池裡最多游500米,而且對於這片陌生的印度洋充滿恐懼,即便是這樣,大約20分鐘之後,經過調整面罩,嘗試呼吸管進水後排水,我們都很快掌握了浮潛的基本技巧,小孩適應得更快。
很快,我們都可以把頭埋在水裡,整個世界都沒有聲音了,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
頭埋在水裡之後,你就發現海面下是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可以看到小魚在珊瑚上飛快地游來游去,你想去觸碰它,感覺你和魚都在一個大魚缸內。
待一會,你會看見不同的魚群,有淺藍的,還有一種灰色較大的魚,還可以看見透明的魚,它們倏地停住,和你對視,又倏地游走,我和女兒手拉手,頭埋在水裡,漂浮在海面上,看到小魚就“恩恩恩恩”地叫,用另一只手指著,提醒同伴注意。如果你在旁邊,就能聽到我們兩個不停地發出“恩恩恩恩”的驚呼,這片海域,真是令我驚奇。
但是潮水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只能聽任潮水把我們朝一邊推,根本沒有辦法抗衡,推遠後我們再蹣跚地走回來,後來發現隨波逐流浮潛也不用害怕,這一組水屋的旁邊是一片平緩的沙灘,潮水會把我們推到那裡,我們再從沙灘上走回水屋,繼續下水浮潛。這樣一圈大概浮潛有200米,沙灘加棧橋走300米。一遍一遍,令人樂而忘返。
我基本上看完了攜程上所有關於馬爾代夫的游記,比較早的時候有一篇關於馬代的游記,說的是一個殘疾老者,游泳健將,曾獲得過殘奧會游泳冠軍,想自行游到水上屋,沒有想到被退潮的海浪卷走,危急關頭沉著冷靜,漂浮在海上,最後被快艇救助的故事。
當然他的最後獲救和他堅強的意志品格和坎坷人生經歷有關,這點我是難以企及,所以馬代的海潮一開始就給我留下了恐怖的印像,我一度想在網上買根救生繩,浮潛的時候拴著,這樣就不會被海浪卷走,後來還是覺得太誇張,才沒有買。
其實滿月島周圍有防波堤,防波堤內應該還是比較安全的,浪也比較小。我們能遠遠眺望到防波堤外的波濤洶湧,白浪滔天,那才真是太可怕了。
親戚一家終於輾轉到了,我們到歡迎處去等待,他們住的是沙灘別墅,我們也去參觀了,衛生間最有特色,一半是露天的,有細砂綠草,特別是有一個大的露天淋浴,可以看著星星洗澡,也有室內的浴缸,房間很大很漂亮。
房間前面是一個放著兩張躺椅的小平台,數十間沙灘別墅合圍成半圓形,可以直接走到海灘,這一片海灘的浪就很小,但是水質沒有水屋那一側清澈,水底也有很多魚,特別是“魔鬼魚”,橢圓形的身體,後面拖著長長尾巴的,學名叫“鰩魚”,好像它的血還是一種生物試劑,具體那個字不知道念什麼。它們和海底的沙子一個顏色,但是你若靠近它,它就會朝前游動。
終於和親戚一家會面了,兩個小女孩興奮地說個不停,我們大人也覺得很開心,在陌生的國度,和親人碰面令人倍感親切,真是“他鄉遇故知”。 等親戚一家稍事休整後,我們約定晚上7點在泰餐廳碰面。親戚一家還給我們帶了真空包裝的牛肉,可以在泡方便面時加入,味道好極了。
我們也回房整理一下,在馬代的每一天都很悠閑,不用著急干什麼,無所事事,真是悠閑。
晚上,我們拿著手電筒出門,在去泰餐廳的路上,我在棧橋上發現了一個寄居蟹。女兒興奮地發出陣陣尖叫,把它裝進袋子裡,走到餐廳門口,只好放生了。
這個泰式餐廳燈光幽暗,適合情侶或者朋友們淺斟低唱,倒是都坐滿了,我們六個人一個大桌子,有點不合時宜。
