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甘南游記----之一:郎木寺騎馬二日游

作者: 全家去旅行

導讀青海游記----之一:郎木寺騎馬二日游 今年7月份全家到青海玩了一周。內容很豐富,得慢慢寫了。就不按時間順序了,先從印像最深的事情一件件寫吧。 甘南郎木寺騎馬二日游 一直以來,很向往那種騎著馬上高山、入草原,深入很少有人的美景的感覺。去年在九寨溝騎馬二日游後,今年在安排青海的行程中,又特別安排了郎木寺的騎馬內容。 到郎木寺入住時已是下午,安 ...

青海游記----之一:郎木寺騎馬二日游

今年7月份全家到青海玩了一周。內容很豐富,得慢慢寫了。就不按時間順序了,先從印像最深的事情一件件寫吧。
甘南郎木寺騎馬二日游

一直以來,很向往那種騎著馬上高山、入草原,深入很少有人的美景的感覺。去年在九寨溝騎馬二日游後,今年在安排青海的行程中,又特別安排了郎木寺的騎馬內容。

到郎木寺入住時已是下午,安頓好行李就去找格桑馬隊了。鎮子不大,格桑馬隊就在鎮子上最大的一個丁字路口的角上,對面也是格桑的一個咖啡廳“黑帳篷”。在咖啡廳裡,工作人員給我們講解了注意事項,並簽了一份很詳細的合同,還給了我們幾個布袋用來裝東西。

第二天早上,從郎木寺賓館的後院,馬隊准備出發了。馬隊分成三組,分別是一天、二天和三天行程。馬隊的工作人員先介紹了騎馬的要領,如何上下馬、如何握韁繩,不能從馬屁股後面走等(這點在後來的行程中深有體會),之後我們就騎上馬出發了。

馬隊從街上列隊走過,也挺壯觀,還有游人給我們拍照。我們這隊兩天行程的是我們一家三口和一對夫妻,三天的是一家四口外國人,我們這兩隊第一天走同樣的行程。穿過小鎮,我們開始踏上草原。

現在是草原最好的時候。藍天下,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順著微微起伏的山巒向前延伸著。草長得很密,中間夾雜著黃色、粉色、白色的野花,時不時地有條小小的溪流穿過。馬兒對路也很熟,會繞開石頭和淤泥,慢慢地走著。我騎的是一匹母馬,她的孩子---一匹小馬駒也跟在馬隊裡,只不過沒有人騎,它在馬隊前後自在地玩著,拉得遠了,我的馬就會停下來,向天長叫一聲,小馬很快得得地跑過來跟上隊。

途中幾次遇到放牧的牧民,白色的羊群或是黑色的牛群在不遠處悠閑地吃草,而牧民就把藏袍舖在地上,躺在上面曬太陽,有的還唱著歌。

我們很興奮地在馬上指指點點。我摘下為防曬戴的墨鏡,因為眼前的草原顏色實在太美了,得讓我的眼睛好好享受一下。

上午的行程很快過去了,中午在一個放牧點休息。有兩家牧民在這裡放牧,大約有200多頭牛。我們和老外那家各在一個牧民的帳篷休息。我們這個帳篷是用黑色的牛毛繩織成的傳統牧民帳篷,據說這種帳篷不僅結實耐用,而且防風防雨。遠處另一家就是現代材料帆布做的白色帳篷,牧民說這種輕便,好搬動,但透氣性沒有牛毛的好。

帳篷裡有個7、8平米,進門左手大約1、2平米的地方堆著干牛糞,從地上一直堆到帳篷頂。旁邊就是做飯的碗盤。頂頭對著帳篷門的一面放著一排矮櫃子,上面是一些雜物。右手一排堆著毯子、墊子。屋子正中是生著火的爐子。除了右邊舖的墊子,帳篷裡的地面都是和外面一樣的泥土地。我們坐在右邊地上的毯子上,背靠著墊子休息,看著女主人做午飯。女主人20多歲,雖然黑紅的臉,但是看得出很清秀的樣子。她不會漢語,偶爾和我們的向導用藏語說幾句話,大部分時間都沉默著低頭忙碌,很利索地干著活。她先用高壓鍋做上米飯,然後跪在地上,在放在地上的一塊木頭小案板上切著向導帶來的菜。然後,在爐子上放上大鐵鍋,倒進油炒菜,炒得差不多後又蓋上蓋燜。這時香味就飄了出來。已經餓了的我們都有些等不及了。兩個向導和女主人也很熟的樣子,在旁邊幫著忙,不時地往爐子下面的口裡倒進牛糞。

很快,一個炒土豆絲,一個炒西葫蘆,一個西紅柿雞蛋湯就做好了。向導拿出帶來的碗,給我們每個人盛上米飯,又舀上些菜遞過來。一個向導拿出帶來的餐具---一個塑料盒子裡裝的筷子和叉子分給我們。飯還真挺香,我們每個人都吃了兩碗以上,又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西紅柿湯。我們吃完飯到了帳篷外,帳篷後面不遠處就有藏獒守著,我們也不敢走遠。我們吃飯時女主人已經出去忙了。中午時間女主人需要給母牛一個個擠牛奶,還要把牛糞收集起來,攤到向陽的地上曬干。

這時看到天逐漸陰了下來,剛慶幸這樣下午騎馬就不曬了,竟然隱隱地下起小雨了。女主人趕緊背起袋子收牛糞。我們也拿出衝鋒衣穿上。雨竟然越下越大。我們問導游怎麼辦,向導說我們自己選擇,現在走或是等著雨停,但是他也不能預測雨會下多久。於是我們選擇了出發。

導游從行李裡掏出雨衣,是那種我小時候見父母穿的黑色膠布雨衣,但是是更適合騎馬的寬大的鬥篷式的。我們在導游的幫助下穿好雨衣上了馬。騎在馬上,雨衣把頭和上身都嚴嚴實實地遮住了,但小腿和鞋露在外面。剛開始不覺得,慢慢地就開始感覺鞋子裡濕了。上午還覺得那老外一家四口都穿著高幫防水的登山鞋挺誇張的,這時只有羨慕和嫉妒了。忽然想起給孩子帶了鞋套(其實我們都有,前兩次出行都沒用上,這次就只給孩子帶了一雙)趕緊下馬給孩子套上(後來證明這種從小腿到鞋面全部遮住的鞋套還是很管用的,我們一行只有孩子的鞋裡面沒太濕)。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