服務員是一個女小黑,非常熱情,給我們一個菜單,我對於泰國菜實在不在行,而且還是英語交流,主要是對菜量沒有什麼概念,最後我們點了些大蝦,炒飯,荷葉雞,這都是我自己起的名字,只能請大家望文生義,還有湯和飲料,小孩有一個什麼計劃,餐費已包含在房費中,點兒童套餐免費。
最後一共花費200美元不到,大家吃得挺愉快。而且菜量也控制得恰好,我很有一點成就感。
第三天(2011.1.24)
早上在水上屋起來,我又四處眺望這片印度洋的景色,深淺不一的藍色很能撫平人心中的溝壑。我們和親戚約好在餐廳吃早飯時碰面,餐廳邊就是泳池,四周都是盛開的三角梅。
兩個孩子吃自助餐很開心,不但可以挑選自己愛吃的東西,還給我們每個人都點了煎蛋和可麗餅。
我們大人們聊聊各自的工作,生活,親戚朋友的近況,我喜歡這樣的度假,不用趕來趕去,很悠閑。
吃完飯後,我們就一起到水上屋去浮潛了,剛下水的時候還感覺有點涼,但是一會兒就適應了,親戚們都會游泳,浮潛幾次後就掌握了基本的訣竅,而且我發現只有穿上腳蹼才能抵抗這個潮水的力量,穿著腳蹼拍打,你才可以逆流而上,也正如有的游記中所說,穿腳蹼時也最好穿上襪子,這樣不會有小的砂子在腳和腳蹼中摩擦。
我覺得浮潛的時候最好還是結伴,因為這樣一來可以分享看到的美景,二來可以壯膽。頭埋進水裡後,世界是靜默的,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看到彩色的小魚是很愉悅的,但是遠遠看到體型巨大的魚,就很恐懼了。
有一次我戴著腳蹼在水下東游西竄,遠遠的水裡出現一個黑黑的影子,大概有一米來長,圓形的身子,我們都錯愕了一下,我就趕快從水裡把頭伸出來,發現嘴裡還咬著呼吸管,沒有辦法尖叫,趕快埋頭打水,朝我們的水屋游去。不知道是不是把這頭小鯊魚也嚇壞了。
據有的游記上說,馬爾代夫的鯊魚很可愛,從來不會攻擊人,但是我這種恐懼還是天性,如果我的手被珊瑚劃傷,鯊魚聞到血腥味,會不會像海底總動員裡的鯊魚那樣野性大發。等到我覺得安全之後,心有余悸的看著身後,又有點小遺憾,剛才應該勇敢地好好觀察一下那頭“大魚”。
除去這次經歷之外,我的浮潛還是“輕松加愉快”。
環繞水上屋下面的柱子,那裡形成了一片比較幽深的珊瑚群,我不敢深入進去,害怕被珊瑚劃傷手、腳,只在邊緣看看小魚,但是沒有看到鮮艷的珊瑚,可能過多的人類活動對它們也有破環吧,水上屋的另一處邊緣,有一處磊好的石頭堆,裡面住了很多小魚,大概石頭堆內部的浪小,利於小魚居住,我還看到像“海底總動員”裡“多利”那樣的藍色小魚,還有一種比較透明的圓餅狀魚,一群一群的游動。
晚上我們准備去吃燒烤,到餐廳的時,看到有幾桌就在面朝大海的沙灘上,挺愜意。
我們也坐到了外面,小蠟燭,淺吟低唱,海風輕撫,露天的燒烤攤散發出燒烤的香味,真是特別的體會。
今天點餐很方便,餐廳裡有個上海的小男孩服務生幫忙點餐,他給我們推薦了具有中國特色做法的豬肉,還有蔬菜,我們還點了一條烤魚,嘗試了幾種雞尾酒,餐廳送一種烤薄餅,可以添加,就算是主食了。小孩也還是可以點兒童菜單內的餐食,免費,不過兒童菜單在哪個餐廳都一樣,味道也一樣。
總體來說我們大家吃得都不錯,費用200刀多。這樣算來比定自助晚餐便宜多了,據有的游記介紹自助早晨比自助晚餐還要豐富,而且總吃自助餐容易吃膩。
晚上我們從沙灘走回去,馬爾代夫的星空真的是繁星點點,可惜我不認識星座,只能是“狗看星星滿天明”了。
2011年1月25日(第四天)
一大早,我就被親戚家小女兒的電話驚醒,她哭著說爸爸媽媽不見了,我在電話裡安慰她,爸爸媽媽肯定是出去看日出了。
這個小女孩醒來發現爸爸媽媽不見了,媽媽的手機留在她枕頭旁邊,她檢查房間過後發現行李也在。雖然判斷出不是想要把她一個人扔下,但還是害怕,就給我們打了電話。正在電話裡跟她聊著,她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小女孩又委屈地大哭。
原來親戚這夫妻倆個是典型的勤勞型,馬代時間早晨4點就醒了,於是去看日出。而我們這樣的懶惰型,覺得馬代的時間挺不錯。後來我又想了一下,馬代3小時時差也有點太晚,我們最適合生活在晚北京時間2小時時差的地方,這樣就可以按當地時間作息了。
大概在上午九點,我們兩家結伴去吃早餐。早餐的品種還是那些,小孩子們很快就吃完了,拿了兩個面包去喂魚,跑得飛快。擔心她們的安全,我們也匆匆吃完去找孩子們。
可能每一個馬爾代夫的小島都有一個特色的亭子,伸向大海中,淺黃的茅草屋頂,柱子和欄杆是白色的,亭子四周都是蔚藍的海水。
女兒她們就在亭子那裡喂魚,四周有台階可以走下去,靠近水面,因為海水清澈見底,可以看到一片片的魚群,追逐著面包屑。
這裡的魚和浮潛時看到的魚不大一樣,這裡的魚都比較大,長著綠色的斑紋,扁扁的,橢圓形。在堤岸邊上還趴著很多黑色的螃蟹,外形很像我們平時吃的大閘蟹。並不像我們平時看到的海蟹,比如梭子蟹或青蟹的樣子。
喂完魚後,我們就回房換好泳衣,准備去游泳。
泳池靠近自助餐廳,四周有許多遮陽傘和躺椅,綠化很好,還有一個造型優美,可以衝淋換衣的開放式螺旋形小隔間,誰進去就把毛巾或衣物搭在入口的矮牆上,別人就不會再進去了。
我們到達泳池的時候,已經有穿著比基尼的俄羅斯美女和美女的媽媽占了陽光下的那一組遮陽傘和躺椅,她們還不斷地把椅子搬出遮陽傘的陰影,以便能曬到陽光。
我們則是盡量地占那些陰涼下的遮陽傘和躺椅,隨著太陽慢慢移動,我們也在不斷地挪動椅子,只不過我們是要把椅子搬進遮陽傘的陰影,生怕曬到陽光。
看到她們一點也不怕日曬,真覺得體質不同;而且我還看到一個老外,不帶游泳眼鏡,在海裡一口氣游了很遠,難道他不覺得海水蟄眼睛嗎?真是令人感慨,他們的體質真是和我們太不一樣了。
游完泳後我們又去潛水了,LD終於肯下水了,前面幾天他總嫌水冷,下來一會兒就上去,懶懶地躺在椅子上吹海風,這次他終於體會到了浮潛的樂趣。
我和LD手牽手漂在水上,感覺像是跳傘員在空中結成造型那樣,潛水時我們都套著救生衣,這樣的浮力非常大,只用專心看魚就可以了。這樣的浮潛真的很愉快,不過LD整條腿的背面都被曬傷了,紅色的,像是蒸熟的螃蟹,太可憐了,我倒還好,穿著浮潛衣,腿基本上沒有露出水面。
LD還說怪我不讓他用防曬霜,其實我們在浦東機場日上免稅店買了倩碧面部和身體防曬乳,因為我們還要轉機,大瓶的身體防曬乳不讓帶,所以只帶了小瓶的面部防曬霜,可能對LD比較吝嗇,很慚愧。
下午,我們就坐到親戚住的沙灘屋那邊,那一邊的水流平緩,而且水底是細沙,水也比較深,沒有水屋這邊的水質清澈,水下能見度不高;水上屋這邊的水底是碎珊瑚,水流湍急,所以水質清澈,能見度高。
但是沙灘屋那邊的水下可以看到魔鬼魚,學名是鰩魚,尾巴很長,會蟄人,據說它的這種毒素很厲害,被蟄的話得租快艇到馬累去治。不過你一游到它附近水面,它就會貼著沙子朝前躲避,並不主動攻擊人。而且它貼著沙子,灰灰的一動不動,也看不到它的眼睛在哪,怎麼知道有人來了呢?
我沒有帶救生衣,不敢游到更深的地方,也害怕呼吸管進水,就在離岸較近的水裡浮潛,也看到一些魚,這裡的魚較水屋那邊的魚體型大,色彩少。
小朋友們在岸邊挖沙,我們在沙灘上的躺椅上半躺著,看太陽逐漸落去,有的老外就一直坐在門前的躺椅上看書,還有幾對外國夫婦在沙灘上散步,走過來,走過去,整個島上的游人不多,上島時我們一起乘坐快艇的中國游客也很少碰到,可能是海邊的沙灘大,還有些人外出活動,一分散,就看不到人了。每天也只有早晨吃自助餐時能看到很多人,平時都看不到,不知道他們都到哪裡去了。
晚飯我們本想去吃燒烤,但是去了才知道晚上有團隊要來,已經訂好位子了,他們沒有辦法接散客。
我們就在靠近泳池的地方吃了點小吃,薯條,通心粉,他們這裡主要是酒吧,還有青島啤酒賣,買二送一,小孩們還是點了兒童套餐。
這裡還有幾張大床,床墊是藍色的,和周圍景觀很配,可以躺在上面看日落,如果嫌日光刺眼,可以把床架上藍色的紗縵放下來,真是很享受。
快到六點,小黑叫我們去看他們喂魚,好像是在喂一些生的肉,來了幾只鰩魚和檸檬鯊(鯊魚的種類是聽有的游記上說的),女兒她們踩在水裡,聚在喂魚的小黑身邊,據說這個小黑喂魚的時候,被魚不小心咬傷了手指,但是小黑還是很開心的繼續喂魚,得出結論:小黑不怕傷口感染,小黑很敬業,小黑真心喜歡喂魚工作。這是不是有點矯情?其實實際情況可能是小黑喂魚時經常會劃破手指,已經習慣了。
等到天色漸暗,我們各自回家,昨天女兒和她的小姐姐都住在沙灘屋,今天她們倆准備到水上屋體驗體驗。讓她倆洗好澡後就在大床上睡了,水屋能聽到海浪聲,對睡眠環境要求高的人可能會不習慣,不過我們都不屬於前者,很快就墜入夢鄉。
2011.2.26(第五天)
今天是我們待在馬爾代夫的最後一天,昨晚房間裡已經收到一封信,提醒你退房和拿行李的時間,我們是12點退房,11點來取行李。
一早,親戚的小女兒就醒了,我也已經把浮潛衣和衣物都洗好晾干,本來想帶著兩個小女孩再去浮潛一次。但是我女兒還睡得很沉,就讓LD陪她再睡一會兒,我們先去浮潛了,經過這兩天的練習,我們已經很熟練,不像一開始,總有莫名的恐懼。
我們從水屋的入水平台下水,手拉手一直漂浮著,等到我們被海浪推到兩排水屋中間的沙灘上,再從陸地上走回來,然後再從水屋的平台下水,(每個水屋的衛生間也有門可以直通陽台,這個設計很方便,我們濕漉漉地就不用進臥室,可以直接到衛生間,再到陽台。)
我們一直浮潛著看魚,聽著耳邊只有自己的呼吸聲,時間好像都停止了。
這樣浮潛了三個回合後我們都很累,但是很好玩,跟馬爾代夫的海水,小魚都告別了。女兒這時也醒了,還有點懵懵懂懂,換好衣服後,就去吃早餐。
這是我們在馬爾代夫的最後一頓早餐,也不再抱怨單調和難吃,大家都各取所需,聊聊天,計劃一下今天我們的安排。
餐後我們又去前台和她們溝通一下搭乘快艇去機場的時間,親戚一家因為是凌晨兩點的飛機,安排在晚上12點乘快艇,我們是晚上10點多的飛機,安排在晚上8點乘快艇。我們是中午12點退房,親戚一家安排在下午4點退房,這樣我們退房後還可以先到親戚那裡休息一會兒,酒店的joy小姐還是不錯,後來又主動安排親戚一家延長退房到晚上12點,體現了喜來登酒店的管理水平,還是以人為本嘛。
我們退房後就在海邊的躺椅上躺著,看著有旅行團一行人在海邊散步,居然其中有一個LD以前的校友,只是不同年級,真是“天涯何處不相識”,太巧了。
晚飯我們又去了上次吃烤魚的那家餐廳,還是那個上海小男孩在幫忙點餐,上菜,我聽到他在跟一些上海的旅游團介紹他的工作,其中印像最深的是他們喜來登的職員在世界各地住喜來登酒店都很便宜,這點令我很羨慕。
吃完飯後就在日落吧的大床上等著,這一片印度洋上的美麗島嶼真是得天獨厚,記得有游記上說如果人一生只能出國一次,那就去馬爾代夫吧,從自然環境來看,還真不是繆贊。
回來後,跟我大學同學聊起馬爾代夫,我同學的老公,以前是船員,經常在海上跑世界各地,當我說馬爾代夫的水很清時,他不以為然的說以前南中國海的有些地方海水也很清澈,但現在都不如以前了。挺可惜的,我們自己的資源沒有好好保護,真的沒有什麼資源留給後代了。
有時候想想為什麼,可能是我們貧困交加的時間太久了,對發展的渴望太迫切了,過去的物質匱乏已經把我們好幾代人都嚇得戰戰兢兢,沒有安全感,所以現在發展經濟不敢有絲毫的停留,至於更高一層的精神需求,倒是沒有能力和資格去顧及了,可以把這一切畸形都歸結為萬惡的“改革開放前”,就像現在很多人將精神淪喪歸結為“改革開放”一樣。
我們中國的老百姓現在也積攢了一點錢,也有能力到世界各地去看看,但是我發現我們和其它國家經濟水平的差距還是很大的,記得曾經在一篇美國游記上看到“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從此西方各國就搭上了飛速發展的列車,而我們除了血淚、汗水,一無所有,只有在路上孤獨地緩慢前行。”寫得真好。我們現在除了經濟發展緩慢,還大肆破壞了我們的自然資源,怎麼辦?比如我們在森林中,郁郁寡歡貧病交加,沒有穿的,沒有吃的,就衣不蔽體,剝樹皮,獵殺小動物,你要指責我們怎麼破壞綠化,怎麼沒有同情心,我想這種光景下,我們哪裡能有什麼道德,修養的高素質要求。這些都是建立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才能有資格享受的東西吧。
但是我覺得大部分老百姓是純樸,善良的,只要生活過的去,沒有人怨天怨地怨政府。
到晚上八點,我們又乘著快艇離開滿月島,島上的工作人員和我們親戚一家都在岸上和我們揮手道別。真是“千裡搭長棚,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馬累機場還是熙熙攘攘,我們都換上了長袖長褲,入關後在免稅店裡轉轉,買了幾個冰箱貼,還有斯裡蘭卡的水果茶,馬爾代夫好像沒有什麼特產,只有一種魚罐頭,是馬爾代夫產的,我們買了幾罐,回來吃後,非常難吃,所以不推薦。
2011年1月27日(第六天)
飛機先從馬累到印度尼西亞的吉隆坡,好像是凌晨到的,我在吉隆坡的機場免稅店裡買了很多的巧克力,榴蓮酥,都是馬來西亞的特產,咖啡也是馬來西亞的特產,只是我不愛喝。我們還在機場的長椅上睡了一會兒,很困。
從馬來西亞到上海的飛機比來時候好,因為我終於用到了椅背後的小娛樂屏,迫不及待地挑選了一部電影消磨時間,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來的時候都沒有小液晶屏。據親戚說他們乘斯裡蘭卡航空去馬爾代夫時都有小液晶屏。
具體吃的和來的時候差不多,沒有什麼特別的印像了。
27號11點左右吧,終於回到了上海,為了女兒想乘一輛世博出租車,我們還等了一會兒,上海前一天好像下雪了,遠處的地面還有積雪,我們看著陰沉的天空,而馬爾代夫的陽光燦爛,好像已經是隔世了。
終於磕磕巴巴地結尾了,馬爾代夫還是很值得一去,在那裡,我第一次浮潛,看到各式各樣彩色或透明的魚,對海底世界有了一點淺顯的認識,這一次是和家人輕松地度假,很悠閑舒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